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辈子教师

合集下载

《一辈子学做教师》读书笔记

《一辈子学做教师》读书笔记

《一辈子学做教师》读书笔记第一篇: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读于漪老师《岁月如歌》有感今年暑假,当我捧起《岁月如歌》一书,仔细阅读,不禁使我心潮澎湃,感动万千。

《岁月如歌》写了于老师一生的酸甜苦辣,写了于老师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也教会了我怎么立志立德,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师表,教会了我如何敬业爱业。

她孜孜以求工作的激情,深深地激励了我。

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章,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感受颇多。

其中“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是我阅读了《岁月如歌》最拨动我心弦的。

一、学风可师这个“学”字,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的坚韧、不凡。

学生时代,无论生活、学习条件多么艰辛,她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在学海中苦中作乐;在工作初期,虽然,她被病痛所折磨,但坚持学习,大量阅读名著,从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从事教学过程中,她从语音、语法入手,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潜心钻研教材,一篇文章要用10小时甚至20小时、30小时去探讨,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于学习。

于老师就是这样,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孜孜以求的境界,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

那就是: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没有就此止步,她不懈探索、不断再学习,进一步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提升到理论。

靠自己不断摸索、反思、实践、从一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校长、人大代表。

于漪老师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从教之路,又提出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

因此“学风可师”更加重要。

完善人格、提升境界、锤炼感情,教师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0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上海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的展示课,并聆听了于老师的讲话。

80高龄的于漪老师坚持听了四堂课,课后对于前四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条理清晰,一针见血。

她说:“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人, 言传 身教 , 还培 养 了不 少优 秀
的年 轻 教 师
了高 尚。 正是 因为 坚信这一 点 . ” 于
漪 把 自己 的 一 辈 子 定 位 为 “ 一 名 做
身 为教 师 ,于漪 觉得 自己肩
上挑 着 手 斤 重担 . 一 个肩膀 挑 着 “ 学 生的 现在 ,一 个肩膀 挑 着 国 家
足 , 以发现 备课 的 漏 洞 , 而 掌 用 从 握教 与 学的规 律 。
在 今天 , 想到 明天 。孩子是 有未 来
希德先 生这样 的一代有 为 国为
民 、 国忧 民意识 的教 育 家, 直 忧 一

的, 定要 为孩子 的未来 着想。” 一
辈子 自我教 育 : 学而 不厌 。
处 , 就用心 听 , 真记 。 她 认 还有 一把
尺 子 , 用 来量 自己的不足 。每一 她 次课 上 完 . 漪都 有 “ 后 ” 她 记 于 教 .
下 学 生的 闪光 点和 自己备课 的不
碎“ 四人 帮 ” ,9 7届 学 生参 加 后 17
“ 文革” 首届 高考 , 后 两个快 班的 学
年轻 时 。 漪 多病 , 之她 的 于 加
勇 于 实 践
被 于 漪奉 为 学 .的榜样 。 - j
回忆 自己教 书 生 涯 的起 点 .
于漪 说 . 也 曾经经 历过 一 个“ 她 不
孩子 身体 状况 欠佳 , 经常 需要跑 医
院。但是任 教几 十年 来。 没有 为 她 家庭私 事 脱过 一 节课 、请 过 一 次 假 。她 觉得 。 自己的 肩上都挑 着千 斤重担 . 一个 肩膀 挑 着 学生 的现 “ 在, 一个肩膀 挑 着 国家的未来 。今 天 的教 育质 量就 是 明天 的 国 民素

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

自我陶醉
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 其琐碎。 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家长投诉照死 陪罪, 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校长一叫立即 到位。 一年到头吃苦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 流泪。 屁大点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空涨令人 心碎, 薪水不高自己纳税,走亲访友还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 长辈。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教师哪有社会地位,全靠疯疯傻傻 自我陶醉
五是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 能力。要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多读书, 读好书。在现代社会当老师,一年要是不读个十 几本书的话,几年之后你就会觉得头脑空空,到 头来恐怕你教小学也就是小学水平,你教中学也 就是中学水平了,那将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一 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再加上善于思考,思考 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就能 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我们用思考的头脑把我们所做的工作中的精彩部 分记录下来,进行思考总结和提升,长此坚持下 去,你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育家
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个 问题被无数的青年教师问了无数遍。也 有无数的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回答了无 数遍,但无数遍的回答答案肯定是各不 相同的,我相信,这个问题今后也不会 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想,要想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以下六个方面是必不可少 的。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 坦率地讲,很多青年教师选 择教师职业,并不是从他填写志 愿的那一刻开始的。更多的可能 是因为教师或父母的建议、高考 考分数的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 定的工作使你们走上了从教之路。
二是要有纪律的约束
谈到约束,就不得不说一说学校的纪律。 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违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没 什么大不了,是小事。上班迟到一会儿,没什 么;下班早走五分钟,没什么。千里之堤,溃 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 会一塌糊涂。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老 百 姓 也 最 怕小 人 做
, ,
方 向 在 培 养 与 提 高; 生 理麓 囊 祖 国语 言 文字 能 力 的 ; }; 离酗 用 过 程 中 撒 播做礴

