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过1000m所需的时间一定是100s
➢ 例4:某校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 比赛中测得第5s末的速度是9.0m/s,第10s 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 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D )
A
0
20
100
B
0
10
100
C
200
10
400
1、请比较A与B(相同的位移)运动的快慢
2、请比较B与C(相同的时间)运动的快慢
如何比较A与C的运动快慢呢? (不同的位移,不同的时间)
速度的基本概念
➢ 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 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 公式:v=△x/△t ➢ 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 大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 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速度是一个矢量
➢ A. 1.02m/s
B. 5.1m/s
➢ C. 9.0m/s
D. 10m/s
例5、物体做直线运动,前10m的平均速度为10m/s, 后10m的平均速度为20m/s,这样求出整个过程的 平均速度为(10m/s+20m/s)/2=15m/s。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求出正确值。 解答:这种解法是错误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x/ △ t,全过程总的位移是20m,总的时间是 1.5s,所以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3.3m/s。而 15m/s为速度平均值。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 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 知道直线坐标系中坐标与位移的关系2. 了解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3. 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速率4. 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 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2.坐标的变化量:Δx =________,Δx 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Δx 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__。
3.时间的变化量:Δt =________。
二、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示式:t∆∆=x ν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
1 m/s =________ km/h 。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自主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 .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 .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注意: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说明该速度与所选正方向同向或反向。
②比较速度大小时只看其绝对值的大小。
3.(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t ∆∆=x 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 跟发生这段位移_________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公式:t∆∆=x ν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物理意义: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和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叫做速率.(2)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运动的__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_。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215教育版教材分析:本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内容,它与本章前2节内容一样,属于运动描述的基础知识。
高中学习的“位移”和初中学习的“路程”有本质区别,首先要强调高中的“速度”和初中学过的速度有本质区别,才有利于学生对速度矢量性的理解。
平均速度和瞬间速度的区别,引发学生对过程量和状态量的思考,为学生学习后面内容打下建模能力的基础。
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已经开始习惯抽象逻辑思维,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所以采用龟兔赛跑的案例开始本节微课的探究,密切联系实际,得出运动快慢的规律;2.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速度最初的认识停留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上,并且知道了用比值法这一思想,对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几个过程量和状态量,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引入做好铺垫。
对于“速率与速度”“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等概念的区别,应从实际生活中发掘实例,帮助学生区分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其矢量性;(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和意义;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物理观念:利用童话故事的导入建立物理观念,形成有关速度知识体系的框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动快慢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2)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过程中,体会极限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用对比的方法逐步推敲建立描述物体快慢的统一标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极限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度为4m/s,则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补充:X-t图像
1.物理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
定各时刻物体的位置或相对参考点的位移。
2.x-t图像: 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x
3.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当k>0时,匀速直线运动,v与规定的方向相同,如①。
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一、速度(v)
1.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相应的时间之比。
x
3.定义式: v
t
注:该式是定义式,不能认为速度与△x成正比,速度与△t成反比。
4.单位: 国际单位制为m/s或m•s-1
其他单位:km/h或km•h-1
1m/s=3.6km/h
速度以及这15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v1=2m/s;v2=3m/s;
v3=2.4m/s;v=2.47m/s
注意:必须指明物体是在哪段时间
内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每个5s内
的平均速度
不同,那么
在求平均速
度时应注意
什么?
三、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C.前4s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4.0m/s
4.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在某时刻的初速度为3m/s,则在1s内物体一
定走3m
B.物体在某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1s内
物体一定走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段时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2)如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v1,后一 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 速度?
三、瞬时速度
⒈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 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v x t
⒉ 当△t 非常非常小, △x/△t 就可以看作某时 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 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 B.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 km
• 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 km/h
• D.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
某人在400m环形跑道上比赛,跑完 400m所用时间为100s,到达终点时的 速度为6m/s,求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和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和速率?
