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2.1)-ch4-AD通信原理 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PPT课件

信噪比的概念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称SNR)是指信号功率与 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参数。
信噪比的计算
信噪比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SNR(dB) = 10 * log10(Psignal/Pnoise),其中 Psignal为信号 功率,Pnoise为噪声功率。
而实现信号传输。
调频与调相
调频特点
调频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常用于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和无线广播等领域 。
调相特点
调相具有解调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抗干扰能力较弱,常用于短距离、低速数据传输等领域。
04 数字调制技术
二进制调制原理
1 2
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表示二进制信息。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 ppt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信道 • 模拟调制技术 • 数字调制技术 • 信噪比与误码率
01 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送设备
将信源产生的信息转换为适合 传输的信号,如调制器、编码 器等。
接收设备
将传输中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 息,如解调器、解码器等。
衰减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幅度 减小。
干扰
信道中存在的噪声和其他 干扰信号,影响信号传输 质量。
03 模拟调制技术
调制的概念与分类
调制概念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 附加到高频载波上,以便传输的
过程。
调制分类
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两大类,模拟调制是指将连续变化 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的过程。
误码率的影响
误码率过高会导致数据传输质量下降,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在通信系

精品课件-通信原理-第1章

精品课件-通信原理-第1章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图1.2.4 测量系统模型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这类系统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 信号源、待测物体(中介 体)、信号检测(比较)部分和接收终端(显示)。此类系统中, 信号源发出的信号是已知的,一路作为标准信号,另一 路为经待测物体后变化的信号,根据两路信号的变化量来判断 待测物体的特征,即通过系统主要测量信号经过中介体后的变 化,来判断中介体的特征。
无线广播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是将基带信号附加到合适的载 波信号上,以便在信道上进行传输。针对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 处理方式,比如上面介绍的无线广播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是由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由于消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类型以及不同的传输方法, 因此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通信系统。
为了分析消息传输的实质,可以把各类通信系统共性及基 本组成概括为一个一般模型。不管何种通信系统,信息总是由 发送端通过信道传递到接收端的。因此,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如图1.2.3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有些信号没有确定的数学表示式,当给定一个时间值时, 信号的值并不确定,通常只知道它取某一数值的概率,这种信 号称为随机信号或不规则信号。严格地说,所有的信号都是随 机信号。因为对于接收者来说并不能确定地预知信号在某一瞬 间应取何值。研究随机信号时应该用统计的观点和方法。图 1.3.2(b)所示为随机信号的波形举例,我们无法确定在某一
接收设备的作用则是完成发送设备的逆变换,它把接收的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信宿是信息到达的目的地,信息通过接收的信号还原为原
噪声可以由消息的初始产生环境、构成变换器的电子设备、传 输信道以及各种接收设备等所有信号传输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 产生,为分析方便起见,在模型中把噪声集中由一个噪声源表
根据研究的对象或关心的问题的不同,还可以出现不同形 式的具体通信系统模型,比如雷达、声纳及地震法勘测等测量 系统,如图1.2.4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而信号 则是通过系统传输的物质。系统对信号具有处理、变换和传输等功能。在通信原理中, 信号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传输,因此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号的特性和系统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基站、移动终端、 网络设备等。
移动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过程, 以及移动终端如何实现移动通信。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概述
介绍有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有线通信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有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电 话线、光纤、交换机等。
多进制解调
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算法将接收到的波形还原为原始的数字 信号。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干扰,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
保密性好:数字通信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 便于存储和复制: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和复制,不会因传输而损失信息。
有线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有线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 收过程。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概述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网络组成
详细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 器等。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
阐述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如何 实现网络通信。
STEP 03
周期性
模拟信号通常具有周期性 ,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 其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满 足线性叠加原理,即不同 频率的信号可以相互叠加 。
调幅调制与解调
调幅调制
将需要传输的消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幅波信号,实现将消息信号加载到载波 信号上的过程。
解调
通过将调幅波信号再次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原始的消息信号,实现从调幅波中提取出 消息信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资料

