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26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2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2册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版

六年级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新)整理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本册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唱歌、听赏、创作、音乐知识等。

2. 课程安排:每节课40分钟,每周两节。

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故事、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第二章:唱歌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唱歌技巧。

教学内容:1. 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站立姿势、腹部呼吸等。

2. 音准和节奏感训练:音阶练习、节奏练习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唱歌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唱歌水平。

第三章:听赏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音乐情感体验:感受音乐的喜怒哀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教学方法:1. 采用播放音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

2. 分析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章:创作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2. 让学生学会简单作曲,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学习简单的作曲技巧,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创作短小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 讲解创作原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音乐创新精神。

第五章:音乐知识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阶、节奏、和声等。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三、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
1、第一遍听:注意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按节奏数板:p8集体练习两遍,自由练习两遍,再集体练习两遍。
3、第二遍听:注意加入音乐数一数。
四、音乐游戏,击鼓接词:
鼓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所以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带“鼓”的词,比如:锣鼓、大鼓、鼓掌、鼓励等等。先和你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你能说出几个?我们来进行一个“击鼓接词”的游戏,老师击鼓,轮流让每一组说一个带“鼓”的词。
4、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
5、用p3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欣赏乐曲《咿唷嘞啦》
1、听一听,初听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简介乐曲: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演唱他们的民歌。说一说非洲音乐的特点。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
1、听《咿唷嘞啦》
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题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
2、动:露一手,我的创造
3、听《滚核桃》、《非洲鼓魂》。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知道这三个音对歌曲的重要作用。
2、听赏音乐《滚核桃》,说说演奏者运用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1、听《钢鼓音乐》2、唱《故乡的月亮》课时17教学目标1、教学《故乡的月亮》时,由听唱歌曲入手,体验不同节奏型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点、线”之感表现由连续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并点画出旋律的走向。

2、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钢鼓音乐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重难点1、听赏的重点聆听乐器音色,描绘听了由铜鼓演奏的这首乐曲后所想像的情景。

2、歌曲教学过程中难点分析好歌谱,唱好歌谱。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1、复习唱歌谱:注意用手指着唱,检查学生唱。

2、复习唱词:注意歌曲情绪活跃、欢快,具有舞蹈之动感。

3、用轮唱的形式唱一唱:二、欣赏乐曲《钢鼓音乐》:1、初听作品,猜猜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介绍钢鼓音乐的历史及其音色:p54击奏体鸣乐器。

流行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洲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打击乐队。

钢鼓是一种用汽油桶加工而成的具有不同音高的低、中、高新型敲击乐器,用橡皮包头的木锤击奏,高音的边框较矮,称为钢盘,中、低音的边框较高,称为钢鼓。

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低沉。

钢鼓极少单独使用,常以乐队形式演出,用钢鼓乐队可以巧妙地模仿管风琴、木管、钢管及弦乐器的音响效果。

3、简单介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复习回忆一年级的歌曲《哈里喽》,唱一唱。

二、我的创造:1、每个人寻找一个身边的音源:2、做一做音乐小游戏:向大家介绍洪啸音乐工作网站三、学唱《故乡的月亮》:1、导入:《静夜思》联系到歌曲《故乡的月亮》。

