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行政组织理论_00319_自考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绪论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
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2.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3.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4.行政组织的作用。
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5.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6.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2)有限性(3)稳定性(4)变异性7.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
(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保护自然环境8.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3)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4)行政组织的生态研究(5)行政组织的心态研究9.行政组织综合性总体研究内容。
(1)一般性原理的阐述(2)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发展10.行政组织静态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结构(2)行政组织的体制(3)行政组织的类型11.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12.行政组织理论学科的性质。
阶级性和社会性13.行政组织理论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14.行政组织理论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15.研究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2)是行政组织改革实践的需要(3)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需要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1.我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行政组织理论笔记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 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祭司占据显著地位
1 / 17
古希腊——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强调依法行政 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行政职能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 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 2. 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调
整改革,并取得一定成就; 3. 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4. 在其发展得历史过程中,也暴露一些弊端:部门林立、职责不清、机
构臃肿;过分强调管理造成部门林立、职责雷霆、职责不清。
(二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4. 社会功能(提供物质保障)
(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控制人口增长) (环境保护) 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 广泛性与有限性 ——第一: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 ——第二:凡是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干涉 ——第三: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 2. 稳定性与变异性
行政组织的功能 含义: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 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功能: 1. 政治功能(最集中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
(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 经济功能(经济建设是最主要最基本功能——我国) 3. 文化功能(一是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第二节 传统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独立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 1. 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 2. 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 3. 政治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简述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及特点?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原始氏族和部落的公共组织逐渐变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关,形成了一套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这就是最早的行政组织。
一、古埃及的行政组织: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早期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
1、古埃及的行政组织是高度混同的。
2、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及官员之间的权限虽有所分工但没有明确的划分。
3、法庭也未从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
4、祭司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显著地位。
二、古希腊的行政组织:1、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颁布了民主改革的宪法。
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
2、古希腊行政组织的特点:(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2)强调依法行政(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4)行政职能简单三、古罗马的性质组织: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行政组织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
执政官是高级长官中的最高官职,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
他负责召集和主持元老院会议、人民大会,同时也是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决议的执行者。
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从公元前 年屋大维登上罗马政治舞台开始,确立了决定专制的元首制度。
四、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由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初步的社会分工的影响,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管理职能既简单又高度混同。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
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它们既相互交叉又略有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
古希腊由于各城邦规模小,基本上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埃及、古罗马都存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行政组织权力有限,主要职责是征收赋税,管好本地水利工程和其他事务,因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比较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行政组织学》课件

行政组织的类型
概述不同类型的行政组织,包括 政府行政组织和非政府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结构
