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与戒断

合集下载

药物依赖与戒断

药物依赖与戒断
磷酸化转录因子
离子通道和受体磷酸化
药物依赖相关的靶基因表达
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离子通道 细胞内信号传达系统表达 神经递质或活性物质合成
神经元敏感化
适应性改变
神经元形态结构相关物质表达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1.渴求与强迫性觅药行为精神依赖的特征性表现 2.戒断综合征生理功能紊乱
精神和行为异常、躯体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复吸(relapse) 重新滥用。
依赖性药物分类



麻醉药品 阿片类(opioids) 可卡因(cocaine) 大麻类(cannabis)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中枢兴奋药 致幻剂 其它:烟草、酒精、挥发性溶媒
不同依赖性药物作用的受体和受体信号不同
药物
阿片类药物 可卡因 安非他明 酒精 大麻 μ、δ、κ受体 通过抑制多巴胺转运体,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通过增加多巴胺释放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增强GABAA受体功能抑制NMDA受体功能 兴奋CB1、CB2受体
GABA、Ach 能神经元
前额叶皮层(PFC)
DA能神经元
海马、 杏仁核
谷氨酸(Glu) 能介导的兴奋性 传入神经末梢 DA受体 (DA1) 奖赏效应
+
+
伏隔核(NAc)
DA释放
天然或药物性激励
药物依赖性
药物分h 能神经元
消除 抑制

μ受体
前额叶皮层(PFC)
阿片类
DA能神经元
海马、 杏仁核
谷氨酸(Glu) 能介导的兴奋性 传入神经末梢 DA受体 (DA1) 奖赏效应
+
+
伏隔核(NAc)
可卡因、安非他明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药物滥用的危害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药物滥用的危害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人们无规律或不合理地使用药物,超出医疗需求或药物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药物滥用带来了严重的健康、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物滥用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身体健康危害:1.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身体器官受损。

某些药物在超出正常剂量的情况下,会对身体造成直接的损害,如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功能受损。

2.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身体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戒断反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 药物滥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某些药物具有过敏反应,滥用药物会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导致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症状。

二、心理健康危害:1.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心理依赖。

滥用某些药物会给人带来快感,导致心理依赖,使人对药物产生情感依赖,丧失独立性和自控力。

2. 药物滥用可能引发精神疾病。

滥用某些药物会扰乱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出现,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

3.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某些药物对大脑神经传递起抑制作用,长期滥用会损害认知能力,影响思考、判断和学习能力。

三、社会危害:1.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滥用毒品或非法药物会引发强烈的欲望和侵犯他人的行为倾向,增加犯罪发生的概率。

2. 药物滥用可能影响工作和学习。

滥用药物会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导致错失机会和挫折感,降低社会竞争力。

3. 药物滥用可能对家庭和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滥用药物会使人变得冷漠、疏远家人和亲密关系,造成家庭不和谐、人际关系破裂等问题。

预防药物滥用的措施:1. 加强药物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药物滥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培养正确使用药物的意识。

2. 严格执行药物管理法规。

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和监督,减少滥用药物的渠道,防止非法药物流入市场。

3. 增加社会支持和康复机构。

建立康复机构,为药物滥用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戒除药物依赖。

浅谈精神药物的撤药反应_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_汪志良

浅谈精神药物的撤药反应_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_汪志良

表1 戒断反应量表评分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数治疗后3天 治疗后5天 治疗后7天分数 减分率(%)分数减分率(%) 分数减分率(%)对照组 30 18.75±3.58 12.20±1.2733.33 7.23±125 59.97 2.63±0.93 85.16 研究组 30 19.60±3.09 11.10±1.5642.67 6.77±104 64.86 2.27±0.78 88.272.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HAMA评分治疗后7天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7天分数 分数 减分率(%) 对照组 30 17.93±3.77 8.17±2.10 53.78 研究组 30 18.50±3.85 8.03±2.33 56.54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头晕4例,走路不稳2例,嗜睡2例;对照组:头晕8例,走路不稳4例,嗜睡4例。

