口臭、反酸、舌苔白腻三联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有哪些?幽门螺杆菌属于传染性十分强大的致病性细菌之一。
可以使胃肠出现消化性疾病,受到传染。
那么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有哪些呢?小编来告诉你。
文章目录一、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有哪些三、幽门螺杆菌患者吃什么好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1、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
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
相对于单一抗生素疗法及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的优势。
在前几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没有如今那么常见的时候,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5%-95%。
2、幽门螺杆菌副作用首先是副作用的问题,几乎所有常用的抗菌素,都用一定的副作用。
比如三联里最常用的两种抗生素甲硝唑可发生恶心和毛刺舌;阿莫西林、红霉素可出现腹泻、恶心、舌炎、过敏性荨麻疹、皮疹和药物热等。
然后,近几年困扰临床医生们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提高的问题。
3、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
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
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
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方法: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时测试的方法,选取有上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门诊初诊的患者、经证实有胃Hp感染且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及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检测。
结果:上述三组入选对象均有较高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79.83%和76.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6,P>0.05),14C-UBT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51.79%、34.45%、23.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患者高于抗Hp治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字2=8.32,字2=9.18,P<0.05);在14C-UBT阳性患者中HPS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82.76%、90.24%、9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中有较高的Hp检出率,胃Hp感染患者中大多存在口腔Hp感染。
Hp根除治疗对杀灭胃内Hp有一定疗效,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
1982年人们首先从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认为是其唯一的生存环境,但是学者Krajden[1]在1989年和Ferguson等[2]在1993年先后在胃炎患者的唾液及牙菌斑中成功分离培养出Hp以来,口腔作为Hp生长的另一环境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
关于口腔Hp的来源有人认为是通过胃食管返流使Hp逆行至口腔,也有人认为Hp先在口腔定居。
随唾液吞咽到胃内并定植,引起胃内炎症,这已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观点[3]。
口-口传播是Hp感染可能的传播途径。
本研究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步检测的方法,对口腔和胃Hp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口臭怎么治疗【养生小知识】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口臭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细菌,而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症状,很多人不知道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口臭应该怎么治疗。
口臭是可以治疗的,不仅药物治疗口臭,饮食习惯也要注意调理。
1.先解决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到医院去超声洁牙,然后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
保持口腔健康,吃东西后要注意漱口,每天坚持用云南白药牙膏刷牙,因为它有消炎的作用。
2.准备工作。
要保持好的饮食习惯,在服药期间要吃清淡的食品。
不要大鱼大肉,抽烟喝酒。
早睡早起。
不熬夜。
同时要保持好的心情。
忌性生活。
3.两种选择,找正规医院的医生确定一下,你是否可以按照下面的一种服用药物服搭配后,选择一种处方服用(对药物过敏者不服用):
处方1、枸橼酸铋钾110mg每天4次,餐前30分钟与睡前口服;阿莫西林500mg甲硝唑0.2克每日三次.奥美拉唑10mg每天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处方2、枸橼酸铋钾110mg每天4次,餐前30分钟与睡前口服;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早晚餐前30分钟服用.
4.只有彻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才能根治慢性胃炎和口臭。
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很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千万别不当回事,合和泰蜂胶祛幽牙膏拯救你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千万别不当回事,合和泰蜂胶祛幽牙膏拯救你备选标题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不断加快,很多人因为早上时间来不及便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这样不仅会打乱胃肠消化的生物钟,尤其当人在饥饿时,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从而侵蚀胃黏膜,加上“大魔头”胃癌的“忠实小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便会引起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严重者还会造成胃癌。
据说,在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感染幽门螺杆菌,那么这种疾病有什么症状呢?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吗?究竟要不要治?能怎么治?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寄生在胃内的细菌,它经口到达胃粘膜后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最明确的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幽门螺杆菌怎么传播?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人的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它会从人体的胃里反流到口腔里,通过人与人之间共用餐具、水杯等进行口口传播,还会随着人体大便的排出导致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等。
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从而发生发酸烧心,并引起胃黏膜损害。
而对于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还会导致慢性胃炎,带来上腹部不适、隐痛,虽然病程缓慢,但是却十分容易反复发作。
与此同时,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也是幽门螺杆菌。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1、临床医学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常用的方法是有三种,分别是:三联疗法、四联疗法以及益生菌疗法,这些方法都可以比较有效的控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与繁殖。
2、在药物治疗之外,有些自然疗法同样也可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比如平日里注意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刷牙时可以使用合和泰蜂胶祛幽(HP)牙膏,通过牙膏里加入益生菌,针对口腔里的幽门螺旋杆菌进行一对一识别并粘附,形成聚合物后再经由漱口排出体外。
非口源性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及治疗心得

非口源性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及治疗心得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口源性口臭的相关性, 为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上消化道疾病除外)的口臭患者33例, 然后进行14 C 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 p感染情况。
