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试题-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册课时作业题3 最新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及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及答案解析在高中阶段中,许多新生对于自我的学习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果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留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及答案1.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10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300WB.400WC.500WD.700W解析:选A.物体落地瞬间vy=gt=30m/s,所以PG=Gvy=300W,故A正确.2.汽车在平直大路上以恒定功率起动.设阻力恒定,则在图中关于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乙描述B.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甲描述C.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丁描述D.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用图丙描述解析:选AB.由a=F-fm,P=Fv知,当速度增加时,F减小,加速度在减小,当F=f时,速度达到,故A、B对.3.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2×103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m/s2,则()A.汽车在前5s内的牵引力为4×103NB.汽车在前5s内的牵引力为6×103N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kWD.汽车的速度为30m/s解析:选BCD.由v-t图像知,前5s的加速度a=ΔvΔt=2m/s2,由牛顿其次定律知,前5s内的拉力F-kmg=ma,得F=(0.1×2×103×10+2×103×2)N=6×103N,故B对、A错;又5s末达到额定功率P=F•v5=6×103×10W=6×104W=60kW,故C对;速度vmax=P0.1mg=6×1040.1×2×103×10m/s=30m/s,故D对.4.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A.F2=F1v1v2B.F2=F1v1C.F2F1v1v2D.F2解析:选BD.设F2与水平方向成θ角,由题意可知:物体都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F1=μmg,F2cosθ=μ(mg-F2sinθ),解得F2(cosθ+μsinθ)=μmg=F1①依据F1与F2功率相同得F1v1=F2v2cosθ②由①②可得v2v1=cosθ+μsinθcosθ=1+μtanθ1,所以v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1=2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3s后推力F的大小变为F2=10N,方向不变.求:(1)推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推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3)推力F在4s时做功的瞬时功率.解析:(1)运动物体在前3s内的加速度为a1,运动位移为x1,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vt,则有a1=F1m=2021m/s2=2m/s2x1=12a1t2=12×2×32m=9mvt=a1t=2×3m/s=6m/s所以推力F在3s内对物体做的功WF1=F1•x1=20×9J=180J.(2)推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WF1t=1803W=60W.(3)4s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t′=vt+a2t2=vt+F2mt2=6m/s+1010×1m/s=7m/s.所以推力F在4s时做功的瞬时功率P=F2•vt′=10×7W=70W.答案:(1)180J(2)60W(3)70W高中物理怎么才能学好一、多学习、多观看、多思索其实高中物理讲的就是一些自然界当中事物的定理,这些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事物都蕴含这这些真理,生活到处都有物理,就比如说我们每次坐车,我们看外面的世界就可以观察这些车子外面的东西都在向后走,这就是我们高中物理当中的参照物,这个学问点,生活处处都存在学问,你要专心去体会.只要我们长一颗发觉的眼睛,你肯定要多看看你的生活当中会有许多的现象,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生活的,你还要多看看夜晚的星星,看看他的变化,你还会发觉物理当中发光、发热以及一些定律问题.这些学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到处存在的.一、学会从定理入手对于一些定理还有就是一些死概念还有的一些规律你们都要高度重视,但是你不光时要记住这些学问,你要学会该怎样利用起来,这才是关键,聪慧的孩子是利用这些公式然后应用到自己的错题当中,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你还要做到从一个小小的错题,就可以复习到许多学问,真是双丰收,这也是同学学习高中物理能不能开窍的关键.二、把不理解改成很娴熟由于在高中物理当中还有许多新的概念,还有一些名词就是比如:势能、弹性势能等,你们不要观察这些没有见过的词,就不喜爱他们,你知道吗?只要你深化的了解,细心去看看,然后你再看看一些教材以及一些辅导书都是可以让你理解的.对于学习就是你要是越喜爱这个科目,你就会学的越好,可能由于种种的缘由让你喜爱这个科目,可能由于是老师的原因,有的老师抓的紧,你这个科目就学的很好,但是还有的同学就是喜爱这个老师就喜爱这个科目,要是换了老师就不好好学了,其实这样是害了你自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1、避开“ 个别错误” 克服“ 共性错误”大部分同学犯错误都会有“共性的错误”和“个别的错误”。
高一物理试题-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册课时作业题19002 最新

基础训练1. 行星之所以绕太阳运行,是因为( )A. 行星运动时的惯性作用B. 太阳是宇宙的控制中心,所有星体都绕太阳旋转C. 太阳对行星有约束运动的引力作用D. 行星对太阳有排斥力作用,所以不会落向太阳2. 对于质量为m 1和质量为m 2 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G m 1m 2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1和m 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穷大C. 当有第3个物体m 3放入m 1、m 2之间时,m 1和m 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D. m 1和m 2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 (多选)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F =G Mm 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中的G 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B. 这一规律可适用于任何物体间的引力C.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检验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天体的方法是比较观测结果与推理结果的吻合性 4. (多选)关于引力常量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 值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 引力常量G 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C. 