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布票大全(图组)

合集下载

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

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

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收藏粮票的的人越来越多,粮票收藏已经想成为一股潮流,那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是多少?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希望对您有用。

河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5年河北省地方粮票4全 (毛选图)¥:10.00元桥梁专题:河北1980年粮票----叁斤:¥:3.00元980年河北省粮票6张全套(全新未使用)¥:40.00元00%好评-河北粮票 1980年购粮券 1市斤(包真包老)¥:1.00元97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半市斤¥:1.00元980年河北省粮票壹市两贰市两壹市斤伍市斤4张粮票!¥:8.00元河北省粮票1980 市斤0.1、0.2、0.5、1、3、5、6全¥:4.00元粮票-河北省粮票(1套6张)(1980年)¥:30.00元【河北60】196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10斤=散票票特价处理品以图为准!¥:80.00元粮票的市场收藏价值一、粮票发行概况1954年3月1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于是,自1955年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起,国家对粮食及粮食作物实行定人定量、计划供应和限地区。

限时使用的政策一统购统销政策。

对于这种无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

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我国历史上发行过类似粮票一类的凭证。

清朝顺治初年发行过“粮串”,距今已有340多年。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为征购粮食而发行了“粮食库券”。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行了“股东饭证”。

二、粮票的种类1、按属性分:1.全国通用粮票;2.军用粮票;3.地方粮票。

2、按时间分:1.清代;2.民国时期;3.解放初期;4.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5.““””时期。

3、按地区分:1.直辖市;2;省会城市;3.地市(专区);4.县市。

4、按票额分:1.以“钱”为单位(一钱、二钱、五钱、二两五钱等);2.以“两”为单位(半两、一两、二两、二两半、三两等);3.以“斤”为单位(半斤、一斤、二斤、三斤、五斤、十斤等);4.以公制即以“克”或“公斤”为单位。

布票的收藏

布票的收藏

布票的收藏布票的收藏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1953年开始实行。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

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

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

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

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

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

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

如江西省1954年发行的“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

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布票的设计特征布票的设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文革”前主要以“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利”、“五谷丰登”、“三面红旗”为主题;“文革”期间则以“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林彪题词”、“向日葵”、“红太阳”、“三忠于”、“工农兵”等为标志,多数印有毛主席语录,具有浓郁、鲜明的政治色彩;“文革”后的布票则较为“朴实”,没有更多文字和图案。

也有一些设计精美、图案丰富、欣赏和收藏价值较高的“佳作”。

贵州省1982年发行的成套竖五联布票,全张长宽13.0×5.2厘米,面额共为15.7尺(即一丈五尺七寸,此为本省城乡居民一年的购买定量)。

其中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伍市寸、贰市寸各1枚,单枚票幅相同,长宽5.2×2.6厘米,每张布票左边都有副券,注明“剪下副券作废”,盖“贵州省商业厅”圆章。

彩色印刷,5枚布票共5种颜色,设计有精美的图案,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三枚描绘有省会贵阳市标志性古建筑“甲秀楼”的雄姿,伍市寸、贰市寸两枚则刻划了贵州著名水电站“红枫湖”大坝的风采,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是区分“尺”与“寸”的标准。

其独特的设计和印刷,与粮票相比毫不逊色,所以受到众多收藏者的青睐。

粮票最新的收藏价格表

粮票最新的收藏价格表

粮票最新的收藏价格表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收藏品。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粮票收藏价格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粮票收藏价格表195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4两、半斤、1斤、3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90至120元。

1956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35元。

1957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40元。

1962年版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两、2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650元至800元。

196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7元至19元。

1966年版全套4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元。

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280元至350元,其中,1斤、3斤、5斤粮票较常见,为每组12元至16元。

1982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20元至150元。

1966年5斤版的市场参考价10000元左右。

粮票收藏价格决定因素一是存世量,这是收藏界不变的真理,粮票收藏也不例外。

二是成套与否,成套的价格高,不成套的价格低。

三是品相,全品和弱品之间的价格,有时甚至会达到10倍。

四是发行年份,一般是发行的时间越早,价格越高。

五是错票的价格高。

粮票收藏价值近两年粮票市场开始红火了,很多粮票收藏价格涨了几十倍、上百倍。

”几年前他买了两张1962年的国家粮食局印发的粮票(分别是一两、二两的),他当时才花了150元钱,而如今的市场价格在1万元以上。

如今除人民币炽热,又冒出了一个粮票热,又有许多人宣传粮票值钱,代价若干若干,弄得许多不知本相的网友,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探求,那末真正的价钱若干呢? 先让人人看看老鬼珍藏的粮票,全新一捆一捆的。

20世纪50年月至85年月中国在特定经济时代发放的一种购粮凭据。

粮票

粮票

为什么会出现粮票?为什么会出现粮票?还得从解放初期说起。

当时国民党刚从大陆溃逃台湾,但反攻大陆之心不死,从军事上、经济上采取各种公开和秘密手段,千方百计对新中国进行破坏,并妄言“共产党能打下上海,但治理不了上海,不久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他们所用各种破坏手段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国民党潜伏特务与奸商勾结破坏粮食供应。