2、听赏《故乡的月亮》:情绪,速度,主要意思是什么?音乐无国籍,古今中外,就算是巴西的月亮,一样寄托着人们的思念,淡淡的思乡情。

3、学唱歌曲:(1)读词:注意十六分音符,提出横线越多速度越快。

(2)分析歌谱:ABCCAB的结构。

(3)学唱AB两句:看p33我的创造(1),旋律线的走向,唱一唱歌谱,持续出现的附点节奏,结合旋律的起伏,好似不断涌动的思乡之潮。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可编辑)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可编辑)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整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有六个单元每单元还包括唱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第一单元鼓乐传情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第二单元溯流探源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3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3 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3有思考地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六单元同一首歌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四所在班级情况分析我教六年级的两个班六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学生们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视唱简单的乐谱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班级的学生百分之七十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在有情节的音乐活动中担当角色学生的可塑性较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识谱能力有待加强有一定乐理知识乐理掌握较好演唱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五教法设想和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音乐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发声练习坚持不懈见发声练习中获得的唱法用于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域4注重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过音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鉴赏音乐表现和创作音乐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周次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13周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46周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第79周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第1012周第五单元《灿烂阳光下》第1315周第六单元《同一首歌》第1618周第一单鼓乐传情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2课时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3课时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三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小木鼓等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重点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二新授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Xk b 1Com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四总结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六板书设计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将军令》《滚核桃》2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3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教学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二新授1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2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3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三精讲精练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4分组进行歌表演5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7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8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刚果民歌《伊唷勒啦》六板书设计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巩固歌曲演唱2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3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锣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二新授1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2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3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三品味感受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X kb1coM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4分组进行歌表演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2熟悉鼓乐《滚核桃》3练习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六板书设计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反思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第二单元溯流探源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第1课时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第2课时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第3课时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二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4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特点2了解音乐知识夜歌越剧歌剧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等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北风吹》2唱《小白菜》3动听一听比一比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4复习民歌的特点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二新授歌曲1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新课标第一网2听先感知歌曲《小白菜》《北风吹》《青羊传》的旋律特点再找出歌剧作品中的相似旋律3唱一唱再听歌曲《北风吹》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小白菜》感受旋律的忧伤凄凉的4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5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北风吹》河北民歌《小白菜》等音乐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六板书设计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向阳花》2唱《李玉莲调》《夜歌》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钢琴独奏曲《向阳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2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3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分组巩固练唱4听《向阳花》钢琴独奏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向阳花》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李玉莲调》《夜歌》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向阳花》《李玉莲调》《夜歌》等音乐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六板书设计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第二单元溯流探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梁山伯与祝英台》2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教学重点难点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2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3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4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5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苏格兰的蓝铃花》2掌握并熟练节奏六板书设计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后记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过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x k b 1 c o m。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使用乐器演奏音乐。

2.熟悉各种音乐乐器,包括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3.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

4.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1.第一课:音乐麻烦事•学习吉他和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能够演奏简单的旋律。

•听懂不同的音乐节拍和节奏。

2.第二课:喜欢听音乐•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音乐曲风。

•能够分辨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了解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曲风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3.第三课:简单快乐的旋律•学习简单的乐曲演奏方法。

•能够演奏简单的旋律。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第四课:乐器的声音•学习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法。

•能够识别不同的乐器声音。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5.第五课:玩具交响乐•学习使用钢琴和其他乐器演奏玩具交响乐。

•能够演奏玩具交响乐的曲目。

•培养学生的协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2.第一课:音乐麻烦事•教师演示吉他和小提琴演奏方法,让学生跟着练习。

•教师介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节拍,让学生听懂并模仿。

3.第二课:喜欢听音乐•教师播放不同的音乐曲风,让学生识别并了解不同曲风的特点。

•教师介绍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曲风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4.第三课:简单快乐的旋律•教师演示简单的乐曲演奏方法,让学生跟着练习并演奏出来。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达和创作。

5.第四课:乐器的声音•教师介绍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法,让学生识别并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感知和表达。

6.第五课:玩具交响乐•教师带领学生使用钢琴和其他乐器演奏玩具交响乐。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和表达。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表现、学习反馈以及教师的观察和评价,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1.练习演奏已学习的乐曲,并进行创作和表达。

2.练习识别不同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3.了解并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音乐曲风。

总结通过这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学生们能够熟悉各种音乐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并培养了音乐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新学期课堂常规、听赏《滚核桃》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的风格。

2、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积极参与“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教学要点1、感受、体验鼓乐的魅力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民族打击合奏《丰收锣鼓》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二、初识“鼓乐”1、说一说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

(可以说说带有“鼓”字的成语)2、看一看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学生:看图片说出认识的鼓名(堂鼓、八角鼓、战鼓、长鼓、象脚鼓、板鼓、太平鼓……)三、感受“鼓乐文化”1、讲讲在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鼓乐演奏情景2、播放几段民族鼓乐的音乐片段,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观察、比较,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的鼓乐特点,感受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四、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1、听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的喜悦心情2、简介《滚核桃》集中“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而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喜悦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

