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的角度重审英语文化教学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跨国交流和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在这个背景下,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和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全球化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全球化使得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广泛。
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思想。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外国文学教学需要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涵盖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和融入全球化的环境。
二、全球化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方法1. 对比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
教师可以选择同主题或同作者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联合研究法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合作研究愈发频繁。
外国文学教学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学校或学者合作进行联合研究,共同探讨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3. 文化体验法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仅是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体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外国文化展览、观看外国电影、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和体验外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全球化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评估标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评估标准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不仅仅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更多关注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而在全球化时代,学生更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评估标准需要更加充分地考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四、全球化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挑战与对策1. 文化冲突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
浅论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

浅论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论文摘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总是受着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它取决于社会的需求。
今天。
全球化趋势不再是幻想的现象,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社会发展和重树个人文化意识的趋势。
它给英语教育带来了什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适应这种趋势?这篇文章将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几点在外语教学与科研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切实建议。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1引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英语(包括所有外语种)教育界也经历了从被动甚至盲目接受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到结合中国国情,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反思。
这是一种质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外语教学走上了日趋成熟的发展道路,顾日国教授曾比较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利用远距离传播手段及网络手段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许多外语学科都开始注意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跨“文化”问题。
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和商品市场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众望所归的理念,如何对跨文化,的内涵、构建以及功能作深人细致的多维视角的解析,特别是如何按跨“文化”的思路对各个学科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作出根本性的重新设计.是当下外语教学中的重大课题。
2吸取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思想与传统语言教学思想上的不同首先体现在对语言教学目的的认识上,传统语言教学思想认为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则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self-actu.alization),使他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语言教学也不例外。
虽然中西文化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方面差异很大,但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在中国逐步世界化的过程中.尤其是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能给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几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引起注意:(1)外语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应只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同时还应考虑通过语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全球化语境中的英语文化教学

二
富
中 英
文化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在人力、 物力与财力
上支持英语教学者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为教 师安排外 出学习 的机会 , 加 强其与英语 国家人交流 的机会 , 切身体会 英语
国家 的文化 。在课堂之上 , 教师可 以利用模拟交际 的方法 来 引导学生对英语 国家文化进行体验 与应用 。
英语 国家文化 的学 习, 需要一个 良好 的学习氛 围的烘
托与推动 。在高 中英语文化教学 中 , 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 对 于学生 的英语 国家文化的学 习是非常重要 的。 首先 , 从物质环境来讲 , 在英语课 堂之 上 , 教师可 以打 扮得更加西化 , 使学生 了解西方教师 的穿着 习惯与行为 习 惯。另外 , 进行英语课堂开展 的教室也可 以进行适 当的装 扮,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 日子。比如说 西方 的圣诞节 , 教师 可以为学生准备惊 喜与礼物 , 将一些具有 西方 特色的挂 件 悬挂于室 内。 其次 , 从人文环境来讲 。 在高 中英语课 堂之 上 , 教师可 以要求每一位学生为 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 , 课 堂开展的所 有流程都按照英语 国家的课堂模式进行。 教师要用学生的 英文 名字进行 日常交 际 , 无论是课上 不是课上 , 教 师要 保 持一个英语使用者 的形象 , 随时为学生创造文化学习的机 会 。比如 , 英文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西方的礼仪交际 , 采 用 西方 的礼仪 形式 ,加 大 “ h e y , g u y s ” 、 “ d e a r l i n g ” 、 “ m y h o n e y ” 这种正 常的英语 称呼 , 使学 生具有 开放 的思想 , 更
要
l
比 如说在学习 ̄ A m a z i n g p e o p l 的建设 。 只有教师 的文化素质提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教学改革新课程NEW CURRICULUM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逐渐实现了全球化,成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
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要采用不同的文化素材来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既能够对自身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归属,又能够具备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要积极加强发展和创新,努力提高我国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质量。
一、目前英语全球化的现状在当今世界,英语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语言,其具体的应用涉及商业、学术、航空、海运以及网络等众多领域。
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发展,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英语已经成为东盟的官方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双语制和多语制的不断盛行。
在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急剧增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
英语的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不是英语一体化,而是各种英语变体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和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不断发展。
对于交际而言,文化是进行正确交际的基础,也是交际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大多数国家在接受和认可英语的同时,十分强调自身的文化认同以及英语的本土化。
