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帆发展历程
重庆力帆发展历程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摘自:中国客车网作者:王晓雄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吹拂下,在巴渝大地上诞生了一家小企业,领头人尹明善当时54岁,靠20万元钱和9个人起家,干起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业。
此举能否成功,在当时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然而十年之后,一个拥有净资产2亿多元,年销售额达39亿元,年产销摩托车发动机184万台,出口创汇达1.17亿美元的大型摩托车企业奇迹般地崛起。
它,就是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的轨迹是清晰明朗而又令人鼓舞的,创业之初的1992年,实现销售收入747万元,5年后就猛增到6.5亿元。
这时他们开始生产摩托车整车,发展的曲线高高扬起。
十年间,企业共缴纳税金2.7亿元,产品以摩托车为主,辅以汽油机、汽车电子、农机产品等。
今年7月,力帆与重庆客车总厂联手成立力帆重客商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标志他们正式跨入汽车制造行业。
现在,力帆产品中还增加了家电、酒、防盗门,还资助了一支甲A足球队。
“力帆力帆,你把希望点燃”。
这歌声是对发展的赞颂,也是对企业的鞭策。
“力帆有三宝,创新、出口、信誉好”。
在强手如林的实业界打拼,力帆开始也是磕磕绊绊。
后来,力帆拿出资金积累的10%搞研发,率先开发出的100ml四冲程发动机,一下子售出8万台。
而另一款100ml电起动发动机,开发上市仅4个月就销售6万台,这在中国摩托史上还是少有的。
尝到了甜头,也悟出了真谛:必须不间断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备强手资格。
力帆人坚持走科技研发之路,十年中相继开发了220多个摩托车发动机品种和548个摩托车目录、公告产品。
水冷发动机、电喷摩托车等新产品在面世时,都激起阵阵波澜。
在力帆拥有的多项国内同行第一中,他们最为自豪的是拥有的专利数第一。
在前不久重庆举办的一次汽摩展上,力帆的展台别具一格:它的主题是“WTO与知识产权”,用企业所获得的专利证书复印件拼搭起一座城墙,上书一行大字:把我们的专利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力帆集团—李亚勋

3.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坚守职业足球十七年,为中国足球培养了 大批的优秀运动员,先后涌现出魏新、符宾、吴庆、王锴、周 麟、黄希扬和甘锐等众多的国家队、国奥队和国青队队员,
25
04
发展前景
26
4.1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01
重庆着力建设长江经济
02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人
03
全球环保意识兴起及竞
争加剧促使摩托车技术 不断创新升级
02
转型,这个是很明智的。而且向类似的 行业进军风险还是比较小的。这也算力 帆的一个优势吧 24
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力帆向多元化发展的开始
1.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是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与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持有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 是重庆职业足球的代表
2.在中国职业足球历程中,球队前身重庆力帆足球队曾创 造了夺取2000 年中国足协杯赛冠军的辉煌成绩,并在 2002 年第12届亚洲优胜者杯赛中获得第四名。
在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人 们对摩托车的需求是减少的,因为摩托 车安全性差,长期骑行容易得风湿病。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可能会选择购买汽 车。所力帆从摩托车向汽车行业发展和
在汽车行业里,力帆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所以在质量、性能与服务与重庆市的长 安汽车有一定的差距。这个从街上力帆 汽车与长安汽车的数量明显能够感觉到。 毕竟力帆是做摩托车起家的。
0 4 得出新的认识
事件1:来自财务管理
有一位采购人员乱报数 目,从而从中获取巨额 利润
尹明善的学生背叛公司 带走大量公司的机密资 料
管理是临场发挥,利润是 年底调账。到底怎么管我 也不知道,反正遇见问题 马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明晰所有者、决策者 和经营者三者之间的 关系,确立真正的现
力帆集团

力帆发展
2006年1月,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标志着力帆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力帆轿车项目计划分 三期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建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设计产能15万辆;同时成 立了汽车研究院。截至2007年,力帆集团已获国内外专利4061项,居汽车行业第一,全国民营企业 第一。 出口让力帆海外获利。1998年力帆集团取得自营进出口权。2007年出口创汇达4.096亿美元,占 重庆市出口总量的9.08%,居国内同行之首。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 100多个国家。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2003年力帆集 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欧盟e-mark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18个国家。 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国、土耳其建有工厂,力帆轿车已在越南下线。2007年8月,力帆轿车还将在埃 及、俄罗斯下线。