⒊ 物理意义:精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⒋ 方向:这一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四、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
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 _速__率__ 。
五、平均速率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标量。
• 练习.小明家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 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
• 练习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 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M点出发,同时到 达N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B
M
N
C
• A. 三个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度相同
• B. 三个质点到达N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 C. 三个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率相同
• D. B质点从M 到N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 作用: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越快,速度越大2、 定义:质点通过一段位移△X 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tx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1km/h ≈0.28m/s4、 速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5、 平均速度:用v =tx ∆∆求出的速度只表示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平均速度,它反应了质点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运动的平均快慢,公式:v=tx ∆∆。
如图:一个质点沿曲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用时△t=3s ,经过测量得知AB 间的距离为12m ,即位移大小为△X=12m ,所以这段过程中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tx ∆∆ =312m/s=4m/s ,方向:A----B6、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质点在这段时间上的平均运动快慢,他不能精确描述质点在具体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为了精确的描述质点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矢量)从t 到t+△t 的时间间隔里平均速度为v =tx ∆∆,如果这里的△t 取得很小很小近似与零,这时tx ∆∆就可以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称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他的意义可以精确地表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始终相等7、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如汽车时的速度计表示的就是汽车运行时的瞬时速率(标量)8、 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标量)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感念 练习:1.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3m/s,乙质点的速度为/s-5m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3》-5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甲乙两质点一定相距80m2. 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 D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3. 短跑运动员在100m 赛跑中,测得1s 末的速度为7.5m/s ,12.5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7.8m/s B 、8.0m/s C 、8.85m/s D 、10.2m/s4. 5.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0min ,前2min 行驶了720m ,最后2min 行驶了600m ,中间一段行驶了1440m ,他在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6. 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时间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 0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7.甲乙两个小分队进行行军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个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个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 、小分队的平均速度v 甲=v 乙C、y—x图像表示的是速率v—t图像D、y—x图像表示的是位移x—t图像8.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m/s C、汽车通过站牌的速度是72km/h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9.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物理量10.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32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31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为()A、24km/h B、35km/h C、36km/hD、48km/h11.运动的小球作同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关于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是()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在这4s内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12.为了传递,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宋朝设“极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m),每到一驿站换人马接力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A、与成人步行的速度相当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C、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D、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13.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2000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旅程123.58km,直线距离109km,不借用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向联合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v=_______m/s,每游100m所需的时间t=____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初中知识点回顾: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2)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综合(1)(2)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可见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说明:定量: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量)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 vs t = s=v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1米 ∕秒 = 3.6千米∕时 1千米∕时=0.28或185米 ∕秒 可见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说明:速度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变速运动,只不过,路程用某段的总距离,时间是指在这段路程中所花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新课: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A 点坐标x 1 :表示汽车在t 1时刻的位置,B 点坐标x 2 :表示汽车在t 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 x = x 末 – x 初 (表示汽车的位移)⑴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 2 – t 1思考与讨论: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上述汽车沿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 是正值还是负值?二、速度初中物理中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讨论交流:这一定义能否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炼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Δx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mV、R=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平均速度 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 1s内通过 的距 内通过5m 2s内和第 内各通过 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 的距离, 4s内又 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又 通过了15m的距离 求汽车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和第 的距离。 通过了15m的距离。求汽车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和第 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平均速度
6. 求证: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前半时间内 求证:某物体做直线运动, 的平均速度为v 的平均速度为 1,后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1 + v2 ) 2 。 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 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 度为v 度为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v1v2 。
v率 = v度
思考:讨论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 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大小关系。
瞬时 位置 时刻 (瞬时)速度 (瞬时)速率
过程 位移 时间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矢量/标量 标 标 矢 标 矢 标 矢 标
概念理解
1: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的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的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的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 的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0,则该物体在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0 这段时间内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本例题中,试求:(1)前5 s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物体在3 s 、8 s和12 s时的速率。
[例3]
如图所示为甲、
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E
0
50
2000
5050
41
80 有没有一个 统一的比较
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 的比值
符号:v
x v= t
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厘米 每秒(cm/s)等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的方向是由什么决定?它的正负符号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
A
Δx1
20
B
Δx2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
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
均速度
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
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 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 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v1 = 2m/ s v2 = 3m/s v3 = 2.4m/ s v4 = 2.5m/ s
观察与思考
平均速度
8.54 m/s
此时的运动快慢?