二、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相关建议英语全球化已经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为此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强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提高高中英语文化的教学质量。
本文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深入把握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必须要深入把握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这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来说,应该包括以英语为载体的输出和输入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能够快速获得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积累。
其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还包括以英语为载体进行相关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够通过英语对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顺利表达和传递。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nglishIn the rapidly evolving landscap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ol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interconnected through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navigate and engage with diverse cultures has become a crucial skill for students preparing to enter the global workforce.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cultural component of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aspect of language education, ensuring that students develop a well-roun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underpinnings.One 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 English is to foster cultural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 among students. By exposing students to the rich tapestry of cultural traditions,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that underpin the use of English worldwide, educato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diversity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user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enhances students' linguistic competence but alsoequips them with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cessary to engage effectively with individuals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A key aspect of this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is the incorporation of diverse literary works, media, and perspectives into the curriculum. Rather than solely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al can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which has historically been dominated by Western, Anglophone authors, educators should strive to include a wide range of texts and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global reach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is may include works by authors from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ose that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minority and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within English-speaking nations.By engaging with these diver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in which English is used and interpreted across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They can explore how language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cultural norms, values, and practices, and how these dynamics play out in various forms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This exposure not only broadens students' literary and cultural horizons but also fosters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ies and richnes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In addition to the inclusion of diver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materials,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nglish should also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may involve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engage in cross-cultural dialogues,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navigating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By cultivating these skills, students can become more adept at navigating the nuances of intercultural exchange, which is increasingly essential in a globalized world.Furthermore,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igital resources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can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hancing cultu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online platforms, virtual exchanges,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students can connect with pe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engaging in collaborative projects and discussions that expose them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his not only enrich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reach of English but also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21st-century skills, such as digital literacy,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oss-cultural collaboration.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should be undertaken with a thoughtful and sensitive approach. Educators must be mindful of potential biases, stereotypes, and power dynamics that may bepresent in the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they choose to include. They should strive to present a balanced and nuanced perspective,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critically engage with the cultural content and to develop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and diversities inherent in global English.In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nglish. By exposing students to the rich tapestry of cultural traditions,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that underpin the use of English worldwide, educato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language and its users, as well as the essenti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cessary to navigate the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diverse literary works, media, and digital resour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high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高中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阶段,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全球化语境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现状以及有效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阐述英语全球化语境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整合文化内容与语言知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等。
