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与中国

合集下载

为什么推进世界多极化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为什么推进世界多极化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为什么推进世界多极化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为什么推进世界多极化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世界多极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推进世界多极化是中国结合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把推进世界多极化作为战略选择,是顺应当今经济,政治持续纵深趋势的结果。

⾃第三次科技⾰命兴起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联系⽇益加强,经济全球化,区域⼀体化不断推进。

从⼆战逐步苏醒,并百废待兴步⼊快车道的,⽇本,西欧,经济实⼒渐强。

20世纪8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美国,西欧,⽇本三⾜⿍⽴局⾯,打破了⼆战以来美国对经济命脉的控制。

于此同时,前苏联经济实⼒亦不俗,通过国家计划以及变⾰,取得令⼈瞩⽬的成就,到⼋⼗年代GDP⼀度跃居世界第⼆。

不仅如此,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第三世界⼒量,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的发展,其中中国,巴西,印度是杰出代表,与俄罗斯⼀并被誉为⾦砖四国。

以中国为例,2006年GDP超越意⼤利名列世界第四,到2011年更是超过⽇本,仅次于美国,被外国媒体成为“了不起的⼀个国度”。

政治上,纵观过去⼀个世纪,逐步向多极化迈进。

随着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联系的加强,政治诉求增⼤,不再唯美国马⾸是詹,1967年成⽴共同体,与90年代初缔结欧盟,成为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实体,伊拉克战争前的法国,德国现象就是对美国推⾏单边主义的⼀⼤重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滑坡,然冷战时期的军事实⼒得到保留,加上1999年政治强⼈普京的⼤⼒变⾰,经济回暖,前景被外界看好,是当今世界不可⼩觑的政治⼒量。

中国⾃改⾰开放以来,经济,政治,⽂化全⾯开花,对外奉⾏独⽴⾃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影响⼒⽇益增强。

与中国⼀⽔之隔的⽇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以及科技创新⼒,正竭⼒谋求政治⼤国地位,过去的⼗⼏年⼏度争取⼊常。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逐步联系在⼀起,⼆⼗世纪六七⼗年代,第三世界以⼀只独⽴的政治⼒量登上世界舞台。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一.前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几乎把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到世界经济的运行体系中来。

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全球的经济结构、运行方式、发展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国际政治的主体国家的行为方式、主权观念及世界政治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使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新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关键词] 世界,中国,多极化,全球化,政治,经济,国际格局,影响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概念★世界多极化的概念世界多极化往往是指世界政治多极化,即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国际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

是指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国际关系结构。

这种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

当今世界,格局更多的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从而形成“极”。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发展趋势,即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消费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和融合的表现,使世界经济在全球融合中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这里说的“化”也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它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而逐步形成。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

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

@闲淡出品
未来发展
3、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中国若想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 必须努力摆脱穷困,联合一切可以 联合的力量。在这些力量当中,被 压迫被侵略的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成 为我们最坚定的盟友,只第三世界 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奋斗,才能冲破 大国枷锁,在国际社会上争取到更 多的决策权和主动权,才能更好的 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大趋势。
未来发展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面对大战没有,小战不断,世界 不断动荡的形势,中国应该一直坚 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用谈判和对话 解决一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摩擦。 面对其他国家的挑衅也应摆出非武 力的强硬态度。争取通过和平方式 解决问题,中国应将争取世界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坚持下去。
背 景 介 绍
中······)。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 级大国主宰,而是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 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 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 ,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 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闲淡出品
经济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其成员并不全是国家,如 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其合作 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 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 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闲淡出品
经济
东盟是亚洲第一个囊括本 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10+3”会议和"10+1”会议 合作机制的产生、中国一东盟 贸易区的谈判等,对促进东盟 自身的发展和经济球化的推 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对中国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闲淡出品
未来发展
1、不扛旗、不当头、韬光养晦 目前世界大国呈“一超多强”,美国 正竭力扩大自己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影响力,力图成为超级霸主。而我们 看到美国 在这个道路上处处碰壁,这是因为其 妄图统治世界的想法既不符合历史潮流 ,也不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 ,我们中国应该坚决不走称霸的道路, 韬光养晦,以期在合适的时机获得更多 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剖析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影响与应对教案

剖析世界多极化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影响与应对教案

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每个国家都需要重新评估其外交战略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把握,将会更加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多极化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产生哪些影响,以及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一、多极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1.多极化造成国际体系格局的转型在多极化的环境下,国际体系中出现了新的权力中心。

相较于过去西方国家主导的体系,新兴大国逐渐崛起,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特征的代表。

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重新评估其外交战略,以应对新的国际体系。

2.中国位于全球政治与经济中心地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多极化的环境下,处于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

政治上,中国紧紧围绕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亚洲,这也正好体现了自己的地位。

同时,中国在经济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消费嗜好者。

这就给予了中国足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主导权,使中国在多极化的格局下,跻身于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列。

