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是( )A. 蜡烛燃烧B. 冰块融化C. 苹果腐烂D. 钢铁生锈2.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糖会发生( )。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4.华华在玩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红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之后变成橙色,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B. 捏的过程中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这是- -种化学变化。

C. 揉捏橡皮泥时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发生了变化,都只是物理变化。

5.在小苏打和白酷混合实验中,混合物不再冒泡后,再向余下液体中加入一些小苏打,如果不再冒泡,说明()A. 余下的液体不再是白醋B. 白醋与小苏打不再发生变化C. 余下的液体中没有小苏打6.下列做法会加快铁生锈速度的是()A. 放在潮湿的地方B. 放在干燥的地方C. 外表涂上油漆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纸张燃烧C. 水结冰8.废水流经格栅等处理设备时流速放慢,较大的固状物沉淀下来,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是采用了()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三种方法9.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腌制的酸菜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铁质容器中B. 在铁质栏杆上喷上油漆C. 用铁质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蜡烛受热熔化,只是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而蜡烛燃烧是产生的变化。

13.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草坪上放置“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B. 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C. 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随意开发自然资源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 尽量多使用煤和石油C. 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B. 氢气燃烧C. 煤燃烧4.下面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B. 弯折铁丝C. 米饭上滴碘酒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生锈的原因是()的共同作用A. 水和氮气B. 水和氢气C. 水和空气6.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氧气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中水结冰的过程是什么变化()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8.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下列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冒出大量气泡B. 听到“吱”’“吱”声C. 用手触摸杯子外壁,会感觉冷D. 能闻到二氧化碳的气味9.诗句“淘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过程主要是()。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没有变化10.下列各组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A. 牛奶鸡蛋瘦肉B. 花生肥肉茶油C. 苹果白菜芹菜D. 玉米慢头米饭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该气体能够周围热量,所以感觉盛有该气体的瓶子“凉凉的”。

13.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5.白糖加热过程事,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变化。

16.我们加热白糖,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炭化属于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1. 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

4.铁生锈是一种变化。

(选填“物理”或“化学”)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三、等新物质。

6.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冰箱可以将水冻成,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7.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正是这些,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8.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的地带。

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

9.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形成的。

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

10.当我们吃东西或呼吸的时候,我们的体内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有些变化非常神奇,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也能帮助我们感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质变化中,会发光发热的是( )。

A. 食盐溶解于水中B.铁制品生锈C. 火柴燃烧2.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断指甲B. 燃放烟花C. 水变成水蒸气3.为避免化学变化的危害,在家里最好用( )装醋。

A. 铝罐B. 铁罐C. 玻璃罐4.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不包括( )。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氧气5.将铁制品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干燥的纸箱子里B. 完全浸泡在水中C. 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6.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有益的是( )A. 酿造酒B. 钢铁生锈C. 食物腐烂7.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将水烧开B. 生米煮成熟饭C. 沾了水的铁锅生锈8.下列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 柠檬汁B. 肥皂水C. 橙子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0.汽车运动所需的汽油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

2.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很多现象的发生,如发光发热、()、产生()生成(),但最本质的特点是()。

3.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许多()变化,才能够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地球的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变化的产物。

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等物质。

二、判断。

(每题2分,共34分)1.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定产生了新物质。

()5.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美术课上,小科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小兔子,橡皮泥发生了化学变化。

()7.有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些反而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8.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10.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12.把牛奶倒入可乐后会出现沉淀,这与泥水静置后的沉淀现象相同,都是物理变化。

()13.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生成的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

()14.用红颜料涂抹白纸,白纸变红了是化学变化。

()15.人的开心、难过等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16.药物治疗和食物中毒都与化学变化有关。

()17.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中,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知,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

A. 苹果B. 猪肉C. 马铃薯2.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殆尽B. 玉石雕刻C. 滴水成冰3.咀嚼馒头感觉到甜,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A. 糖B. 甜蜜素C. 淀粉4.下面不属于判断是产生化学反应依据的是()A. 产生气体B. 改变形状C. 改变颜色5.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氧气6.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酿制白酒B. 烧稀饭C. 绿豆发芽D. 砌墙7.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颜色了。

A. 黑B. 黄C. 红D. 蓝8.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

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9.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10.如图所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默然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杯子口,木条熄灭。

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只有物理变化B.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支持燃烧C.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3.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4.分类:根据物体的变化方式进行分类。

(把序号填在表中)①捏橡皮泥②弯折铁丝③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④划着火柴⑤打碎玻璃⑥纸燃烧⑦糖熔化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形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5.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变化和变化。

把一张纸揉皱,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把一张纸烧了,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精品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2.下面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B. 弯折铁丝C. 米饭上滴碘酒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中水结冰的过程是什么变化()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后,观察到()A. 黄豆发生了变化B. 沙子发生了变化C. 黄豆和沙子都发生了变化D. 黄豆和沙子都没有发生变化5.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轻重变化6.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留有的液体()。

A. 全部是白醋B. 全部是水C. 含有新物质的液体7.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8.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物理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B. 水泥的生产过程只包含化学变化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9.做“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实验时,无法看到的现象是( )。

A. 沉淀物产生B. 溶液颜色变淡C. 有气泡产生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腌制的酸菜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铁质容器中B. 在铁质栏杆上喷上油漆C. 用铁质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二、填空题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该气体能够周围热量,所以感觉盛有该气体的瓶子“凉凉的”。

1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3.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14.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5分)1.墨汁滴在清水中,清水变黑了是( )变化;切开的苹果,过段时间表面产生了褐色物质,这是( )变化。