引力常量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D. 引力常量G 是不变的,其数值大小与单位制的选择无关5. 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A.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B.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大C.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D. 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6. 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 ,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位置,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A. G 2B. G 3C. G 4D. G9 拔高训练7. (多选)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思考中,属于牛顿的猜想的是( )A. 使行星沿圆轨道运动,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就是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B. 行星运动的半径越大,其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周期越大C. 行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D.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太阳和行星之间存在的这种类型的引力8.(多选)如图所示,P 、Q 为质量均为m 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个均匀球体,P 、Q 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B. P 、Q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C. P 、Q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 P 、Q 两质点的重力大小相等9. 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 2FB. 4FC. FD. 16F 10. 据报道,科学家曾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力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力将变为960N 。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训练试题及答案

【导语】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
但我们⼼中永远有⼀个不灭的⼼愿。
是雄鹰,要翱翔⽻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于天地!努⼒!坚持!拼搏!成功!⼀起来看看⾼⼀频道为⼤家准备的《⾼⼀物理下册课时训练试题及答案》吧,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如图所⽰,距离地⾯h⾼处以初速度v0沿⽔平⽅向抛出⼀个物体,不计空⽓阻⼒,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c点⽐a点具有的机械能⼤ B.物体在a点⽐c点具有的动能⼤ C.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动能⼀样⼤ D.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2.如图所⽰,某⼈⽤平⾏于斜⾯的拉⼒将物体沿斜⾯下拉,已知拉⼒⼤⼩等于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匀速下滑的 B.合外⼒对物体做的功等于零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在⽤如图所⽰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的以下看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B.实验操作时,注意⼿提着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接通计时器电源,然后松开纸带 C.如果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落时,其重⼒势能有⼀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做功上,就会造成重⼒势能的变化⼩于动能的变化 D.验证时,可以不测量重物的质量或重⼒ 4.在⾜球⽐赛中,甲队队员在⼄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并将球从球门右上⾓贴着球门射⼊,如图所⽰。
已知球门⾼度为h,⾜球飞⼊球门时的速度为v,⾜球质量为m,不计空⽓阻⼒和⾜球⼤⼩,则该队员将⾜球踢出时对⾜球做的功为() A.B. C.mghD. 5.如图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的装置的⼀部分,M为半径为R=1.0m、 固定于竖直平⾯内的四分之⼀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平,M的下端相切处置放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m=0.01kg的⼩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内侧恰好能经过M的上端点⽔平飞出,取g=10m/s2,弹簧枪的长度不计,则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A.0.10*.0.15JC.0.20JD.0.25J 6.质量为25kg的⼩孩坐在秋千上,⼩孩离拴绳⼦的横梁2.5m。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册课时作业题

势能练习1.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B.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变到-3 J,重力势能变小了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2.一实心铁球与一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C.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如图所示.设横杆的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在起跳过程中做的功().A.都必须大于mghB.都不一定大于mgh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须大于mgh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4.如图所示,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B.从A到B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C.从A到B重力做功mg(H+h)D.从A到B重力做功mgH5.在一次“蹦极”运动中,人由高空落下,到最低点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对人做正功B.人的重力势能增大了C.橡皮绳对人做正功D.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6.