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案
最新2017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本册教材具体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1、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2017-201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班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 、例3)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6、7)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课题:数的产生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例4)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第二单元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三单元角的度量
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角的度量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笔算乘法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课题:数量关系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班级四年级使用人姓名指导人评价。
2017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时编号1-1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难点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 5 0 0 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3、教学例1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老师:这个数有多大呢?(2)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北师大版2017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导学进度表导学年级四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册周课时 4 总课时65 开课日期2014年8月27日周次时间导学内容课时备注起讫1 8月25日8月29日一、认识更大的数 32 9月01日9月05日一、认识更大的数 43 9月08日9月12日二、线与角 44 9月15日9月19日二、线与角 45 9月22日9月26日二、线与角 46 9月29日10月03日三、乘法 27 10月06日10月10日三、乘法 28 10月13日10月17日三、乘法 49 10月20日10月24日四、运算律 410 10月27日10月31日四、运算律 211 11月03日11月07日四、运算律 412 11月10日11月14日五、方向与位置 413 11月17日11月21日六、除法 414 11月24日11月28日六、除法 415 12月01日12月05日六、除法 416 12月08日12月12日七、生活中的负数八、可能性 417 12月15日12月19日数学好玩 318 12月22日12月26日总复习 319 12月29日01月02日总复习 22001月05日01月09日期末考试说明1、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填写;总课时按照周课时乘以上课周数计算;课时指每周实际上课时数。
2、导学内容指实际导学课,包括复习,检测,扩展等内容;备注写出放假等缺课时原因。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017年人教版2017年秋季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3)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4)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7)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10)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12)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15)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17)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3)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6)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28)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31)第12课时综合练习 (34)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36)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38)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39)课2时练习课 (42)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43)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44)第2课时角的度量 (46)第3课时角的分类 (48)第4课时角的画法 (50)第5课时练习课 (52)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4)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55)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57)第3课时练习课 (59)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1)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3)第6课时练习课 (65)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6)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67)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69)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71)第4课时练习课 (72)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74)第6课时认识梯形 (76)第7课时练习课(一) (78)第8课时练习课(二) (79)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0)第1课时口算除法 (81)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3)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85)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87)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9)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91)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2)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94)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97)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99)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101)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03)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4)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7)第3课时练习课 (109)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10)第1课时沏茶问题 (111)第2课时烙饼问题 (113)第3课时田忌赛马 (117)第4课时练习课 (119)第九单元总复习 (121)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122)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125)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127)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129)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131)第6课时统计复习 (132)第7课时复习课 (13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2017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2、数的产生………………………………1课时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1亿有多大?………………………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 5 0 0 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017年新人教版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亿之内数的认识单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 1课时总第课时知识与技术: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感情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知道亿之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联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觉亿之内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课要点感觉学习较大数的必需性,领会较大数的本质意义。
教课难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师:在平时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碰到、用到比万大的数,此刻老师想利用几组数据来展现生活中比万更大的数。
课件出示:1.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 9600000 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 平方米。
3.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 35000 平方米。
4.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约为440000 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 人集合,是当前生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5.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19612368 人。
指名学生依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并请学生说出一些对于大数的案例。
提出问题:以北京市人口19612368 人为例,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师生简单沟通后,教师指出:经过今日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必定会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亿之内数的认识)二、研究新知1.复习。
(1)请学生说出万之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填一填,说一说。
10 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千是()。
谈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读出以下各数: 2362、1002、8945。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重点: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计数单位: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 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 按照个级的读法读, 再在后面加读一个 “万” 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引导学生说出亿内数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
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先写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 占位。
万级,再写个级如果哪一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
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0 占
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作业设计: 1.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3┆ 2680 164 ┆5800 520 ┆ 5000 47 ┆0050 307 ┆0800 3060┆ 0900 10 ┆ 4070 120 ┆ 0605 1 ┆0000┆ 0000 2.教师说明:改革 20 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投影) (1)1993 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 8130000 吨, 1997 年增加到 12840000 吨. (2)1994 年,我国煤炭开采 12350000 吨,到 1996 年,煤炭开采 21500000 吨. (3)1993 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 10360000 门. (4)1994 年,我国生产照像机 42900000 架.
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 这些数都很大, 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数学学案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
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 2 - 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
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 - 3 - 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 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及教学计划:周次时间教学内容1 9、1——9、2 一、认识更大的数2 9、5——9、9 一、认识更大的数3 9、12——9、16 二、线与角4 9、19——9、23 二、线与角5 9、26——9、30 三、乘法6 10、3——10、7 国庆节7 10、10——10、14 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8 10、17——10、21 四、运算律9 10、24——10、28 期中复习10 10、31——11、4 期中考试11 11、7——11、11 五、方向与位置12 11、14——11、18 六、除法13 11、21——11、25 六、除法14 11、28——12、2 六、除法15 12、5——12、9 七、生活中的负数16 12、12——12、16 整理与复习(二)17 12、19——12、23 八、可能性18 12、26——12、30 总复习19 1、2——1、6 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
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
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
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
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
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的一定范围。
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
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
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
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
如=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很大。
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 4005、 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二、自主学习认识“十万”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