当时由于奸商大量收购囤积本来就十分短缺的粮食,不但使居民购粮十分困难,而且粮价飞涨。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一方面打击奸商,另一方面从各地向上海紧急调粮投放市场,使囤积粮食的奸商顶不住了,不得不跟进抛售。

这样总算渡过了这一难关,使我们有了从长计议的时间。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急剧扩大了城市和工业对商品粮的需求量。

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保障人民生活,1953年11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其中规定: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本购买。

1955年又制定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粮票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

粮票种类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只有全国粮票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粮票的使用,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对保证居民的口粮供应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

特别是在“文革”中,粮食配给本来就比较紧张,又动员大家“主动”要求减少配给数量,人们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例如,对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人群,要核定不同定量标准和各种粮食的比例,男性女性还有差别。

粮票以地方为主,只能在当地指定的粮店凭户口本发放,如果要到外地出差,还要由单位开介绍信去兑换全国通用粮票。

地方粮票定期使用,过期作废,而全国粮票无时间限制,因此居民都想方设法把节省的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加以保存。

这样全国粮票无形中就变成一种“有价证券”,记得当时一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鸡蛋,几斤全国粮票可以换一个当时很时髦的塑料盆等等。

关于粮票的介绍

关于粮票的介绍

关于粮票的介绍粮票,是中国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商品配给凭证。

粮票的发放是为了控制和调节粮食的分配,确保全民都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

在过去,粮票是人们购买粮食的必备证件,没有粮票就无法购买粮食。

粮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粮食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为了保障全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实行了粮食配给制度,通过发放粮票来控制粮食的购买和分配。

持有粮票的人可以凭借粮票到指定的粮食供应点购买粮食,而没有粮票的人则无法购买粮食。

粮票的发放通常是按照家庭人口和工作单位来确定的,每个人都有固定的配给量,不能超过或少于规定的数量。

粮票通常分为大面额和小面额两种,大面额的粮票可以购买较多的粮食,小面额的粮票则用于购买少量的粮食。

持有粮票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换取粮食,通常是在粮食供应点或者粮食店。

在过去,粮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粮票就无法买到粮食,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有时候政府发放的粮票数量不足,导致人们无法购买到足够的粮食,甚至出现了排队等候换取粮食的现象。

而有些人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粮票,或者倒卖粮票获取暴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逐渐取消了粮票制度,实行了市场经济,粮票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购买各种食物和日用品,不再受到粮票的限制。

然而,粮票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特殊记忆,仍然留存在一些人的记忆中,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总的来说,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配给凭证,通过粮票来控制和调节粮食的分配。

随着时代的变迁,粮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作为一种特殊记忆,仍然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粮票不仅是一种经济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和记忆。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之江苏粮票收藏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之江苏粮票收藏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之江苏粮票收藏江苏省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粮油票,至1986年发行最后一套粮票,1991年的粮票印制后未发行使用。

期间共印制粮票16套,计59种,如果加上版别不同、错票和加字票,则再增加58种,共计117种。

江苏省级料票共有5个年份,计21种,加上56年料票版别1种,共计22种。

江苏省级油票目前仅见3个年份,7种,加上1963年侨汇油票加字不同,再增加6个品种,共计13种。

下面就江苏省级粮、料、油票逐一简单介绍。

一、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中的江苏省级粮票:江苏省地方粮票1955年版:共7种面额,分别是1两、2两、4两、半斤、1斤、10斤、30斤。

其中10斤有蓝色底纹和白色底纹两种,故55版一般算8个品种。

30斤是这套票的筋票,占整套票价格的80%左右,其他面额中10斤略少,另5个面额七、八品的常见,九品以上的也少见。

该套票样张比实票少,部分样张背面空白,未印使用说明。

江苏省粮票1957年版:只有1斤一种面额,属于常见品种,样张未见。

江苏省粮票1960年版:有3种面额,1斤、3斤、5斤。

分别加印镇江、苏州、扬州、南通、淮阴、盐城、徐州七个专区和南京、无锡两个省辖市名称。

1斤不是新印票,而是利用江苏省1957年版1市斤票加字改期,用1960年阿拉伯数字加印到1957年数字上。

加字盐城票在票的右上角又加印了“E盐”、“E东”、“E射”、“E滨”、“E大”、“E阜”、“E建”等所辖7个县名(盐城、东台、射阳、滨海、大丰、阜宁、建湖)的简称。

