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 ( 第3次 )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0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03

二、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总预应力损失的最小值,对后张法构件为。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总预应力损失的最小值,对先张法构件为。

3.变形钢筋的粘结力有三个方面组成:混凝土握固钢筋的摩擦力;水泥胶凝体与钢筋间的胶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的。

4.变形钢筋与光面钢筋比较,在其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大。

5.当采用边长为100mm 的非标准混凝土试块时,应将其抗压强度实测值乘以换算系数,转换成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6.当采用边长为200mm 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时,须将其抗压强度实测值乘以换算系数,转换成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7.当结构构件或连接件因材料强度被超过,则认为超过了极限状态。

8.当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时,即认为超过了极限状态。

9.当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极限状态。

10.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11.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如在梁底的直线段长度不够时,则可以,使其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12.对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减小钢筋松弛损失的办法是采用工艺。

1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

14.钢筋在高应力作用下,长度保持不变而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钢筋的应力松弛。

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松弛损失可采用工艺。

15.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确定的。

16.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其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

17.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少的现象,叫做混凝土的。

18.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时,和变形能力都可以提高。

19.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完成预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功能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_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_第三章

按近似概率理论极限状态设计法§3.1 极限状态3.1.1结构上的作用◎直接作用:荷载◎间接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作用在结构上并使结构产生内力(如弯矩、剪力、轴向力、扭矩等)、变形、裂缝等作用称为作用效应或荷载效应。

§3.1 极限状态◎荷载的分类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荷载分为三类:1.永久荷载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其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而变化,其变化与平均值不可忽略的荷载。

3.偶然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作用时间很短的荷载。

§3.1 极限状态◎荷载的标准值1.定义将荷载视为随机变量,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而得到的具有一定概率的最大荷载值2.确定a.结构的自重可根据结构的设计尺寸和材料的重力密度确定;b.可变荷载常与时间有关,在缺少大量统计材料的条件下,可近似按随机变量来考虑;§3.1 极限状态3.1.2结构的功能要求1.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建筑物的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3.1 极限状态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达到其预定功能的使用时期。

设计年限可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也可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按业主的要求确定。

一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注意:区别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结构的功能◆安全性)◎如(M≤Mu◎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间内(一般为50年),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外加变形(如超静定结构的支座不均匀沉降)、约束变形(如温度和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等的作用。

◎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发生时和发生后,结构应能保持整体稳定性,不应发生倒塌或连续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3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3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

答案在后面考试科目:《钢结构设计原理》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海洋平台的支架立柱,宜选用()截面。

(2 分)A. 工字形截面B. 箱形截面C. 槽形截面D. 圆管截面2. 梁的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的间距和截面尺寸都不改变,且跨内的最大弯矩相等,则临界弯矩最大的是()。

(2 分)A. 受多个集中荷载的梁B. 受均布荷载的梁C. 受跨中一个集中荷载的梁D. 受纯弯矩的梁3. 梁整体失稳的方式是()。

(2 分)A. 弯曲失稳B. 扭转失稳C. 剪切失稳D. 弯扭失稳4. 受弯构件的刚度要求是w≤[w],计算挠度时,则应()。

(2 分)A. 用荷载的计算值B. 用荷载的标准值C. 对可变荷载用计算值D. 对永久荷载用计算值5. 某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高厚比h0/t w=120,下列哪种横向加劲肋布置间距是合适的()。

(2 分)A. a=0.3h0B. a=3.0h0C. a=1.5h0D. a=4.0h06. 下列梁不必验算整体稳定的是()。

(2 分)A. 焊接工字形截面B. 箱形截面梁C. 型钢梁D. 有刚性铺板的梁7. 焊接工字型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

(2 分)A. 提高梁的抗弯强度B. 提高梁的抗剪强度C.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D. 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8. 偏心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中,W1x代表()。

(2 分)A. 受压较大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B. 受压较小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C. 受压较大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D. 受压较小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9. 对于组合梁的腹板,若h0/t w=100,按要求应()。

(2 分)A. 无需配置加劲肋B. 配置横向加劲肋C. 配置纵向、横向加劲肋D. 配置纵向、横向和短加劲肋10. 两端铰接、单轴对称的T形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对称轴平面并使翼缘受压。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3阶段考试题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3阶段考试题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考试科目:《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六、七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偏心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x 1(10.8')mx x x x Ex M f A W N N βN ϕγ+≤-中,W 1x 代表( )。