官 肆无 忌 惮 地 贪 赃 枉法
, , “

国 民 党 重 庆 时 期 贪 污 横行 老
“ ”

壤 麟 弹l葵 春 风 化 雨பைடு நூலகம்《瓤
, .
的根 本 目的

各 级 各类 学 校 皆 可 定 出 自己 的 培养 目标 各

的事 反 而 不 然 白以 为 已 经 做 过 的 事 反 而 未做


对教育 目

学 科 也 应结 合 自身特点制定 出教 育 教 学 要 求

的 应 坚 定 不 移 地 实 现 不 少 人 认 识 往 往 置 之 脑 后 有 的醉


的基 本 目的


我 认 为应 注意 两 点 :

是 培 养 有 人 品有 诚 意
二 ;
人 偏偏 这 个 人 人 皆知 的 问 题 人 们常常 会 忘 记 我小 时候


能 合 群 在 社 会 上 能 与他 人 和 谐 相 处 的 人

是 培 养有 能
就有类似 状 况 房 问 里 挂着


幅 画 天 天 出 出进进 都看 到
时确 实尽 了力
更多 的是 教 育 征 程 中

上 说 三 民主义 暗 地 里 财 源 滚滚来


自问 当

中 易 《 经 》 讲君 子也最 多


它 本来 是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精品文档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精品文档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2013年10月13日至27日,我很荣幸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青海省首届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第一次参加这样高水平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机会,由衷感谢青海省教育厅和华东师范大学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华师大学习期间,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受益匪浅。

初来到这美丽繁华且快节奏的都市,心中不免有些焦虑和忐忑,可老师们热情的接待,一句句暖人的叮嘱,待人做事的耐心和细致,使我一下子觉得亲切无比。

通过十几天的学习,我深刻地了解了骨干教师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

首先我们必须要正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高估自己,要发挥好个体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去努力,去研究教学,要把实践不断的提升为理论,力求使自己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到了一种压力,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巨大的,要拿出我们的热情和智慧再一次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下面是我通过本次学习获得的体会:一、增强修养,提高技能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做到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这将成为每一位骨干教师的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高尚的师德呢?聆听吴遵民教授和金忠民教授的精彩讲座,内心引起了我深度的反思,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剥夺孩子的话语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合格的人,教学要关乎人的心灵的重塑,使他们变的乐学、善思。

朱誉民教授用鲜活的实例,让我明白教学并不是掌握一点点的技巧问题,必须在学中教、教中学、学会反思;王占魁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告诉我们新课程下如何评课,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如何听课和评课;还有魏玉翠教授从师生心理健康维护的视角谈到了学生行为研究,师生互为环境,师生相互影响,师德与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两周的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审视并反思了自己的工作。

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平昌县邱家小学张胤近日,受学校派遣,我到县上参加了“省骨干教师送课到县”活动,不胜荣幸。

虽仅短短三天,却让我感触颇深。

到我县来送课的有全国优秀教师,有省骨干教师,有省劳动模范,有国家教材培训专家成都市教育学会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们精彩的讲解,有条不紊的教学过程,大胆的教学思路,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获益匪浅,让人思绪万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我脸上火辣辣的直冒烟。

课改的春风吹拂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旮旯几年了,兴许一些话题都吹成秋天的柳叶儿一般的颜色了,可是,效果呢?县级,尤其是我们这些区乡级学校贯彻执行得如何呢?我们真的是按课改的理念在进行教学吗?我们的课改成功了吗?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但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几个概念也是模棱两可,虽然站在三尺讲坛有些岁月了,但却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了教书而教书,没有亮点,没有更新,没有深层次地理会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我惭愧之至,无以言表。

当然,像我一样的教师也许不胜枚举吧。

这次,专家们就将我们的教学方法精僻地归纳了出来。

在此,我将这次所学及其感受略作赘述,以此警示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山区教育做出自己该做的贡献。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学题;是庄子的逍遥引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伏枥,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语文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元素……这是罗良建老师留给我的语文的含义。

他如同诗,如同画,如同高山流水,如同竹简甲文,他包罗万象,他五彩缤纷,他古色古香,他清朗明亮,他赋予了时代的气息,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向往,他让我迷失,他让我沉迷。

(完整版)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完整版)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为了迎接第23个教师节的到来,上海教育出版社特推出《岁月如歌》于漪回忆录,回顾这位优秀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青年教师、为教育事业留下一笔财富。

为此,记者采访了于漪老师。

周报:人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于老师已进古稀之年,本应安心调养,可是您还是不辍笔耕、一字一句地完成了这本13万余字的《岁月如歌》,请问您是基于怎样的想法开始您的人生回顾并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献给读者呢?于漪:其实我写这本书主要是由于外因。

一直以来,就有同志找到我,让我把自己的经历写一写。

其实,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我说过“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还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什么可写的。

