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PPT

新课讲解
活动3:用鼓槌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洪亮的击鼓声。 活动4: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新课讲解
试一试 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感受声带
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声 C.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产生的声音就会停止,故A正确,D不正确;物体在真空环境中振动,是不 会发出声音的,故B、C不正确。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 4.知道回声现象,并会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Fra bibliotek新课讲解
思 考 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 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新课讲解
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 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 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_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课件(人教版)-2019精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_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课件(人教版)-2019精选

一、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物理学角度定义 环保角度定义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三、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声音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学了这节课对你的以往的行为有哪些 今后你会怎么做?
3、达标检测:完成自学提纲中达标检
谢谢! 再见!
谢谢!
We are so hungry.How can we get to Italian restaurant?W e are in front of the cinema. Let’s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 at the bookstore. Follow me.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适合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条件下制取氧气吗?为什么?
三、控制噪声
• 小实验:小明的妈妈上了一夜的夜班,早晨回 便睡,刚刚睡着,小明起床的闹钟响了,小明 蹦起来扑向闹钟……,他该怎么办呢?现在给 一条毛巾、一个盒子。试一试怎样才能使声音
怎样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
声源的 振动
空气等介 质的传播
人耳 (鼓膜的
防止噪 声产生

阻断噪

声的传播
减弱噪声的途径 噪声等级
二、自学
• 自学课本42-44页内容,完成自学提纲内容。
1、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总结出噪声的 (1)从物理学角度上讲,发声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声音叫做噪声。 (2)从环境部保护角度看,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尽量多地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数据记录
钢尺 振动 声音 伸出长度 快慢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 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 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 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

人教版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精美版1

人教版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ppt精美版1
[训练] 1.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时所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境保护上说, 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 声音,都属噪声. 2.人们以分贝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 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 过 50分贝
噪声等级装置
二、噪声的等级 1.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符号是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50dB 注: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件 共30张PPT
2.噪声的危害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致 人耳聋,还能造城其他疾病(头疼、高血压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件 共30张PPT
3.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b c e
.
a.晨读时的朗读声
b.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剧场里京剧表演的锣鼓声
e.装修房子时电钻声
f.元宵节夜晚的焰火声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件 共30张PPT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 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交通运输噪声,我国各大城市于大街等车流量较大的 路段设置了禁止车辆鸣号警示牌,加大了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机动车辆肆 意鸣号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答.消声器中应有一定的吸音材料,结构上要增加声音的反射次数,减弱声 音传出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三、四节 课件(共33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三、四节 课件(共33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C目 录 ONTENT S 1 学习目标导航
2 课前自主预习
3 课堂合作探究
4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2、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4、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5、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 2.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知识链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的三个特征

课堂合作探究
一、声的利用
1.讨论1:你知道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
呢?声音传递信息:A.人类的交谈声;B.下雨打雷时隆隆的
雷声;C.B超;D.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闻”
就是通过听来了解病人病情的;E.蝙蝠的回声定位;
F.利用声呐探测海深;G.超声波探伤仪.
2.讨论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音的喇叭前,
课前预习
1.声既能传递____信__息____,也能传递___能__量_____。 2.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 前都会发出 次声波,科学家们用 次声波 来预测台 风.研究大气结构等。 3.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 ,它飞行时发出一种 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
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 明了 声呐 。 4.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 探知海洋的深度 , 绘出水下的地形图 。
我们会看到 烛焰摇曳
,这说明
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3.讨论3:你知道通过声传递能量的例子还有哪些
呢?声能传递能量:A.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1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12张PPT)

蜜蜂嗡嗡响
流水声
敲鼓
弹吉它
吹笛子
二、声音的传播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动动手:用身边的物体发出来自音观察: (1)比较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区别?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验方法: 转换法
我们把不容易观 察到的现象转换为另 一个明显的现象来观 察。
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人说话
分27秒下午12时18分12:18:2721.11.9
空气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水能传播声音吗?
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小结

产生





传 播
传播
振动 需要介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18分21.11.912:18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2时18分27秒12:18:27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2时18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54张ppt)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54张ppt)
新知讲解
小资料 一些介质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00
煤油(25℃)ຫໍສະໝຸດ 1324铝(棒)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新知导入
问题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如图所示)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新知导入
问题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如图所示)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骨传导 生物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距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呢?
新知讲解
演示 研究声音的传播 如图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说出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比如,蝈蝈是怎么发声的?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在发声,又该怎么做?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家归纳出介质包括哪几类物体?

声波

的 传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固体、
播 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对着山崖喊叫,要过一会儿才能听见回声山谷喊话回声。
声 音 的 传 播
声速=
单位
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 遍的距离。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m ) 公式 v =
在屋子里讲话,人里墙壁近,回声与原声混在 一起,使原声增强。
科学世界、我们是怎样听 到声音的
收集声波 耳郭
外 耳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半规管 位觉感受器
内耳
前庭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听觉的形成: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三块听小骨
大脑中的 听觉中枢
听觉
听觉神经 兴奋 耳蜗内的听 觉感受器
音 ①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的 产
②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
声带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
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敲击桌面时,谁看见桌面在振动?
? 谁用可见的实验来证明?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谁来说说课本上蝈蝈是怎样产生的?


2、敲一下鼓,当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消失。
这 些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题 吗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1. 状 元 是 我 国古代 科举制 度中一 种称号 ,指在 最高级 别的殿 试中获 得第一 名的人 。 2. 上 元 是 我 国传统 节日, 即农历 正月十 五日元 宵节, 是春节 后第一 个重要 节日。 3. 近 侍 是 指 接近并 随侍帝 王左右 的人, 他们不 仅职位 很高, 对帝王 影响也 很大。 4. 告 老 本 指 古代社 会官员 因年老 辞去职 务,有 时也是 官员因 故辞职 的一种 借口。 5. 由 于 文 学 普遍性 的制约 ,读者 在理解 人物形 象时应 该做到 以作者 设想为 主。 6. 同 样 重 视 读者理 解,但 “读者 中心论 ”比“ 读者决 定论” 更看重 文本限 制。 7. “ 召 唤 结 构”中 的“空 白”召 唤读者 按照自 己的理 解对文 本进行 个性化 阐释。 8. 对 作 品 的 理解应 多元, 以便从 中挑选 正确的 理解, 而不能 脱离作 品另起 炉灶。
措施( C )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美妙动听的音乐从物理学角度看是 乐音 , 但如果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播放,美妙的音乐 就变成了 噪音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学习目标
一、理解噪声的定义; 二、理解噪声的等级; 三、掌握减弱噪声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第二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噪声的 定义:
1、从物理的角度讲: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 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3.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 A )
A、上课时,学校里的大喇叭里传出了优美的歌 声。 B、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 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 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4.假如在你家附近正在施工,干扰你的学习
和休息,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C )
A. 赶快将门窗关紧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C. 将门窗打开
D. 将棉毯挂在窗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5.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 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7.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C、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 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
8.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体息,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
记住:
1、0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 ( A )、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 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 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
能减弱噪声?( B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隔音屏
植树造林(树木能够吸收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 (戴耳塞、头盔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巩固练习
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
不超过( B )
A. 50dB B. 70dB C. 90dB D. 110dB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3、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 过 70dB; 4、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 过 50d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PPT课件 4人教版
三、减弱噪声的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1、在声源处减弱: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隔声、吸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