通信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资料
的--差错可控:检错、纠错; ●易加密(进行人为的扰乱); ●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数字终端、计算机等)。
(4)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 ●差错可控:通过信道编码实现(第11章) ; ●加密:通过加密、解密实现; ●节拍一致:位同步/帧同步(第13章) 。
2020/10/13
通信原理
14
第1章 绪论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
西北工业大学
2009.2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目的对通信的基本概念、 术语以及本课程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是 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础。 研究内容: ➢ 1.1 引言 ➢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 1.3 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 1.4 信息及其度量 ➢ 1.5 主要性能指标
●传输电信号的通信系统为电信通信系统,常简称之通 信系统。
2020/10/13
通信原理
5
第1章 绪论
通信的再定义: 利用电子等技术手段,借助电信号(含光信号)
实现从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称为通信。
2020/10/13
通信原理
6
第1章 绪论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5)分类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第6章)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第7、8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第9章)
2020/10/13
通信原理
15
第1章 绪论
1.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加 密
信 道 编


字 调
信道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互联网通信技术
01
介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TCP/IP协议、路由器、
交换机等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通信网络
02
介绍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
域网等不同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互联网通信应用
03
介绍互联网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全球电信标准。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是负责制定互联网标准的组织,包括TCP/IP协议族和其他互联网相关标准。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是一个全球性的专业组织,负责制定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包括通信协议标准。
在线视频会议等。
感谢观看
THANKS
信源
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如话筒 、摄像头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信宿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如扬声器、显示器等。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导线或光缆传输信号,如电话线、光纤 等。
模拟通信
传输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调频广播。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如手机、卫星通信等 。
数字通信
01
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 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规范。
02
常见的分层结构包括OSI七层模 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3
TCP/IP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传输语音、电视等连续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信源、信道编码器、调制器和传输介质等部分,其中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以便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数字通信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适用于传输数据、图像等离散信号。
数字通信是通过离散的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方式,其信号状态代表了信息的内容。
《通信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通信概述信号与信道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调制技术通信协议与标准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通信概述
通信是信息传输、处理和共享的过程,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目的
定义
目的地
信息传递的终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系统。
06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G通信技术采用了毫米波频段、大规模天线技术、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调制的实现
02
调制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调制器,该设备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通过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在数字调制中,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调制过程。
调制的参数
03
调制的参数包括调制指数、载波频率、带宽等。调制指数决定了信号的失真程度和抗干扰能力;载波频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带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质量。

