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与公路建筑材料-沥青材料

合集下载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果沙砾 自 身 的质量无法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也会直接影 响到垫层在公路 中的性 能以及整个公路路面 的施工质量, 因此 , 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监理必 须要 完全掌握是级配砂砾质量检测技术,使得投入到公路垫层施 工中的级
配砂 砾 的质 量 能 够 得 到 有 效 的控 制 。
1 . 2级配砂砾垫层在进行施 工的过程 中, 可以将施工工序区分为多道工
②沥青整体道床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 ,它与沥青的 品质 有关, 主要是沥 青的温 度敏感 性和针入度, 国 内外 多项试验表 明, 针入度指 标越 高, 温度敏 感性越低, 高粘度沥青的温 度敏感度较低 , 在 选择 整体道床
材料 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因为裂缝 出现后 , 雨水 就会沿裂缝下渗 , 侵蚀下 面的结 构层 , 降低它的强度 , 从而 出现严重的整体道床损坏 。 3 . 4养生与养 护 由于在进行道路基层施工的时候, 由于混凝才材料的含水量 比较低 , 在 施工的时候 很容易就 出现干燥的信息, 如 果不进行一定的保养 的话 , 就会 影
质, 土质颗粒越细 , 其 回弹模量越低, 所 以最好选择砂性土, 这是路基回填土 的最佳材料, 因此在对路基填筑时需要对 其土质进行试验分析, 从而确定土 质的最佳含水量及最 大干容量,这样才 能保证回填土的土质符合相关质量 标准要求, 保证路基 的强度及密实度。
②土的最佳含水量 。路基在施工过程 中, 其压实作业十分关键, 这也是
科 学 理 论
融嗨一 与 蛙。 嵩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罗 必 阳
( 广西南宁 5 3 0 0 2 3 ) 摘 要: 沥青公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 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是否达标 , 与公路 自身 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所 以, 在进行沥青公路 施工建设 的过程 中, 必须 严格按 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 行施工, 并且对不 同阶段的施工针对其特性采取不 同的施 工手段。 本 篇文章主要针对在进行沥青公路路面 的基 层施工技

沥青道路施工要求

沥青道路施工要求

1K411032 掌握不同基层的施工要求本条介绍了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同时也介绍了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等柔性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水泥、土、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

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骨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

配合比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骨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拌成的稳定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

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土2%范围内。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稳定土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混合料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一5℃)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施工时由拌合厂集中拌制,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

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运送混合料应加覆盖,防止遗撒、扬尘.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沥青知识点总结

沥青知识点总结

沥青知识点总结一、沥青的来源沥青是一种矿物质材料,通常来源于天然矿石或石油提炼,并在特定的工艺过程中得到。

一般情况下,沥青主要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沥青两种类型。

1. 天然沥青天然沥青产生于地下石油、煤矿或沥青矿床中,采用挖掘、采矿等方式开采。

天然沥青的品质和成分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天然沥青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常见的有煤焦沥青、沥青石、湖沥青等。

2. 人工沥青人工沥青通常是从石油提炼过程中得到,因此也称为石油沥青。

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处理,可以得到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人工沥青,如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等。

二、沥青的性质沥青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质和特点,这些性质决定了沥青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作用。

1. 粘结性沥青具有很强的粘结性,能够有效地将路面材料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路面结构。

这种粘结性可以减少路面破碎、抗水、抗冻融和抗车轮荷载的能力。

2. 柔性沥青是一种柔性的材料,能够很好地抵抗路面变形、挠曲和热胀冷缩的影响,保持路面形态的稳定性。

3. 耐久性沥青具有很高的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平整,减少对路面的维护和修理。

4. 抗水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渗透和侵蚀,保护路面的材料不受水的影响。

5. 防腐蚀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够有效地保护路面材料免受化学物质和盐渗透的侵害。

6. 可塑性沥青可以通过不同的加热和加工方法变得柔软或硬化,适应不同的施工和使用条件。

三、沥青的生产工艺沥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沥青的提炼、改性、混合和加工等过程,这些工艺可以根据不同原料和用途得到不同性质的沥青产品。