本文还将讨论教师在文化教学中的角色和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英语全球化语境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提升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英语全球化的背景和影响广泛应用: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国际商务、航空海运、学术交流和网络世界等领域。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主动学习:英语全球化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宏观习得”,即大批学者和学习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主动学习英语。
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促进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多语制发展:英语全球化不仅没有导致语言的单一化,反而促进了多语制和双语制的发展。
在许多地区,英语已经成为官方语言之一,与当地语言共同存在。
教育影响:英语全球化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政府都将英语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以适应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受到了英语全球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培养。
文化传播: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通过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
经济影响:英语全球化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愈发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成为当代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英语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加开放和灵活。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因此,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素材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并使他们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应用领域也随之增加,需要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英语技能。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
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教材和资源,如英文电影、音乐、报刊杂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改变着英语教学的模式。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变得无限丰富。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创造出更具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此外,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总结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对教师而言,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
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研究

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探讨。
还探讨了英语文化教学的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了讨论。
对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影响因素、英语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commerce, and culture exchange. As a result,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high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emphasis on integratingcultural aspects in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order to fos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1.2 研究意义By studying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culture in high schools, we can better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today's globalized society. Additionally, explor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incorporating culture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foster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diversity.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探索新的英语文化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实际效果,最终总结对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RNAL O NGB NSnT E OF E 0U F NI O I UT DUC "O A3 N I
V0 .2 1 No 1 1 . F b2 0 e .01
从全球化 的角度重 审英语文化教学
随着英语在 多元文 化环境 下 的使用 , 英语 教学不 仅要进 一步增 强 语言 和文化 意识 , 还需要 设计更 加关 注国际化 和多元 文化 的语 言教学 大纲 。5 『 ] 教师需 要进一 步培养 学生 的文化意识 。 ya 英语 B rm指 出 :
外语教 学 的主要 目的之一 就是 发展 学生 的 “ 文化 意识 ” 对 自己 , 他们所 生 活 的社 会 重新认 识 , , 对 以新 的标准对 这个社会 的性质 以及他 们在这个 社会存 在 的意 义进行评 价 。[ 于 B rm 来 说 , 2 1 对 ya 学生需 要 日
语 为母 语 国家 的英语 , 如英 国 、 国 、 美 加拿 大 、 西兰 、 新 澳大利 亚 以及爱 尔兰 等 ; 也包 含英 语非母 语 国家 的英语 , 如新加坡 英语 , 国英 语 , 泰 印度英 语 , 洲英语 等 。英 语作 为一 种沟通 的工 具在 被使用 的过程 非 中 , 吸收 了本 土 的文化 , 以改造 和重新 构建 , 也 得 即英语 本土 化 。英 语在 融人 了多元 地方 文化后 , 也变
B rm指 出 : ya 当谈论语 言教 学理论 和实践 的时候 , 言和文 化不能 被分开对 待 。嘲 语 因此 , 英语 课堂 的核
心 目标 之一 就是增 强文化重 要性意识 的培养 。3 [ 1 随着科 技 的发 展 , 界各 国在经济 、 世 政治 、 化 、 文 教育 等
领域 的合 作和交 流越来 越密切 , 全球 化 的趋 势也 越来 越强 。在全球 化 的环境 下 . 界各 国需要 不断地 世 沟通和交 流才 能得 以不 断发展 和进步 , 能永远 走在 时代 的前 列 。 才
趋增 加 的不 仅仅是别 人 的语 言 、 化 , 文 还要 意识到作 为文化 人 的他 们 自己对于语 言教育 的贡献 。 二、 当前 我 国英 语文化 教学 中存 在的 问题 在 中国 , 文化学 习的重要 性也在英 语学 习 中得 到了广泛 重视 。《 大学英语 》 教学 大纲对 文化 的要 求 也 明确 规定 : 学英语 教学应有 助 于学生 开阔视 野 , 大知识 面 , 深对 世界 的 了解 , 鉴和 吸收外 国 大 扩 加 借
杨 建 道 。尚 丹
( 州大 学 西 亚斯 国际 学 院外 语 学 院 , 郑 河南 新 郑 4 1 5 ) 5 10
摘
要 : 化 教 学是 英 语 教 学 重 要 的 组成 部 分 , 生 的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也 是 英 语 教 学 的 重 要 目标 之 一 。 在全 球 化 文 学
得丰富多 彩 , 各种 各样 的语言变体 被广泛 接受 和使 用 。 英语 形式 的多样 性 同时也 意味着 英语文化 学 习
的多样性 。N ut 出 : al指 如果 我们 接受这 样一 个事实 : 即英 语 已经成 为全球 语 的话 。 我们 必须 承认 它的
发展 的多样文 化背景 。圈
语 言是社会 的产物 , 它是特定 社会 文化 的载体 。 同的语 言代 表 了不 同的文化 ; 言受 文化影响 , 不 语 语 言本身也 是精神 文化 的一部分 。语 言与文化互 相影 响 , 作用 ; 互相 第二 语 言的习得 ( 了特殊 的 、 除 工
具 性 目的) 同时也 是第二 文化 的习得 , l 1 ]因此 ,文 化教 学也应 该成 为语 言课堂上 重 要教学 目标之 一 。
1 . 对英 语文 化学 习 的重要 性认 识不 足 。我们 往 往忽视 了文化作 为一 门学 科 的重要 性 , 常把 文 化教 学 当作是 正 常课 堂教 学 的补充 , 而且 我们 把 文化 融入 我 们课 堂 的原 因也 无非 是增 强课 堂 的多样 性 , 提 高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而 已 , 没有 把文 化学 习作 为语 言学 习必 不 可少 的重要 目标 之一来 对待 。这势 必造 而
文 化精华 , 提高 文化素养 。文化 和语 言有 着密切 的联系 。一定 的文化 背景知识 有助 于促 进语定 的跨 文化交 际 的内容 以提 高学生 的综合 素质 。但在我 们 的实 际教学
活 动 中, 文化 教学存 在很多 亟待解 决的 问题 。
收 稿 日期 :2 0 — 8 0 oI 0 — 1 9
作 者 简介 : 建 道 (9 7 )男 , 南 南 阳人 , 杨 17 一 , 河 郑州 大 学 西 亚斯 国际 学 院外 语 学 院 教师 , 士 。 硕
5 4
杨建道, 尚 丹 : 全 球 化 的 角度 重 审视 英 语 文 化 教 学 从
背 景 下 , 语 作 为 国 际语 , 地 位 已得 到确 立和 承 认 。英 语 国 际化 和 本土 化 势 的趋势 必要 求 我们 重新 审 视英 语 及 其文 化 英 其
教 学 的 目标 、 内容和 方 式 等 。从全 球 化 的 角度 重 新 审视 了全 球 化 背景 下 英语 的性 质 , 讨 目前英 语 文 化教 学 中存在 的亟 探
一
、
全 球化 背景下 的英语 文化教 学
在全球 化 的背 景下 , 语作 为一种 国际语 被赋予 了新 的特 征 ; 语及 其文化 教学 的 目标 、 英 英 内容 、 评 估方 式等也 因此需 要重新 审视与定 义 。英 语 “ 已不 仅仅属 于任何 一个 国家或 民族 ”, 既包括那 些英 它
待 解 决 问题 。 时提 出一 些建 设 性 的建 议 , 同 以期 引起 对 英 语 文 化教 学 的重 新认 识 与 重视 。
关键 词 : 球 化 ; 语 文 化教 学 ; 全 英 重新 审 视 中图 分 类 号 : 3 9 H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9 2 6 ( 0 0 0 — 0 4 0 10 — 5 0 2 1 ) 10 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