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精品教案 (24)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55页例1.例2.作业本第31(2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情景:1.出示邮票。

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3.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

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

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

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二、问题解决: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

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2).用4.5厘米表示9米(3).用3厘米表示9米(4).用1厘米表示9米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2).4.5厘米9米=4.5900=1200(3).3厘米9米=3900=1300(4).1厘米9米=1900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具学具小黑板、课件、备一幅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老师请大家自己动手测量了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现在老师提议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当一名绘图师,利用你们手里的材料,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再动手之前,先考虑这两个问题:1.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的纸吗?那怎么办?2.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图吗?小组合作并完成汇报,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都把实际的长和宽缩小了,画出了教室的平面图,其实就是用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比例尺,也就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倍数缩小。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例尺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1)动手操作请学生在小组内算一算自己所画的教室平面图的长和宽各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们计算并汇报,集体订正。

一个教室长8米,宽7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就需要把实际距离同时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1、用几厘米表示8米和7米。

2、你设计的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3、算一算、每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同学们刚才算出的各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我们把教室实际的长和宽叫做实际距离,把画在纸上的教室的长和宽叫做图上距离。

请学生重复说一遍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请每个人算一算自己所画的教室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一、引入。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例尺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究。

学习任务一:把实际距离画在纸上师: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

由现场听课的部分老师来自山东菏泽引出“菏泽到北京大约600千米”,提出学习任务1:你能在纸上画出这段距离吗?学生尝试画图,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全班交流。

让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讲解自己是怎样在纸上画出600千米的。

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逐次进行板书(有序排列,一列是“图上距离”,另一列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6厘米 600千米3厘米 600千米10厘米 600千米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不同点:缩小的比例不同。

师:在画图上,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比例尺。

归纳:一幅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任务二:求比例尺师:以6厘米这幅图为例,怎样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呢?1.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先统一单位,再化简成前项是1的比。

3.让学生独立求出另两幅图的比例尺,巩固求比例尺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两种比例尺表示方法的互化出示地图,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讨论1:如何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强调线段比例尺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带上单位。

讨论2.如何将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全班交流。

三、练习。

1.认识“放大比例尺”2.分层练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0--31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比例尺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将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能熟练地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方程解决比例尺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够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口答长度单位间的进率)2.出示蜗牛爬行图------这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二分钟,为什么?动手画一画 ----- 如果我们的教室长是9m,宽是6m,你能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吗?3.导入:什么是比例尺?它是比还是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1.学生自学P53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之后讨论交流。

明确:⑴什么叫做比例尺?⑵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⑶比例尺有什么作用?(放大和缩小两方面作用)⑷比例尺是比还是尺?(是比,不是尺)⑸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观察实物地图(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00000000,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0∣__∣50km ,了解比例尺的两种形式。

)第一个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00000。

第二个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cm 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

《比例尺》(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例尺》(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例尺》(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作用;2. 熟练掌握比例尺的绘制方法;3. 能够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测量。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尺的绘制方法,以及地图距离的测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尺进行地图距离的测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尺子、计算器、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问学生:你们去旅游的时候,是怎样找到正确的路线的?2、听学生的回答,然后引出今天的话题:比例尺。

步骤二:概念的介绍1、通过讲解比例尺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比例尺的基本概念。

比例尺是指地图上表示距离的线段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比例尺可以用数字或分数表示,常用于制作地图、图纸等。

2、通过白板演示、数学公式,让学生明确比例尺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比例尺 = 地图上的长度÷实际距离步骤三:比例尺的绘制方法1、通过白板演示和实验演示的方式,详细介绍比例尺的绘制方法。

2、要求学生把实距离和分辨率分别写在黑板上,并根据比例尺的定义计算出地图上的长度,最终使用尺子将真实长度和对应长度在地图上直接对应,并连接直线得到比例尺。

步骤四:运用案例练习1、通过案例演示或者真实地图的展示,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测量。