1. 提炼石油沥青的提炼主要通过蒸馏、裂化、萃取和沉淀等工艺得到。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级别和粘度的沥青产品,为道路建设和其他工程提供合适的原料。

2. 改性沥青的改性是为了改善沥青的性能和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常用的改性方法有添加剂、改性剂、改性沥青混合料、复合材料等。

3. 混合沥青混合料是指沥青和骨料等材料的混合物,是道路铺装中常用的材料。

公路路基加固材料

公路路基加固材料

公路路基加固材料一、引言公路是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保障人们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路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其稳定性和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运营和使用。

为了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加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二、加固材料的分类公路路基加固材料主要可以分为灰土类、水泥类、沥青类和复合材料类。

1. 灰土类材料是指常用的工程灰土和矿渣等,其通过填充坑洞、夯实等方式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这种材料价格较低,但耐久性不强,需定期维护。

2. 水泥类材料是指水泥混凝土和水泥土。

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路面层的铺设,具有较强的强度和耐久性;水泥土则主要用于路基层的加固,相较于灰土类材料,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更高。

3. 沥青类材料是指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等,常用于公路路面层的铺设。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但其对于路基加固的贡献较小。

4. 复合材料类是指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加固材料,例如聚合物改性材料和增强土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且施工简便,但成本较高。

三、加固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在选择和使用公路路基加固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路基的现状:不同的路基状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

如灰土类材料适用于填补坑洞和弥平路面不平整;水泥类材料适用于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复合材料类材料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路段。

2. 材料的特性:加固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性能特点需要与公路设计要求相匹配,以确保加固效果和使用寿命。

3.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加固材料的选择。

如施工时间、材料供应等因素需要考虑,以便确定最佳的加固方案。

四、加固材料的应用实例1. 灰土类材料的应用:对于路基表面的坑洞和不平整地点,可以采用工程灰土进行填充和夯实,使其达到较平整的状态。

2. 水泥类材料的应用:对于需要增加路基承载能力的路段,可以使用水泥土进行加固。

具体方法是在路基表面挖坑,然后将水泥土逐层填充夯实,最后养护一段时间。

沥青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材料是指用于铺设道路表面的一种材料,它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沥青路面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沥青路面材料的特点、分类、应用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首先,沥青路面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耐水性好、耐磨损、抗裂性强、耐老化、
易施工等。

这些特点使得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沥青路面材料可以分为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凝
土两大类。

沥青混合料是由骨料、沥青和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而成,主要用于铺设道路表面。

而沥青混凝土是由骨料、沥青和矿料粉末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而成,主要用于道路基层和面层。

再者,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普通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还可以用于停车场、广场、厂区道路等场所的铺设。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沥青路面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沥
青路面材料,根据道路的使用环境和承载能力进行选择;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沥青路面材料的铺设厚度、均匀性和密实性;最后,要加强养护管理,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材料作为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特点和广泛
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性能,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公路路基材料及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公路路基材料及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公路路基材料及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一、公路路基材料
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公路路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沥青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配合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公路路基材料,通常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载公路的路基建设。

水泥混凝土的优点在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还具有优良的抗渗、抗冲击和抗腐蚀等特性。

3. 硬质路面:硬质路面是一种由水泥、石子、沙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路面材料,其优点在于耐久性好、承载能力高、施工周期短等。

硬质路面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载公路等路段。

二、公路路基铺筑方法
1. 填方夯实法:填方夯实法是公路路基建设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填充材料(如土石方)逐层填充,并利用夯实机进行夯实,使路基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密实度。

2. 灰土法:灰土法是一种通过在沙土中加入适量石灰,使沙土与石灰充分反应,形成一种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路基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路基地基土质较差的区域。

3. 石方法:石方法是一种通过利用现场挖掘出来的石方填充路基,并利用振动夯实机等设备进行夯实,以达到路基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密实度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路基地基土质较好的区域。

