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小学生食堂就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堂作为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就餐服务,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1. 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卫生和安全一直是食堂运营的核心问题,但仍然存在糕点、熟食等未经充分加热的现象。

同时,缺乏明确的蔬菜洗净处理标准以及未及时更换陈旧的调料等也会影响食品安全。

2. 品种单一:许多学校食堂只提供有限种类的菜肴,导致师生选择有限和味道单一。

这可能对健康饮食和营养均衡产生负面影响。

3. 风味不正宗:在一些学校,由于厨师水平或原材料选择有限等原因,传统菜系或地方特色菜品无法保持正宗的口味,这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就餐环境。

4. 就餐环境差:许多校园食堂的餐厅环境不尽如人意,座位座椅老旧、不舒适、布局拥挤等问题影响了师生用餐的体验。

同时,餐具卫生状况也需要得到更加重视。

5. 长时间排队:尤其在就餐高峰时段,食堂常常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

这会浪费学生宝贵的上课时间,也给校园秩序和管理带来一定困扰。

6. 食堂规模小:一些学校食堂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庞大师生群体的需求,容易导致就餐过程拥挤、声音嘈杂等现象。

二、解决对策为了改善食堂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堂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和检验制度,确保所选购和使用的食材安全无虞。

加强对师生们关心度较高的主要菜肴的制作流程管理,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员。

2. 多样化菜肴选择:学校食堂应增加菜品种类,提供更多样化的菜肴选择,涵盖不同地区和不同口味的需求。

同时,加强膳食营养方面知识的普及,鼓励师生们合理搭配食物,实现健康均衡饮食。

3. 提高厨师技能水平:学校食堂应注重培训厨师团队,提高其烹饪技术水平。

加强与当地特色厨艺传承机构的合作,保证传统菜系制作的正宗性,并考虑引入专业顾问团队提供建议。

4. 优化就餐环境:学校可以进行食堂环境改造升级工程,在布局上合理规划座位数量和座椅质量,并增加绿植、空气净化设备等改善环境因素。

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建议

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建议

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建议一、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1. 食品安全问题在许多学校食堂中,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存在食材质量不过关、存放不当、加工卫生不达标等情况。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出现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2. 菜单单一和缺乏营养均衡很多学校食堂的菜单缺乏变化,常见的菜式有限且重复。

这种单调的饮食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3. 就餐环境差一些学校食堂内部布局狭窄,桌椅不足,导致就餐时出现拥挤和排队现象。

此外,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设施维护不到位,环境脏乱差也会影响学生用餐心情。

二、管理建议1. 强化监管和提高责任意识学校应加强对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并确保操作规范。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巡查和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提高食堂餐品质量学校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加大对食材质量的监控。

采用优质原材料,并制定明确的采购标准。

此外,以营养师为参考,合理搭配菜单,以提供多样化和均衡的膳食选项。

3. 完善食堂管理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员工岗位责任清晰、操作程序完善等方面。

设置投诉渠道,对学生和员工对食堂服务进行监督与反馈。

同时,在卫生设施上加大投入,定期检查和维护厨房设备和卫生状况。

4. 增加就餐空间针对餐厅容纳人数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建或重新规划来增加就餐空间。

合理布局桌椅,并留出过道以便顺畅就餐,并能在节假日或人流高峰期提供足够的用餐空间。

5. 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为了更加客观和公正地对食堂进行评估,学校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样以来,学生和家长可以更放心地选择就餐,并将食堂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结:学校食堂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关乎他们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

然而,许多学校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菜单单一、环境差等主要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强管理监管,提高食品质量,完善管理体系,并增加就餐空间。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存在问题1.对“营养改善计划”理解偏差,供餐模式不统一据调查,笔者所在地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供餐模式为两种,一种是食堂供餐形式,一种是企业供餐模式。

管理模式不统一,由此带来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食堂供餐形式,一般是学校具备供餐条件的采用这种模式,全市仅有部分寄宿生能吃到热饭热菜,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学校;企业供应课间餐形式,因受学校食堂及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且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企业,学校不必为此牵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其简单易操作,故成了庆阳市目前最主要的营养餐供餐形式。

2.“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出现冒领和套取资金现象“营养改善计划”投入大、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情况复杂、安全风险高,不加强规范管理,很容易出问题。

当前,“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部分地区未能足额用于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甚至出现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

个别地区农村学校虚报学生数,套取国家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3.食品单一缺少变化,学生产生厌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企业供餐模式营养餐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卤鸡蛋、烤馍片、曲奇饼干、法式软面包和学生奶等食品,与合理的营养饮食即主食、肉、奶或豆类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存在较大差距。