教师在地图上标出起点和终点,并根据比例尺帮助学生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作用和方法,掌握比例尺的绘制,灵活应用比例尺进行地图距离测量。

步骤五: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比例尺的概念,熟练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测量。

2、帮助学生总结出适用比例尺的场合,务必让学生了解到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比例尺虽然是学科中较为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是普普通通、常常被忽略的。

教学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比例尺的绘制方法,理解比例尺的作用和强大的应用价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0页——比例尺【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房屋平面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平面图后,借助图形放缩的经验和其他学习经验,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化简比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会感到陌生。

但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可能不好理解,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在具体计算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中国地图【教学流程】一、 谈话导入,激起兴趣1、 如果要绘制我们教室的平面图,需要多大的纸?如果要绘制中国地图呢?(学生自由回答。

得出结论。

)2、 聪明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物体实际的长度按一定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抓住学生急于认知的心理,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真切感受到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不可能按照实际的长度来操作,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活动一:(课件出示)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要举办一个大型的篝火晚会,想让同学们设计一个舞台。

在平面图上如果用10厘米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那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呢?【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引起浓厚的兴趣,用亲身经验走近数学,探索其中的奥秘。

】(1)读懂题目中的信息。

(学生汇报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根据题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得出10厘米:10米,并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化简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它是地图绘制和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图上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地图上的两城市间距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通过比例尺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实际距离为500公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尺的定义和比例尺的转换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比例尺的换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和比例尺绘制一个缩小版的学校平面图。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例尺》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数量关系与空间观念:通过比例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图距离计算、平面图绘制等,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比例尺》这一章节,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准,导致在后续的计算和应用中出错。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举例:如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公里,比例尺为1:100000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师: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大家来猜一下。

前两天老师去西安,乘坐的是从宝鸡到西安的动车,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

可是一只小蚂蚁厉害了,从宝鸡到西安只用了5秒钟,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没错。

地图一般是将生活中的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到图纸上,那么在画时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一方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选取题材与本课研究内容息息相关,顺势引出新课,达到课始趣生的目的。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一)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1、师:淘气、笑笑分别根据下面的信息画了图,以便给新同学介绍他们学校及附近场所的位置关系。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想一想,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图片图片图片同桌交流完毕,指生全班交流。

生:淘气画得不合理。

因为淘气画的三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虽然标注了实际距离,但不能表示实际距离的差别。

而笑笑画的三条线段有长有短,能表示出这三个地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差异。

师:同学们再量一量笑笑画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邮局到学校笑笑画了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超市到学校画了2厘米表示实际200米,书店到学校画了3厘米表示实际300米,三条线段都是按照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来画的,所以笑笑画得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周学习习惯:认真审题细心验算学习内
容比例尺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2、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重
点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难
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学法自学、合作、展示
学习过程课前热身
1千米=()厘米1米=()厘米1千米=()米
20米=()厘米80千米=()厘米30厘米=()千米
一、设疑引入:
上课前,我测量出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现在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练习本上,问“能按照原来的长度来画吗?”
二、自学题库:预习(教材第48-50页的内容)
1、我们把在图上画的长度和量得的长度,叫图上距离。

实际的长度,叫实际距离。

把这些()距离和()距离的()就叫做所画平面图的()。

现在你知道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吗?请你用公式写出来比例尺=
2、常见的比例尺一般有两类比例尺和比例尺。

3、比例尺1:10000000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km.
4、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km. 学生活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
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提示: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时单位一定要统一比例尺
5、纱厂路小学离洹园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千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6、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7、教材50页例2中的比例能不能列成X:10=1:500000,为什么呢?。

8:在一副比例尺为1:400000的地图上,量的齐老师家离学校有3cm.请你算一下齐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
三、全班交流有疑问的题目,然后全班展示。

四,当堂检测:
1、把下面的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改成线段比例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提示:求实际距离一般单位最后都化成km 或m,求图上距离单位一般用cm表示。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展示讲解。

0 30 60 90
尺是()
*3、求学校到易园的实际距离:学校.
.易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