讨论行政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层级 关系,以及在不同层级间的协调 机制。
学习目标和重点
学习目标
了解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掌握分析和评价行政组织的能力。
重点内容
深入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职能,分析行政组织的决策过程与效果。
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行政组织学的知识。
教学方法与资源
1
课堂讲授
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资源
提供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如教材、论文和课外阅读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 研究。
《行政组织学》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行政组织学》。我们将探讨该学科的研究背景 与意义、课法和资源, 我们将进行案例分析与实践,并最后总结与展望。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行政组织的演变历史
2 行政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3 行政组织的法律框架
通过研究行政组织的演变历 史,我们能够理解现代行政 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提 高我们对行政组织的认知与 理解。
案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研究行政组织的管理和效果, 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践活动
安排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提供学生 与行政组织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总结和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总结行政组织学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理论,回顾课 程学习的收获和成果。
展望行政组织学的未来发展,探讨其在现实社会 中的应用和推广。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

行政组织理论知识点小结一、行政组织的演变1、古埃及中央集权机构;奴隶制君主专制;中央设宰相,地方设州长。
最高统治者:国王(法老)。
2、雅典(古希腊代表)城邦民主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日常国事的治理:执政官。
负责行政事务:五百人会议(由四百人会议改)。
负责军事事务:十将军委员会。
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元老会。
3、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1)共和国中央机关:人民大会(立法机关)、元老会(最高权力机关)、高级长官(行政机关,包括执政官—军事权和行政权、检察官—税收、工程监督、保民官—维护平民的利益、营造官—维护社会治安)。
2)帝国元首制度。
4、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5、英国1)封建时期①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国王和贤人会议(还是最高法院,权利高于国王)两个权力中心。
②威廉时期:贵族会议和御前会议(王权上升)。
③14世纪中叶:御前会议演化为上下两院(上院由国王指定的僧侣、大贵族组成贵族院;下院由地方代表组成众议院)。
④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地方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
2)资本主义时期①中央行政组织:议会(立法权)、内阁(行政权)、法院(司法权)枢密院(形式上的最高行政机关,实权掌握在内阁手里)内阁(首相是其首脑,拥有行政、决策、立法、监督职能)②地方行政组织:一般分为二级(郡和区),有时分为三级(郡、区、教区或社区)6、法国1)封建时期①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小国王,大诸侯。
②等级君主制:三级会议(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富裕市民,无立法权)与君主并存。
③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三级会议解散成立最高国务会议。
2)资本主义时期①中央行政组织:多党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
行政组织的演变

组织技术的智能和创新性
智能化技术应用
未来的行政组织将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这些技术将帮助组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
鼓励创新和变革
行政组织将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和变革,提供支持和资源 ,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组织将建立创新机制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资源共享
矩阵式组织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协同工作
矩阵式组织能够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 效率。
矩阵式组织的优缺点
• 灵活性:矩阵式组织能够快速应对项目变化和外 部环境的变化。
矩阵式组织的优缺点
01
管理难度大
员工压力大
02
03
对员工能力要求高
矩阵式组织的管理难度较大,需 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03
目前,行政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以法治为基础、以服 务为导向、以效能为核心的现代组织形态。
传统层级制组织
02
层级制组织的定义
层级制组织是一种按照等级和权力划分的组织结构,具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和职责分工。
在层级制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按照等级制度进行管理。
层级制组织的优缺点
优点
THANKS.
扁平化组织的优缺点
• 促进内部沟通:扁平化组织结构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沟 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扁平化组织的优缺点
01
02
03
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管理层级较少,管理 者需要管理更多的下属, 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更高。
难以控制风险
扁平化组织结构可能导致 组织对市场风险和外部环 境变化的反应过于敏感, 难以有效控制风险。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摘要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经历过风风雨雨,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交替、行政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转变,行政组织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载体,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自然也就有了行政组织的演变。
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是不断地沿袭、继承中加以改变的。
关键词: 古代行政组织演变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屹立于东方,不管在哪一个朝代,都会涌现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还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
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鉴往知未来,掌握历史行政组织演变的规律,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作一些较浅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一)先秦时期据史料记载,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是“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因而带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奴隶主贵族的家族组织和国家行政组织是相通的,只有奴隶主贵族家族才有资格担任国家行政官员。
这个组织原则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中的由家而国、由亲而贵的政治色彩。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
二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