3、再次欣赏,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击奏方法?乐曲分几个部分?4、学生创造——分小组尝试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栗舞龙舟(每小组可任选其一)5、想一想,你还可以用鼓来表现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滚核桃》,渲染课堂气氛二、学习新歌1、初听歌曲第一遍说一说对歌曲的最初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紧密2、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歌曲分两个部分,在音乐中称作为——单二部曲式两段在节奏、旋律、力度上有何不同》3、再听第三遍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并解决,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乐句学一学4、随琴慢速哼唱曲谱,逐句解决难点5、哼唱歌词三、拓展活动学生活动(一)待歌曲熟悉后,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2、1、5”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二):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学生活动(三):选择歌曲中的一句用小鼓拍击节奏,让同学听辨。

苏教版第12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第12册音乐教案

随琴一起。3 有感情地演唱。老师随时指出纠正学生演唱温柔、连贯、优 复习歌曲请同学跟磁带演唱歌曲抽查 5 个跟琴声演唱旋律 XX 联歌曲《我们举杯》
观赏《春到沂河》简介乐曲通过具有浓郁 XX 风味的旋律,生动的描绘了
1=f3/4666176111321222543236665434321764323126 师:四年级时学过, 沂河流水潺潺,两岸春光明媚的动人景象。分析带有引子的三段体,引子
发声练习 1=F2/45650∣5650∣5654∣321llllllllllllll1=D4/4135653∣ 自己的竖笛练习,确定位置 2 学生观赏 3 学生自由练习 4 学生提出疑问留
1356531∣mihihihihihimhhhh1=C4/41765-∣6543-∣llllllll5432- 意节奏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XX 教版第 12 册音乐教案
1666666345651044631234654463123271166666634565144631232712 低声 部的视唱练习
第一课 ZGZG,我爱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ZGZG,我爱你》,指导学生有感情的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 歌曲 激发学生的美好感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键盘,并能认识各音的位置 3、通过乐曲的观赏,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心情,加 深对我国民族乐器和乐器的感情。 4 学会关闭第六孔的半孔,初步把握∣5650∣5654∣ 321llllllllllllll1=D4/4135653∣1356531∣ mihihihihihimhhhh1=C4/41765-∣6543-∣llllllll5432-∣4321-∣ llllllll 老师示范演唱学生演唱演唱时留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 要很轻松。 视唱 1 副歌部分视唱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见书)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

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4、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

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

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

5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

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

教学后记: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

4、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

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特点。

了解音乐知识“夜歌”、越剧、歌剧教时安排:四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4、复习民歌的特点:。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

5、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听:先感知歌曲《小白菜》、《北风吹》《青羊传》的旋律特点,再找出歌剧作品中的相似旋律。

唱一唱再听歌曲《北风吹》,学生轻声跟唱。

再听歌曲《小白菜》,感受旋律的忧伤、凄凉的。

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

第二教时教学内容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4、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

5、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

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

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

分组巩固练唱。

6、听《向阳花》——钢琴独奏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第三教时教学内容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的重点、难点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巩固上节课歌曲4、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

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

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

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

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

教学后记: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过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

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3、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

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

教学的重点、难点、1、唱准弱起节奏,掌握八三拍、八六拍的韵律感2、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瑞士山歌、孤独的木羊人唱:幽静的山谷教学的重点、难点唱准弱起节拍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3、听:瑞士山歌——在瑞士山区,牧人们常常用号角或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递各种信息。

久而九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尔法。

要求: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

这种唱法的特点是: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奇特的效果。

再听:孤独的牧羊人——叙述了一个人牧羊人与老山羊、小山羊的对话,曲调生动活泼。

歌曲的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要求:说说歌曲中有哪些角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4、学唱《幽静的山谷》听范唱,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什么?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什么?再听,学生可哼唱旋律,再唱歌谱轻声学唱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演唱,听唱结合唱准歌曲分组巩固歌曲的演唱。

第二教时教学内容:听:爱尔兰风笛唱:我和小提琴动:采集与分享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3、听: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

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双手通过控制那根细管上的气孔改变音高。

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相关文化,再听赏曲例音响,交流听赏的感受,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再补充听赏其他用爱尔兰风笛演奏的作品。

4、学唱:《我和小提琴》听范唱,感受歌曲运用附点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

再听,学生哼唱旋律,再唱谱学唱歌词,分段练唱,注意唱准弱起节拍分三组进行表演唱第三教时教学内容听:戏虐曲,水上音乐唱:土拨鼠教学的重点、难点唱准弱起节奏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听;戏谑曲——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首第七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