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期末复习卷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习题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解析:D项,度:风度。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寄欧阳舍人书 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睎.(xī)有所憾.(ɡǎn)嘉.言(jiā)B.褒.扬(bāo) 铭.而见之(luò) 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 滞绌.(zhuō) 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 宠.幸(chǒnɡ) 潜遁.幽抑(dùn)解析:选D。
A项,“憾”读“hàn”;B项,“铭”读“míng”;“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同“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选B。
A项,严:尊敬;C项,勒:刻;D项,遁:隐居,遁世。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选B。
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而善人喜于见传B.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选A。
A.是被动句;B.是“莫拒之”;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过关检测卷(二)及答案

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二)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20分) 、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卷帙(zh 1) 矍然(ju e) 螳臂当车(d a n B.颍水(y 1 n g ) 内讧(h o n g ) 丢三落四(l a ) C.愆期(qi a n) 浣洗(hu a n) 同仇敌忾(k a i ) D.圬墙(w u ) 哺育(b u ) 拈轻怕重(ni a n ) 解析:B 项,讧h o n g 。
答案:B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蒲松龄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 连夺三个第一,考中 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 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聊斋 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 博闻强识 B •踌躇满志 C •怀才不遇 D •洋洋洒洒 解析:A 项,“博闻强识”指见闻广博,记忆加强。
B 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 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C 项,“怀才不遇”多指屈屈微贱而不得志。
D 项“洋洋洒洒”用于形B.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走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特色,决不屈服外来压力。
C.传承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馆是低碳建筑的成功实践一一斗拱层叠架空,充分利用地形、采光、通风、朝向等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大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让整个建筑照明自给自足;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能够浇灌绿化、冲洗道路。
(粤教版)秋《唐宋散文选读》单元检测卷(4)(含解析)(高二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卷(四)(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送孟东野序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
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鸣殷,周公鸣周。
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
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明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
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
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
其在上者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单元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蚍蜉..(pí fú) 雨霁.(jì) 嵩.山(sōnɡ)沮.丧(jǔ) 睢.阳(suī)B.相称.(chân) 牵累.(lěi)夙.愿(sù) 欢戚.(qì)迁谪.(zã)C.仄.径(zâ) 僮仆.(pǔ)书帙.(zhì)猥.(wěi) 髯.客(rǎn)D.枕藉.(jiâ) 见绐.(dài)载.重(zài)砧.斧(zhān) 鼎镬.(huî)2.下列各组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聊以志吾之乐尔B.有义君子在傍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C.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云去郢止两程D.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吾固知名之不可逃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其所为何足惊骇..B.得罪..虽死,不为忘亲C.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赴矣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固.知名之不可逃固:本来B.聊.以志吾之乐尔聊:依靠,依赖C.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诣:去、到D.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被贬官5.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B.蒙故业,因.遗策因.驮黄蘗人往C.太山在前而.不见今而.思之,自决不自疑D.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吾尝用于.时矣6.下列对“见”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②见.其二子焉③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⑤未得与项羽相见.⑥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⑦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越⑨吾未见.其明也⑩图穷而匕首见.A.①④/⑤⑩/②③⑧/⑥⑦/⑨B.①④/⑤/②⑩/③⑧/⑥⑨/⑦C.①④/⑤/②/⑩/③⑧/⑥⑦/⑨D.①②/③/④⑥/⑤/⑦⑨/⑧/⑩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不乐成人之美.往往有亲旧..流连B.又降.霁使吾形不病.而已悴C.世事之为吾累.者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D.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夜.登华子岗8.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A.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此吾之所以志也B.将退休于颖水之上使知事有当然而不避尔C.吾其何择哉何为久读此D.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不可为不义屈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一味贪图便宜,而是专挑贵的买,哪个品牌贵买哪个。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检测卷二+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docx