沥青面层材料

沥青面层材料

沥青面层材料沥青面层材料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沥青面层材料主要由沥青和骨料组成,是道路上最上层的一层材料,直接接触车辆和行人,因此其质量和性能对道路的使用和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沥青面层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沥青。

沥青是一种由石油加工而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具有粘结性和耐水性。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主要起到粘结骨料的作用,使骨料之间形成坚固的结合,同时也能够抵御水的侵蚀,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另外,沥青还能够通过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粘度变化来调整道路的柔韧性,使得道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其次,沥青面层材料中的骨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骨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沥青面层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骨料有碎石、矿渣、砂子等,它们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坚固性,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压力,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粘结性,与沥青能够形成牢固的结合。

此外,骨料的颗粒大小和分布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沥青面层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另外,沥青面层材料的施工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沥青的温度,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

同时,也要注意骨料的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杂质和水分的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沥青面层材料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和安全。

因此,在选择材料、设计配合比和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把关,以保证沥青面层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的平整、耐久和安全,为人们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病害成因与对策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病害成因与对策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病害成因与对策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进步,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近年来,在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问题却越来越多,随之成为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

本文就简要分析一下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中常见的质量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分析其对策。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铺装工艺质量病害对策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路面病害逐渐成为危害公路工程的主要影星啊因素,使路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在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早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病害的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施工工艺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

1、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早期病害与成因分析1.1裂缝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容易出现的裂缝有三种: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环状裂缝。

横向裂缝一般可以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通常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施工工艺不高等原因造成。

同时,当路面材料的强度不够,而车辆又严重超载时业容易使沥青混凝土裂缝产生分层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纵向裂缝一般是由于路基压实不够,或者路面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主要的表现为弯沉较大,往往同时都伴有沉陷和车辙等现象。

另外,由于沥青混凝土拌料和配比的不合理而影响混凝土的粘结力也会造成纵向裂缝的产生。

环状裂缝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温度应力、应力集中、弯拉应力等的联合作用使检查井周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更迅速地破坏,破坏的形状随使用时间的长短呈宽度、深度不等的环状裂缝。

1.2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带状凹槽变形。

由于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所以车辙问题被认为是高温稳定性问题。

车辙的产生不仅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导致行车舒适性降低;较大车辙的路段,车辆变向难以控制,且雨天时路面排水不畅,车辆易于发生漂滑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液体石油沥青。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
课题一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组成 1、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
属(氧、硫、氮)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石油 中相对分子量最大、组成及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 化为“组”,称这一组为“沥青化学组成”,简 称“组分”。
2、将沥青分为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称为组 分分析法,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 青分离为油分、树脂、沥青质三个组分。这种分 析法称为溶解一吸附法,按三组分分析法所得各 组分的性状列见P201页表6-1。
P(25 oC,100g,5s)= 65(0.1mm) 针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稠度愈小)。
针入度是在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 100g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试样 中的深度,以0.1mm为1度表示。
针入度越大,表示沥青流动性大,粘滞性差。 其数值范围在5~200度之间。针入度测定示 意图见图8.2。
C60,5 = 100s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孔条件下,流出时间愈长, 表示沥青粘度愈大。
粘滞度是液体沥青在一定温度t(25℃或 60℃)、经规定直径d(3mm,5mm或 10mm)的孔流出50cm3沥青所需的时间秒 数T,常用符号CdtT表示。
CdtT 粘滞度值越大,表示沥青的稠度越大。 粘滞度测定示意图见下图。
沥青黏度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绝 对黏度法”,如用毛细管黏度计等;另一类为“相 对黏度”或条件黏度法,采用针入度法,道路标准 黏度计法、赛氏黏度计法和恩氏黏度计法等方法试 验检测。
黏度石油沥青的黏滞性测定方法指标:针入度、 黏度。
课题一 石油沥青
(1)针入度 针入度是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粘滞性的常用技术
沥青施工照片
课题一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概述 (一)定义:
从油井采出来的石油,又称原油。炼油厂将 原油分馏而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石 油产品后所剩残渣,在进行加工可制得各种石油 沥青。 (二)石油沥青根据常温下的稠度不同分:
1、黏稠石油沥青。通常又称道路石油沥青, 在常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状态。
▪ 塑性表示沥青开裂后自愈能力及受机械应力作 用后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它是石油沥青的主 要性能之一。
▪ 沥青的塑性用延度(延伸度或延伸率)表示。 延度以cm为单位。
▪ 沥青的延度值愈大,表示沥青塑性愈好。
课题一 石油沥青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 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规定: 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用延度仪测定。将沥 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模(中间最小截面积 为1cm2)在规定速度5cm/min±0.25cm/min和规 定温度15oC(或10oC)下拉断时的长度,以厘 米表示。
CdtT t 温度 d 直径 T 时间秒数粘滞度测定示意图专用秒数目录▲
15