三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
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的职权是主管“三事”和“四方”,他们的长官初期的时候是太师或太保,中期以后是太师,其属官主要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
[1]从先秦的行政组织体系来看,不难看出中央各机关之间已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同时又各自平行以保证王权的集中。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 多年的皇帝制度。
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 ,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
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3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1(最明显的外在表现)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2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34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2.123456知识点3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411234知识点4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2>3>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2.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2.3.4.(1(2(3(4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1(2(3(42.讲解归纳与举例)1-37A BC D【正确答案:A】讲解归纳与举例A B C D2016.4【正确答案:D】12讲解归纳与举例2A BC D2016.4【正确答案:A】谢谢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1.2.3.知识点2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1.2.知识点3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12知识点3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24.讲解归纳与举例26的是1-46A.B.C.D.E.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ABC】12谢谢第三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1(2(3(4(5知识点2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21-47AA. B.C. D.2018.10【正确答案:A】1识记:2领会掌握:谢谢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本章重难点分析3第一节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知识点1奴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国家要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雅典50010古代罗马帝国(1(2(3(4知识点2封建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123知识点2封建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4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50个州(3)-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12-51 A BC D2016.10【正确答案:C】----讲解归纳与举例3.2-51 A.B.C.D.2018.10【正确答案:C】讲解归纳与举例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雅典----民主共和政体
选举产生执政官院9人、长老院改为元老院 梭伦改革后,民众大会作用提高,成立400人会议 前5世纪至4世纪,民众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抽签选举500人会议 前501年, 10将军委员会作为重要的行政权力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
监
民众大会
常 设 机 构
会议 元老院
监
举
员
500人会议 和 行政 民大会的提 作用 选举 将军委员会
二、封建时期外国行政组织
1、法国 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 等级君主制(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富裕市民) 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
2、英国
公元9—10世纪 世纪 公元 两个 权力 中心 国王:不定期召集的中央会议 贤人会议:由贵族组成,权力很大,颁布法令。
11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实行中央集权 14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上院由国王指定的僧侣、大贵族组成(贵族院) 下院由地方代表组成(众议院) 都铎王朝时期( 都铎王朝时期(1485一1603年) 一 年 王权强化,行政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备,形成枢密院,其 下设一些专门委员会 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地方 政府基本上处于一种半自治的状态
的国家元首,而是成为直接领导政府、决定政策的实际行政首脑。总统权力与专制君 主相差无几
国务院撤消,设政事堂,设9个政府部门直属于大总统(外交、
内务、财政、司法、陆军、海军、教育、农商、交通)
1915年12月向帝制过渡,行政机构多次变更 1916年洪宪帝制失败。政局动荡,帝制、总统制、内阁制 间变动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3、德国
中央政权长期虚弱 16世纪后,皇权加强 17世纪下半叶,最大君主国:奥地利、普鲁士
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分析:
*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 权的制约。对 欧洲控以后行政组织的地位、作用、独立性均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 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组织内部职掌的分工比以往明确、 精细。其职能也由内务管理扩展到财务、军事、警察、商 务、外交等领域。但仍然具有诸多职能交错、宫廷事务与 国家管理含混不分的特征。 *地方行政组织较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 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历代王朝都援用教会(基督教)力量,宣扬“王权神授” 的神权政治观念,这强化王权罩上神圣合法的宗教光环。
3、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27-1949)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名义上按孙中山的五院制设置(直接党
制;委员会制;五权合一)《国民政府组织法》
国民政府会议设: 国民政府主席1人(后称总统,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
为中华民国元首和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 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 国民政府下设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组织已从传统社会的立法、行政、司 法、宗教诸职能含混不分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而日趋独立。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 不仅扩大,而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 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这表现在近 代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 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行政权力起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把三权分立原则作为 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从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可 以看出,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行 政权力有强化的趋势。 *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 的国家在逐步扩大 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 逐步扩大 地方权力。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 度分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共同要求。