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与对照组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在减少药物剂量后不良反应缓解。

3 讨论苯二氮䓬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所有种类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的疗效相当[3]。

半衰期长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对老年人或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会有过度镇静的风险[4],而且显著增加跌倒骨折,甚至是死亡的风险[5],许多酒依赖的患者有肝功能损害,酒精性肝病是滥用酒精的主要并发症之一[6],而震颤谵妄又多发生于合并躯体疾病、进食情况差、年龄较大的患者,因此使用短半衰期苯二氮䓬类药物相对安全[3]。

奥沙西泮是多种苯二氮䓬类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短,具有抗焦虑、抗惊厥、镇静、催眠、缓解酒精戒断症状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焦虑症、失眠症、酒精戒断的治疗[7]。

药物依赖中草药戒断的应用研究进展

药物依赖中草药戒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关键词 】 :中草药 ;药物依赖 ;戒断 【 中图分类号】R 8.0 227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7— 57 (00 9 01 0 0 8 1 2 1)0 — 08— 2 0
Re e r h P o e s i p ia i n o u s a c r c s n Ap l t fDr g—d p n e tW i r wa y Ch n s r a e i i e c o e e d n t a lb i e e He b lM d c hd n
S mma ie n a y e e c reai el e au e d ifr t n p b i e e e t e r d ito u e eChn s dc n e u rz d a d a l z d t o r lt t rt r sa n omai u l h d i r c n a sa n rd c d t i e e me ii et . n h v i n o s n y n h h
药物滥用是 全球最严 重 的社会 问题之一 。 目前全世 界 约有 2 5亿的药物 滥用者 ,且 处于 每年 上升 的趋势 ,毒 品 . 交易也屡禁不 止 ,交易量 越来 越大 。毒 品贩运 已涉及全 球 10多个国家和地 区 ,10多个 国家和地 区存在 毒品 消费问 7 3 题 ,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 8 0 00亿至 10 0亿美元 。相 当 00 于世界 贸易额 的 1% ,仅次于全球 贸易额最 高的军火 贸易 。 3 毒 品是全球性社会 公 害 , 品滥 用不 仅对 吸毒 者本人 ,而 毒 且对家庭 、对社会 都有极 大的危 害。吸毒不 仅损 害身体健 康 ,还会造成肝 炎、性 病 、艾 滋病 等 疾 病 的感 染 和传 播 。 近年来戒毒的治疗方法已不再拘泥于单一 的西 医西药治疗 , 而是趋 向于多 样 化 ,包 括 西 医药 、中 医药 、中西 医结 合 、 针灸 、气功以及蒙 药、藏药等 。中医药戒 毒具有 安全 无不

解析药物依赖与戒断的相关知识

解析药物依赖与戒断的相关知识

解析药物依赖与戒断的相关知识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对于该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停止使用该药物会引发一系列戒断症状。

这种依赖可以涉及各种类型的药物,包括镇静剂、麻醉剂、抗焦虑剂、抗抑郁剂等。

一、药物依赖的形成过程在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逐渐对该药物产生耐受性。

这意味着需要逐渐增加用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身体也开始适应此类药物的存在,并建立起对其效应的补偿机制。

当使用者试图停止或减少用量时,这些补偿机制将失控,导致出现戒断症状。

二、药物戒断症状1. 生理方面的戒断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疼痛、震颤等。

2. 心理方面的戒断症状:焦虑、恐惧、易激动等情绪变化。

3. 精神方面的戒断症状:失眠、嗜睡、幻觉、妄想等。

三、药物依赖与社会影响药物依赖不仅对个体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社会造成负担。

长期药物滥用可能导致人陷入经济困境,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甚至危及家庭和人际关系。