一物体在距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最初的三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比是().A.1∶3∶5 B.1∶2∶3C.12∶32∶52 D.12∶22∶327.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A.mgh,减少mg(H-h)B.mgh,增加mg(H+h)C.-mgh,增加mg(H-h)D.-mgh,减少mg(H+h)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之间连接一轻弹簧,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力F缓慢向上拉A,直到B刚要离开地面,设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则E p1________E p2(选填“>”“<”或“=”).9.如图所示,一条铁链长为2 m,质量为10 kg,放在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提起铁链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瞬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10.如图所示,长为2l的细杆中点有一转轴O,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2m、m的小球a 和b,当杆从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a和b构成的系统的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解析:由于铁球和木球的密度不同,所以,质量相等的铁球和木球,木球的体积较大,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木球的重心高.因此,木球的重力势能大于铁球的重力势能.3.答案:C解析:题图表明跨越式跳高时比背越式跳高时人的重心升得更高,如果运动员的技术比较高超,背越式跳高重心升高的高度可以略低于杆的高度,故C 项正确.4.答案:D解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是否受其他力也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由W G =mg Δh 可知D 正确,A 、B 、C 错.5.答案:AD解析:人由高空落下,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均向下,重力对人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A 正确,B 错误;在人和橡皮绳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橡皮绳对人的拉力向上,人的位移向下,橡皮绳的拉力对人做负功,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D 正确,C 错误.6.答案:A解析:因为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了多少,故有ΔE p =mg Δh .设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 ,则有:211=2h g t ∆,223=2h gt ∆,235=2h gt ∆,所以Δh 1∶Δh 2∶Δh 3=1∶3∶5,ΔE p1∶ΔE p2∶ΔE p3=1∶3∶5,所以A 选项正确.7.答案:D解析:小球落地时在参考平面以下,此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为-mgh .小球在全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ΔE p =-W G =mg (H +h ),因此应选D.8.答案:=解析:对于同一弹簧,其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形变量.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与原长相比,它的压缩量为1=A m g l k ∆.当B 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与原长相比,它的伸长量为2B m g l k∆=.因为m A =m B ,所以Δl 1=Δl 2,故E p1=E p2. 9.答案:98 J 增加了98 J 解析:铁链从初状态到末状态,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2l h =,因而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 =12mgl =12×10×9.8×2 J=98 J ,铁链的重力势能增加了98 J .铁链重力势能的变化还可由初、末态的重力势能来分析.设铁链初态所在水平位置为零参考平面,则E p1=0,E p2=2mgl ,铁链重力势能的变化ΔE p =E p2-E p1=2mgl =12×10×9.8×2 J=98 J ,即铁链重力势能增加了98 J.10.答案:减少mgl解析:分析整个过程,a 球的重力做正功,而b 球的重力做负功,故a 球的重力势能减少ΔE p a =-2mgl ;b 球的重力势能增加ΔE p b =mgl ,系统重力势能变化量为ΔE p =-mgl ,即系统重力势能减少了mgl .。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解析】质点的引入是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是一种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答案】C2.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解析】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是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的,A、B正确;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描述需要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做曲线运动时需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正确.【答案】C3.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特殊物体B.只要物体的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C.体积很小的分子、原子在任何情况都能被看做质点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答案】D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解析】设研究对象相对于地球运动的速度为v1,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2.则我们观察到的速度为v1-v2.显然v2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造成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不同.A、B项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观察时,观察到的结果往往不同.设该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的速度为v1,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2.若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运动方向和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1=v2,则观察到的速度为v1-v2=0;若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运动方向和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1>v2,则观察到的速度为v1-v2>0,方向与该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的方向相同.