食品单一缺少变化,长期食用可能对孩子正常饮食带来一定影响,产生厌食情绪,甚至出现许多学生随意丢弃,“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4.“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单位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就学校食堂供餐情况而言,为做好营养餐工作,基建、设备、从业人员的大量投入,且因这项工作面广量大,监管成本也会成倍增加,还有一些相关的后勤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费等。

同时,学校增加后勤人员并添置了些厨房用具,给学校加大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食堂餐厅偏小,学生不能分桌同时就餐,还要专门抽调老师进行管理。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园食堂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校园食堂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食品质量、卫生条件和餐饮服务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分析1. 食品质量问题校园食堂常出现菜肴油腻、口味单调以及快餐过多等问题。

部分厨师技艺不精湛,导致菜肴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缺乏全面评估和监管机制也使得有些供货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原材料。

2. 卫生条件欠佳学生集中在一起就餐,如缺少必要的清洁措施,则容易成为传播病菌和细菌的场所。

厕所卫生恶劣、桌椅摆放无序以及垃圾处理不当等都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3. 餐饮服务缺乏多样性学生们在校园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对食材和菜肴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很多校园食堂仅提供有限种类的食物,并且缺少考虑到特殊人群(如素食者或疾病患者)的需求。

三、解决问题对策1. 提升食品质量校园食堂应加强与供货商的合作关系,评估供货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并建立起良好监管机制。

此外,在招聘厨师时要注重他们技能以及工作经验,保证菜肴每道都精致可口。

2. 加强卫生管理学校应增加相关投入并推动全面整改,包括定期进行环境清洁、设立专人清洁桌椅以及细化操作规程等。

同时也要启动学生参与卫生管理工作,并组织相关活动宣传餐桌文明行为。

3. 提供多样化餐饮选择校园食堂需要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菜肴和特殊需求的偏好。

学校可与专业餐饮公司合作,引入外卖点或小吃摊,提供更多种类的食物选择,并确保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4. 建立食堂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一个详细的食堂评价机制,邀请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对菜品口感、服务质量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匿名评分。

并将评估结果向相关部门反馈以促使改善。

5. 促进学生关于饮食知识的教育在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营养知识、健康饮食习惯以及安全问题方面的宣传和培训,以增强他们消费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正确判断。

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完善,生源在逐渐回升,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急速提高,使得学校食堂就餐人数急剧增加,国家虽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的基础设施逐年得到改善,但就农村中小学目前用于改善食堂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还比较少,特别是村与学校用于改善食堂基础设施的经费甚少,食堂应有的配套设施达不到标准,食堂人员不配套,学校对食堂的管理不规范,而且有的学校将食堂对社会承包,各方面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食堂基础设施条件差,布局不合理农村中小学食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没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生、熟食品混杂堆放,粗、精加工食品混杂,菜板生熟混用,凉菜制作无合格单独的制作间,内外环境不整洁,无防尘、防腐、防鼠、防蟑螂、防苍蝇及有害昆虫孳生的措施,照明、通风、排烟、污水排放,垃圾存放,废物处理、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洗涤、消毒不合符卫生标准,无专业厨师,无卫生许可证等,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是有些学校食堂建筑面积不足,有的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没有足够数量的冰箱,不能满足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及保鲜要求,防蝇、防蚊、防鼠设施也不全。

随着学校招生逐年扩大,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集体就餐的需要。

二是学校食堂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审查未落到实处,食堂功能布局、操作流程及卫生设施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清洗和加工区区划不合理,未设餐具洗消间,有的对清洗后餐具无任何保洁措施,食堂卫生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性和责任心不强,在食品加工和操作过程中漫不经心,麻痹大意。

二是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未及时体检并配备、更换。

三是操作过程中有的从业人员不穿戴工作衣帽或穿戴不整洁,存在留长指甲等现象。

(三)、学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校园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学生们越来越依赖校园食堂提供的餐饮服务。

然而,校园食堂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学生对于校园食品质量和卫生条件表示关切。

例如,有些食物不符合卫生标准,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卫生隐患。

这给学生带来了健康风险。

2. 菜单单一化:很多校园食堂只提供有限的菜品选择,导致学生在用餐时缺乏多样性。

菜单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口味和饮食需求。

3. 价格不透明:部分校园食堂价格设置模糊,缺乏透明度,在就餐时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