此外,若在驾驶或操作机器时出现戒断症状,还可能引发事故。

四、戒断的治疗方法1. 逐渐减少用量法:该方法是通过逐渐减少药物用量来帮助身体适应减量并慢慢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2. 替代疗法: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替代药物来缓解戒断症状,并逐渐减少剂量。

3. 心理治疗:药物依赖常伴随精神问题,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并提供支持。

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走出药物依赖。

五、预防药物依赖1. 合理使用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严格控制用量和时间。

2. 提高个人意识:加强对药物依赖的认知,了解相关风险,尽可能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药物。

3. 寻求支持:如果对某种药物产生了依赖性,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以及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戒断治疗。

六、药物依赖的风险因素1. 遗传因素:某些人天生更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如基因变异会增加个体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2. 个体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增加对镇静剂和抗焦虑剂类药物形成依赖性的风险。

依赖性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依赖性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依赖性的名词解释药理学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药理学中,依赖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当人体对某种物质的长期暴露后,产生对该物质的需求,并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依赖的现象。

这种依赖性常常与药物滥用或成瘾有关,因此,深入了解依赖性在药理学中的含义和机制,对我们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防止滥用和成瘾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依赖性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身体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是指当人体对某种物质长期暴露后,身体适应性的产生,以至于必须维持一定浓度的该物质才能保持正常状态。

这种依赖性常表现为戒断综合征,即在物质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例如焦虑、震颤、恶心等。

而心理依赖性则是指对某种物质的欲望或渴望,不以身体依赖为基础。

人们对于这种物质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无法摆脱对它的追求和需求。

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或物质往往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如镇静药、麻醉药、镇痛药等。

这些物质作用于大脑中特定的神经递质系统,改变神经递质的分泌或传导过程,从而产生药物的效应。

当人体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之后,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适应性调整,形成身体或心理依赖。

举例来说,镇静药常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

这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身体依赖的产生。

当患者减少或停用这些药物时,由于GABA受体的调整,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失眠等。

此外,心理上的依赖也可能发生,患者对于这种药物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和渴望,难以摆脱对它的依赖。

为了预防和治疗依赖性,药理学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一方面,他们致力于发现新的目标分子,以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降低药物的依赖性。

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减少患者对药物的长期暴露,从而降低依赖性的风险。

此外,心理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药物依赖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5 人类药物依赖性及戒毒药解析

15 人类药物依赖性及戒毒药解析
第十五章
人类药物成瘾及依赖性
药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赖性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人体对于药品心 理上或/及生理上的一种依赖状态,表现为一种 强迫性或非强迫性的要求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 和其他反应。 ·药物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 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这时候必须在足量药物维
打哈欠,谵妄状态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甚
至有生命危险。
谵妄

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 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是在意识清晰度 降低的同时,表现有定向力障碍,包括时 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 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幻觉以幻视多 见,内容多为生动、逼真而鲜明的形象, 如看到昆虫、猛兽、鬼神、战争场面等。
多汗、便秘、皮肤干燥;
·脸红、头晕;
·体温升高或降低;
·心悸,心动过速;
·白细胞升高,血糖降低;
戒断综合征:
·焦虑不安、打哈欠、寒颤、疼痛、失眠;
·哀求给药; ·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状态,有生动的幻觉; ·自主神经症状明显:恶心呕吐、痛觉过敏、瞳孔扩 大、发热出汗;
·肌肉抽搐。
停药6-8小时出现,72小时候减轻,焦虑等精神症状 持续1-2周。
罂粟的花和果实
罂粟的果实
虞美人
精神症状: ·情绪低落、消沉、易激惹; ·服药后:欣快感、松弛、白日梦、精神抖擞; ·性格变化极为严重:自私、说谎、不关心他人、 对社会失去责任感;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失眠、睡眠质量差、昼夜节律颠倒;
·智能障碍不明显。