对存在H p感染的口臭患者根据自愿原则行标准剂量PPI三联抗H p治疗(7 d), 1 月后复查14 C 呼气试验, 了解H p根除率, 同时复查口臭情况。
另选取无口臭志愿者20例, 行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 p感染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3例口臭患者H p感染27例, Hp的阳性率为81.8%, 无口臭志愿者20 例H p感染8例, 占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27例存在H p感染口臭患者中20例行抗H p治疗后,1月H p根除17例, 占85%, 根除H p的口臭患者复查口臭缓解14例, 占82.3%; 另7例未行抗Hp治疗的口臭患者口臭缓解1例, 占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 HP感染是引起非口源性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除HP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非口源性口臭。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358-01口臭,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
是影响人们社会交往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20%~70%的人不同程度受到口臭的困扰。
严重的口臭常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记载。
多表现为呼吸时有明显气味,刷牙、漱口均难以消除,使用清洁剂亦难以掩盖,有一种发自身内部的臭气。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口臭源于口腔,此外亦有不到10%的口臭是由于口腔外其他原因。
引起口臭的主要物质是挥发性硫化物,而硫化氢与甲基硫醇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占90%以上)。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我院门诊内科33例就诊的口臭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17~50岁,牙周基本健康,无鼻咽部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史。
幽门螺杆菌早期症状有哪些【养生小知识】

幽门螺杆菌早期症状有哪些
文章导读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幽门螺杆菌早期症状不算很明显,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主要表现在口臭。
也有的人症状表现不明显,这是可以药物治疗的。
1.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是没有症状的但是在引起相关疾病(见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等)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症状.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出现胃胀、胃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不典型.跟胃炎、胃溃疡相似接近一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做C14呼气试验、胃镜下检查来明确如果确诊发现有该病感染最好是用三联疗法治疗.
2.早期症状: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3.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口臭关系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口臭关系研究黄菊萍;谭禾英;王建华【摘要】目的:探讨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自门诊病例100例,均行胃镜检查,镜下无异常,通过口臭仪Helimeter及医者所闻诊断口臭。
其中对照组48例,无口臭;口臭组52例,有程度不同的口臭。
受试者均经同位素液体闪烁法尿素14C 呼气试验检测。
结果口臭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为78.8%,高于对照组H.pylori感染阳性率52.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密切相关,口臭组中H.pylori感染程度高,引起口臭却并未出现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待探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2页(P26-26,27)【关键词】口臭;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尿素14C呼气试验【作者】黄菊萍;谭禾英;王建华【作者单位】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口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口腔持续发出令人不愉快的异味症状的总称。
它妨碍正常的人际交流和社交活动,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口臭的病因学研究发现口臭可以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其中由口内因素引起的称为口源性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咽等所散发出的臭气。
非口源性口臭主要是由呼吸道、消化道、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所引起。
我国人群中有1/3的人患有口臭,有学者提出,其中非口源性口臭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密切相关。
本研究收集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内镜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例100例,均行胃镜筛查,镜下无异常。
其中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8~60岁,无口臭;口臭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6~62岁,有不同程度的口臭。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赵枰;段义农;张秀琳【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02【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Hp感染的相关性,及口腔Hp感染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上消化道不适患者,均给予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13 C-UBT检测,以13C-UBT为金标准,对HPS法检测结果用贝叶斯定理方法进行评价.选择13C-UBT阳性患者168例,经PPI三联或四联7天疗法规范的抗Hp治疗后4周和3个月,复查13C-UBT,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得出:在口腔感染Hp发生的条件下胃感染Hp发生的概率为84.1%.HPS的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56.3%,阳性预测值为84.1%,阴性预测值为32.1%.②216例上消化道不适患者中,HPS阳性率为61.1%,1 3C-UBT 阳性率为77.8%,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38,P<0.01).13C-UBT阳性者,HPS阳性率为66.1%;13C-UBT阴性者,HPS阳性率为4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7,P<0.01).③治疗后4周,HPS阳性者(n=75),胃Hp 根除率为93.3%;HPS阴性者(n=27),胃Hp根除率为92.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3个月后,HPS阴性者(n=42)胃Hp根除率(63.2%),明显高于HPS阳性者(n=19)(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8,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密切相关,胃Hp的感染复发率受口腔Hp 存在的影响.【总页数】3页(P112-114)【作者】赵枰;段义农;张秀琳【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相关文献】1.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J], 万洋洋;陈相;赵枰;王朔2.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张慧;李晓宇;崔梅花;魏红;刘海芹3.口腔幽门螺杆菌根除预防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中心研究 [J], 钟海彬;彭伟强;吴海涛;程水颖;陈牡丹;邢晨;陈姣姣;赵庆波;赵莉4.口腔幽门螺杆菌根除预防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中心研究 [J], 钟海彬;彭伟强;吴海涛;程水颖;陈牡丹;邢晨;陈姣姣;赵庆波;赵莉5.根除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预防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中心研究 [J], 黄超;彭伟强;吴海涛;程水颖;陈姣姣;赵庆波;钟海彬;马健;赵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