3 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的具体应用 ( 1 ) 图像 。图像具有 直观性 的特 点。在 的第一 阶段 , 概念 的产生 只存在于抽象的文字 , 有 时候 因为专业术语 的繁杂 , 让内 容晦涩难懂 , 难以在受众群体中普及 , 这恰好与概念设计 的最终 目的背道而驰。而 图像的直观性就能很好 的解决这个问题。图 像作 为一种视觉元素 , 还可体现设计 的内涵以及情感 , 图像 的主 要 目的是 : “ 发挥视觉形象的与众不 同的表现 优势和表达能力 , 有意识地建构表达信息 内容的视觉语句并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 并以及 审美价值。 ” ( 2 ) 色彩 。在色彩心理学 里 , 我 们得知各 种色彩 都有 自己 的“ 独特” 的表情。色彩的表情是 与概念设计 表达 的特点融 汇 相通的 , 其最终给人的视知觉印象是借助人们 的经验 、 记忆 或知 识, 通过心理联想而取得 的。色彩在概念设计表 达 中是 十分重 要而富有魅力的视觉语 言 , 借助它可 以创造 出视觉真实或 者独 特的视觉效果 , 且能进行符号性 的寓意传递。表 达过程 中设计 师可根据概念对图形进 行主观色彩设置 , 让 其能最大 限度 表达
◎艺科 论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 念 设 计 影 像 表 达 模 式 中 的 视 听 元 素 应 用 研 究
夏 娉 婷
( 中 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 , 江苏 南京
摘 要: 概念设计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 概念的产生阶 段; 第二阶段 : 概念的选择阶段 ; 第三阶段 : 概念 的表达 阶段 。在 第三阶段 , 有 多种方式可进行概念的表 达, 现今 用得最广泛的是 影像表 达模 式。而在影像 表达模式 中, 视 觉听觉的各 个元素 的 合理应用 , 是决定设计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准确 而有效地传播 。 关键词 : 概念设计 ; 视 听元素 ; k - 达模式 ; 影像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老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参与自然变化的手段,基本上是手工工具,其材料和动力完全是自然材料和自然能源,其目的也只是直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
因此,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有限,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存在和物质形态基本上循其固有的机制运动变化。
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着原来固有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
但是,在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拥有超出以往千万倍的各种人工能源,大量的人工材料被普遍推广和运用,生产的目的则主要是获取最大的、无限制的经济效益。
因此,人的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自然生态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人类将自己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现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
且不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中国自身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已使许多河流、湖泊受到污染,很多大中城市的淡水资源已受到威胁。
为谋求高产而滥用化肥、农药、激素已使人们的食物链的几乎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现在事情已经严重到了这样的地步,企图先发展而后治理,根本是行不通的。
西方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从西方世界所能获得的主要是教训而不是经验。
西方哲学传统,总是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以殖民者征服土著居民那样的态度征服自然。
培根早在近代就申明“如果有人力图面对宇宙来建立并扩张人类本身的权力和领域”,那么“这种野心是高贵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西方文明高扬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人之作为智能主体的能动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种暂时领先的优越地位,冲昏了征服者的头脑。
于是,在一种更强烈的占有欲的推动下,以为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任意地践踏,疯狂地索取,贪得无厌地掠夺,使得自然界自我调节的再生机制、净化机制越来越难以补救人类所造成的损害。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规范训练:2-3《陆文学自传》(含答案)

◆7陆文学自传(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5分) A.规谏.(jiàn)豁.然(huò)多瞋.(zhēn)B.不愆.(yǎn)当.道(dānɡ)苕.溪(tiáo)C.结.庐(jiē)黜.守(chù)汉沔.(miǎn)D.别墅.(shù)游处.(chǔ)书函.(hán)解析A项,“瞋”读“chēn”;B项,“愆”读“qiān”;C项,“结”读“jié”。
答案 D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 A.羽将授孔圣之文B.距关,毋内诸侯C.故卢黄门侍郎所与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A项,“授”通“受”;B项,“距”通“拒”,“内”通“纳”;D项,“生”通“性”。
答案 C3.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矫.怜抚爱矫:假装B.折其楚.乃释楚:鞭子C.意有所适.适:往,到D.因与之游.处游:游泳解析A项,矫:矫正;B项,楚: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D项,游:交游,往来。
答案 C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分)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或:或者B .豁然不惑.惑:疑惑 C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 宴处:闲处 D .不杂.非类 杂:混淆 解析 或: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期末复习卷2006.6 班别姓名学号一、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山殊可过.过:过访,游览。
B.猥.不敢相烦猥:鄙,自我谦称。
C.多思曩昔..曩昔:从前,往昔。
D.白鸥矫.翼矫:矫健。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与山僧饭讫而.去B. 斯之.不远襟三江而.带五湖藏之.久矣C. 足下方.温经D. 因.驮黄檗人往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复与疏钟相间C.非子天机..清妙者 D.因驮黄檗人往,不一..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与山僧饭.讫而去B. 辋水沦涟,与月上下..C. 村墟夜.舂D. 步.仄径,临清流也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二、阅读《与尹师鲁第一书》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
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
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
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
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
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
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
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
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
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
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
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
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
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
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
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
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
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
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
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
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
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
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
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
此事修今亦遵此语。
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
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
秋寒矣,千万保重。
不宣。
修顿首。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尤:怨尤,责难。
B.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用:经过。
C.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吊:劝慰,安慰。
D.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进道:进入仕途。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约使.人如河上B. 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使.人惶迫不知所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C. 乃知留船以.待D. 怪不如.约以.大暑,又无马其余皆如.昔时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师鲁欢戚..有礼..不问可知 B.不比催师鲁人长者C.当论事时,感激..书之者..不避诛死, D.史册所以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B.始谋陆.赴夷陵C.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D.自言我为大.不为小.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B.疑修有自疑之意者C.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D.其心欢戚无异庸人6.翻译下面的句子。
(1).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2).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三、阅读《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新州之懿范..懿范:美好的榜样。
B.舸舰迷津.津:渡口。
C.彩彻区.明区:地区。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 宾主尽.东南之美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潦水尽.而寒潭清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腾蛟起凤,孟学士..于崇阿..之词宗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B.徐孺下.陈蕃之榻C.腾.蛟起.凤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B.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 纤歌凝而白云遏D.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四、阅读《后赤壁赋》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 履□岩,披.蒙茸披:披着。
C. 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
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畴昔:以前。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顾.而乐之B.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顾.安所得酒乎然.或傲逸狂醉C. 适.有孤鹤D. 过.临皋之下将何适.而非快飞鸣而过.我者3.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以待子不时之须B.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D.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步.自雪堂B. 履.□岩C. 横江东.来D. 掠予舟而西.也5.翻译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