领导人介绍 尹明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 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是改革开 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 1992年,尹明善投资20万元,以“出口、创新、信誉 好”为经营理念成就了今日的力帆集团。目前,集团 拥有员工13715人。2007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 尹明善 入121.6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306万台,出口创 汇4.096亿美元,专利拥有量4061项,上述四项指标 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人才 战略
力帆集团以尊重 知识和尊重人才 而著称,既具有 员工施展才华的 平台,又为人才 提供了广阔的发 展空间
工人拔河
实习工人学 习
• 力帆集团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杰出典范, 力帆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尹明善董事长曾多次受到胡锦涛、吴邦国、 温家宝、贾庆林、李鹏、朱镕基、吴仪等 的亲切接见,朱镕基同志称赞尹明善是一 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简介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简介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
厂区紧靠210、212、319国道和主城环线四条高速公路,可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距重庆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约1 km,可通往全国各通航口岸,交通十分便利。
力帆计划在此投资建成年产轿车15万辆,并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建立汽车发动机20万台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研究院。
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投入24亿元,第一期投入9亿元,第二期投入8亿元,第三期投入7亿元。
目前,力帆轿车工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已接近完工,所有厂房及生产线均由曾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奥迪、东南汽车提供服务的长春九院设计,设备采购自世界各地。
力帆轿车响应国家对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倡议,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产品开发主要采用联合开发与技术购买的方式,通过获得技术归属权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力帆汽车业务跨越产业竞争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核心战略资源,从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力帆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截至目前,力帆轿车已被授权70余项专利。
为有效实施自主研发战略,力帆汽车采用创新方式组建研发团队,从全球范围整合技术资源,引进国际汽车界高级人才。
聘任国际领先厂商——克莱斯勒原技术高管王德伦加盟担纲力帆研发团队负责人,并从克莱斯勒引入近30名技术骨干;同时从国内各大车厂引入百多人,搭建基本研发团队。
力帆开门造车,与上海同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长春第九设计院、英国D&P公司,美国MSC公司、西门子公司、德尔顿公司、全方位技术合作。
力帆轿车将采用民族品牌,力帆LIFAN。
第一个产品定名为力帆520。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
如今,该市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以下是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历程:
1958年,重庆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汽车诞生,标志着重庆汽车
产业的开端。
1980年,重庆渝汽轿车厂成为中国第一个生产轿车的汽车厂。
1984年,重庆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汽车工程专业。
1997年,吉利集团收购了在重庆的渝安汽车厂,成为重庆第
一个外资企业。
2002年,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国家级汽车工业基地的城市。
2003年,重庆力帆汽车公司成立,成为重庆汽车产业中的重
要企业。
2008年,重庆拥有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聚集区——重庆东风
汽车工业园区。
2010年,重庆力帆汽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欧洲销售自主
品牌汽车的企业。
2015年,重庆市发布《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了未来五年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020年,重庆力帆汽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非洲建立汽车工厂的企业。
同时,重庆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浅析力帆财务公司成立对重庆汽车产业的影响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4年4月147浅析力帆财务公司成立对重庆汽车产业的影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向丽君摘 要:2014年2月28日,重庆首家民企财务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成为重庆市第一家由车企发起的汽车金融公司。
在目前金融变革的背景下,力帆财务公司从筹建到最终宣告成立,甚至未来的发展,一直都备受热议。