今年年初,上海教育出版社再次找到我,他们希望能够把我整个教学生涯记录下来,对年轻教师起个催化作用。

还有,杨浦区有个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人家说于漪是发表过几篇文章,可是对于这个人并不了解。

我想想也是,文章毕竟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来讲的。

于是,我才拿起笔来,希望于漪的故事能够给年轻人以借鉴。

至于恰好在教师到来前一个星期举行新书发布会,这应该是出版社的精心安排,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巧合。

周报:作为一个孩子信赖、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请您对我们今天如何读书给青年读者一些指导。

于漪:古语讲,“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一辈子工作当中始终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我年轻时,读书条件艰苦,那时读书是要借的,读通夜,第二天还给人家。

现在的孩子读书的客观物质环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关键是看他们的主观因素。

年轻人读书印在心里,刻在脑子里,滋润心灵,受用一辈子。

当然,我指的是读经典的、优秀的作品。

年轻人就应该趁着精力旺盛、记忆力好,多读书、读好书。

但是,文化是有层次的,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

人要从善、从贤,就要从小接受好的东西,打下好的底子,否则就会影响辨别能力,让垃圾文化侵入孩子们的肌体,浸染一个灵魂。

不忘初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习于漪老师事迹有感

不忘初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习于漪老师事迹有感

不忘初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习于漪老师事迹有感她已是90多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

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

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

最近,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了解到她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深受震撼。

面对这样一位“人民教育家”,我感觉需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习她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对学生浓厚的爱,对专业的严谨和出色的教育教研能力以及到老还在源源不断地奉献自己所有的光和热的崇高精神。

学习的同时,我深感自身的欠缺和不足,也有了进一步反思、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坏学生”于漪老师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

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坏习气不是胎里带来的,我做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洗刷污垢,要像对其他同学一样满腔热情、满腔爱。

”于漪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孩子,良莠不齐,一定有品学兼优的,也难免有调皮捣蛋,成绩一塌糊涂的。

我们真的不应该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一味“亲近”学优生,“疏离”学困生。

人,生而平等,就算是学困生,他(她)的身上必然有着一些闪光点,他们可能天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能力稍弱,可能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可能受到家庭不和谐因素的影响,可能从小就缺少来自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他们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关注和爱,去正确地引导和鼓励他们。

我现在执教的正好有两个成绩较差的小班级,针对学生特有的学情,我认真备课,备学生,尽量降低教学难度,以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完成教学,精选难度适宜的习题作为回家作业。

课堂上,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回答,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大家的参与度,防止学生过多走神。

在复习阶段,由于多数是试卷讲评课,学生明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师德师风分析检查报告前阶段,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虐童让温岭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了全国人民热议的地方,温岭这个小城市最次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人们震惊,为何这个二十多头的幼儿教师能够如此笑着拍下自己虐待孩子的照片,她的心里到底是这么想的?是啊,如果不曾看见那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你怎么可能会相信这是事实。

怎么会有这样没人性的老师呢?在本该教书育人的教室里看到的竟然是一个个可怜的孩子被老师折磨,那两个耳朵被拎起的疼痛的样子,我想任何一个人看见了都会心痛的!还有用胶带把嘴封住,把孩子扔进垃圾桶,罚孩子跪地,趴桌子等等,看着孩子们无助的眼神,怎么不叫人心碎。

虽然如今颜艳红已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有些事情,已经弥补不了了,我们除了对此人的憎恶,痛恨,更要深深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首先是由于当前学前教育师资严重匮乏造成的,不少幼儿园聘用的都是无资质的教师,致使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其次是学校(幼儿园)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没有严格依法治校。

针对幼儿受伤害事件,地方教育部门和幼儿园,最初往往都希望息事宁人,内部处理,只是在舆论的呼吁下才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

这反映教育部门、学校依法治教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很多教师也缺乏法律意识,就像这起事件的涉事教师,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违法,还认为这很“好玩”,甚至把照片发给家长“分享”。

再次,学前教育机构不关心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心理问题。

有调查显示,湖北、河南两省在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评定中,发现有20.8%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状态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江西曾对11地市幼教心理健康进行自评,发现有轻度和中度症状反应的人竟占35.4%。

这些问题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

教师心理问题日趋显现出来,但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导致问题的产生。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自我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

我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天天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本组教师探讨相关的问题。

同时,还撰写相关的实践论文、案例、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2、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

平等民主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

但是,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训学生,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确实要再耐心些。

3、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

本人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

另外,对待学生更加“爱心、细心、耐心”些。

比如有时对待学生的错误,再多些循循善诱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思想根源
1、思想认识不太高,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够深入、坚持,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太足。

还有理论学习不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质认识不足,在学习中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校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缺乏爱心的激发、永保爱心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有时不能做到静心对待出现的问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端正学习态度,自觉、主动加强理论学习,除了要加强对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教育理论意识,还要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适应时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并能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

2、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急燥。

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平等、公正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困难学生要有耐心,有恒心,时刻谨记为人师表。

3、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听取家长、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增强自己敢于同不良现象做坚决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名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学生放心的合格的教师。

请大家予以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