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9论趣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习题(粤教版)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9论趣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习题(粤教版)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9论趣 Word版含答案.doc

9 论趣注释:①维:发语词。

鹊:喜鹊。

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②鸠:一说鳲(shī)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

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

③归:嫁。

④百:虚数,指数量多。

两:同辆。

御:同“迓”,迎接。

⑤方:并,比,此指占据。

⑥将:送。

⑦盈:满。

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⑧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译文: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

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

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

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

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

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

”以此诗为诸侯之婚礼。

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礼。

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

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

《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

”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

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

《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

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

”(《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

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

“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

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

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粤教)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9论趣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粤教)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9论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9论 趣
课文 第9章 扩►声走系近统作调者音
导读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海人,原名和乐,后改
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
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
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
(3)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 灵魂冒出火来。
探究与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点拨
(4)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书之趣的。……所以
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今日国文好的
人都是于书无所不窥,或违背校规,被中偷看《水浒》,
偷看《三国》而来的,何尝计时治学?必也废寝忘餐,而
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
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
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
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
中间主要写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
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
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作者认为
“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
难nán nàn
困难 磨难
3.词语积累
好hǎo hào
好人 爱好
盛shènɡ chénɡ
茂盛 盛饭
扈从:帝王或官吏的随从。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形容不怕艰苦, 不顾身体。
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鞠躬第9章 扩利声禄系熏统调心音:被钱财和爵禄迷住了心窍。
提示:当然,作者做文章时俨然超脱尘世,不免 有些消极、虚无的色彩。现实生活中以天下为己任, 把责任、大义作为行为动机的凡人也不少,例如感动 中国的获奖人物,都值得我们钦佩。作者列举了两个 极端,也许只是想凸显两种境界。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论趣演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论趣演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9 论趣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时间流逝得无影无踪,去得快,来得也快。

而能否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课内挖掘】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

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

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为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

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

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非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

高中语文9论趣课件粤教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9论趣课件粤教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1.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 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样说?”皇帝问。那位随行 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 隆点首称善。
点评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 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 色、权是人所追求的普遍现象。
2.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 点评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常乐。这是一种积极、 洒脱、无功利的心态。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 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
3.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 来。
点评幽默的语言、调侃的语气,让我们在会心的微笑中体 会到剑桥教育导师制的独特而重要的影响。
句段点 自主探


素材积 累
●典型事例 1.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 型的异样产生了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 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行了更深一层 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并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 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说法。


1.注字音
扈.从 hù
癖.嗜.pǐ shì
摩顶放踵.zhǒng
鞠躬尽瘁.cuì
商贾.ɡǔ 掮.客 qián
废寝.忘食 qǐn 索.然寡味 suǒ
手足胼.胝.pián zhī
坐禅������ℎá������
蒙昧������é������ɡ
封禅������ℎà������ 2.写汉字 熙熙������ǎ������ɡ ������ǎ������ɡ攘攘
走进作 品
基础练 习
2.写作背景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语丝》 时期最为激进,处在时代进步文化阵营的前列;《论语》 《人间世》时期转向回归传统文化,以闲适的小品文为 主,文白相间,向以后他提倡的“雅健自然的国语”方向 迈出了具有探索意义的一步;晚年散文清顺自然,平淡 不流于鄙俗,平中有奇,幽默气质时见笔端。本文完成 于林语堂的创作中期。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9课论趣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9课论趣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 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 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低吟的荒野》,有删节)
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 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类题目,可以从以下角 度分析:
1.从句子内部挖掘含义。这主要是针对具有概括性意义 的句子而言。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首先必须分析句子本身 的修饰、限制语的含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 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义。
2.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这主要是那些带有哲理意义 的句子。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和 启发性。
背景解读 本文发表于2002年4月24日的《光明日报》。
知识链接
顺帝之则 据《列子》记述,尧治理天下 50 年后,有一次微服游于康 衢,听见孩子们在唱《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 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政策 英明,民风淳朴,顺乎自然法则。尧看到百姓怡然自足,非常 高兴,于是“召舜,禅以天下”。
对接高考
体会散文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考点解读】 “重要语句”是指负载主要信息的词语或句子。具体包 括: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能起引用、概括、总结、过渡、深 化、揭示主旨作用的语句;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 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语句;含有一定的哲理、具有警策作 用、需认真品味的语句;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语句(主 要从修辞的角度考虑)。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8论快乐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8论快乐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论快乐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禅.机/泰山封禅.劲.旅/疾风劲.草钥.匙/两京锁钥.B.隽.秀/意味隽.永纰缪./绸缪.婉转折.耗/百折.不挠C.嬗.变/各擅.其长伉.俪/引吭.高歌拾.掇/拾.级而上D.脊椎./椎.心泣血女娲./蝇利蜗.名校.勘/校.短量长解析:选B。