通信原理基础PPT课件

通信原理基础PPT课件

第19页/共49页
电信支撑网
电信支撑网是对电信网的正常运营起到支持作用的一类网 络,包括以下中种: ❖电信管理网: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全网进行统一的管理; ❖同步网:提供全网同步的时钟; ❖信令网:通过公共的网络传送信令信号;
第20页/共49页
全国网管中心
中移网管建设思路
省网管中心
本地网管中心
全国移动网管的目标结构-三级体系
第31页/共49页
N0.7信令系统应用
NO.7信令系统:是最适于在数字通信网中使用的公共信道信 令技术。 应用于:
➢ 电话网 ➢ 综合业务数字网 ➢ 数据网 ➢ 移动通讯网 ➢ 智能网 ➢ 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 ➢ 交换局与网络数据库等信息传递
第32页/共49页
N0.7信令系统特点
➢信令传送速度快。减少了呼叫建立时间,对远距离长途呼叫, 它可使拨号后时延缩短到1秒内。这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还 提高了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的使用效率;
基站 移动台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国际局(CT1~CT3) 第一级交换局(C1) 第二级交换局(C2) 第三级交换局(C3)
第四级交换局(C4) 端局(C5) 汇接局(Tm)
第12页/共49页
全国长途 汇接网
A省
TMSC1
HSTP
中国移动GSM网络概貌
B省
HSTP
TMSC1
全国长途 汇接网
省内 长途网
TMSC2
同步网
我国数字网采用分级主从同步方式,分为四级:
➢第一级为基准时钟,使用铯原子种:
它是最高基准源,可设置在指定的一级交换中心和国际局所在地。有主、 备用时钟。最低准确度为±1×10-11,没有频率漂移。
➢第二级为有记忆功能的高稳定度的晶体时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p
xp
x x f x dx x m
2 xi q i 1 xi 1 i
Q
2
f i x dx
当 足够小时,认为 f x 在 内为一常数,即在 内 x t 均匀分布。 则 x t 在第 i层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 f i x Pi , 其中 Pi 为信号落入 xi 1 , xi 的概率,满足 Pi 0, Pi 1
EE.SEIEE.SJTU
2013.07
4.2
m7 x6 m6 x5 m5 x4 m4 x3 m3 x2 m2 x1 m1
模拟信号的量化
信 号 采 样 值 x (6Ts ) 信 号 量 化 值 xq (6Ts )
x(t)
Ts
2Ts
3Ts
4Ts
5Ts
6Ts
7Ts
t
xi —分层电平
x nTs —信号取样值,记作x xq nTs —信号量化值,记作xq, mi —量化电平,xq =mi Q —量化级 — 量化间隔 量化台阶
EE.SEIEE.SJTU
2013.07
关于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指满足一定信噪比要求的信号的取值范围。 max RdB 20 lg — 信号有效值 min 改善动态范围指在较宽的信号动态范围内均满足系统 对信噪比的要求;或说在较宽动态范围内,输出信噪比基 本不变.
EE.SEIEE.SJTU
选 取 f s的 原 则 仍 是 取 样 信 号 的 频 谱 X s f 不 发 生 频 谱 混 叠 。
例 : 带 通 信 号 x t , 带 宽 B T, 最 高 频 率 为 f H 5 B T k B T 0 k 1
fL
fH
EE.SEIEE.SJTU
2013.07
= 2xp Q 2xp 2L
-x4 -x3 -x2
xq
7 / 2 5 / 2 3 / 2 /2
-x1 x1 x2 x3 x4
x
L — 量化电平的二进制代码的长度 Q 2L L log 2 Q
/2
0
(a)
e
设 mi取在 xi 1与 xi中间,即 3 5 (Q 1) mi , , ... 2 2 2 2 则 e [ , ] 2 2
EE.SEIEE.SJTU 2013.07
x(t)
X(

0
p(t) t -m 0 m P()


-2Ts -Ts 0 Ts 2Ts xs(t) t

-2s -s 0
Xs()

s 2s

t

-2s -s -m 0 m s 2s


-2Ts -Ts 0 Ts 2Ts
取样脉冲p(t)
xs t x t p t
X s X 2 Pn n s 2 Pn X n s
取样信号的频谱是将模拟信号的频谱等间隔搬移后,并加权, 权 值 Pn 与 取 样 脉 冲 有 关 。
量 化 就 是 将取 值 连 续 的样 值 x nTs 用取 值 离 散 的量 化 电 平 x q nTs m i 取 代 。
EE.SEIEE.SJTU
2013.07
2、 将 取 样 值 x用 量 化 电 平 x q mi 取 代 , 必 然 存 在 误 差 , 称为量化误差
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量化,编码 模 拟 信 号 取样 数 字 信 号
取样、量化、编码的基本原理 PCM通信系统 增量调制(DM)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EE.SEIEE.SJTU
EE.SEIEE.SJTU 2013.07
量化的基本原理
1、 设模拟信号 x t 的样值为 x nTs ,将幅度轴分成 Q个量化级, 每个量化间隔 i xi xi 1 i 1, 2 若 xi 1 x xi, 则 xq mi 落在 xi 1到 xi的间隔,相应的量化值 xq nTs 记作 xq 取 mi,即: Q ,如果样值 x nTs 记作 x
3 5 Q 1 当 mi取 , , ,, 时 2 2 2 2 1 2i 1 2 Q 2 1 2 Sq Q i 1 2 12
Q 22 2 Nq Fra bibliotek2 3
Sq Nq
Q 2 1 Q 2 (2 L ) 2 Sq Nq ) dB 6.02 L