力帆作为重庆市汽车产业重要的一员,成立财务公司会对重庆汽车产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重庆汽车金融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一一做出分析。
关键词:重庆力帆 财务公司 汽车产业 汽车金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4(c)-147-022014年2月28日,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财务公司)正式开业,成为重庆市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第三家集团企业财务公司;重庆第一家民营企业财务公司;重庆首家由车企发起的汽车金融公司。
力帆财务公司从筹建到最终宣告成立,甚至未来的发展,一直都备受热议。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正面临着一场变革,力帆财务公司的成立让这场变革又增加了一名成员,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
2013年也被称为中国金融元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苏宁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同时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积极谋变以巩固既有优势地位,汽车等实业团体也纷纷有意于金融界。
而今,支付宝与工商银行的对决持续升温,这场金融变革远远还没有结束。
力帆财务公司成立之初,也宣称力帆将来可能会成立力帆汽车金融公司。
重庆力帆立财务公司立足于汽摩产业,已经在重庆汽车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今又涉足金融业,力帆财务公司将对重庆汽车产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成立了力帆汽车金融公司,会有什么样的不同?1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1 产业整体发展现状重庆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良好。
2013年重庆汽车行业产销持续增长。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案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案文章属性•【案由】申请破产重整•【案号】(2020)渝05破193号•【审理法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破产裁判规则人民法院在司法重整中,充分发挥“府院”协调机制作用,创新采用“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人”的模式引入战略投资人,形成了推动企业重生的双重“驱动力”,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正文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案【基本案情】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帆股份)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2亿股,募集资金29亿元,是中国首家在A 股上市的民营乘用车企业。
力帆股份及其持有的10家全资子公司已形成了主营汽车、摩托车及发动机产销的跨国性企业集团,曾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出口金额连续多年位居重庆市第一。
然而,因汽车、摩托车行业深度转型,同时受战略投资亏损、内部管理不善等综合因素影响,力帆系企业自2017年起逐渐陷入经营和债务危机,巨额金融债务违约、主要资产被抵押、质押,主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20年6月,债权人以力帆股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实施重整。
同年7月,债权人以力帆乘用车、力帆汽销、力帆进出口、力帆摩发、力帆汽发等力帆股份的10家全资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10家子公司实施重整。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对力帆股份及其10家子公司的重整申请,并分别指定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为管理人。
截至2020年评估基准日,力帆股份及十其家全资子公司资产评估总值为77.15亿余元;截至2020年11月,债权人申报债权共计267.71亿余元。
在假定破产清算状态下,力帆股份普通债权清偿率为12.65%。
【裁判结果】为维持企业营运价值,重庆五中院在受理重整申请后,决定力帆股份及十家子公司继续营业,同时从2020年8月开始,指导管理人发布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经过严格审查,最终确定国有投资平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民营企业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作为战略投资人。
重庆摩帮衰落史

走麦城/FAILURE商界Business72随着力帆资不抵债,申请重整,属于重庆的“摩帮”时代基本落下帷幕。
除了力帆,重庆摩帮曾经的另一大门面——重庆嘉陵的证券简称已由“*ST 嘉陵”变更为“*ST 电能”,并计划剥离所有摩托车业务。
重庆摩帮的衰落,颇有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味。
中国的摩托车产销量在2007年达到顶峰,为3 000多万辆,占全球总量的55%。
之后,在“禁限摩”政策下,销量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下降。
一个每年下滑8%的市场,生存和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重庆摩帮的老板们多是白手起家,除了摩托车之外,对商业的认知比较薄弱,缺重庆摩帮衰落史历史永远青睐胜利者,也会记住那些曾经精彩过的失败者。
文/本刊记者 郑 栾乏明确的转型方向。
同时,不少重庆摩帮老板江湖气很重,早在2006年以前,在行业利润比较高的时候,赌博之风盛行,严重影响到企业经营。