A 、受压较大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B 、受压较小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C 、受压较大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D 、受压较小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2、两端铰接、单轴对称的T 形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对称轴平面并使翼缘受压。

可用( )进行整体稳定计算。

Ⅰ. )'8.01(1Ex x x x mx x N N W M A N -+γβϕ≤f Ⅱ.f W M A N xb x tx y ≤+1ϕβϕ Ⅲ. )'25.11(2Ex x x x mx N N W M A N --γβ≤ Ⅳ.)]'1([1Ex x x x mx x N N W M A N ϕβϕ-+ ≤f A 、Ⅰ,Ⅲ,Ⅱ B 、Ⅱ,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Ⅲ,Ⅳ3、梁的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的间距和截面尺寸都不改变,且跨内的最大弯矩相等,则临界弯矩最大的是( )。

A 、受多个集中荷载的梁B 、受均布荷载的梁C 、受跨中一个集中荷载的梁D 、受纯弯矩的梁4、受弯构件的刚度要求是w ≤[w ],计算挠度 时,则应( )。

A 、用荷载的计算值B 、用荷载的标准值C 、对可变荷载用计算值D 、对永久荷载用计算值5、焊接工字型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 )。

A 、提高梁的抗弯强度B 、提高梁的抗剪强度C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D 、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6、海洋平台的支架立柱,宜选用( )截面。

A 、工字形截面B 、箱形截面C 、槽形截面D 、圆管截面7、某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高厚比h 0/t w =120,下列哪种横向加劲肋布置间距是合适的( )。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3次作业(2014春季学期)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3次作业(2014春季学期)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第三次作业【作业3.1】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计算简图如图1所。

集中于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是G=1200kN。

梁的抗弯刚度EI=∞,柱的截面寸b×h=350mm×350mm,采用C20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是ζ=0.05。

Ⅱ类场地,设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建筑所在地区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结自振期为T=0.88s。

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图1 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计算简图【作业3.2】某三层框架,如图2所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处于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为0.3g),I1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阻尼比为ζ=0.05,基本自振周期为T1=0.433s。

第一层的总侧移刚度为D1=1800kN/mm;第二层的总侧移刚度为D2=1200kN/mm;第一层的总侧移刚度为D3=600kN/mm。

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顶点的位移。

图2 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业3.3】某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修建于II类场地土上。

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0.327s,取全部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50%作为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由于该房屋各榀横向框架的侧向刚度相同,竖向变化基本均匀(图3),且承受的荷载也基本相同(图4及图5),因而确定该房屋横向框架在多遇地震情况下的水平地震力时可按平面横向框架计算。

永久荷载:一、二层左右两跨框架梁集中荷载分别为100kN、80kN,框架梁均布荷载均为10kN/m;三层左右两跨框架梁集中荷载分别为80kN、65kN,框架梁均布荷载均为8kN/m。

一、二、三层左中右框架柱上的集中荷载分别为50kN、100kN、50kN。

可变荷载:一、二层左右两跨框架梁集中荷载分别为100kN、60kN,框架梁均布荷载均为5kN/m;三层左右两跨框架梁集中荷载分别为90kN、50kN,框架梁均布荷载均为4kN/m。

结构设计原理 ( 第3次 )

结构设计原理 ( 第3次 )

二、问答题1、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方法,是根据面积,惯性矩和形心位置不变的原则。

2、1)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

梁的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地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混凝土压碎而破坏。

这种梁破坏前,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较大,梁截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2)超筋梁破坏——脆性破坏。

当实际配筋率ρ>ρmax时,梁的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受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受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高,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梁破坏。

3)少筋梁破坏——脆性破坏。

梁中实际配筋率ρ小于ρmin时,梁受拉区混凝土一开裂,受拉钢筋到达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

由于破坏很突然,故属于脆性破坏。

把具有这种破坏形态的梁称为少筋梁。

3、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随时间t产生的变形称为徐变。

当压应力δ在(0.5~0.8)Rao 之间时,徐变的增长较应力的增长为快,称为非线性徐变。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龄期越短,徐变越大。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段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四、计算题1、承载力Njmax=569.1KN,满足承载力要求2、A’g=313mm2 Ag=1509mm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章-设计原则精品PPT课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章-设计原则精品PPT课件