某些商家会设定高昂价格,并以特色产品进行宰客。

4. 就餐环境拥挤:大量人员集中进入有限空间,导致食堂就餐环境拥挤不堪。

餐厅内许多座位常年占用,造成学生间难以找到一个舒适的就餐位置。

二、校园食堂改善建议为了提供更好的就餐体验和满足学生需求,校园食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一些建议: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校园食堂的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原材料来源可靠并符合卫生标准。

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定期公布检查结果,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

2. 扩大菜单多样性:校园食堂应进一步提高菜品种类与质量,推出各种口味和养生选择。

除传统热菜外,还可以增加生熟搭配的自助沙拉、果汁等新型餐饮选项,满足学生对健康和多样化口味的需求。

3. 提供价格透明度:应该建立规范的价格发布机制,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宣传价目表。

同时加强对商家行为监管,防止价格欺诈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

4. 改善就餐环境:增加就餐座位数量,优化就餐空间设计,提供更舒适的环境给学生用餐。

合理安排用餐时间段,避免高峰时段的拥堵。

5. 引入外部食品供应商:与合格的外部食品供应商合作,引入更多优质供应商和知名品牌产品。

这样既能提高校园食堂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也能丰富菜单选择。

6.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设立学生监督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让学生参与食堂运营管理决策。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CAL-KKKLL-(2021YEAR-YYRR)_BBDD农村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存在问题1.对“营养改善计划”理解偏差,供餐模式不统一据调查,笔者所在地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供餐模式为两种,一种是食堂供餐形式,一种是企业供餐模式。

管理模式不统一,由此带来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食堂供餐形式,一般是学校具备供餐条件的采用这种模式,全市仅有部分寄宿生能吃到热饭热菜,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学校;企业供应课间餐形式,因受学校食堂及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且这一模式责任风险主要在企业,学校不必为此牵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其简单易操作,故成了庆阳市目前最主要的营养餐供餐形式。

2.“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出现冒领和套取资金现象“营养改善计划”投入大、覆盖面广、涉及环节多、情况复杂、安全风险高,不加强规范管理,很容易出问题。

当前,“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部分地区未能足额用于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甚至出现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

个别地区农村学校虚报学生数,套取国家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3.食品单一缺少变化,学生产生厌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企业供餐模式营养餐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卤鸡蛋、烤馍片、曲奇饼干、法式软面包和学生奶等食品,与合理的营养饮食即主食、肉、奶或豆类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存在较大差距。

食品单一缺少变化,长期食用可能对孩子正常饮食带来一定影响,产生厌食情绪,甚至出现许多学生随意丢弃,“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4.“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单位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就学校食堂供餐情况而言,为做好营养餐工作,基建、设备、从业人员的大量投入,且因这项工作面广量大,监管成本也会成倍增加,还有一些相关的后勤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费等。

同时,学校增加后勤人员并添置了些厨房用具,给学校加大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食堂餐厅偏小,学生不能分桌同时就餐,还要专门抽调老师进行管理。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

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一、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1. 食品安全问题食堂是学校或单位提供给员工和学生就餐的地方,但其中存在着一些食品安全隐患。

例如,可能存在食材采购不合格、储存条件不达标、加工环节卫生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就餐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菜品单一与营养平衡问题一些食堂菜谱较为单一,重复性菜品过多,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而且,部分食堂普遍倾向于油炸、煎炒等高热量高盐高油脂方式烹饪菜肴,导致整体饮食结构失去平衡。

3. 就餐环境与服务质量问题有些食堂就餐环境差,桌椅损坏老旧、用餐区域拥挤、排队时间长等情况常见。

此外,部分食堂服务态度不好、管理混乱等也有待改进。

二、解决对策建议1.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食材采购环节的监督,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并建立完善的验收机制。

同时,对储存和加工过程实施严格的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还可以开展定期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 多样化菜谱设计与营养搭配食堂应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菜品选择,坚持季节性产地优先原则,注重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度和选择。

在烹饪时要尽量减少油盐用量,并注重粗细搭配、荤素结合、色香味俱佳,使得每一份菜品都能够提供均衡营养。

3. 提升就餐环境与服务质量改善就餐环境是提升食堂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要更新桌椅设施,改进用餐区域布局,增加就餐座位数目以解决拥挤问题。

合理规划流线并加强管理监督以缩短排队时间。

此外,应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知识。

4. 增加食堂透明度与监督机制建立食堂消费者议事会或类似组织,让学生和员工参与决策和监督。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就餐者的需求和意见,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

通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食堂进行不定期的食品安全抽检,确保外界对食堂管理水平的监督。