嘉陵江的水仍然日夜不息地汇入长江,但不论嘉陵、力帆、宗申们,能否找到那个能让自己上岸的码头,重庆摩帮的光辉时代都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这段故事,将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
敢立潮头的“摩托车之王”1995年10月13日,中国嘉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一时间,嘉陵摩托的员工都变成了山城里的富人。
73Business商界期内其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盈利能力较弱的摩托车相关资产全部剥离,注入特种锂离子电源领域的优质资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22.34%股权已全部无偿划转至中电力神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成为中国嘉陵控股股东。
9月25日,中国嘉陵相关证券简称*ST 嘉陵”变更为“*ST 电能”。
一代“摩托之王”,即将消失在历史舞台。
新“摩王”的登场力帆集团的创始人尹明善有着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12岁时,尹明善和50多岁的母亲被“运动”到荒山顶上一间他人弃用的茅草屋,一块薄地,几个锅碗,生存难以为继。
他用5角钱的本钱做生意买米养活自己和母亲。
考上高中后,他是学校出类拔萃的学生,他自称高一第一学期就解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题,能在报上发表文章,还自学音乐、作曲,写出很多为同学称道的曲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力帆发展历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摘自:中国客车网作者:王晓雄
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吹拂下,在巴渝大地上诞生了一家小企业,领头人尹明善当时54岁,靠20万元钱和9个人起家,干起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业。
此举能否成功,在当时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然而十年之后,一个拥有净资产2亿多元,年销售额达39亿元,年产销摩托车发动机184万台,出口创汇达1.17亿美元的大型摩托车企业奇迹般地崛起。
它,就是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的轨迹是清晰明朗而又令人鼓舞的,创业之初的1992年,实现销售收入747万元,5年后就猛增到6.5亿元。
这时他们开始生产摩托车整车,发展的曲线高高扬起。
十年间,企业共缴纳税金2.7亿元,产品以摩托车为主,辅以汽油机、汽车电子、农机产品等。
今年7月,力帆与重庆客车总厂联手成立力帆重客商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标志他们正式跨入汽车制造行业。
现在,力帆产品中还增加了家电、酒、防盗门,还资助了一支甲A足球队。
“力帆力帆,你把希望点燃”。
这歌声是对发展的赞颂,也是对企业的鞭策。
“力帆有三宝,创新、出口、信誉好”。
在强手如林的实业界打拼,力帆开始也是磕磕绊绊。
后来,力帆拿出资金积累的10%搞研发,率先开发出的100ml四冲程发动机,一下子售出8万台。
而另一款100ml电起动发动机,开发上市仅4个月就销售6万台,这在中国摩托史上还是少有的。
尝到了甜头,也悟出了真谛:必须不间断地推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备强手资格。
力帆人坚持走科技研发之路,十年中相继开发了220多个摩托车发动机品种和548个摩托车目录、公告产品。
水冷发动机、电喷摩托车等新产品在面世时,都激起阵阵波澜。
在力帆拥有的多项国内同行第一中,他们最为自豪的是拥有的专利数第一。
在前不久重庆举办的一次汽摩展上,力帆的展台别具一格:它的主题是“WTO与知识产权”,用企业所获得的专利证书复印件拼搭起一座城墙,上书一行大字:把我们的专利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力帆已累计获得各种专利206项,这成为力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勇于走出国门,到世界市场上去打拼,是力帆人的追求。
尹明善常说: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力帆把这一理念写成大标语,挂在工厂的大门口。
1998年,力帆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当年就实现出口210万美元,1999年达到860万美元。
过去的两年,则是力帆出口创汇的丰收季节,2000年实现5164万美元,去年则越过亿元大关,入选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
对于企业来讲,品牌是走出国门的旗帜。
力帆产品不仅大量出口发展中国家,还出口到美国和日本。
力帆人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厂能够成为国外产品的加工基地固然好,但是委托加工者可以得到80%的利润,而加工者仅得20%。
因此,最有力的竞争还是品牌竞争。
有志气的企业就要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大打品牌延伸之仗。
他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力帆摩托车出口越南,在越南消费者心目中,力帆是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为了进一步盘活力帆品牌资源,他们按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搞贴牌销售,结果是力帆牌的洗衣机和彩电也在越南上市。
2002年初,力帆董事长尹明善荣获“重庆市2001年度争光贡献奖”。
2002年9月,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500强名单中,力帆名列第347位。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品牌摩托车以“3.15”标志,有这一资格的企业全国只有20多家,重庆仅有两家。
然而面对成绩,力帆人并没有沾沾自喜。
力帆人现在锁定的目标是“百亿力帆,百年力帆”。
现在,力帆的年销售额近40亿元,他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达到60亿元,向着百亿元迈进。
但是摩托车毕竟是个小行业,要实现百亿元目标,必须拓展领域,也要建立起出色的企业文化和民族的品牌意识。
祝力帆扬帆,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