瞬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瞬时速度
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 运动快慢程度就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0
1
2
3 Δx
4
_ Δx v = —— Δt
Δt → 0
5
6
x/m
瞬时速度
关于瞬时速度的几点理解
1. 瞬时速度是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提出问题: 怎样描述汽车向前直线行驶的位移? A B C D E Δx
-30 -20 -10 0 10 x1 20 30 x2 40
x/km
坐标表示位置:A点x1 B点x2
坐标变化量表示位移:Δx=x2-x1 Δx=x2-x1=30m-10m=+20km 思考与讨论: 1)上述汽车在向哪个方 向运动?如何表示?
例9.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到乙地, ⑴ 前一半时 间的速度为60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80m/s,则全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⑵ 如果前一半位移的速度为 60m/s,后一半位移的速度为80m/s,则全过程中的平均速 度为多少?
想一想,做一做· · · · · ·
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BCD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都相等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 C
试一试
A
D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 速度
想一想
两辆汽车从某地出发,
速度都是20m/s,他们的 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吗? —— 可能是背道而驰 !! 结论:速度仅指出大小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方向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 速度
关于平均速度的几点理解
1.平均速度表示了物体(质点)位置改变的大致状况 2.平均速度是矢量,即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3.平均速度是从整体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平均速度不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问题,只考虑初 末位置及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问题.
2)C到B的位移呢? 3)A到D呢? 4)D到E呢?
?你有结论了吗
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正负号表示方向 Δx为正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Δx为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回顾:时刻与时间
A
0 1 2
3 4
B
5 6
t/s
坐标表示时刻: A点t1 、B点t2
坐标的变化量表示时间:Δt=t2-t1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 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2 物理意义 _ Δx 3 定义式 v = —— Δt 4 单位 m/s
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大,物体运动快,反之慢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 速度
小虫沿小桌边缘由 A 点开始顺时针爬行 一周所用时间为 t,桌面为正方形,边 长为 l,已知小虫沿每边运动时间相等。 求:小虫由A分别运动到B、C、D点各 过程的平均速度及全程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 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1、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描述. 2、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 分. 3、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 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设无往返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M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 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O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 B A C 均速率相同
1.在直线坐标系上,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运动到B, 则初位置的坐标xA=________,末位置的坐标xB= ________,它的坐标变化量是Δx=________。物体从A 运动到B的位移是________。
二、速度
1、观众怎么比较哪个运动员跑得快? 2、裁判又是怎么判断的?
实例分析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即为物体运动方向
3. 可以用一个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替代 瞬时速度 4.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之为速率
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
平均速度的大小
结论:
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
[重点诠释]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定义
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所 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 用时间的比值 某一位置的速度
运动的快 慢跟时间 及通过的 位移都有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 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2、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想一想:下表中D与E谁运动的快,如何判断?
初始位置 (m)
末了位置(m)
经过时间(s)
D
[特别提醒] (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瞬时速度大的物体,其平均速度不一定大。 (2)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不同,两者不一定相等。 (3)瞬时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是路程与
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0
x
t0
t
练习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 示,试求出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及全程的 平均速度。
x/m 30 20 10 0 C A B D t/s 5
1
2
3
4
[特别提醒]
(1)x-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2)x-t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绝 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N
巩固练习
1.子弹离开枪口时的 瞬时速度是900m/s;汽车 启动后第5s内 平均 速度是15m/s;小球在第4s 内的 平均 速度是5m/s;一人在百米赛跑冲过终 点时的 瞬时 速度是10m/s。
2、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 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 子弹影响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 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 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 间最接近( B)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巩固练习
1、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7秒末的速 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 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 • A、9m/s • C、10m/s B、9.6m/s D、10.2m/s
五、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 ------图像法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的x—t图象;
C
-30
-20
-10
0
10
30
40
x/km
V的方向是由对应Δt时间内位移Δx的方向决定,
正号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的正 方向相反,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物理意义: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 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 动的方向。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 A、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位移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位置变化越快,速度越大。
[例1] 速度的是
下列语句的描述中,有关速度的含义是指平均 (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 击中目标 B.小球在光滑路面上滑行,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D.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在50 m处的速度为10 m/s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对应 (1)瞬时速度――→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 对应 (2)平均速度――→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
区 物理 粗略描述物体运动, 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和
别 意义 和时间、位移对应
方向 与位移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