学、度支、农工商、邮传、法、理蕃部)
地方设省、道、府、县四级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 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3.中国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上下隶属关系明确,官员职责明确,对官员有严格的考课和 监察制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 类行政组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行政 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而“国”,由“私”而“公”,由 “内”而“外”的特点。等级观念、宗族观念、任人唯亲的 思想禁锢了行政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会通过;总统权力大于内阁—行政院)
*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国民政府虽在 法理上为最高国家机关,但在实施一切纲领、政策、军政、 财政等方面,法律规定其都要对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负责。 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五大院正副院长均由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未实现孙中山的均权制主张,而是 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三、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
英国的内阁制 美国的总统制 法国的半总统制
英国现代行政组织
英王----首相 枢密院:形式上最高行政机关 中央行 政组织 内阁:实际行政权力(行政职能、决策职能、立法职能、监督职能) 政府各部
层次:二级郡和区; 地方行 政组织 或者三级郡、区、教区或者 社区 职能及机构(管理交通道路、维护公共秩序、搞好环境卫生、制定和实施城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 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 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二、封建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三、资本主义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 1、古埃及
法老
主管行政、司法、经济 协助法老处理全国政务
宰相 大臣
分管财政、水利建设和各州的事务
司农、少府)
各卿之下设属官 地方:郡 县(秦) 州 郡 县(汉) (郡太首下设设丞、尉各一人;县设县令、县丞、县蔚) 隋唐: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每个部下各设四个司 中央行政组织还设有九寺、五监 地方行政组织有州、县两级
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宋元:由三省向一省过渡。中书省---最高权力机关 元:省、路、州、县四级地方行政组织 明:废三省,行政权皇帝直接掌管。设内阁 地方设省、府、县三级 清:六部扩大成十一部(吏、礼、民政、外务、陆军、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2-1913) 1912年元旦成立,总统制《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临时大总统下设秘书处、9个行政部门
(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 1912年改总统制为参议院下的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按三权分立原则设立。国务院下设9个行政部,设附属机关
法部门)现50个
美国内阁与英国内阁不同,表现:
美国的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集体的政治责任。
美国政策由总统决定,政治责任由总统承担,内阁仅是总统的顾问机构和各部 部长之间交流信息的机构。
美国内阁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总统与阁员是上下级
关系。而的内阁则要向议会负责,阁员与首相是同僚关系。
美国内阁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员,没有固 定的会期。
(行政事务官:司徒、司空、司寇、小籍臣)
周:中央政府设官分职(三司、六太)
三司(司徒、司马、司空) 六太(太宰、太宗、太史、太士、太祝、太卜) 不同名号的人构成宝塔型的政治组织(王、公、侯、伯、子、 男、卿、大夫、士等) 中央、地方:贡赋、力役、巡狩
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秦汉:三公(司空、司马、司徒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
*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政务,总统公布法律、发布
命令时应由国务员副署;
*由国务员组成国务院。国务院总理作为国务员的首领与国
务员一起组成国务会议,讨论重在国务问题,为实际的行政 机关。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2、北洋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3-1926) 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1914年5月《新约法》内阁制变为总统制。大总统不再只是象征性
地方:州长掌管行政、司法,拥有自己军队警察
高度混同,职权不清
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
2、古印度---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瓦尔那---神权贵族奴隶主 刹帝利瓦尔那---国王为首的军政贵族 吠舍瓦尔那 首陀罗瓦尔那 3、古巴比伦---高度中央集权 4、古希腊---原始民主特征,出现政体不同的城邦 雅典、斯巴达为主要代表 5、古罗马---简单分工
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部、委员会、署等机构。设院 长、副院长各1人,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选任。院长总揽全国行政 (内阁首相) 地方行政组织一般设省、县两级,之间有一级行政督察区,县以下有区、 乡(镇)、保、甲等基层组织。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中央集权与各地军阀割据并存
中华民国行政组织分析 *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思想,第一次把行政、 立法、司法三权分部执掌,设参众两院,建立议会制度和 内阁制度,设置较封建时期有一大进步。 *孙中山提出政权、治权相区别,实行五权并立思想具有历史 进步意义,但实际其他四院均由行政院控制,成为国民党 实行党治、独揽五权的依据。 (五院正副院长产生由总统提名,无需国民大
(5 )
古罗马贵族共和国时期: 古罗马贵族共和国时期:
中 央 机 关
古罗马
时
国时期: 国时期:
, 罗马 , 国
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分析:
*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由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限制及初步的社会分工的影响,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管理职 能既简单又高度混同。行政职能的内容也多限于宫庭内部管 理及财政税收、外交、军事、社会治安等最基本的领域。 *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 的原始的分工。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 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他们既相互交叉又 略有分工。与之相应,行政管理亦带有民主与法治色彩。这 点与以古埃及为代表的古代东方由君主一人掌握立法、行政、 司法大权是不同的。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古希腊由于各城邦规模小,基本 上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埃及、古罗马都存在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但地方行政组织权力有限,主要职责是征收赋 税,管好本地水利工程和其他事务,因此,中央和地方的关 系比较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 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 作未职业化。当时,担任国家公职被认为是一种荣誉,而且, 不少官员还将个人财产投入到公共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