3.中美新型大国竞争格局加剧多极化的背景下,中美关系越来越复杂。

随着中国崛起,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新型大国竞争也加剧。

中国很可能会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日益增长的反华情绪。

这就要求中国采取更加巧妙的外交战略,以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同时保持自身主权。

二、中国应对多极化的外交战略1.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尽管多极化已经重塑了世界格局,但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减弱。

在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加强参与全球治理,并逐步建立起以自己为主角的国际治理格局。

中国应积极加入国际组织,提升其国际话语权。

在国际组织中,中国可以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参与制定规则,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同时,中国需要加强与发展中大国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

2.深化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应积极开展南南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维护这种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央财经⼤学管理科学与⼯程学院项⽬管理10摘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是⼀种趋势,⽽多极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很⼤的影响,因此其意义不可忽视。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有很⼤的促进作⽤,同时,世界格局多极化也对中国有很⼤的影响。

从整个世界的形势来看,多极化⼜有着其必然性。

本⽂将对以上内容作出分析。

关键词:多极化中国深⼊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概念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指⼀种趋势,⼀个动态发展过程。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指⼀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基本政治⼒量相互作⽤⽽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种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政治⼒量中⼼,很⼤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五个⼒量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政治多极化是指存在着多种政治⼒量,⽽且这些政治⼒量具有不断发展壮⼤的趋势,是指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多极世界的格局。

格局是现实⼒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对⽐为基础的。

当今世界,格局更多的是⼤国之间现实⼒量的综合对⽐与配置组合。

这是⼀个动态发展过程。

到⽬前为⽌,政治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种世界新格局。

就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本、欧盟、中国、俄罗斯5个⼒量中⼼。

这5个⼒量中⼼的存在,在很⼤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

它们之间相互竞争,不仅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各国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使美帝国主义和军事霸权主义受到⼀定的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政治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固化之间的⽃争远未结束,反⽽愈演愈烈。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总的来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为各种⼒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论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

论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

论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政治对中国的影响1. 多极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一道作用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

世界多极化主要是针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主导的两极格局而言的,是在冷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的一个政治经济概念。

但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和历史发展趋势,多极化在冷战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了。

冷战对持格局并非将历史的发展孤投于美苏,无论是美苏控制的范围之内,还是从全球的政治经济发展形态来看,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多极化的趋势已初见端倪。

在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阵营中,主要国家的自主倾向表现明显,而美国的实力相对衰落。

在经济领域,由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布雷顿盛林体系的动摇,山姆大叔不仅在越战中遭受严重创伤,而且其同盟国的外交自主倾向显著增加,其中当属法国的自主外交和德国对东方国家的态度的调整以及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最为典型。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东欧各国的不断掀起反苏的浪潮,对华沙集团内部团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中苏关系的破裂更大的扩大了这一阵营的分裂。

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新近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大多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形成了不依附于两个超级大国的“不结盟运动”和争取独立发展的“七十七国集团”。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指出西安在世界上不再仅仅只有两个超级大国,而且有美国,苏联,欧洲,日本和中国五大力量中心,他们将决定本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的世界前途。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政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多极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多极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三、我国的外交政策——硕果累累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国际背景之下,在世界多极 目前,我国已同世界 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化国际形势下,我国综合国力日益上升,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 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周边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
以上图片的内容都反映了我国的外交活动,
如何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1、主权国家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履行不侵犯 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 2、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 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的国际组织, 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 发展中的作用 •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各国在维护自身 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 民的共同利益 •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知识框架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演进: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
各种力量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历着重大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 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正在形成若干个 __________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欧盟 、俄罗斯、_____ (1)美国、_____ 、日本等大国和国际 中国 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将长期存在,单级与多级的矛盾、称霸与反霸 组织 (2)_____________ 广大发展中国家 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 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利于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1.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2.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作用3.多世界政治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4.我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关键词:世界政治多极化中国竞争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

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是确立其世界霸权,而霸权主义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国际社会称霸与反霸的斗争表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

尽管多极格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但从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看,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力量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遏制超级大国的霸权图谋,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倡导多极格局的建立,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世界多极化与中国
引言
2010年九月7日,最引人关注的可能就是中日撞船事件。

事件发生后,引起网友们的极大关注。

有人认为,中国已成为一个大国,但为什么总摆在受辱的位置?孔夫子旧书网一位名为北国的风光的网友认为“包括吴建民在内的众多专家动不动就以“中国是负责任大国”自居,以为当今世界的各国人民都当中国是大国,所以,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国有大量”的位置,其实,纵观每一次国际争端(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热比亚问题、领海问题等),中国总是被折磨得靠“国际同情”过日子”。

