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2013-0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及实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及实践作者:黄雪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1期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传播文化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这就是本篇所谈论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跨文化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32.0?摇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91-02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目的语(英语)所在国家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文化意识强有助于学生交际时对英语的理解。
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4个重要参数为:适合性、合语法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一个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越强,对于语言运用的适合性和得体性的体现就越明显。
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是外语教学专家们认为的外语学习中的两种重要错误,而文化错误的性质更为严重。
我们英语教师要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词汇差异、习惯用语差异以及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先谈词汇差异:中英文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根据一些色彩含义的例子:汉语中的“绿色”,有“生机勃勃”之意,英语中有“嫉妒的”之意;而汉语中的“红色”有“革命”、“热情”、“警戒”之意,在英语中,则有“冒险”、“流血”等意。
再如习惯用语的差异:习惯用语大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汉语中“像蜜蜂一样忙碌”,在英语中表达为“as busy as bees”。
不管是英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中形成的,除有少许的文化融合现象外,更多的是彼此无法找到对应的用语,如“a Judaskiss”,(犹大之吻,汉语意为口蜜腹剑)。
还有日常交际中的差异:在汉语中,人们见面时问候“Have you had your dinner?”,而在英语文化中则认为这是干预他们的隐私权。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13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1,2013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9(总337期)Total No .337本文为教育教学立项课题———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XYJ2012017)研究论文。
收稿日期:2012—09—20作者简介:宁强(1980—),男,辽宁沈阳人。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讲师,英语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法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宁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以教育基本原则和教育规律为准绳,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考虑问题,介绍并分析了理论讲授部分可以试用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善传统语法课堂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局面,让师生在英语语法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有所精进。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理论讲授;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45—02一、引言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在国内多数院校都有开设,算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语言学习者应该都清楚,语法是语言应用的一根线,没有这根线,语言应用便无从谈起。
尤其是对专业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直接体现专业水平。
这里,笔者以英语语法课堂理论讲授部分为前提,从教师的视角,以教育基本原则和教育规律为准则,探讨一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问题。
二、理论讲授方法(一)归纳法(启发创造原则)。
所谓归纳,即从特殊到一般。
落到语法理论层面,特殊即指语法理论在语言使用中的应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教学法即指通过比较分析语法理论在语言使用中的应用,总结归纳出该语法理论的实质。
归纳教学法较传统语法课程中的理论讲授更贴近日常应用,更直观生动,更突显出语法理论的实用性、普遍性和必要性。
英语教学方法范文

英语教学方法范文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目标和教学环境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英语教学方法。
一、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是指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综合教学法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二、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情景,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机。
四、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和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六、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
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软件、音视频等教学资源,使语言学习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个别化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八、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交际能力。
九、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浅析分层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浅析分层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作者:芦校玉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3期摘要:应用性很强的语言类科目——英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师很难按既定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差异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结合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就分层教学和任务教学法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做了全面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任务教学初中英语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081-01新课改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校属省会城市的二类中学,优等生员严重流失,整体生源数量下降,加之农民工子弟的入校,致使学校现有生源参差不齐,他们的成长环境、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普遍存在差异性,尤其作为两极分化较严重的英语学科出现了“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现状,严重影响总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我校的英语教学。
为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学生的需求,针对这类学校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在我校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推出了分层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既兼顾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也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特长的发展。
1 分层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同时使用分层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总体模式以班级内的分层为基本教学框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任务教学法,大纲基本知识要求的培养目标是在听说读中学认知,进行语言输入和方法培养,针对全体学生精讲多练,对于后进生(A组)在这个阶段最常用的就是提问、对话等教学活动方式;在此基础上中等生(B 组)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量阅读的方式增强英语的感性渗透;而优等生(C组)更不能满足于现状,更注重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设计不同的语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英语综合运用。
西安邮电大学2013-2014-01学期课程表