若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运动方向和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1<v2,则观察到的速度为v1-v2<0即表示物体相对于参考系向后运动;显然v2不同,故我们观察到的速度大小不同.故AB正确.C、D项我们观察到的物体运动的轨迹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在匀加速运动的火车上从窗口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坐在窗口不动的乘客以火车作为参考系他观察到该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轨迹是直线;而站在地面的人以地球作为参考系观察到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故C正确而D错误.【答案】D5.体育摄影中常用一种叫“追拍法”的拍摄方式,拍摄时,滑板少年在摄影师眼中是静止的,而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路旁树木C.滑板少年D.步行的人【解析】以滑板少年为参考系,背景是运动的,C正确.【答案】C6.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地平面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错误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A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答案】D7.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B. 确定远洋航行中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比较转动着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D.乒乓球比赛中运动着的乒乓球【解析】掷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情况是不同的,故不能看作质点,A选项错误;远洋航行的巨轮,研究其运动轨迹时,大小、形状均可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B选项正确;研究转动中的砂轮上各点运动情况,砂轮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C选项错误;在比赛中乒乓球在高速的转动,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视为质点,D 选项错误.【答案】B8.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解析】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m),D(100 m,100 m).【答案】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能力提升1.第22届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索契隆重开幕.在花样滑冰团体赛中,中国队派出女单张可欣、冰舞黄欣彤/郑汛出场.下列有关运动员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欣赏郑汛的舞蹈动作时可将其视为质点B.教练在分析张可欣的动作时,将其视为质点C.若要确定运动员在冰面上的位置只能建立直线坐标系D.以观众为参考系,正在比赛的运动员是运动的【解析】欣赏舞蹈动作和教练分析动作时,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变化是不能忽略的,故不能看成质点,A、B错;确定运动员在冰面上的位置应建立平面坐标系,C错误;以观众为参考系,运动员是运动的,D正确.【答案】D2.由北向南流淌的河中,一艘摩托艇快速顺流急驰,从摩托艇上掉下一只空饮料瓶,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饮料瓶相对河岸是向下游运动的B.饮料瓶相对摩托艇是向下游运动的C.饮料瓶相对摩托艇是向北运动的D.饮料瓶相对河水是静止的【解析】A选项是以河岸为参考系,饮料瓶随河水一起向下游运动,故A正确;但饮料瓶相对周围水的位置没变,是静止的;相对摩托艇的距离越来越大,是向北运动的,故C、D正确.【答案】B3.(多选)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但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4.如图所示,下雨天,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看到的雨滴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方D.倾斜落向后方【解析】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同,因车厢向前运动,所以车中的乘客看到的雨滴是倾斜落向后方的.【答案】D5.现有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向东行驶,若以地面为参考系,A 车速度为6 m/s,B车速度为10 m/s.试分析回答:(1)若以A车为参考系,B车的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2)若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3)若以A车或B车为参考系,地面的运动情况如何?【解析】(1)若以A车为参考系,B车的速度大小为10 m/s-6 m/s=4 m/s,方向向东.(2)若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速度大小为10 m/s-6 m/s=4 m/s,方向向西.(3)若以A车为参考系,地面向西运动,速度大小为6 m/s.若以B车为参考系,地面向西运动,速度大小为10 m/s.【答案】(1)4 m/s向东(2)4 m/s向西(3)以A车为参考系:6 m/s,向西以B车为参考系:10 m/s,向西6.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起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点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的描述和位置变化的描述是否有影响?【解析】(1)x A=-0.8 m x B=-0.2 m x B-x A=0.6 m(2)x A=0x B=0.6 m x B-x A=0.6 m(3)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0.8 m-0.2 m0.6 m(2)00.6 m0.6 m(3)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有影响,对位置变化没有影响。
最新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学段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高一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物理试卷 2018.4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1-6小题为单选题,选对得4分,7-10小题为多选题,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 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元电荷一定可看成点电荷C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也可能看做点电荷D .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9C B .-6.4×10-19CC .-1.6×10-19 CD .1.6×10-19C3.关于q FE =… ①和2rQ k E = … 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①式中,F 是放入电场中电荷所受的力,q 是放入电场中电荷的电量 (2)①式中,F 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产生电场电荷的电量 (3)②式中,Q 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 (4)②式中,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A .