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精品课件

C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图 说 历 史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 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 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谢谢观看!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 几次战役相似?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 裕 420年 建康
东晋
南 朝
南迁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北 方,你会有什么打算?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晋永嘉二年(308 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 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实际上北方 汉人南下迁入福建的远不止于上述“衣冠八 姓”。由浙、赣入闽的中州人民,先是在闽北 定居,而后浙次顺闽江流域南下,至于沿海丰 饶之地,择处而居。这批移民有很多定居于福 州,他们多居住在东门外一条人工运河的两岸, 这条河因而得名“晋安河”。至今福州民间还 流传着:“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民谚, 反映的正是衣冠南渡,八姓入榕的史事。
第19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丝绸业 非常发达,丝绸制 品畅销海内外。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317年 建康 氐族 淝水之战
35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展有什么作用?
36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3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4
316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 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 败前秦。
26
农业发展 27
施肥图 28
29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30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1
西晋 武帝司马炎
淝水之战
南朝 四双复系罐
32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25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 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
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
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35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展有什么作用?
36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3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4
316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 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 败前秦。
26
农业发展 27
施肥图 28
29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30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1
西晋 武帝司马炎
淝水之战
南朝 四双复系罐
32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25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 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
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
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介绍了丝织业、冶铸业、造船 业的发展,以及青瓷、白瓷等 瓷器制造技术的进步。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西晋统治腐朽、 奢侈腐化
西 晋 建 立 八王之乱耗尽国力
民族矛盾尖锐
十 六国时期
人
西 前秦 苻坚统一黄河流域
民 南
晋 淝 北方重新陷入分裂
迁 江
灭 亡
水 之 南方暂时稳定,为经 战 济发展提供条件
南 得 到 开
东 晋 宋齐梁陈 发
南朝
• 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 C司马炎和司马睿
• 2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
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
•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
• 3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司马炎
魏 280年
26266西年3年晋
完成统一
魏
吴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民族 西晋的建立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司马炎
西晋的统一 280年 西晋灭吴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
C②③④
•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 )
• 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 此地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 ③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 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
•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比较安定。
• (4)通过 劳动人民的共同努较力少,使江社南会经秩济序迅速
西晋统治腐朽、 奢侈腐化
西 晋 建 立 八王之乱耗尽国力
民族矛盾尖锐
十 六国时期
人
西 前秦 苻坚统一黄河流域
民 南
晋 淝 北方重新陷入分裂
迁 江
灭 亡
水 之 南方暂时稳定,为经 战 济发展提供条件
南 得 到 开
东 晋 宋齐梁陈 发
南朝
• 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 C司马炎和司马睿
• 2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
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
•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
• 3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司马炎
魏 280年
26266西年3年晋
完成统一
魏
吴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民族 西晋的建立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司马炎
西晋的统一 280年 西晋灭吴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
C②③④
•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 )
• 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 此地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 ③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 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
•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比较安定。
• (4)通过 劳动人民的共同努较力少,使江社南会经秩济序迅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课件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共16张PPT)

东晋的建立及与前秦朝的对峙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 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1、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 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2、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 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 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 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 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 . .
读史思考
材料一: 阅读教材P108页第三自然段。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请你思考:统一天下的西晋又很 材料二: 材料三: 快走向了灭亡,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
此短暂?(266—316年)
②统治集团争夺帝位的八 王之乱耗竭西晋国力;
③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 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
表 现
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 南移奠定了基础
史海指津
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觉 得我国当前的西部大开发行动可以从中 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呢? ①政治稳定是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条件; ②西部大开发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③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课后练习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108页,5分钟后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请将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划出来!
合作探究 组长根据难易程度分配学习任务, 分别介绍西晋的情况、淝水之战 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时间5分 钟)
D
C.风声鹤唳 C.北人南迁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6、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西晋
前秦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宋 齐 梁 陈
刘裕
想一想,北方人迁往江南给江南带去 了什么?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得到 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 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 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 序比较安定。
280年,西晋灭吴。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 只有很短的时间?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皇帝智力低下
统治集团发生内 乱: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民族矛盾激化
鲜卑
鲜卑
匈奴
Hale Waihona Puke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西
晋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 称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统一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西晋结束了三国纷争, 实力很强大,怎么短 短50年就灭亡了呢? 还是被少数民族给灭 亡的!真是有些不可 思议啊!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统治集团发生内 乱:八王之乱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秦朝疆域
咸阳
西汉疆域
长安
洛阳
三 国 鼎 立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266年,司马炎 篡夺了皇位, 建立了西晋, 定都洛阳。
263年,魏国灭蜀。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 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
魏
司 马 263 年 266 年 炎
魏
西晋
吴 年 280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 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 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 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安定。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 民的共同努力
农业发展
施肥图
吴· 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前秦 西晋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情景剧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 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 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 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 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 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 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 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课堂练习
3.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 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返回
民族矛盾激化
西晋灭亡
氐族
苻坚重 用汉人 王猛, 统一了 黄河流 域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结果: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
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 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西晋 武帝司马炎
淝水之战
南朝 四双复系罐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16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了 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 前秦。 317年 建康 氐族 淝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