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

新知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的原因
3、我国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⑴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⑵开发利用现状 东部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全面减产阶段, 增产难度大,东部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新知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的原因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造成空气污染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
新知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的原因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黑龙江
四川
鹤岗
内蒙古
霍林河 阜新
鸡西
石嘴山 东胜 大同 开滦
陕西
神府 西山
阳泉 峰峰
徐州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辽宁 河北
江苏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贵州
克拉玛依 塔中
新疆
我国石油分布
黑龙江
甘肃
河北
大庆 辽河
玉门
四川
河南
华北 中原
胜利
辽宁 山东
泸州
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新知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新知2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知1 实施西
河南
安徽
江 苏
上海
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知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轮南 塔里木盆地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中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能说出西气东输工程的带动效应。
3.能说出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
4.学会分析大型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的方法。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1)阅读图5.4,写出西气东输工程的带动效应并识记。
(2)阅读图5.6,写出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并识记。
(3)阅读P86西电东送工程内容,写出工程线路并识记。
3.初探问题:(1)读图5.5,说明东西部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差异,并试着分析原因。
(2)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重新归纳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
二、基础检测1.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B.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 D.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保护植被,改善环境C.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D.增加就业机会3.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C.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4.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三、自学思疑【课堂学习】一、创设问题1.分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影响,归纳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影响”之类问题的分析角度。
2.试着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什么?二、再生新疑。
高中地理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自主预习固根基 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因素方面(2)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工程概况[自我探究] 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提示 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不匹配。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川气东送、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1)发挥。
(2)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2)(3)比重。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具体原因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08鄂尔多斯。
(2)[自我探究] 如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提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多渠道进口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等。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2)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2)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配置,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地区原因具体影响09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10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11天然气减少农民对12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13环境压力提示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带动天然气化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带动钢铁、建材工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自我反馈』1.“西电东送”有利于东部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答案 C解析西电东送的实施,减少了东部地区煤炭的使用,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2~3题。
2.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水源B.资金C.天然气、电力等能源D.先进技术答案 C解析结合选项,我国西部地带调往东部地带的主要是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新人教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A
D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图表技能培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析图步骤
析图重点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水多而有余,北方水少而不足;尤其是 析原因 华北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巨大而水资源十分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的“瓶颈”)
东线:长江—京杭运河—天津。 析路线 中线:长江—丹江口水库—北京。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知识网络构建
谢谢
义
环境压力
对输入地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的意义 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 的意义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 作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费量相
不平衡 当大,能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北部通道
将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 津唐地区
通 中部通道
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道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
南部通道 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
A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A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知识点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公开课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概况。
2.以“西气东输”为例,归纳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述地理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读图导析法,材料分析法。
【学法】图文资料分析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1.预习本节内容,搜集西气东输的相关资料;2.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简要回顾前一节课的内认真读图,联系承前启容,设问:所学,积极思考,回后。
导入新课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答问题激发学离不开能源,可是该地区能源生的好奇心,资源匮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习的呢?兴趣,对西气引出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示图片:➢新疆与上海2019年GDP比较展示资料:➢新疆和上海能源资源比较展示图片:➢中国行政区图简要介绍新疆与上海,设问:新疆和上海之间有联系吗?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天然气把这两个区域联系在了一起。
由区际联系引出本节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页前两段和图 5.1旁小字内容,了解一下西气东输工程(1分钟)。
展示图片:西气东输示意图结合课本内容,读图思考,并利用教师提供的问题线索,介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东输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新课一西气东输概况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三线也将于2019年通气,其中只有一线工程途径地区完全在我国境内,它对协调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本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线工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1课时教案

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教案授课课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授课单位: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五章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1课时)一、解读课标: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从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一节的重点是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然而要分析其影响首先要清楚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调配的具体情况。
这节课主要就这两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为后面重点分析其影响做一个铺垫。
二、学情分析1、对于线路的分析可结合学生《必修2》中对于交通线路布局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2、原因的分析可结合图文资料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自己先归纳西气东输的原因,培养了学生资料获取、归纳能力。
3、影响重点要树立学生辩证看待问题思想。
课时作业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其它的资源跨区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1、教材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括,第二部分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第一部分中,教材设计为自然原因和经济原因两部分的内容,便于为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必要性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明确知道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本节内容通过对“线路——原因——影响”之一思路,线路——首先对西气东输工程总体上有个认识知道怎么调,原因——知道为什么调,影响——主要包括对于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知道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了解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学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西气东输的重要性,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西气东输知识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西气东输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________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在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________。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特别提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差距。
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如下图。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从环境效益看,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但是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而且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施工不当很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对应演练1(2012·安徽文综,28~29)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江苏高中地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 (1)有利条件 ①资源优势: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稳定供气 30 年; 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补充气源地。 ②技术保障: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 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 障。 ③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 达,能源消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广 阔。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 (____柴__达__木__盆__地______)、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___稳__定__东__部__,__发__展__西__部_____。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意义 (1)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____地__域__分__布__不__均____的状况,优化我国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 为 沿 途 各 省 的 发 展 创 造 了 良 好 的 契 机 , 激 活 沿 途 省 区 __钢__铁__、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 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复习课件
江苏高中地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 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1/4/17
江苏高中地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 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
重点问题聚焦
核心素养体现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
1.天然气资源的特点及我
材料,认识区域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⑶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
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⑴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⑵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点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
发的市场动力。
四、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思考
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点拨: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
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
点拨: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
⑷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阅读:通过该材料的阅读,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
⑴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⑵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千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⑶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2.目标市场: 3.主干管道: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⑷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