▲ R—结构抗力
结构抵抗作用效应的能力,如受弯承载力Mu、受剪承载力Vu
如Mu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S和R都是随机变量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一、结构的功能函数
Z > 0 可靠
Z=R-S Z = 0 极限状态
Z < 0 失效
Z>0
不一定绝对安全。
二、极限状态方程
Z=0 即 R-S=0
3.4 结构设计方法
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
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地基沉降、焊接等。
2、可变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
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如楼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汽车荷载、 温度变化等。
3、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
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一状、态极”限状态的概念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 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 能的极限状态。
二、两类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2 极限状态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Ultimate Limit State
(1)概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
如爆炸力、撞击力、罕遇的地震等。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3.1.2 结构的功能
一、 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建筑物类型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3.1 结构的功能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课程名称: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开课学期:第3、4学期考核办法:笔试,闭卷+开卷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建筑材料教材:(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是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构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工程力学为基础,内力分析,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是相同的,突出的不同点是材料的特性,在掌握共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以基本构件为主线结合不同材料结构的特点分类阐述,建立起从整体到局部,再综合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为理解和掌握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继续学习《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等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章绪论1、了解建筑结构的发展;2、掌握结构的基本组成及种类;3、了解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的特点。

第2章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1、了解结构荷载、荷载效应和结构抗力的随机性;2、掌握荷载、材料强度的代表值;3、掌握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等基本概念;4、理解结构可靠性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可靠度指标概念和取值;5、了解可靠性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设计基本表达式;6、掌握以概率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7、理解分项系数的概念,熟悉分项系数的种类和取值。

第3章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及强度指标、变形及变形指标、应力应变关系及模量;2、掌握不同条件下的强度特点,包括简单条件下(压、拉等)、复杂条件下(约束受力、反复荷载、长期荷载等);3、理解强度取值及选用,包括不同强度的获取方法:实验、不同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回归;4、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规格、特点及应用。

第4章构件的连接1、了解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为焊接和栓接。

焊接是主要连接方法;2、熟练掌握焊接连接的强度计算,一般可按危险点计算其所受的σf(按焊缝有效截面计算的应力)和τf 代入公式计算;3、熟练掌握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对受剪和受拉螺栓连接,均是计算其最不利螺栓所受的力(剪力或拉力)不大于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4、理解焊缝连接与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单筋截面梁增配受压钢筋后,截面的弯矩承载力()
A. 仅在X≥2的情况下提高
B. 仅在X<2的情况下提高;
C. 仅在X<Xb的情况下提高;
D. 不论X值是多少,都提高。

2. 软钢或中等强度钢筋不宜作预应力钢筋,因为:()
A. 与高等级混凝土不相配
B. 不能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C. 有效预应力低
3. 我国《公路桥规》是以何种概率为基础的()。

A. 半概率
B. 全概率
C. 近似概率
4. 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处,主钢筋应至少通过()
A. 4根
B. 2根
C. 3根
5. 考虑到长期荷截作用的影响和荷截初偏心影响,规定了纵向弯曲系数值,当()
A. λ=L0/b(矩形)越大,φ值越大
B. λ=L0/b (矩形)越大,φ值越小
C. λ=L0/b≤8时,构件承载力降低
6. 以下不是我国加筋混凝土结构按其预应力度划分的结构的是()
A. 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B.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C. 钢筋混凝土结构
D. 有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7. 在支点和按构造配置箍筋区段之间的剪力包络图中的计算剪力应该由混凝土、箍筋和弯起钢筋来共同承担,其中混凝土和箍筋应承担()
A. 40%
B. 60%
C. 45%
8. 在混凝土受拉开裂之前的瞬间()
A. 混凝土内钢筋受拉应力达到屈服应力;
B. 混凝土内钢筋受拉应力仍很低;
C. 混凝土变形与钢筋变形不一致;
D.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已破坏。

9. 关于偏心受压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偏心距及配筋情况的不同,主要有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两种破坏形态;
B. 受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C. 受压破坏时,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均达到屈服强度。

10. 钢筋经冷拉后()
A. 可提高fy和fy’
B. 可提高fy和伸长率
C. 可提高fy和Es
D. 可提高 f
y ,但不能提高 f
y
’。

11. 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
A. 纵筋的销栓力
B. 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
C. 混凝土与拉筋形成的拱
12. 钢筋的冷加工有两种方法(冷拉、冷拔)()
A. 二者都可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B. 冷拉时钢筋的冷拉应力应低于钢筋的屈服点
C. 冷拔后的钢筋没有明显的屈服点
D. 冷加工(冷拉、冷拔)后对塑性没有影响
13.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受拉钢筋的应力σs与配筋率ρ的关系是( )。