(1)(3)B .(2)(3)C .(1)(4)D .(2)(4) 4.下列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B .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C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较高D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5.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100 μF 50 V”,则( )A .这个电容器加上50 V 电压时,电容才是100 μFB .这个电容器最大电容为100 μF ,带电荷量较少时,电容小于10 μFC .这个电容器加上电压不能低于50 V图 1图2图3D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总等于100 μF6.如图1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m 的点电荷A 、B ,A 带电荷量+Q ,B 带电荷量-9Q ,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 ,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 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A .正,B 的右边0.4m 处 B .正,B 的左边0.2m 处C .负,A 的左边0.2m 处D .负,A 的右边0.2m 处7.在场强E =1.0×102 V/m 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 =2.0×10-2 m 的a 、b 两点,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可能为A .1.0 VB .2.0 VC .3.0 VD .4.0 V8.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由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5ev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 到aB .a 、b 两点间的电压是5VC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5eVD .因零电势点未确定,故不能确定a 、b 两点的电势9.如图2所示,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F 的作用,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 是静电计,电键K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高一物理试题-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册课时作业题2018002

圆周运动练习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物理量是不变的( ).A .速度B .速率C .角速度D .周期2.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 、b 、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b 、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 .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D .c 的线速度比a 、b 的大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般不打滑,轮子转一周,汽车向前行驶的距离等于轮子的周长,轿车的车轮半径是30 cm ,该型号的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面前的速度计的指针在“120 km/h”上,可估算该车轮的转速约为( ).A .1 000 r/sB .1 000 r/minC .1 000 r/hD .2 000 r/s4.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 .从动轮的转速为12r n rD .从动轮的转速为21rn r5.半径为R 的大圆盘以角速度ω旋转,如图所示,有人在盘边P 点上随盘转动,他想用枪击中圆盘中心的目标O ,若子弹速度为v 0,则( ).A .枪应瞄准目标O 射击B .枪应向PO 右方偏过θ射击,而0cos Rv ωθ=C .枪应向PO 左方偏过θ射击,而0tan Rv ωθ=D .枪应向PO 左方偏过θ射击,而0sin Rv ωθ=6.如图所示,一个圆环绕着一沿竖直方向通过圆心的轴OO ′做匀速转动,M 点和圆心连线与竖直轴的夹角为60°,N 点和圆心的连线与竖直轴的夹角为30°,则环上的M 、N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M ∶v N =______;角速度大小之比ωM ∶ωN =______;周期大小之比T M ∶T N =________.7.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纸制圆筒,使它以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O 匀速转动,然后使子弹沿直径穿过圆筒.若子弹在圆筒旋转不到半周时在圆筒上留下a 、b 两个弹孔,已知aO 、bO 夹角为φ,则子弹的速度为______.8.电子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在运动时的转速之比n 1∶n 2∶n 3是多少?如果三针的长度之比是L 1∶L 2∶L 3=1∶1.5∶1.5,那么三针尖端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1∶v 2∶v 3是多少?9.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 处沿OB 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 ,求小球的初速度和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参考答案1.答案:BCD 2.答案:B解析:a 、b 、c 三点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不同,由v =ωr 得v a =v b >v c ,故B 对,A 、C 、D 错.3.答案:B解析:3120102π0.360n ⨯=⨯⨯r/min =1 000 r/min .4.答案:BC解析:由题意分析知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设主动轮角速度为ω1,从动轮角速度为ω2.两传动轮的线速度相等,则2πn =ω1,2πn ′=ω2,ω1r 1=ω2r 2,以上三式联立得12'=rn n r .5.答案:D解析:射击时,由于惯性,子弹具有沿圆周切线的速度v 1=ωR ,要击中O 点,即合速度方向沿PO ,那么枪应向PO 左方偏过θ射击,满足100sin v Rv v ωθ==,故D 正确. 6.1∶1 1∶1解析:M 、N 两点随圆环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周期也相等,即ωM ∶ωN =1∶1,T M ∶T N =1∶1.设圆环半径为R ,M 、N 转动的半径分别为r M =R sin 60°,r N =R sin 30°,由v =ωr 知,v M ∶v N =r M ∶r N7.答案:πdωϕ- 解析:由题图可知子弹穿过纸圆筒的时间内,纸圆筒转过的角度θ=π-φ,则子弹穿过圆筒的时间πt ϕω-=;由于子弹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圆筒的直径d ,所以子弹的速度大小πd d v t ωϕ==-. 8.答案:1∶12∶720 1∶18∶1 180 解析:时针、分针、秒针周期分别为T 1=12 h ,T 2=1 h ,T 3=1 min =160h .根据f =n =1T 得n 1∶n 2∶n 3=123111::T T T =1∶12∶720,根据2πr v T =得v 1∶v 2∶v 3=312123::L L L T T T =1∶18∶1 180.9.答案:2n πn=1,2,3,…)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212h gt =,则运动时间t =又因为水平位移为R ,所以球的初速度R v t ==. 在时间t 内圆盘转过的角度θ=n ·2π(n =1,2,3,…)又因为θ=ωt ,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2π==2n n t ω⋅(n =1,2,3,…).。
