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

2.人大代表为人民
3.假如我是人大代表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树立宪法意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 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其制定和 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 理国家 •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在党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依据)规定, 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对象),保证 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 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 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宗旨)
选举权。
你知道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答:①、具有中国国籍(中国公民)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3、如何正确看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
的一项神圣的政治权利。 (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作为国家的公民、社会的主人,
第八课 “民告官”(坚持依法治国)
• 1、行政诉讼:监督权(P89) • 2、依法治国:(1)含义:(P91) (2)基本要求及各自地位:(P92) (3)依据: (4)核心: (5)主体: (6)重要环节: (7)意义:
• 3.法治与人治含义、划分的最根本标 (P90) • 4.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5.喜与忧:(P94-96) 6.依法治国需要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共 同努力。(P96)依法治国人人有责。 7.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 (P98) 8.要做到依法治国,必须做好哪几方面 工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三单元中,我 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 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 以及《语文园地》,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 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生字。
易读错的字
多音字
zhèng jī huǎng pèn dā yìng gū chǔ shào
三、选词填空。
温和 暖和 1.我们坐在新教室里,感觉既(暖和), 又舒适。 2.语气要( 温和)态度要坚定。
本单元有很多描写充满画面 感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 下吧!
夸张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句话是夸张的写法,说明了小女孩的 鞋子非常大,侧面反映了她的贫穷。
●默读《那一定会很好》,画出课文中含有 “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想一想:舒服在每 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把一颗种子到树、手推车、椅子、 木地板的变化生动有趣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即神奇又有趣,写出了种子追逐梦想的历程。 可文字背后却是种子那颗无私奉献,不甘平 庸的奉献精神。
●《在牛肚子里旅行》记叙了红头不小心被 牛吃到肚子里后,被好朋友青头救出来的故 事,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朋 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同时教育我们要真心 去帮助他人。
(《一块奶酪》)
动作描写,蚂蚁队长严于律己 的举动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鼓舞 了其他蚂蚁。
2.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 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在牛肚子里旅行》)
“爬到牛鼻子上”“蹭来蹭去”,想方 设法让半打喷定青头真机智啊!但是,这个 动作也是很危险的,可是为了救朋友,青头 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可见它们之间感情深 厚!
第三单元 复习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标导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单元要点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种精神: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井冈山精神(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个事件:五四运动、黄埔军校、井冈会师、遵义会议河北中考(12)13.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11)1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主要是因为严复()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领导五四运动(10)12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戊戌变法的推动 C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0)13代广为传唱的是(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09)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09)20.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 .南昌起义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 .遵义会议的召开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08)14.右图是一枚左上角破损的纪念邮票,据图中信息判断,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人民军队创建C .井冈山会师D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08)15.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08)16.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07)12.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第三单元复习

) tí ( 提 ) dī( ) )
xià ( 吓 hè (
多音字: xi ā ng ( 相 xià ng( jià( ) 觉 jué ( jià o( ) ) hē( ) ) ) )
假
jǎ( s à n ( 散 sǎn(
) fēn( 分 ) fè n( ) 爪 ) zhǎo(
喝 hè( )
)
zhuǎ(
怎样写童话?
1、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2、想象丰富,大胆有趣。 3、童话里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 4、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
多音字:
zhēng ( 挣 zhè ng(
zuān (
) )
扎
zhá( zhā( zā (
) ) ) ) )
钻
zuà n(
) 落 luò( là ( ) ) jīn( 禁 ) jì n(
1、姑娘喝了一口水。(扩句) ———————————————— 2、那个自私冷酷的巨人孤独的度过了漫长的严 冬。(缩句) —————————————————
3、我们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改为反问 句) ————————————————
写出描写四季特点的四字词语: 春:鲜花盛开 ______ _______ ______ 夏:绿树成荫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秋:鲜果飘香 ________ 冬:冰雪覆盖 ________
灵活—呆板 亲热—冷淡 凋谢—绽放 谦虚—骄傲
温柔—粗暴 痛苦—高兴 必须—无须
比一比,再组词。 充( ) 折( ) 允( ) 拆( )
愉( 偷(
) )
睁( 挣(
) )
剩( 乘(
) )
伐( 代( 融( 隔(
第三单元大单元复习(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 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 思想情感。
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如果)
2.绝 沿溯阻绝。 绝山献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绝:断绝) (绝:极,最) (绝:消失) (绝:形容词,绝妙) (绝:动词,消失,断,停
3.清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悦
行
颈联:绘春景 浅草没蹄
尾联:抒真情 行不足
1.《野望》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 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 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 之情。
3.《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 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 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合学—内容理解
律诗结构→景物特点+感情
结构脉络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野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
望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彷徨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结构脉络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黄 承→感慨仙人已去 鹤 楼 转→描写登楼所见
合→抒发思乡之情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结构脉络
叙事——出使边塞
使 至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第三单元的字词、句子、段落和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答、讨论、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字词复习:回顾第三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巩固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句子复习:分析第三单元中的重点句子,掌握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3. 段落复习:回顾第三单元中的重点段落,理解段落的主题和层次。
4. 课文复习:通读第三单元的课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第三单元的字词、句子、段落和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
2. 课件: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3. 练习题:第三单元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b. 学生分享第三单元学习收获。
2. 字词复习(10分钟)a. 教师提问第三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学生回答。
b. 学生进行字词默写练习。
3. 句子复习(10分钟)a. 教师提问第三单元中的重点句子,学生回答。
b. 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4. 段落复习(10分钟)a. 教师提问第三单元中的重点段落,学生回答。
b. 学生进行段落总结练习。
5. 课文复习(10分钟)a. 教师提问第三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学生回答。
b.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第三单元复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布置作业(5分钟)a. 教师布置第三单元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b.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单元生字词复习