2.蜡烛燃烧的时候,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3.在加热白糖实验中,我们可以从( )和( )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它的变化。

白糖刚开始加热时变成了液态的糖是( )变化,最后变成了黑色的物质,它( )糖。

(填“属于”或“不属于”)》4.铁锅洗后平放在灶台上,第二天锅里出现一层红褐色物质,如果擦干后放在灶台上就没出现红褐色物质,垓该红褐色物质是( ),说明该物质的产生和( )有关。

要防止铁锅再发生此类现象,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①( )②( )。

5.植物的叶子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劳动者”,它把地球大气的氧含量从少于0.05%增长到21%,这是植物叶子进行( )作用的结果,叶子的这个过程是( )变化。

6.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 )这种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二、选择题(30分)1.下列厨房里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B.开水沸腾C.铁锅生锈D.蔬菜腐烂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有同学认为虾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虾中有一种遇热会变成红色的物质。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实验验证C.做出假设D.得出结论3.某位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取两枚相同的铁钉,分别滴上水和盐水,放置在桌上,几天后观察铁钉的生锈情况。

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水是否会影响铁钉生锈B.空气是否会影响铁钉生锈C.温度是否会影响铁钉生锈D.水中有盐是否会影响铁钉生锈4.在做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活动中,小西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5.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完整)百度文库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完整)百度文库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完整)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A. 在空气中的一半B. 在水中的一半C. 空气和水交界处D. 无法确定2.如右图所示,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发现蜡烛熄灭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气体比空气轻B. 该气体透明C. 该气体能灭火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B. 氢气燃烧C. 煤燃烧4.将铁钉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该物质与铁锈颜色很像,判断该物质是铁锈B. 该物质与铜颜色很像,判断该物质是铜C.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该物质,发现该物质能导电,判断该物质不是铁锈5.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往米饭上滴碘酒产生了新物质,米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B. 铁生锈后变得比原来更光滑、更容易被磁铁吸引C. 加热白糖的实验中,白糖只有颜色发生变化,物质没有发生变化6.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做纸风车B. 看书C. 碘酒遇米饭实验D. 踢足球7.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几分钟后溶液的颜色和铁钉会( )A. 溶液颜色变深,铁钉颜色不变B. 溶液颜色变浅,铁钉上会附着红色物质C. 溶液颜色不变,铁钉上会附着蓝色物质8.在小苏打和白酷混合实验中,混合物不再冒泡后,再向余下液体中加入一些小苏打,如果不再冒泡,说明()A. 余下的液体不再是白醋B. 白醋与小苏打不再发生变化C. 余下的液体中没有小苏打9.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 继续燃烧B. 马上熄灭C. 火苗变小,然后熄灭10.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二、填空题11.白糖加热过程事,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共30分,每题2分)
1、( )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2、( )、( )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 )、()、( )类。

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和对一些()的处理。

5、()会造成()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6、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

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等,可能来自()等,可能来自(),也可能来自()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8、我们用( ) ( )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处理。

10、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
胁。

水污染主要是()造成的。

11、“五水共治”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政策,“五水共治”是指、排涝水、保供水、防洪水、。

1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全球气候,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13、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时,人类是怎样的狂喜,而今天,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方便生活的同时,却被“”问题深深地烦扰。

14、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否则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15、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可以有效的减少辐射,使得地球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所以被人们称之为“”。

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2、购买物品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3、废旧日光灯管是有害的垃圾。

()
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5、刷牙时我们要开着水龙头。

( )
6、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 )
7、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

( )
8、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 )
9、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 )
10、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 )
三、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2、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A、1 平方米
B、1平方厘米
C、1平方分米
3、一粒扭扣电池可使()水无法饮用。

A、60吨
B、6吨
C、600吨
4、“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
害”两种负面效应。

A金属B纸质C塑料
①A、汞、铅、铜。

B、汞、铅、镉。

C、镉、铅、铁。

四、连线(共10分)
菜叶
电池
玻璃
可回收垃圾塑料不可回收垃圾
包装纸
有害垃圾过期药品厨余垃圾
水银温度计
六、实验(共20分)
回忆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它模拟的是()。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分别代表()。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垃圾。

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说明:()。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共30分,每题2分)
1、(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2、( 填埋)、( 焚烧)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减少垃圾数量)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 其它垃圾)类。

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5、(过度包装)会造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6、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节约资源)。

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工业污染)等,可能来自(农业污染)等,可能来自(生活污染),也可能来自(动物)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8、我们用( 沉淀) ( 过滤)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灭菌)处理。

10、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
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1、“五水共治”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政策,“五水共治”是指治理污水、排涝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

1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13、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时,人类是怎样的狂喜,而今天,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方便生活的同时,却被“白色污染”问题深深地烦扰。

14、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否则会传播疾病,危害我们的健康。

15、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可以有效的减少辐射,使得地球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地球的盔甲”。

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2、购买物品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3、废旧日光灯管是有害的垃圾。

(√)
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5、刷牙时我们要开着水龙头。

( ×)
6、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 √)
7、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

( √)
8、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 √)
9、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 ×)
10、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 √)
三、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2、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 C )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A、1 平方米
B、1平方厘米
C、1平方分米
3、一粒扭扣电池可使( C )水无法饮用。

A、60吨
B、6吨
C、600吨
4、“白色污染”主要是指(C)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A金属B纸质C塑料
①A、汞、铅、铜。

B、汞、铅、镉。

C、镉、铅、铁。

四、连线(共10分)
六、实验(共20分)
回忆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它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分别代表(土壤和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垃圾。

观察到的现象是(墨水扩散),实验说明:(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