5.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管理水平学校或单位可以与相关餐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菜谱设计、原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学校小学生食堂就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苏耀松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8期
[摘 ;要:农村孩子在校的就现状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频繁报出了农村小学生食堂就餐存在的问题,起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这同时也暴露出了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对学生食堂就餐管理方面的疏漏。

那么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农村学校小学生食堂就餐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农村学生在校就餐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或建议,希望通过改善农村学生的就餐现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食堂就餐;农村小学生;问题;策略]
一直以来,孩子在校就餐是否能吃饱是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孩子就餐的营养搭配和清洁卫生,以及其就餐习惯,这些方面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层面也没有得到重视。

曾有一篇报道写到,中国某学校校长带领学生去日本参加交流活动,待到午餐时间,中国小学生互相拥挤,大声喧哗,而且有很多的吃剩饭菜;反观日本小学生,自觉排队,井而有序,吃多少打多少。

这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我国的素质教育严重落后与不足,没有从小抓起,从这些小细节也反映出了国民素质偏低。

因此,笔者实地调查了某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就餐现状,并根据其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仅供参考。

一、农村学校学生就餐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对农村小学生就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大多农村学校一天提供两餐(早餐和中餐),学校食堂中划分了相应班级的就餐区域,由于食堂有限,每个班级可分到两张桌子的就餐区域。

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将早餐和中餐准备好,待到就餐时间,学生到指定区域进行就餐。

低年级的学生由班主任打饭,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时由班主任打饭,也有时由班干部打饭。

从实践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在食堂就餐存在以下问题。

1.就餐秩序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宠爱他们,一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很少关心同学,都不肯吃一点亏。

打饭时都是你争我抢,打菜也是不为后来的同学考虑,仅顾自己;而吃饭的时候,大声喧哗甚至打闹,饭菜洒落在地,一片狼藉,这些现象都是较为严重的,那么从这也能看出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就餐习惯。

从就餐情况来看,有班主任在场的班级,就餐秩序良好;而没有班主任在场的班级,学生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没有纪律。

如果不管班主任是否在场学生都能做到文明就餐,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2.就餐习惯
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有的学生一手灰也是直接拿着碗去打饭,班主任见状也只是口头说教并没有重视起来;吃完油腻的饭菜后,学生满嘴是油,直接用衣袖擦拭而不是纸巾。

另外,常有剩饭剩菜的现象,不管是吃得完还是吃不完,都要留一点在碗里,没有做到“光盘”,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3.就餐营养
该学校食堂在荤素营养搭配上做得比较到位,基本是一荤一素一汤。

但是,笔者发现有些小学生有严重的挑食现象,特别是有许多小学生不吃芹菜、胡萝卜,看到有这些菜就用汤兑饭吃,甚至遇到不合口味的菜,连饭都不吃了。

这样下去,学生容易营养不良。

二、解决农村小学生就餐问题的措施或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就餐习惯,规范其行为
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小学生就像熔化的铁水,要趁热将其浇铸成规定的形状,不要等到冷却后,再想改变就难了。

因此在小学阶段,农村学校要注重学生就餐习惯的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行为习惯夯实基础。

在培养学生良好就餐习惯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的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为学生制定文明就餐和健康饮食的规范。

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方面的规范并不清楚,表示老师虽有讲过但没有重视,学生也就无所谓了,或者是学生不知道这些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文明就餐和健康饮食的教育,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么做的原因,并随时随地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2.树立榜样示范,集体熏陶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在其《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行为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周围伙伴及看护人的行为影响。

榜样示范具有潜移默化、激励调节的作用,若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或文明礼仪,首先老师就要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越贴近于学生实际越有利于学生模仿。

当然,在小学生良好就餐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集体的熏陶。

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小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约束。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重视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老师可以通过表扬就餐习惯好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适当地举出反例,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大家互相监督,互相进步。

有时集体的力量能够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家长的苦口婆心。

3.需要家庭的相互配合
在对小学生就餐习惯的培养中,僅靠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家庭的配合。

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那么,在学生自控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与督促,才能保证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对于家庭方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重视孩子生活习性的培养,这不单是就餐习惯一个方面,而且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培养,比如读书、写字、交流、交往等;二是鼓励孩子独立就餐,孩子的依赖性较强,有家长在身边时,习惯性地依赖父母,所以要鼓励孩子独立就餐,让孩子明白不管父母在不在身边都是一样的;三是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对小孩子来说,最想要的就是得到认可,所以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四是把握爱的尺度,现在的家庭都很宠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是家长包办了,这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把握爱的尺度,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让孩子尝试。

参考文献
[1]徐香茹.小学生就餐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