2 2
3 2 Q 2 Q P e 2 de i Pi 12 i 1 12 12 i 1
2 Nq 12
结论: 2xp 2xp 均匀量化的噪声功率只与量化台阶 L 有关,而 2 Q 与输入信号无关。
e x xq
e取决于量化级数Q(或量化台阶∆)及量化电平mi 的选取 该量化误差无法消除,故也称为量化噪声
EE.SEIEE.SJTU
2013.07
均匀量化
基本原理—∆为常数的量化
1. 设信号 x t 的幅度在 x p 之间 , x p x t max ,则
EE.SEIEE.SJTU 2013.07
量化信噪比
量化信噪比 量化器输入的模拟信号的平均功率 S = 量化噪声的平均功率 Nq
2 2 x t x t 1 S E
2 Nq
12
2
2x
p
2
L 2

12

x2 p 3 22 L
信号峰值功率 与平均功率的 比值
EE.SEIEE.SJTU
2013.07
低通信号的取样定理 为了不失真地从取样信 号 X s t 中恢复出 x t , 必 设模拟信号 x t 是一带限信号,最高频 率为 f x,
1 须满足取样频率 f s 2 f x 或 Ts 2f ,否则,会 x 产生频谱混叠。
带通信号取样定理: 设带通信号 x t 的频谱宽度为 B T,最高频率为 f H mB T kB T, m是小于 f H B T 的最大整数, 0 k 1。则当取样频率 k f s 2 f H /m 2B T 1 时, x t 可由取样值 x nTs 完全确定。 m
带通信号取样频率fs与信号最高频率fH的关系曲线
fs
4 BT 3BT 2 BT
BT
0
采样频率与 最高频率的 关系曲线
BT
2 BT
3BT
4 BT
5 BT
fH
a. 对 窄 带 高 频 信 号 f H B T 时 , k 0, f s 2 BT b. 当 B T f L时 , x t 可 作 低 通 信 号 处 理
f i x dx 1 2xp
设f x 在 x p , x p 均匀分布,f x S q mi
i 1 Q 2
2xp
Q 2 1 mi Q i 1
EE.SEIEE.SJTU 2013.07
0
x / xp
1.0
0.2
0.4
0.8
x / xp
1.0
EE.SEIEE.SJTU
2013.07
y
a. A 1时,y x• —均匀量化 b. A 1时,随A的增大,压扩效益提高
i 1 Q
EE.SEIEE.SJTU
2013.07
Nq
i 1 Q
Q
xi
xi 1
x mi
2
Q 1 Pi Pi dx i 1
2 x m dx xi1 i xi
令 x mi e, dx de Pi Nq i 1
EE.SEIEE.SJTU 2013.07
关于量化信噪比的另一种定义
量化器输出的量化信号的平均功率 S q 量化信噪比 量化噪声的平均功率 Nq
2 x 1 S q E q

xp
xp
x f x dx mi
2 q i 1
Q
2

xi
xi 1
EE.SEIEE.SJTU
2013.07
s≥2m
s<2m
Xs() -2s -s -m 0 m X'( s 2s
Xs()



-2s -s 0 s 2s


X(
-m 0 m
-m 0 m

EE.SEIEE.SJTU
2013.07
带通信号的取样定理

ln 1
A

ln 1 x
A
000 1
sgn x
A 1
0.6 (b)
x 1
0.2
a. 0时,y x — 均匀量化 b. 0时,随的增大,压扩效益提高
0.2 0.4 (a) 0.6 0.8
0.2
0
0.4
x — 归一化输入信号,y —归一化输出信号
满 足 上 述 定 理 的 取 样 信 号 xs t 不 会 发 生 频 谱 混 叠 , 可 由 截 至 频 率 为 f L 和 f H的 BPF 不 失 真 地 恢 复 出 x t 。
注:带通信号的取样频率与信号带宽有关,而不是信号的最高频率
EE.SEIEE.SJT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