最新-安徽省安工大附中2018-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

安工大附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命题: 审卷: (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得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变速运动—定是曲线运动B .曲线运动—定是变速运动C .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D .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运动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B .合运动位移一定大于分运动的位移C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D .合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方向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周期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B. 它是匀变速运动C. 角速度恒定D. 线速度恒定4、如图所示的曲线为运动员抛出的铅球运动轨迹(铅球视为质点)。
A 、B 、C 为曲线上的三点,铅球由A 向B 再向C 运动.关于铅球在B 点的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AB 方向 B .为BC 方向C .为BD 方向 D .为BE 方向5、右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挑起细线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6、假设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正确说法是( )A.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C.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3600倍D.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86400倍7、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那么物体运动时间是( )A .(v -v 0)/gB .(v +v 0)/gC .202v v -/gD .202v v +/g8、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 2,则( )A .N 1 > mgB .N 1 = mgC .N 2 = mgD .N 2 > mg9、如图所示,A 、B 两球质量相等,由细线连着绕O 点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OA =AB ,则( )A .两段细线的拉力之比:TAB :T OA = 2 :1B .两段细线的拉力之比:T AB :T OA = 3 :2C .两段细线的拉力之比:T AB :T OA = 1 :2D .两段细线的拉力之比:T AB :T OA = 2 :310、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
A.乌鲁木齐处物体的角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B.乌鲁木齐处物体的线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角速度大
C.两处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都一样大
D.两处物体的角速度一样大,但广州物体的线速度比乌鲁木齐处物体线速度要大
【解析】由于地球绕地轴由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任何点都在随
地球自转,具有相同的周期,根据ω=2π
T可知,地球上不同区域的自
转角速度相同,但由于纬度不同,不同区域的自转线速度大小不相等,纬度越低,自转的半径越大.由v=ωr可知,广州的物体自转的线速度大于乌鲁木齐处物体的线速度,选项D正确.
【答案】 D
5.
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螺旋形光滑轨道,俯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小球从进入轨道直到到达螺旋形中央区的时间内,关于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减小B.不变、不变
C.增大、不变D.减小、减小
【解析】由于轨道是光滑的,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由
于半径逐渐减小,由ω=v
r,ω逐渐增大,故C项正确.
【答案】 C
6.
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
A.该车可变换两种不同挡位
B.该车可变换四种不同挡位
C.当B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BωD=
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
如图所示是生产流水线上的皮带传输装置,
轮处装有光电计数器,
B的半径分别为r A
30 cm,1 min内有41个产品通过
产品随传输带移动的速度大小;
轮轮缘上的两点P、Q及A轮半径中点
轮是通过摩擦带动C轮转动,且
首先依据光电计数器1 min内记录通过
A、B轮缘各点的线速度,而后依据轮间传送方式以及匀速圆周运动物理量间的关系加以求解.
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
很多种高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
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之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降低转速;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增加转速.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1、从动轮直径
的关系是(
2
传动中三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正确.
.机械手表的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
的角速度是恒定的,但A的半径越来越大,根据在增大,所以一开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如图所示,电风扇在闪光灯下运转,闪光灯每秒闪
个扇叶,它们互成120°角.当风扇转动时,观察者感觉扇叶不动,则风扇转速不可能的是(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有另一小球P 在距圆周最高点为落,要使两球在圆周的最高点相碰,则Q 球运动周期为T =2π
ω
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nT +1
4T (n 球自由下落运动的时间为t
+1
4T
=0,1,2,……0,1,2,……g
2h (n =0,1,2
如图所示,竖直圆筒内壁光滑,半径为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入口
向水平射入圆筒内,要使小球从出口B飞出,小球进入入口
2g
h(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