关于2013级课表以及F段教室
情况说明
各位任课教师:
因13级新生第七周开始上课,为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经研究决定,从第七周到第十八周每周六进行补课。
补课规则为从第七周周六开始,每周六按照周一至周五的教学计划依次进行补课,即第七周周六补周一的课程,第八周周六补周二的课程,依次顺延循环。
课表中教室号以F开头的教室,为东区新盖实验楼教室。
例如F0208:代表东区实验楼二楼208教室。
教务处
2013-07-01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三)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二十二)。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作者:王晓春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去。
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初中英语【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5-0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此次课程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带动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的结构、标准、措施、资源开发以及教学教材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
“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成为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主线。
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要求教师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取任务教学途径。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含义所谓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指将任务作为核心进行语言组织、单位计划的教学方式。
其中“任务”就是人们在每天生活和工作中所不断进行的各项活动。
然而,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任务型的教学中,“任务”主要是指将真实世界作为参照,通过形式语言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因为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任务”和真实生活中任务存在很多一样的地方。
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在印度南部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在此次实验中把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了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这次实验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很多语言学家开始研究任务在教学中的作用,于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

・52・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实用化和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高职院校日语专业要开展实训教学,适应社会对日语实用性人才的需要。
要想开展好实训教学,教师要深刻了解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实训教学如何安排、实训教学的问题点、多样化实训教学以及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的作用这五个特点。
一、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想教好实训课,首先要有实训的目标。
要通过实训教学,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理解职场工作的内容与意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教师要将会话课、听力课、商务日语精读课等教学课程中学习得到的日语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训教学的方式,将短期的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应用知识;将抽象化知识转变为具体印象化知识;最后将概念性知识转变为情景印象。
教师要以任务入手慢慢向学生渗透教学法,更加要模拟情景教学的方法方式[1]。
做到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二、实训教学如何安排实训教学的安排要根据实训计划,按照不同学年,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实训内容。
要以教师为辅(指导、引导、辅导),学生自主实施。
安排不同工作(商务)场景,学生自主编组,自主编排,自主完成。
教师更要做好督促、指导、检查、评定工作。
要以常规化、常态化、多样化为中心安排实训教学。
[收稿日期]2012-11-12[作者简介]马莹妮(1985-),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广东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日语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3)01—0052—02浅谈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马莹妮(广东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40)摘要:随着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日语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长,许多高职院校也创建了日语专业。
论法语传统教学法与FLE交际教学法对于基础词汇教学的不同

论法语传统教学法与FLE交际教学法对于基础词汇教学的不同作者:王姗姗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文章根据目前在法语教学中所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就词汇教学一点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两种教学法的内涵、教学手段、运用场合以及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
希互取其长补其短,形成对学生更行之有效的教授词汇的方法,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记忆和运用词汇。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FLE;交际教学法;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33—02一、传统教学法与FLE交际教学法的内涵法语传统教学法指老师利用黑板、粉笔、课本等基本的教学条件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以语法和句子结构为纲,重视知识的传授、语言形式的掌握以及基本技能的操练。
老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的重要任务为听和记录,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灌输。
这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对在中国国内环境中学习外语的学生是必要的。
受传统法语教学法的影响,一些老师往往把学生掌握语言形式作为教学的目的,并全力以赴地训练学生,让其准确了解语言形式,而往往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表面上看对法语掌握得不错,实际上离语言学习目的的要求甚远。
为此,很多从事法语教学的教师和专家进行了探讨,法国的FLE(franc,ais langue étrangère)教学法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法国FLE教学法主要经历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整体结构视听法、交际法几大阶段。
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可清晰地感受其发展趋势,即: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对象从客体过渡到主体,FLE领域也在80年代开始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使FLE实践与研究走上正确方向,也代表了它今后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从侧重语言形式的教学转向语法与交际能力相结合的教学——FLE教学从语法翻译法到视听法,重点都在语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