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重点方向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 (1)

1
2013年面上项目申报及资助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2013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2013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评审资助了1458家单位的 35816个项目,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以842个获批项目排名榜 首,浙大、北大紧随其后。
1、取消的项目类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科普 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和优 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 。 2、不再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 3、原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更名为重点国际(地区)
合作研究项目。
4、原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
●
管理费为总经费的5%。(计算依据详见经费申请说明)
鼓励配套资金、鼓励后续发展(例如863项目)、鼓
励产品化和产业化。
报告正文
特别提醒:报告正文中不能缺项,即使相关内容,也应在提纲下写“无”。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我会做,有条件做,很可能做成。 (三)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简介 课题组的结构、成员的背景与能力符合要求。 (四)经费申请说明 经费预算合理,并能够支撑课题。 (五)其他附件说明或清单 课题申请书的支撑材料。
10
2014年政策调整
(一)填写方式变化
除面上项目采用离线填写外,其他项目均一律采用 在线填写, 青年基金从2014年起改为在线填报。
(二)限项规定
1、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 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1项,但允许不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负责人在结题当年申请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大项目.do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时间:2012-3-13 16:20:43生命科学重大项目和研究计划立项建议开始征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立项建议。
一、重大项目重大项目要把握科学前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主要资助:1. 科学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具有优势,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沿性基础研究;2. 国家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对开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3. 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或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基础性研究,以及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科学数据积累等基础性工作;4. 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多年资助基础上凝练出来的、需加大资助力度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
重大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2000万元。
二、重大研究计划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
重大研究计划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1.研究方向应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领域;2.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总体布局中具有重点部署的必要性及合理性;3.所凝练的核心科学问题体现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预期目标明确,具有可检验性;4.充分体现学科交叉;5.国内已经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以及所需的基本条件;6.具备一定数量的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及若干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影响工作的科学家;7.经过5-10年的实施,该领域或方向的整体水平应在国际上有显著的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推荐下载

十二五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前言按照《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的总体部署,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十二五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依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和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结合安徽省的优势学科、特色领域,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调动安徽省基础研究资源,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挖掘和凝炼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为今后我省在若干战略性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以及培育国家级项目奠定技术和人才基础。
本指南突出以下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着力推进全省科技资源整合,重点支持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优势研究领域。
兼顾学科均衡发展,鼓励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力求通过长期积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多学科协调发展,提高全省基础研究整体水平。
——注重人才,培育团队。
积极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人才的作用,以资助项目为载体,吸引、发现、培育、凝聚人才,注重青年人才和杰出人才培养,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培育优秀创新群体,为全省科技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结合省情,引领发展。
紧密结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解决主导产业中遇到的重大、关键和共性科学问题。
积极培育对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一、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揭示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活动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21世纪全球最受关注的学科领域之一。
本学科结合我省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重点围绕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农业动植物生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提供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2.01.29•【文号】国科发计[2012]71号•【施行日期】2012.01.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科技部组织编制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二O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附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工作将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关于制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整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在火炬旗帜的引领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了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以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若干领域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高级食品化学-绪论

2011-2020基金委战略研究

基础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索未知世界的特性,重大科学发现往 往产生于难以预料的机遇和不确定因素,具体的科学突破是难以
通过规划和预测产生的,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管理体制,
依靠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去取得。
以往“战略研究”的不足
◈ 学术界试图理解“基金委”意图——可能因对经费的关注而
不同程度地掩盖真正的科学前沿,科学问题的凝炼显得不足, “优先领域”有杂烩性。
◈ 4月~5月,组建学科战略研究组和秘书组,制定工
作计划,全面启动学科战略研究工作;
◈ 5~9月,研究组分别开展研究;
◈ 10月初,研究组提出科学基金“十二五”各学科的
重点发展方向、优先发展领域以及重大交叉领域,
为制定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 10月15日,各研究组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并提交
(effort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view ),提出基
础研究的发展机遇的基本框架(to evaluate opportunities
and needs for geoscience research )。
◈ 指导资助工作(the scope of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that we should
◈ 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品位;沉下来做
研究,
◈ 发表高水平的文章。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 美国作为科技大国,美NSF是国际上最具影响的、
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政府基金机构,对促进美国
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保持世界领导地位作出了
重要贡献。(所有学科处于领导地位)
◈ 其在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经费分配机制、管理
的任务。”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类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类
1、基础研究类。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国家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2、应用基础研究类。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攻关项目)。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研究基金。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4)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5)教育部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6)“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9)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先领域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相关部署,结合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为统筹谋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制定本规划。
序言“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战略资源。
国家长远可持续创新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培育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构建创新文化的重要基石。
作为基础研究的核心目标,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显著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筑牢我国科学技术大厦,必须对基础研究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
科学筹划基础研究“十三五”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原始创新、蓄积长远发展原动力、支撑和引领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是党和政府应对世界科学技术变革趋势、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抉择,是改革国家科技体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是尊重科学家主体地位、推进科学民主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30年来,科学基金不断探索科技管理改革,创新资助管理机制,完善同行评议体系,提升资助管理水平。
通过长期持续支持,培育和稳定了高水平人才队伍,涌现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
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