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编制考试
岳阳市直学校2012年公开招聘教师面试入围名单

43060101407 43060102116 43060100302 43060100611 43060100226 43060101116 43060100715 43060101007 43060101027 43060101426 43060100323 43060101030 43060101101 43060101314 43060100308 43060100903 43060100728 43060100821 43060100520 43060101510 43060100108 43060100628 43060100703 43060101712 43060100923 43060101805 43060100802 43060101824 43060101016 43060101112 43060101127 43060100115 43060101019 43060101419 43060102102 43060100316 43060100906 43060102112 43060101421 43060101506 43060102110 43060100919 43060101524 43060101516 43060100114 43060100116 43060100626
43060203013 43060203922 43060203513 43060202305 43060202508 43060203517 43060202723 43060202416 43060203016 43060203502 43060203822 43060202812 43060202821 43060202521 43060203214 43060202210 43060202316 43060202919 43060202226 43060203123 43060203017 43060202502 43060100314 43060100606 43060100203 43060203605 43060203809 43060202905 43060101023 43060101416 43060101909 43060100504 43060100422 43060101124 43060100901 43060102012 43060100519 43060102018 43060100202 43060101301 43060101819 43060102111 43060202211 43060202604 43060203628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全攻略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全攻略一、笔试备考全攻略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部分于2010年开始实行全省统考,坚持“凡进必考,择优聘用”原则,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省各地中小学输送大量合格人才。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统考已历经两载,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一)笔试考试内容笔试统考内容包括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
教育综合知识有考试大纲,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德育和师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常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与应用、时事政治等八个部分。
教育综合考察内容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大部分的分值占有65%左右。
啃掉这两块硬骨头,那么考试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而且这两部分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其中的理论观点都是为了教育教学服务的,复习时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加固记忆,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活学活用。
分析前两年的真题不难发现,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趋于灵活化(教师职业道德、新课改知识考查难度有从记忆逐渐向理解、应用过渡的趋势)。
教育法律法规部分考查侧重点较为突出,法律法规多为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条款或规定。
时政时间范围一般为去年5、6月至当年4月,且都是小题型,考生稍微熟悉,记住一些关键词即可。
学科专业知识即所报科目,中学岗位的试卷难度与高考难度相当,小学岗位难度较低。
专业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基本都是之前学过的内容,对于考生来讲只是对过往知识的复习、提取,应该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但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专业只是部分糅合了教育综合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
(二)笔试复习时间安排以及复习技巧从前两年的考试时间安排来看,从公告的发布到笔试的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
看到这里,有些考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短短30天的时间,要复习这么多的内容!如何备考?其实,只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早做准备,有效地利用这30天的时间,顺利通过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川省2012年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2012年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级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积极探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笔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结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委托有关部门和专家制订了《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现将大纲印发你们,同时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四川教育网和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开发布。
待时机成熟,将适时印发相关专业笔试大纲。
自2012年7月1日起,各地、省级有关部门应严格遵照《大纲》要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公共科目笔试。
届时,全省中小学校招聘教师不再使用原通用的《综合知识》公共科目笔试,改为统一的《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科目。
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和省教育厅(人事处)。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三日附件: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一、法与教育法(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二、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三、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四、教育法制过程(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五、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八、教育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2012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的通知川人社发〔2012〕145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级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积极探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笔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结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委托有关部门和专家制订了《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现将大纲印发你们,同时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四川教育网和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开发布。
待时机成熟,将适时印发相关专业笔试大纲。
自2012年7月1日起,各地、省级有关部门应严格遵照《大纲》要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公共科目笔试。
届时,全省中小学校招聘教师不再使用原通用的《综合知识》公共科目笔试,改为统一的《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科目。
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和省教育厅(人事处)。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三日附件: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一、法与教育法(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二、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三、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四、教育法制过程(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五、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八、教育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文章来源于易贤网/n164169c1221.aspx。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 (小学语文)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 (小学语文)(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1、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2、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3、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4、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5、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6、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7、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8、(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9、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10、(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1、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12、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3、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4、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15.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1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17.、、、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18.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1.工具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3.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5.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四、论述题1.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与运用(一)填空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①贪lán②yùn酿③mǐn灭④chóu躇⑤含辛苦⑥角分明⑦笑容可⑧ 名其实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考试分析与对策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考试分析与对策一、考情分析(一)测查目的及当今教师公招招考的现状公共基础知识应用于教师公招招聘考试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基本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论、题量大、知识杂、题目易、准备难。