B项分别读jùn/juàn,miù/móu,shé/zhé;A项分别读chán/shàn,jìnɡ,yào/yuè;C项分别读shàn,kànɡ/hánɡ,shí/shè;D项分别读zhuī/chuí,wā/wō,jià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和宗庆后拌嘴儿、与普京________,演讲大师马云在2019年初留下无数经典语录。

②日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青少年玩游戏成普遍现象,成绩不好________。

③2019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油菜籽企业被限制进口油菜籽,耿爽________建议加方应该切切实实地采取一些举措,纠正前一段时间所犯的错误。

A.谈笑风生问心无愧意味深长B.谈笑自若心安理得意味深长C.谈笑风生心安理得语重心长D.谈笑自若问心无愧语重心长解析:选C。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

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此处应用“谈笑风生”。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问心无愧:自问内心没有惭愧,褒义词。

此处用“心安理得”。

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10命名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蚜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10命名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蚜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2.轻佻·轻率 轻佻:(言语、举动等)不庄重,不严肃。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填一填: 在这次招聘会上,富有经验的招聘经理说:_轻__佻__的语言, _轻__率__的许诺,这些都是公关人员的大忌。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四、词语释义 ①起承转合:_旧__时__写__文__章__常__用__的__行__文__的__顺__序__。_泛__指__文__章__的__ _做__法__,__又__用__来__比__喻__呆__板__固__定__的__文__章__格__式__或__议__论__的__框__框__。_ ②千奇百怪:_形__容__各__种__各__样__奇__怪__的__事__物__或__现__象__。__ ③恍然大悟:_形__容__一__下__子__明__白__过__来__。__恍__然__,_猛__然__清__醒__的__样__ _子__;__悟__,__心__里__明__白__。_ ④喧宾夺主:_客__人__的__声__音__压__倒__了__主__人__的__声__音__。_比__喻__外__来__的__ _或__次__要__的__事__物__占__据__了__原__有__的__或__主__要__的__事__物__的__位__置__。___喧__,__声__音_ _大__而__嘈__杂__。_
1.老崔在美国为什么要给儿子另取名字?其取名过程有 哪些转折?其中反映了哪些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我的理解] 因为老崔儿子的名字因中西发音不同而遭 到同学的哄笑。其取名历程,首先是请美国老师命名,然后 借鉴其他美国孩子的命名,最后通过冥思苦想为孩子取了 “爱德华”一名。结果在通知老师其名时,又遭遇与校长祖 父同名的尴尬。其中,反映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对人名称呼 上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心态,中国人重视名号,而西方人则视 为平常。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8论快乐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蚜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8论快乐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蚜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譬.如(pì) 杂俎.(zǔ)

飘瞥.(piē) 夭.折(yāo)
跛.脚(bǒ) 愧怍.(zuò)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2.多音字