标准粘度计测定液体沥青
1-沥青试样 2-活动球杆3—流孔4—水专用目录▲▲
16粘滞度测定动画专用目录▲17

课题一 石油沥青
❖(二) 塑性 ▪ 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变形而不 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不变的 性质。
标检测;乳化沥青稳定性检测。 ➢ 各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分析。 ➢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前言
一、沥青的概念 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是由高分子碳氧
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氮、硫)的衍生物组成 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沥青呈褐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 固体或液体状态,能溶于二硫化碳、氯仿、苯等 有机溶剂。
二、沥青分类
针入度
沥青材料(25℃)
针入度0.1mm为1度 表示
开始时
文5库s 后专用
目录

12▲针入度示意动画专用目录▲13

课题一 石油沥青
(2)黏度(粘度) 粘度是测定液体沥青粘结性的常用技术指标,采 用标准粘度计测定。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试验规程》(JTJ 052-2000)规定:液体状态的沥 青材料,在标准粘度计中,于规定的条件下(20oC、 25oC、30oC或60oC),通过规定的流孔直径(3mm、 4mm、5mm及10mm),流出50ml体积所需的时间(s), 以CT,d表示。例:
按照来源的不同,沥青可分为地沥青和 焦油沥青两大类。
前言
沥青
焦油沥青
地沥青
煤沥青
石油沥青
天然沥青
粘稠石油沥青
液体石油沥青
1、地沥青:是指地下原油演变或加工而得到的沥青,又 可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 2、焦油沥青:是干馏有机燃料所收集的焦油再经加工而 得到的一种沥青材料。按干馏原料的不同,焦油沥青可分 为煤沥青、页岩沥青、木沥青和泥碳沥青。工程上常用的 焦油沥青为煤沥青。
固体
3000
0.7~ 0.8
温度敏感性高,溶点低于 100℃,相对密度大于 100%,给予沥青以塑性。
沥青质
深褐色固体末 状微粒
1000~ 5000
0.8~ 1.0
加热不熔化,分解为硬焦 碳,使沥青呈黑色,给予 沥青以黏结性和高温稳定 性。
课题一 石油沥青
3、目前现有行业标准规定,含蜡量(蒸馏法)A 级沥青不大于2.2%,B级沥青不大于3.0%,C级沥青不 大于4.5%。 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一)黏滞性(黏性):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胶团 之间产生相互位移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课题一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的各组成分的特性 表6-1
性状 组分
平均 碳氢比 外观特征 分子量 C/H
物化特征
油分
200~ 淡黄透明液体 700
0.5~ 0.7
几乎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 剂,具有光学活性,常发 现有荧光,相对密度约 0.910~0.925。使沥青具 有流动性。
树脂
红褐色粘稠半 800~
四川省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土质与公路 建筑材料
主讲教师:
单元六 沥青材料
目录
一 石油沥青
二 乳化沥青 三 改性沥青

其他沥青

本章教学目的
➢ 掌握石油、乳化、改性、煤沥青及再生沥青的概念; ➢ 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与技术指标; ➢ 掌握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的分类; ➢ 掌握乳化沥、改性沥青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技术指标。 ➢ 操作检测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道路石油沥青三大指
指行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规定:标准针和针 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 ±0.05g,另加50g±0.05g 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试验温度 为25 oC,标准针贯入时间为5s。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