A. ?ρ增大,σs 减小
B. ?ρ增大,σs增大
C. ?ρ与σs关系不大
D. ?ρ与σs无关
14.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C.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15. 验算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
A. 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B. 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C. 使构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D. 使构件能在弹性阶段工作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梁内的腹筋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而设。

()
2. 双筋矩形截面梁具有较好的延性,因此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可以较多采用。

()
3. Ψ表示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工作的程度,当Ψ=1时,表示混凝土的协助能力最强()
4. 采用边长为1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
0.95。

()
5. 在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中,M相同时,N越小越安全。

()
6. 砖石及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超载性能,但抗震能力差。

()
7. 适筋梁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界限高度xb随梁所使用的钢筋级别而变化,钢筋级别低,xb值大。

()
8. 为防止少筋破坏,应用最小受扭配筋率保证即可。

()
9. 在钢筋砼大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若x
10.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计算受扭钢筋时,均不考虑混凝土参加工作。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已知矩形截面梁,计算弯矩Mj=298 KN.m、采用25号混凝土,Ⅱ级钢筋。

求:截面尺寸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复核强度以及绘出配筋图。

(提示:设b =25cm)
2.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的尺寸为b=30cm,h=80cm,采用30号混凝
土,Ⅱ级钢筋,承受计算弯矩M
jmax =287.41KN.m,M
jmin
=﹣13.99kN.m。

试设计该截面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3. 已知某石拱桥的拱圈在拱脚处的1m宽的抗剪面积 bh=100x115cm2,承受计算剪力Qj=1014KN,相应的计算纵向力Nj=1035KN,拱圈采用10号砂浆,60号块石砌筑,摩擦系数μ=0.4,验算此截面的抗剪强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将空心板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原则是什么?
2.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分别选取梁受力、变形过程的哪个阶段进行正截面强度计算和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验算?
3. 钢束的弯起点应满足什么要求,梁端和梁顶锚固时弯起角度各为多少?
4. 何谓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其意义和作用怎样,它与弯矩图的关系怎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
1. D
2. C
3. A
4. B
5. B
6. D
7. B
8. B
9. A 10. D 11. C 12. C 13. C 14. C 15. B
二、判断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计算题(30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b=25cm , h=75cm;Ag=17.3 cm2,选用3 28,Ag=18.47 cm2,强度复核时,对Ⅱ级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28mm时,设计强度取320MPa,复核结果,
Mj≤Mu。

解题方案:
解:由题知,1. 求受压区高度x 设(由C25,材料可知)由(可) 2. 求梁高h 已知由解得:设,则校验截面尺寸,由教材P30内容可知,则3. 计算受压区高度x 由式(3-14)可得:(可) 4. 求由式(3-13)可得 5. 选筋
并布置选622,采用双排布置钢筋,配筋图略 6. 配筋验算实际配筋率(可) 7. 强度复核计算实际配筋的受压区高度x 由式(3-13)可得由式(3-14)可得截面抵抗弯矩为:抵抗弯矩小于3.5%,安全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抗剪强度不安全
解题方案:
解:根据题意查得:安全系数=2.31,抗剪极限强度:=2.64,由公式可得:=427.14可能<=1014KN,故不安全。

评分标准:
四、问答题(20分,共 4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方法,是根据面积,惯性矩和形心位置不变的原则。

解题方案:
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方法,是根据面积,惯性矩和形心位置不变的原则。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2.
参考答案:
第三阶段末和第二阶段。

解题方案:
第三阶段末和第二阶段。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3.
参考答案:
应考虑满足斜截面抗弯强度的要求,即保证弯起后斜截面上的抗弯强度,不低于斜截面顶端所在的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弯起角度为:梁端不宜>200,梁顶在250~300之间。

解题方案:
应考虑满足斜截面抗弯强度的要求,即保证弯起后斜截面上的抗弯强度,不低于斜截面顶端所在的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弯起角度为:梁断不宜>200,梁顶在250~300之间。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4.
参考答案:
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形,即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能力,梁的抵抗弯矩图必须覆盖梁的弯矩包络图。

解题方案:
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形,即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能力,梁的抵抗弯矩图必须覆盖梁的弯矩包络图。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