似.乎_s_ì_
似.的__sh_ì_
二、字形辨认
荒miù(谬) 绸móu(缪)
四、词语释义 ①好事多磨:_好__事__情__在__实__现__、__成___功__前__常__常__会__经__历__许__多__波__ _折__。 ②意味深长:_意__思__含__蓄__深__远__,__耐__人__寻__味__。__ ③相去无几:指__二__者__距__离__不__远__或__差__别__不___大__。__ ④愧怍:_(书__)_惭__愧__。_____ ⑤心安理得:自__信__事__情__做__得__合__乎__道__理 ___,__心__里__很__坦__然__。__ ⑥苦中作乐:在__困__苦__中__勉__强__自__寻__欢__乐 __。 ___ ⑦工愁善病:形__容__容__易__发__愁__得__病__。___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痛快苦乐是是“短永暂久的”的―→快生乐的是追人求
快 乐
快快乐乐的的享原受因属是于物精质神刺激―→快神乐决是定由的精 是没非有善可恶被应武取力决完于全公屈理服的人―→坚不持忘抗追日求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五分。
►写法归纳 幽默的比喻
本文语言独特,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带有讽刺。 如文中用“飘瞥难留”形象地诠释一个“快”字;用“日脚 像跛了似的”比喻了一个“慢”字。前者不仅解释了词义, 而且把人生对快的感受也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后者所打的比 方,说“日头有脚步且跛,怎么能快得起来”?喻得机智、 恰当,喻得有趣味。再如说“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终究不免归于黄泉。此词写作时代大致是忠臣屈死而奸佞当 道之时,因而“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在”, 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悲愤之情和自我安慰之情。这是对上片所 描述的闲逸自得生活的概括和揭示。
【思考】 有人说前两句“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 貌已隐然可见”,根据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二、字形辨认 蒙mèi(昧) 趣wèi(味) 阻náo(挠) 缠rào(绕)
xī xī(熙)(熙)攘攘 yí(颐)和园 cì(刺)骨 lǎ(喇)嘛
三、词语辨析 1.心智·心志 心智:①思考能力;智慧。②心理;性情。 心志:意志;情感态度。
填一填: ①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 得到提高,开启_心__智__,健康快乐地成长。 ②著名的体育杂志专家答球迷在线提问时指出,阿联已 经具备应有的技术,只是还需要磨炼一下心___志__。
2.通脱·洒脱 通脱:通达脱俗,不拘小节。 洒脱:(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填一填: 那些表面看起来_洒__脱__的人,未必都是_通__脱__之士。
四、词语释义 ①扈从:_a_._帝__王__或__官__吏__的__随__从__。__b_.随__从__;__跟__随__。_______ ②手足胼胝:_手__掌__足__底__生__满__老__茧__。__形__容__经__常__地__辛__勤__劳__动__。_ _胼__胝__,__即__茧__子__,__手__掌__或__脚__掌__上__因__摩__擦__而__生__成__的__硬__皮__。__ ③摩顶放踵:_从__头__顶__到__脚__跟__都__磨__伤__了__,__形__容__不__辞__劳__苦__,_不__ _顾__身__体__。__ ④熙熙攘攘:_形__容__人__来__人__往__,__非__常__热__闹__拥__挤__。__熙__熙__,_和__乐__ _的__样__子__;__攘__攘__,__纷__乱__的__样__子__。__ ⑤鞠躬尽瘁:_指__恭__敬__谨__慎__,__竭__尽__心__力__。__
_印__。__b_.指__聪__敏__。_______ ⑩举一反三:_比__喻__从__一__件__事__情__类__推__而__知__道__其__他__许__多__事__情__。_
_反__,__类__推__。__ ⑪掮客术:_替__人__介__绍__买__卖__、__从__中__赚__取__佣__金__的__技__术__。__
3.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的理解] 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 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 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 文章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 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 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林语堂一生的成功与快乐皆由“趣” 字而来,其人其文随性旷达、无拘无束。我们在感受他的文 风与为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孔子曾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对于学习而言,只 有在学中发现乐趣、培养乐趣、发展乐趣,我们才能有更大 的收获。要摆脱名、利、色、权的诱惑,以“趣”作为自己 的行为动机,只有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才不会因找 不到方向而迷茫,也不会因名利而停歇!
(示例 2)我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 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 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对于 一个人能否成功是很重要的事情。兴趣可以引导人们去从事 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是工作和创业成功的基础。
(示例 3)我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 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 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 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作者在提出“趣”字之后,也把两种大的活动动机摆了出来, 即为“名、利、色、权”去做事和为“兴趣”去做事。同时 也把两种动机所产生的后果阐述了出来,使之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作者的观点主张便鲜明地亮了出来,也为文章最后对 青年人读书要靠趣味做了有利的证据。文章层层铺垫,最后 直接点明主题“人生快事莫如趣”。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 旁征博引,适时穿插上一些有趣味的事例,并夹叙夹议,既 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也使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说服 力。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9论趣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西江月 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 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 而今现在。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 淡生活,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 圃花开”,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 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这正 是借物写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 碍”,三个“自”隔字重叠,着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乐 的神态,自然地带出“无拘无碍”一句。至下片文情陡变, 两个对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生的认识,所谓人类的历史不 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连缀,无论怎样的奇士贤才都
《论趣》是一篇谈趣味的幽默散文。文章作者和文章本 身其实就十分幽默有趣。作者说:“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 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 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幽默是一种情趣, 一种修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林语堂先 生本人也生性幽默,以至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 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以至他的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
[资料链接]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 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 作小品文。在现代,20 世纪 20 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 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 倾向和思想论争。林语堂等人推崇晚明小品文,提倡幽默小 品文、闲适小品文,把小品文视为个人独抒性灵、消闲自娱 的形式。
2.文章的标题是“论趣”,但在第四段才提到“趣”, 前面是否是偏离题意?
[我的理解] 文章第四段才提到“趣”,不是偏离题意。 因为:①引用传说转入议论道出对人生的看法,名利权色是 人生中“趣”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名利权色也属于“趣” 的一部分。②再说到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回 归到话题,人生乐趣莫如“趣”。
林语堂先生在《论趣》一文中说:“人生快事莫如趣, 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你是否赞同作 者的观点?你对“兴趣”有怎样的看法?
[我的理解] (示例 1)我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兴趣是 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但是学习不可能完全 凭兴趣,因为兴趣只是一时的,不是一世的,要有持之以恒 的毅力,要有目标,有明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技法指导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1.运用对比,要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 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2.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 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 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适用话题]
悼鲁迅 林语堂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 天见 Herald-Tribune 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 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
稿人之一。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孔子 的智慧》《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 年曾一度 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 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 年定居台湾。1967 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 副会长。1976 年在香港逝世。
⑥通脱自喜:通__达__脱__俗__,__自__己__高__兴__。___ ⑦癖嗜:_癖__好__,__特__别__喜__爱__。__ ⑧索然寡味:_毫__无__意__味__或__毫__无__兴__致__的__样__子__。__寡__,__少__,__缺__ _少__。_ ⑨灵犀:_a_._指__犀__角__上__有__纹__,__两__头__感__应__通__灵__,_故__比__喻__心__心__相__
论趣
人为名、利、色、权去做事
生↓
对比
的(使人失去本性,神魂不定,索然寡味) 活↓
层层铺垫