药物依赖与戒断

药物依赖与戒断
12
不同依赖性药物作用的受体信号转导机制
药物 阿片类药物 作用受体 μ 、δ 、κ 受体 Gisp 信号转导
可卡因
安非他明 酒精 大麻
致幻剂
通过抑 抑多巴胺转运体 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通过增加多巴胺释放 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增强GABAA受体功能 抑制NMDA受体功能 兴奋CB1、CB2受体
部分激活5-HT2A受体
11
细胞和分子机制
二、中脑腹侧被盖区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 其投射纤维在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有密集分布,此外,还有大量GABA 能神经元及乙酰胆碱等中间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DA神经元有突触 联系,在正常状态下,VTA、DA神经元的活动受到GABA中间神经元 的紧张性抑制。NAc不仅接受中脑VTA DA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而 且还汇集了前额皮质(PFC)、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由谷氨酸(Glu) 能介导的兴奋性传入神经末梢;在DA和Glu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共同 参与下对NAc突触后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NAc内存在大量DA受体, 天然性或药物性激励刺激大多直接或间通过增加DA释放,后者作用 于DA受体(主要是D1受体)从而完成奖赏效应。 不同的依赖性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 促进NAc内DA释放,从而产生依赖性。 (见表)
5
基本概念
(四)脱毒(detoxification):是指能逐渐清除体内毒品
,减轻主观不适感,减轻可观察或可测量的戒断症状,预防突然 中止体内毒品后产生健康风险的治疗过程。
治疗目标:1,去除毒品,从毒品依赖变成无毒状态; 2,帮助毒品成瘾者长期处于操守状态。
(五)复吸(relapse):是指经临床脱毒治疗或以其他方式
一、渴求与强迫性觅药行为
—— 精神依赖性的特征性表现。 (追求药物的精神效应和避免戒断 症状的痛苦)15ຫໍສະໝຸດ 临床表现二、戒断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精神依赖性
a
3
1.身体依赖性:
反复使用具有依赖性潜能药物所造成的一种状态,
用药者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戒断综
合征
2.戒断综合征
突然停止或减量使用依赖性药物,或使用依赖性药
物的拮抗剂后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
3 精神依赖性或渴求:
使人产生一种对药物欣快感的渴求,这种精神上不
社会医学系统工程:
组成:
三大基本环节
实施:
1 临床脱毒治疗 2 后续康复巩固 3 重返回归社会
1 正确诊断,制定治疗计划
a
12
2 临床脱毒治疗
首要环节
治疗目标:
1 帮助病人从毒品依赖变成无毒状态
2 帮助病人维持无毒状态
治疗机理:
1 降低戒断症状到最低限度
2 有效治疗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引起的并
1 症状标准:
2 严重标准:
症状与严重程度与所使用的物质和剂量有关,再

使用可限制
4 排除标准
排除单纯的后遗效应。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 最近停药时,条件刺激可诱发戒断症状。
三 实验室检查
尿样进行定性和定a量分析
11
第五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药物依赖治疗:
五复吸
定义:
一般指经临床脱毒治疗或以其他方式及其他原因
停止使用依赖性药物一段时间后,依赖个体又重新滥用
依赖性药物并形成依赖。

a
6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一 麻醉药品
1 阿片类
2 可卡因类
3 大麻类
二精神药品
1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2 中枢兴奋药
3 致幻药
三其他
1 烟草
2 酒精
a
1
基本概念
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药物依赖的机制
为什么?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怎么办?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病人的麻醉处理 麻醉辅助脱毒
应用
a
2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一 药物耐受性
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后,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以至
消失;或是如果要获得同样的药物效应,需要不断增加

