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检须知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首先,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进行口腔清洁。
口腔清洁是为了避免口腔中的细菌和其他污染物污染痰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患者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或者用牙刷和牙膏进行口腔清洁。
接着,患者需要做好呼吸道的清洁。
清洁呼吸道可以有效地避免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污染痰标本。
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咳嗽或者使用雾化器等方法清洁呼吸道。
然后,患者需要准备好采集痰标本的容器。
一般情况下,医院会提供专门的痰杯供患者采集痰标本。
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先将痰杯清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准备好标本袋和标签。
在采集痰标本时,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患者可以选择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个时候痰液比较容易咳出。
患者需要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到痰杯中。
在采集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采集完痰标本后,患者需要将痰杯盖子盖紧,并在标本袋上填写好个人信息和采集时间,然后将标本袋密封好。
在送检之前,患者需要将标本袋交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会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总之,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在采集痰标本时需要做好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准备好采集容器,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口水的混入,并在采集后及时送检。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痰标本的质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痰检实验室操作规程

痰检实验室操作规程一、检查程序(一)痰标本收集:在三个痰标本盒上注明病人的姓名、编号、检查日期和容器序号。
病人首次留痰前应指导病人,留取“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合格的痰标本,对所送不合格痰标本除常规检查外,应要求患者重新送检,合格的痰标本包括干酪痰、血痰、粘液痰。
唾液或口水用于病人确诊时为不合格痰标本,标本量一般在3~5 ml。
(二)痰涂片制作:1、检查前对新的玻片用95%的乙醇擦拭脱脂,经干燥、清洁、检查无油污、无划痕后作为合格的玻片备用。
在已经准备的痰玻片背面左端的1/3处注明编号,挑取痰标本中可疑部分约0.05~0.1 ml,于玻片正面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10×20 mm的卵圆形痰膜。
2、痰膜朝上静置自然干燥后(一般约需要30分钟)进行染色镜检。
当气温低,痰膜不易干燥时,严禁将玻片直接在火焰上烘拷,以防产生气溶胶或痰膜脱落。
一张载玻片上只能涂抹一份痰标本,一张载玻片只能使用一次,不得清洗后再次用于痰涂片染色检查。
3、涂抹完毕后的痰标本,在检查结果报告前,应暂时保留。
以备涂片、染色不合格影响镜检结果时,重新涂片和染色之用。
4、萋-尼氏染色油镜检查.(三)实验室登记:按照年度病人序号和痰标本序号在实验室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以同样的号码在痰涂片检查单上进行标记。
检验单的病人姓名应与实验室登记本一致。
(四)痰涂片检查结果登记与报告:及时在登记本上登记痰涂片检查结果。
当病人的三次痰涂片检查完成后,发现有阳性痰涂片,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医院防保科,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再对痰涂片进行确认。
(六)痰涂片的保存:每个查痰点镜检后的全部痰涂片应按实验室登记本序号连续排列,分别存放在各点固定的玻片盒中,供上级实验室复核确认。
(七)痰检质量控制:每个痰涂片检查点均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作为一个独立的被质控单位接受室间质量评估和检查工作。
二、萋-尼氏染色1、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保持在10 mm以上的距离;火焰固定(在5秒钟内将玻片置于火焰上来回烘烤4次)。
留取痰标本须知

留取痰标本须知
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
我是您的床位护士,为了帮助医生做好诊疗工作,留取痰标本是必要的。
在此,提醒您以下注意事项,如有其他问题,随时与我们联系。
首先,痰标本的留取非常重要,可以检查痰液中的细菌、虫卵或癌细胞,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依据。
其次,清晨是采集标本的最佳时间。
为了避免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采集前应充分漱口。
请在每日早上7:30前将痰标本放置于后电梯口的木盒子中。
留取痰标本时,请确保采集深部痰液,而不是唾液。
如果您没有痰或痰液粘稠难咳出,请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最后,请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并将其放入标本中,盖紧盖子,以防止污染。
祝您早日康复!。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注意事项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和鉴定痰液中的细菌,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相关疾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应用范围和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然而,由于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和操作问题,容易出现误判和漏诊等情况,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采集痰液标本前的准备工作是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将会影响痰液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甚至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判和漏诊。
因此,在采集痰液标本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确认患者是否适宜进行痰液标本检测。
痰液标本检测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痰液标本检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病情和病程,以确认是否适宜进行该项检测。
②患者的呼吸系统状态要充分准备。
采集痰液标本时,需要患者能够充分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便采集到干净的痰液。
因此,患者应在采集痰液标本前充分排空呼吸道,建议在晨起后进行采集,因为此时痰液较为浓稠,容易采集到足够的样本。
③患者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影响痰液中细菌的生长和检测结果。
因此,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并在采集痰液标本前停止使用抗生素一段时间,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④采集器材的准备。
在采集痰液标本时,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材,如痰杯、痰杯盖、手套、口罩等。
要求器材干净、无菌、无异味,以避免交叉感染。
⑤给患者充分解释并获得其同意。
在采集痰液标本前,需要给患者充分解释采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并获得其明确的同意。
同时,要给予患者必要的配合和安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痛苦和不适。
采集痰液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咳痰和吸痰。
咳痰是患者主动咳出痰液,一般要求患者咳嗽力度足够,并在容器内采集痰液。
吸痰则是通过吸氧管或者吸痰管吸出痰液,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注意不要把口腔中的唾液混入痰液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以下痰液标本符合

