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美丽的田园 加减法(二-精编试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说课稿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六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风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描绘田园的过程中,运用数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初步形成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同时,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风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描绘田园的过程中,运用数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和描绘田园风光中的数学元素,并将这些数学元素运用到描绘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田园风光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
2.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描述田园风光中的数学元素。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数学元素描绘田园风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田园风光中的数学元素。
2.讲解:讲解田园风光中的数学元素,如圆形、直线、曲线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学元素。
3.实践:让学生动手,用数学元素描绘自己心中的美丽田园。
4.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学元素在描绘田园风光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田园风光数学元素:圆形、直线、曲线等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四、小结 1.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 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边说边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小结一改过去“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的 提问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 发展,并进一步体现了本课“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真正意义。】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 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 着提一提吗?
2.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问学生:“你提的数学问题想请谁来回答?” (让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提问题的活 动形式引入,通过在对话活动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 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在学生提问题的过程 中随意地请好朋友来回答自己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 的意识,促进了合作与交流。】
2.自主练习,巩固所学。 出示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场景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9只小松鼠,14只小鹿,17只小鸭。这棵大树下有7只小鹿,另 一棵大树下也有7只小鹿……
师: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减法问题吗?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2)小松鼠比小鹿少几只? (3)小鸭比小鹿多几只?
《美丽的田园》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 年级下册《加与减(一)》单元的课时内容《美丽的田 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加与减(一)《美丽的田园》课件1(新版)北师大版

◆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从《美丽的田园》中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 而且还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在生活中小朋友们要多留心观 察,找出身边的数学问题,看自己是不是可以用所学的知识 来解决。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巩固练习
⑴填一填。 有 只小松鼠, 只小鹿, 只小鸭。 ⑵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⑶下面列式解决的是什 么问题? 17-9= (只) ⑷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试着解答。
2. 看图列式计算。
12
-
3
9
11
-
4
7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9
14
14 -9 =5(张)
第一单元 · 加与减(一)
美丽的田园
◆ 情境导入
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填一填。
◆探究新知
11 6 7 5
5
8
11 6 7 5
5
8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11 - 5 = 6(只) 答: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6只。
11 6
5 8
7
5
淘气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鹅? 14(只) 答:一共有14只鹅。
美丽的田园 教学反思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地要求。
因此在一开课,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另外数学问题的提出可以分为两类,这也是一年级孩子没有的一个数学常识。
一类是同类问题简单的数量关系。
如关于鸟的问题,可以分为飞的鸟与停留的鸟,所以可以提出加法与减法问题;另一类是不同种类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如鸟与羊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提出加法与减法问题。
此外,在课堂上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会逐步养成一个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本节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课堂后半部分课堂散乱,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可采用游戏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和吸引力。
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在课堂中有的学生还不怎么会提问题,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对问题关键字的学习。
例如:谁和谁一共有多少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本堂课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应该在细节上落到实处。
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多元化。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美丽的田园》教案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美丽的田园》教案Teaching pla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me thod 2 -- beautiful countryside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美丽的田园》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1.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充当童话里的角色,用数学知识去帮助可怜的“丑小鸭”,从而获得成功感,萌发学习的愿望。
2.我校正在进行一节课35分钟的课改实验,因此教学环节要少,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去思考交流。
3.老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让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无疑等于给每人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校教学条件较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仪,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班共有学生45人,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生爱提“一共有多少?”“还剩多少?”等顺向思维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上课伊始提不起兴趣,就很懒得去表达。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课时练第1单元《美丽的田园》

课时练1.6美丽的田园一、填一填1.○○○○△△△△△△△△△△△△△△(1)○和△一共有________个(2)○比△少________个,△比○多________个2.在横线上填上>、<或=.(1)11-7________6(2)13-8________5(3)12-4________83.小鹿12米,猴3米,小鹿比小猴高________米。
4.树上有14个苹果,落下了5个,还剩________个。
5.5比12少________,13比4多________。
6.我会填,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
二、涂一涂,连一连7.送小鸟回家。
(连一连)三、解决问题8.小兔买这本书,还差多少元?9.游走了多少只?10.数兔子。
(1)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________(2)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________四、看图列式计算11.12.看图列式计算。
13.口答:小兔子采了个蘑菇。
14.要吃掉多少个才能只剩9个?13个□○□=□(个)________答:要吃掉________个才能只剩9个。
15.从5,7,9,14四个数中选出三个,写出四道算式。
五、计算。
16.想一想,填一填.(1)合计小轿车比公共汽车多________ 辆.(2)17.在横线上填上“>”“<”或“=”13+2________17 13-9________6 13+4________1714-7________6 12+7________19 15-6________91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3-________=8 11-________=6 9+________=14 8+________=11 12-________=9 13-________=7 8+________=12 5+________=11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1)18 (2)10;102.(1)<(2)=(3)=3.94.95.7;96.二、涂一涂,连一连7.解:三、解决问题8.15-8=7(元)答:还差7元。
《美丽的田园》加与减PPT下载-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淘气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先找 找8和6对应的是什么。
空中有11只 ,树上有5只 。 岸上有6只 , 河里有8只 。 地上有7只 , 5只 。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8 + 6 = 14(只)
答:一共14只鸭子。
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试着解答。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1+5=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只羊?
空中有11只 ,树上有5只 。 岸上有6只 , 河里有8只 。 地上有7只 , 5只 。
7+5=12(只) 答:一共12只羊。
1 想一想, 填一填, 算一算。
我们要仔细观察 左边的图片哦。
(1) 有 9 只小松鼠, 14 只小鹿, 17 只小鸭。
1 (2)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14-9=5(只) 答:小鹿比小松鼠多5只。
加与减(一)
美丽的田园
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堂作业
1、在美丽的田园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 法, 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 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 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 化,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热情。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美丽的田园》一课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美丽的田园》一课的教学反思【导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成为出色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尽快投入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反思〗1.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也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劳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所谓自由、民主,就是p但也存在着不和谐的一面。
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就会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课堂气氛显得浮躁了些。
因此平时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这是合作的前提,试想一个只在乎自己的表现,而不会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怎么会与他人合作。
教师要大力赞赏和表扬那些会认真倾听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受到特定的认可,暗示所有的学生去关注这些良好的行为,让学生在模仿中进步,在教师不断的肯定中强化。
2.鼓励多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
而创新思维又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创新思维的有力措施。
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开始,学生思维平静,习惯于顺向思维,因此问题直观明了,只是“一共有多少个?”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及时指导,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学生提出“草地上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几只?”这个比较难得,这是学生的逆向思维。
我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地利用。
这个环节可以改进一下:肯定、赞赏这个学生所提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适时加以引导,关于黑羊、白羊,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层层引导,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