测仪调整用药方案
2 严密监测心率
3 高度警惕戒断症状
全身麻醉 给以哌替啶,吗啡
椎管内麻醉 给以氯胺酮和丙泊酚
4 手术结束时
不推荐使用拮抗剂
a
19
第七节 麻醉辅助脱毒
麻醉辅助脱毒
实质:由麻醉学,危重病学,精神病学,戒 毒等领域专家以及相应的专业护理人员和社会
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快速戒毒医学措施
发症
3 心理治疗
治疗方法:1 依赖性药物递减疗法 2 药物替代方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4 针刺疗法
a
13
3 康复治疗
尽快进入
TC康复治疗形式
4 复吸预防和回归社会
复吸预防应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结合

a
14
第六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病人的
麻醉处理
一 病生特点
1 精神障碍
2 营养不良
3 重要脏器功能下降
药物的剂量。
二 药物依赖性
定义: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 ,有时包含身体状态。表现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使 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 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不适感。
注意:1 依赖性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耐受性
2 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耐受性
分为;1 身体依赖性
依赖性的基础
负性强化效应:
能引起精神不快或身体不适,促使人或动物为避
免这种不适而采取被动觅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
效应。它是身体依赖性的基础,促进药物滥用。
a
5
四 脱毒
定义:
逐渐清除体内毒品,减轻可观察或可测量的戒断症 状,预防突然中止体内毒品后产生健康风险的治疗过程 。
治疗目标:
首先 帮助病人去除毒品,从毒品依赖变成无毒状态 其次 帮助病人长期处于操守状态
能自制的强烈欲望驱使滥用者周期性或连续性地用药
身体依赖性与精神依赖性的主要区别:
精神依赖性停药后出现严重的戒断综合征
a
4
三 强化效应
定义:药物或其他刺激引起个体强制性行为
分为:
正性和负性强化效应
正性强化效应:
引起欣快或精神愉快舒适的感受,促使人或动物
主动的觅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它是精神
减量用药所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
(三)精神障碍
(四)中毒反应
(五)神经系统损害
(六)其他继发改变
1 感染
2 对胎儿和a 新生儿的影响
9
二 诊断
(一 ) 病史采集
(二) 诊断标准
1 依赖综合症诊断标准:
根据CCMD-3,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
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且这
4 孕妇
a
15
二 麻醉处理
(一) 麻醉前准备
术前足量应用抗胆碱药
尽量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
a
16
(二)麻醉选择
1 全麻
一般选择气管插管全麻
阿片类药物
注意:1)正在使用依赖性药物者考虑选择阿片类
药物,需加大剂量
2 )处于戒毒期 尽量不使用阿片类药物
全身麻醉药、镇静药、肌松药:选择尽量避免使用对
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的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
(1) 症状标准:
(2)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
最近1年内的某段时间内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

a
10
2 CCMD-3戒断综合症诊断标准
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综合症,由此引
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症状与病程
与停用前所使用的物质种类和剂量有关
3挥发性溶媒
a
7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机制
一 参与依赖形成和发展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二 药物依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a
8
第四节 药品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 临床表现
精神、心理障碍,戒断症状 ,中毒和其他相关并发 症
(一)渴求与强迫性觅药行为
(二)戒断综合症

戒断反应: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后,一旦中断
心、肾、肝影响较大者
注意:1)调整药物剂量
2)药物依赖患者应加大剂量
3)肝肾功能不全和低蛋白血症,调整相应

量和追加时间
a
17
2 椎管内麻醉
全身情况好,手术时间短的患者 ,谨慎施行
注意禁忌症
3区域阻滞和神经阻滞
短小简单的手术使用
严密监测
注意局麻药中毒和戒断症状
a
18
三 麻醉管理
1 根据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双频指数,肌松
方法:在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状态下,用阿 片类药物的拮抗剂将患者的戒断症状激发出来 ,迅速越过高峰期,转入戒毒恢复过程
a
20
一 术前准备
二 脱毒过程
三 适应证
四 禁忌证
a
21
五 并发症
1. 呕吐和腹泻
2. 脓毒症
3.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4. 神经系统并发症
5. 肾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