因此,算上加字,60版粮票共有33种。

三种面额中,1斤票9个专区、市的容易收集(盐城7种收集难度较大),3斤、5斤要集全各9种比较困难。

3种面额的样张中,只有加字南京的能见到,其他加字的样张均难得。

1960年票八品以上就算好品相了。

江苏省粮票1961年版:共5种面额,即1两、2两、半斤、1斤、5斤。

其中1两、2两、半斤没有加字,1斤、5斤同60版一样,分别加字九个专区、省辖市名称。

湖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

湖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

湖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表极其稀少的78全260元第三套人民一套加68元第三套人民一套加980元全国粮票3市斤130元全国粮票5市斤50元绝品挺版196645元65年全国粮票60元全国通用粮票1965 20元解放区冀南区米票民国 125元军用价购语录大豆票闽20全国物资预拔订货会语录餐证5北京市地方粮票1988 2元北京市粮票1993 2元上海市华侨特种供应票1966 40元上海航道革委会菜票1971 2元上海市布票1982 1元上海市布票版票 1984 5元上海市布票四连张 1984 1.5元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包括全国通用粮票,还有各个省市地区都有发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价值不大,成套的也就十几块钱,但是地方粮票收藏价格在如今的粮票市场上相对要高。

粮票收藏价格和价值和其他收藏品一样也是要看品相和存世量的,不过粮票这种有价证券,流通广,存世量大,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不少,这是它跟邮票最大的不一样。

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粮票,种类繁多。

只要它存世量大,价格就不会很高,特别是全国通用粮票,不是很值钱,现在市场上品相好的也就几元钱,其实粮票中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一些军用粮票和早期发行的地方粮票,很少见,价格较高,一般的都是上百元。

地方粮票是在六、七十年代粮食供应紧张时期,国家为避免不法之徒跨区域倒买倒卖哄抬物价以至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不得已出台的各地发行各自的粮票。

地方粮票由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局印发,在地区范围内使用。

地方粮票的票面额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两、2市两、5市两、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几种。

老百姓按人口领取后凭票就可以买到平价的口粮的制度。

各种粮票票面规定的数额均以成品粮计算。

粮票只是购粮的凭证,本身不具有价值,不属有价证券,不许在市场买卖流通。

河北粮票收藏价格表

河北粮票收藏价格表

河北粮票收藏价格表【伯乐邮社】河北省粮票六枚一组¥:3.20元【冲冠特价票证】河北省粮票 80年6全全品一元票证¥:1.00元[河北70]197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6全-8-10品.¥:75.00元980年河北省粮票6全收藏¥:100.00元%A票证收藏197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半市斤¥:1.80元河北邯郸1975年-----工种粮票。

全套30枚:¥:60.00元河北省地方粮票 1970 市斤 0.5,精美¥:2.00元97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半市斤¥:1.00元980年河北省粮票壹市两贰市两壹市斤伍市斤4张粮票!¥:8.00元河北省粮票 1980 市斤 0.1、0.2、0.5、1、3、5、6全¥:4.00元粮票-河北省粮票1套6张1980年¥:30.00元【河北60】196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10斤=散票¥:80.00元全国粮票的价格为: 195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4两、半斤、1斤、3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90至120元。

1956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35元。

1957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40元。

1962年版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两、2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650元至800元。

196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7元至19元。

1966年版全套4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元。

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280元至350元,其中,1斤、3斤、5斤粮票较常见,为每组12元至16元。

1982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20元至150元。

山东省粮票1966年5斤版的市场参考价10000元左右。

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布票大全(图組)
粮票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购买,换取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券,是记录国家政治、经济、粮食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其形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

宋代就出现了“粮食票券”。

“粮票”二字真正在票证上出现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叫做“征收粮票”。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带有“粮票”字样的“粮食票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于1953年颁布了粮食统购统销命令,并于1955年8月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食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

粮票是城乡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后的产物,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

对于这种无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发行的地方粮票是西南区1950年1月发行的,票额为1斤半的大米票。

而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我国粮食部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全国粮票,同时还发行军
用粮票。

从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也先后发行限本地区使用的地方粮票。

直到1993年7月1日,全国粮食购销流通体制改革,各省、市、自治区、粮票相继停止使用。

至此,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粮票版本及库存粮票按管理权限分期分批先后销毁,但尚有一定数量的零星粮票留存散落于民间,从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成为近代历史文物票证收藏品。

从1955年至1993年,近40年来,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发行的粮票约有数千套,数万个品种。

据初步估计,新中国发行的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总数有14000多种。

布票自1954年开始发行到1984年停上使用,历经了30年的风云变幻,随着各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化,布票在发行使用范围方面具备了各种不同的条件,由于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各时期布票名称变化大,各地发行的布票名称也不尽相同,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印制发行了各目众多、内容丰富的各种布票,这些布票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设计新颖、题材之泛,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布票世界。

而这些五花八门,种类繁杂,名称各异的布票又为丰富我们的布票收藏,研究中国布票发行历史和增长布票收藏知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证据。

布票、粮票、面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票据如此古老而遥远,甚至于陌生,他们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正是这些尘封多年的票据,让我们在若干年后仍然有机会去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那是一段业已逝去的岁月,它曾承载着新中国强盛梦想的探索与艰难实践;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它曾记录下无数中华儿女抗击艰辛的足迹。

它如一把坚硬的刻刀在新中国时代的变迁中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张小小的购物票承载起的则是包含着国家由贫穷到强盛,人民由动荡到安居的历史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