2. 多音字
屏(1)pí ng 屏障
(2)bīng 屏息
3. 形近字
纳 nà 纳凉
伧 cāng 伧俗
呐 nà 呐喊
沧 cāng 沧海
讷 nè 木讷
舱 cāng 舱位
4.重要词语释义
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伧俗:粗俗鄙陋。 称道:称述,称赞。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得体:恰当。 休憩:休息。 徒劳:无益地耗费力气。
1. 生字注音
13.苏州园林
轩榭(xuān )(xiè)
丘壑(hè)
嶙(lí n)峋
雕镂(lòu)
蔷薇 (qiáng)(wēi) 重峦叠嶂(zhàng)
斟酌(zhēn )(zhuó)
依傍(yī )(bàng)
琢磨(zuó )(mo)
玲珑(lí ng)(lóng)
芭蕉(bā )( jiāo)
2. 多音字
佛:(1) fó 佛祖
(2)fú 仿佛
3. 形近字
择 zé 选择
驻 zhù 驻足
泽 zé 恩泽
拄 zhǔ拄拐
4.重要词语释义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前瞻后顾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 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水天一色:水和天相接,一片苍茫。形容水域辽阔。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 ,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湛 zhàn 湛蓝
罄 qì ng 罄竹难书
堪 kān 难堪
馨 xīn 馨香
斟 zhēn 斟酌
4.重要词语释义
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
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一、填空题(1)长方形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大小。
(2)长方形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形的、、,它有个顶点。
(3)长方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可以分为“长、宽、高” 这样的三组,每组有条。
(4)长、宽、高都相等的体叫做。
(5)正方形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每个面的面积都。
(6)正方体有条棱,每条陵的长度都,有个顶点。
(7)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每的棱长总和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每个棱长是厘米,它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她的表面积。
(11)长方体的表面=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如果分别用a、b、h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s表= 。
如果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s表= 。
(1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
用字母表示:、、和。
(13)棱长是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棱长是1cm的,体积是1cm3。
(14)把1立方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积大约是1cm3, 的体积大约是6dm3。
(16)棱长10cm的正方体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棱长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cm3,所以1dm3= cm3。
(17)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的进率是。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是。
(18)3.6L= ml 550ml= L 1.5L= mL 200Ml= L2.25L= ml 1200mL= L0.6L= dm3= mL5400mL= cm3= L(19)一瓶墨水有60()一桶食用油有10()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51()1堆木料的体积是1.2(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为6( ) 一个水箱的容积是80 ( )(20)0.345L= mL= cm3 1500am3=mL= L3dm3= L= mL 2.4L= dm3= cm3726mL= cm3 dm3 1.07m3=dm3= L选择:1、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4 课 殖 民 废 墟 上 的 重 建
亚洲: 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尼赫鲁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 非洲独立年 ” 非洲 立,称“ 1990 年, 纳米比亚 独立,殖
民体系瓦解。
拉丁 美洲 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
1959年,古巴革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知识回顾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冷战与热战 二、梦幻超级大国 三、苏东的艰难探索 四、挑 战 两 极 五、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以课为单位互助完成每课的知识网络
第冷 10 战 主 [ 课 义出台,冷战开始 发展 [ [ 马歇尔 计划。 经济: 1947 年, 冷 [ [ 军事: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 [ 与 建立(与其对抗,1955年, 热 苏联为首的华约织建立) 战 热 表现: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 战
第 12 课 苏 东 卡达尔 时间: 1968年 领导人: 的 匈牙利内容:经济上,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艰 改 革 结果:政治经济性形势稳步发展。 难 东欧消费者天堂) 被称为( 探 启示: 改革要客观分析本国国情,做 到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目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 内容:经济:以 农业 为改革的突破口 晓夫 (减税,提价、投资、垦荒), 改革 辅以工业改革。 效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并未根本 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河的全部主权。
自主复习
根据提纲复习记忆
交流巩固
学友互考
互助提高
完成《资源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
第 13 课 挑 战 两 极
形成原因:维护自己的安全, 欧 发展经济(主要) 欧 共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2年 1967年 洲 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57年 的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联 创始国:法、意、联德、荷、比、卢。 合 欧洲 1993 年成立, 联盟 目标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表现: 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日本 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崛起 原因: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 启示:
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 “铁幕 ”演说 杜鲁门 政治:1947年,
第 11 课 、 梦 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幻 超 音乐:20世纪初兴起 爵士 , 级 摇滚 。 大 20世纪 50代,兴起 国 艺术成就 电影:好莱坞获得“ 梦幻工厂
的称号。
基础雄厚 原因 改革调整 经济“巨无霸” 科技创新 (二战后美国 经济发展快 经济发展 ) 特点 对外直接投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