这也是代表一堆人的观点的。

联想起去年一度风风火火的“中美国”概念和G2,世界上也有恒多人认为中国已经崛起了,已成为或即将成为超级大国。

世界格局将从此重新进入两极化时代,新加坡时报2010年110月12日隐形的超级大国。

真是这样吗?
正文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极?世界局势究竟有什么发展趋势?学术界有四个基本的共识:1、对于什么是极,意见较统一,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极是指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形成的基本格局;2、现在除了美国是标准的一极外,其他一些国家和力量中心虽然都具有成为一极的潜力,但现在都不具有极的含义;3、多极化主要包含了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内容;4、国内学术界一般都从积极和肯定意义上解释中国官方关于多极化战略的三个内容:即多极化是一种大趋势(客观判断),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当然也有利于中国(价值偏好和取向)、中国要实行积极推动多极化的方针(实践中的外交战略)
我们从极的定义上可以看出,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就叫做极。

那么中国算不算呢?政治上,有非常稳定的中央政权,同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关系,具有*影响力,经济、2008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欧元急剧贬值,最后几个月就贬值了20%,但是上半年欧元兑美元却是升值至历史最高位,所以全年平均下来,欧元兑美元还是是升值。

以美元计价的德国2008
年名义GDP比2007年增长了17%,而其实际增长率不过1.7%,CPI为2.8%。

2007年中国GDP 超过德国,领先德国不过913亿美元,而2008年则急剧拉大到4040亿美元。

军事上,日本媒体援引英国媒体报道,根据调查,最大军费支出国美国的投资约6610亿美元。

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军费投入为1000亿美元。

第三位法国,军费开支为630亿美元。

英国排名第四。

日本较去年上升一名,排名第六位,军费投入约518亿美元。

在文化科技反面,北斗、嫦娥、神舟
可以称得上及
但是从另一反面我们的人均GDP却很低,排名在世界的104位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6月2日发表2010年版年鉴
总体看来,可以算一级,但为什么一定超多计划发展呢?学术界认为,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

欧盟一体化使欧盟的力量壮大;日本加速了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俄罗斯虽丧失了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不失为世界强国;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大大增强。

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网上有一些网友认为,所谓多极化并不是唯一的发展趋势,另一种趋势也是确实存在着的,就是发展强、弱极之间的力量极不平衡。

还有人认为,“多极化”是一个有害的、虚伪的世界历史命题,认为它混淆了多元化的命题,对中国而言,也有学者指出“日本的…极化‟对中国又将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那么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中国又有什么影响?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一,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三,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四,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五,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六,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从现实来看,虽然今天的国际政治与过去有根本的不同,但并没有发展到完全排除重演欧洲竞争性多极的可能性,至少可以说,现在多极化的趋势存在着不确定性,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多极化的形成可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也有可能对此不利,同样,对中国也是如此。

多极化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反对单边主义,阻止任何一个大国主宰国际事务,形成国际局势中相对制衡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确是有利的;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趋势和可能,现在的多极化趋势并没有完全排除竞争性多极的可能性,成为一极的欧洲、俄罗斯、日本、中国和美国的相互关系可能是很复杂的,也有可能对世界和
平与稳定不利;对中国来说,多极化趋势发展也有两种可能:中国成为一极,能提高中国的国际作用,如果其他几极也能与中俄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能减轻美国对中国的压力,这对中国是有利的。

但是这其中也有不确定因素。

从现在情况来看,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如果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成为真正独立的一极,它与中国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现在很难预料,也可能对中国有利,也可能对中国不利;印度是否成为一极,现在不好说,现在多数人预料印度具有成为一极的较大的可能性,那么成为一极的印度与中国是什么关系,是否会出现有人担心的美日印联手制约中国的情况,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

因此下结论说多极化对中国就一定有利,也没有足够的根据。

按亨廷顿的观点,如果21世纪形成一个多极世界,那么“大国之间将不可避免地进行竞争,发生冲突,在各种分化组合中彼此重新结合”[18],虽然这种观点未免悲观,但不能排除在思考的范围外。

中国该怎么办?
促进大国合作以“两个维护”为其战略目标: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二是在不损害他国利益基础上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与极化思维相比,促进大国合作思维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极化思维基本上是个西方思维。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是积极主张“和合”观念的。

孔子和儒家把“和”视为天下大道,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6]。

和,就是和平,协调,和谐,和合。

孔子因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观念。

孔子和儒家认为,“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和”,也不是什么都一致,“和”不等于“同”。

但对这种合作基础上的异,孔子又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容,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这种观点,己欲立而立人**
世界在风雨中又走过了一年,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图谋和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新华社驻联合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欧盟的记者近日就未来国际格局的走向采访了当地的一些国际问题专家。

专家们的见解虽不尽相同,但总体看法没大分歧,都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多极化作为世界格局的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结束语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而多极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其有意义不可忽略。

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对政治多极化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世界多方面因素来看,多极化又有着必然性,而进入21
世纪,多极化也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以上内容做初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2004-05-27文章来源:《国际问题论坛》2004年春季号文章作者:叶自成2004-05-28孔夫子旧书网新加坡时报2010年110月12日
2004-05-29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5-30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6月2日发表2010年版年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