以下痰液标本符合
痰液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样本之一,检测痰标本的合格,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痰标本合格的四个标准:
首先,痰液样本应符合采样标准,即在清晨起床后、未进行口腔卫生和进食的情况下进行采集。
其次,痰样本应采集足够的量,一般建议不少于2ml。
第三,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处理,避免过度吞咽和长时间存储对痰液的影响。
最后,样品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除了上述标准,我们还需注意痰液样本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如血液、唾液和口腔分泌物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检测结果,应加以排除。
因此,在痰标本的采集、保存和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痰液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样本之一,其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只有符合痰标本合格的四个标准和相应的操作规范,才能确保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痰标本采集指引

临床痰标本采集指引
一、痰标本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早晨刷牙后用清水漱口3次,用力咳出深部的痰液至无菌痰杯中,盖紧盖子后尽快送检;患者痰液不易咳出时,可捶背协助排痰,采集痰液不应少于1ml。
2.经支气管镜抽吸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获取支气管分泌物,立即送检。
3.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因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从而取得标本。
4.雾化蒸汽吸入法:无痰或痰量极少时可用3%-5%的NACL溶液5ml先雾化吸入5分钟,进行导痰。
5.痰涂片找结核菌的标本留取方法:采取自然咳痰法,清晨起床后用清水漱口3次,留取第一口痰,连续送检三天。
二、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
2.痰标本采集前应进行口腔清洁。
3.对于可疑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明显
改变,一般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
南三院检验科
2013-10版。
痰标本合格的要求

痰标本合格的要求
痰标本合格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漱口后留痰:这是为了去除口腔中的杂菌,确保痰液中只有肺部的细菌。
2. 深部痰液:在留取痰液时,要尽量用力咳嗽,咳出深部的痰液,以提高准确性。
3. 2小时内送检: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至化验室进行检查,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痰液中的细菌发生变化。
4. 延迟送检标本应置于4℃保存:如果不能在2小时内送检,应将标本置于4℃保存,并在24小时内处理。
5. 清洁的标本采集瓶:为了避免被细菌等病原体污染,标本采集瓶要干净。
请注意,这些要求仅供参考,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采集前患者禁食、禁饮和禁用药物2-4小时,以避免食物、液体
或药物的混淆和干扰。
2、患者需对采集了解并在采样前咳出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呼吸清晰,有力而顺畅,以充分清除口腔和喉咙处的分泌物,集中力量咳出深部痰液。
3、建议在清晨早餐前采集,因为大多数痰液在晨起前积聚较多,采
样容易。
5、采集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呼吸道刺激和刺激性咳嗽,这将影
响采样物的准确性并降低标本质量。
7、采集完成后,将收集的痰液送到检验室,保持在4℃以下,避免
痰液滞留时间过长或存放在室温下,对于标本的质量和诊断都会有不良影响。
总之,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积极细致的操作可以保证标
本质量,增强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检须知
痰检是诊断肺结核病及判断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的最可靠依据。
疑有肺结核病者除进行胸部摄片外,还必须进行痰液找结核菌检查(简称痰检),医生根据痰检结果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怎样采集痰标本
痰标本为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脓样、干酪样、粘液样性质的痰为合格标本,3-5ml较为合造。
痰标本盒请勿倒置,以防外溢或干涸污染。
痰标本分为夜间痰、清晨痰、即时痰。
夜间痰:送检前一日睡前咳出的痰;
清晨痰:清晨咳出的第二、三口痰;
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液。
查痰的时间及要求
初诊病人应送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如无夜间痰,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取一份痰标本;或在送检痰时,留取两份即时痰。
治疗中或复诊随访病人按期每次送检两份痰(清晨和夜间)标本。
初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6个月时各查痰一次;
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8个月时各查痰一次;
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为阳,在治疗满3个月时增加痰检一次;
确诊、登记的涂阴肺结核病人,即使病人因故未接受治疗,也应在登记后满2和6个月时进行痰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