动为趣去做事学有所成,有益身心,开启心智、,富有情趣)
►写法归纳 对比手法幽默风趣
林语堂先生的《论趣》一文,从乾隆的轶事开篇,由“名 利”说起,进一步扩展为名、利、色、权说。指出这名、利、 色、权是许多人的人生宗旨。作者在论述了人生四大宗旨之 后,笔锋一转,提出了另一种兴趣盎然的说法:“人生快事莫 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同趣字得来。”“名、利、 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扈.从(hù) 摩顶放踵.(zhǒnɡ) 灵犀.(xī)
胼.胝.(pián)(zhī) 癖.嗜.(pǐ)(shì) 掮.客(qián)
2.多音字

商贾._ɡ_ǔ_

贾.府_j_i_ǎ_

色.彩_s_è_

掉色._s_h_ǎ_i_
坐禅._c_h_á_n_ 禅.让_s_h_à_n_ 启发._f_ā_ 鬓发._f_à_
4.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 [我的理解] 开首以乾隆皇帝与扈从的简短对话,引出古 人对人生无外乎“名”“利”二字的看法,然后作者借大禹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提出自己 “名”“利”“色”“权”的观点,其实这都是铺垫与衬托。 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指出了在人生中还有一种“知 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即“趣”,并围绕“趣” 字,谈古论今,纵横中外,论述了“趣”的妙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