作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教师公招的基础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承载着甄别应试人员知识的广博性、判断的敏锐性、记忆的准确性等重要使命,可以说,这一考试科目代表了国家任用人才的最基本标准。
公共基础知识面不广的人,将不能很好适应教师公招的职位要求,不能很好处理日常工作。
公共基础知识的出现与我国规范教师公招录用人员考试制度的努力密切相关,同时,它是建立在国家传统教育体制之上的专业考试,考查对象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记忆型知识结构的考生。
因此,公共基础知识的测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知识的广博程度。
当然公共基础知识在某些题型中也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但这类试题也主要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基础之上,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答案正确与否的弹性比较小。
(二)历年考情分析与趋势预测1.历年考情分析从考题难易程度的分布上来看,近几年教师公招招考试题中容易的题大约占50%,中等难度的题大约占30%,难题大约占20%。
当然,容易的题、中等难度的题和难题都是相对而言的,容易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主要指以曾经学习过或者辅导教材中直接出现的知识点为基础编写的题,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而难题则是指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灵活运用的题,如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等,其中大部分考试内容往往涉及行马克思哲学、特色理论、公民道德、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属于难题。
答好这类题有一定难度,但能够把考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出来,而不仅仅考查考生的“记忆”功夫。
从考题内容比例上来看(以分值计算),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经济学约占考试内容的35%,法律知识(主要是法律基础和宪法)大约占15%,公文写作与处理约占10%,其他人文科技、日常百科等知识约占10%,教师公招管理、市(省)情约占30%。
2012年12月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高中学段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深圳市2012年11月份职员教师类考试真题客观题一、单选题1. 将自己的讲课、与学生的谈话或其他活动录制下来,然后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里反复播放录音或录像,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和语言表达、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等语言和非言语线索。
这种方法属于教学认知问题调节中的()。
A 教学感知觉训练B 教学想象训练C 操作思维训练D 注意力训练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远程目标的下位目标的是().A.远程目标 B. 中程目标 C. 短程目标 D. 宏观目标3. 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培训目标要求教师了解课堂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学会通过()改进教学与促进学生学习。
A. 听评课B. 变革教学方法C. 变革学习策略D. 教学评价4. 取得高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学历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A. 中等师范学校B.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C.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D. 幼儿师范学校5. 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A. 严格,不民主B. 虽然严格,但是民主C. 不严格,不民主D. 不严格,民主6. 高中生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天才高中生(智商140以上)在群体中的比率最接近().A. 1%B. 5%C. 10%D. 20%7. 2008年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但是也出现了“范跑跑”事件。
地震发生后,范老师丢弃学生不顾一切第一个跑出教室,并对后来逃出来学生说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勇于牺牲自我的人!……”范老师的做法有违《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点呃()。
A. 第一条“爱国守法”B. 第二条“爱岗敬业”C. 第三条“关爱学生”D. 第四条“教书育人“8. 一高中生本来心情不舒畅,但为了不影响同伴的欢乐情绪,自己也假装高兴,这就是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征。
A. 稳定性B. 冲动型C. 内向型D. 表现性9. 古人云:“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这提醒中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时要注意()。
2012教师考试重点

教师招聘和测试复习时间一、时间安排公开招聘时间安排3月31日前,各市、县(区)向社会发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方案;各设区市教育局、人事局(公务员局)汇总所辖县(市、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方案,分别报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备案。
4月10~20日,应聘人员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各市、县(区)教育局及时对网上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
5月14日,全省统一笔试。
5月30日前,省自考办向各市、县(区)反馈笔试成绩,并向社会公布笔试成绩。
6~7月,各市、县(区)开展面试、体检、考核及聘用工作;各设区市教育局、人事局(公务员局)汇总所辖县(市、区)中小学新任教师聘用人员名单,分别报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备案。
二、测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测试の第一版】如何说课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说教材内容时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
2.说教材目的要求做到正确、具体、全面。
3.说教学重点、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
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
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讲读法和谈话法。
还有“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查读法、疑读法、划读法、议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程序的各阶段,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接下来说怎样教。
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
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布置作业的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等。
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
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教师编制考试基础知识部分
一、选择题
1、 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
2、 不属于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A、 筛选假设理论
B、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C、 社会化理论
D、 社会成层理论
3、 教师能解答学生的问题但不检查学习结果,属于放任型
4、 发展教学论是谁的理论赞科夫和布鲁纳
5、 一下哪项是德育中的说服教育
A、 操行评定
B、 艺术陶冶
C、 讨论与参观
D、 表扬与奖励
6、 坐火车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相邻的火车动起来的时候,感觉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动,这
种现象叫做诱导运动
7、 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朝目标方向反复演算最终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辐合思维
8、 儿童守恒是在具体运算阶段形成的
9、 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人际智力特别突出
10、 心理学家和对应的理论
A、 布鲁纳----》连接说
B、 奥苏泊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C、 加涅----》顿悟说
D、 班杜拉——》符号
11、 确定“优先发展、与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工作方针的是
A、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教育规划纲要
C、 小学德育纲要
D、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2、 教师法定的最基本权利教育教学权
13、 法规类型《教师资格条例》---单行条例
14、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撤销教师资格
15、 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
A、 教育 监管 保护
B、 教育 教学 监护
C、 教育 管理 保护
D、 教育 劝导 监管
二、名词解释
16、教科书
山香教育P69
17、美育
18、人格
山香教育
19、教育政策
山香教育
三、简答题
20、请写出5条教学原则P88
21、班集体建设内容P111
22、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P215
23、学生权利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基本规律P105
25、专家型教师和VS新手教师
山香教育
五、案例分析题
某中学设考分重点班,分配不同的教学资源,为重点班学生找“有背景”的家长或相关工作
人员制造类似少数名族等假资料,以求得加分;对普通班的学生,劝其选报高等职校等;劝
退问题学生。
问是否违法?违法主体是?违反的相关法律是?违法主体应担负什么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