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
智能物流中的车载自组网技术研究

智能物流中的车载自组网技术研究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车载自组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车载自组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有效通信与协调,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分析智能物流中的车载自组网技术研究,探讨车载自组网技术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一、车载自组网技术简介车载自组网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车辆之间自主通信的网络形式,是属于自组织网络的一种。
它主要借助于无线通信技术,将各个车辆和路边设施设备(例如信号灯、路口控制器等)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自组织的网络。
该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实时状况监测,并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智能安全控制,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车载自组网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1. 自组织:车载自组网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能够根据网络拓扑、设备连接情况等因素,自行组成一个网络。
2. 实时性:车载自组网技术具有一定的实时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传输和处理,从而保障物流运输的实时监控和协调。
3. 自适应:车载自组网技术能够根据车辆和路况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网络拓扑和数据传输方式,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物流环境。
二、车载自组网技术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1. 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车载自组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信息,如车速、位置、载货量等,从而实现对物流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
通过监测车辆状态,物流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有效避免物流风险。
2. 实现车辆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车载自组网技术能够实现车辆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例如,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多台货车同时从不同地点运往目的地,需要协调和配合以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载自组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并通过智能路况识别和分析,对车辆行进路线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3. 提高物流信息的传输效率车载自组网技术能够提高物流信息的传输效率,快速供给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需求,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了物流行业数据、资料传输过程中的阻力和损失,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数据精准预测与分析,以提高物流决策效率。
车载wifi发展现状

车载wifi发展现状车载WiF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和普及。
在过去几年中,车载WiFi已经从一个高端豪华车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车载WiFi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快速稳定的互联网连接,实现车内的多媒体娱乐、导航、通信等功能,为驾车出行增添了很多便利。
目前,车载WiFi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所有主流汽车品牌都开始提供车载WiFi功能。
无论是高端豪华车还是普通家用车,几乎都能轻松找到车载WiFi的配置选项。
其次,车载WiFi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传输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稳定性更强已经成为车载WiFi产品的主要竞争力。
再次,车载WiFi的售价也在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车载WiFi设备的价格。
车载WiFi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4G 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载WiFi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速的互联网连接,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而且,车载WiFi也在不断融入车辆的其他功能中,比如与导航系统的结合,能够根据路况信息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
另外,车载WiFi还可以连接智能手机,实现车机和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然而,车载WiFi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车载WiFi的信号覆盖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目前,车载WiFi的信号覆盖范围主要局限在车内,离开车辆后信号就会中断。
如果能够实现车外的连续覆盖,会使车载WiFi在旅途中的便利性更大幅度提升。
其次,车载WiFi还需要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由于车载WiFi连接的是移动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面临泄露的风险,特别是在公共WiFi环境下。
因此,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是车载WiFi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车载WiF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与普及。
它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快速的互联网连接,让驾车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WiFi有望在未来发展出更多更先进的功能,为驾车出行提供更好的互联网体验。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网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网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车辆自组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车辆自组网是一种基于车辆间通信的网络形式,通过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操作。
这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在提高交通效率、增强交通安全和改善出行体验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车辆自组网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车辆自组网的基本原理车辆自组网基于车辆间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车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操作。
这种网络形式可以使车辆之间实现实时的信息传输,从而提高路况的识别能力和交通流量的控制能力。
车辆自组网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车辆间的通信技术。
车辆自组网需要依赖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
现有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LTE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车辆之间建立起稳定的通信连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
其次是车辆间的网络组织。
车辆自组网需要在车辆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网络结构,使车辆之间能够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网络结构通常采用分布式的方式进行组织,车辆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节点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交换。
二、车辆自组网的关键技术车辆自组网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这些技术包括信道分配技术、路由技术、安全技术和拓扑控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自组网的通信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信道分配技术是车辆自组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由于车辆自组网的通信需要占用一定的频谱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的信道分配技术有动态频谱分配和空时分配等。
这些技术能够在不同的频谱资源之间进行动态切换,使车辆自组网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通信环境。
路由技术是车辆自组网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车辆自组网的通信需要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研究和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
现有的路由算法主要有洪泛式路由、跟随器路由和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等。
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辆自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辆自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车辆自组网技术(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简称VANETs)是基于车辆间通信的一种无线自组网技术。
它将车辆与道路设施进行互联,可以实现智能交通及车辆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
车辆自组网技术在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提升行车效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针对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辆自组网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探讨其相关技术原理、优势和挑战。
首先,车辆自组网技术是建立在车辆间通信的基础上的。
通过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车辆能够实时获取到周围车辆的信息,如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从而实现交通安全功能。
比如,在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通过自组网技术相互通信,并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来避免碰撞。
此外,车辆自组网技术还能够为车辆提供交通信息,如路况、交通拥堵等,以便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提高行车效率。
车辆自组网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由于车辆自组网的节点是移动的,无线信号的传输会受到车辆行驶速度、信号传播距离和障碍物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通信的可靠性,车辆自组网技术需要采用适当的路由协议和信号处理算法。
一种常用的路由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它根据车辆之间的距离来选择最佳的通信路径。
此外,车辆自组网技术还可以利用多跳通信和交通预测等技术,提高通信效率。
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辆自组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交通管理和智能驾驶等领域。
在交通管理方面,车辆自组网技术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状况,并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比如,在堵车情况下,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车辆自组网技术向驾驶员提供交通拥堵信息,以便驾驶员调整行驶方向。
在智能驾驶方面,车辆自组网技术可以与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相结合,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决策,从而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然而,车辆自组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车辆自组网技术需要车辆之间进行通信,因此需要大量的车辆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通信效果。
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一、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背景、意义、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的背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导航、音响、空调等。
这些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确保车载信息系统的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技术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技术,它通过网络自身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实现对网络中各种安全威胁的有效防护。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的意义,一方面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可以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因安全漏洞导致的信息泄露、篡改等风险;另一方面,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有助于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瘫痪。
此外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还有助于提高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合理的网络结构布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三是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划分网络区域和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四是安全协议与加密技术,采用先进的安全协议和加密手段,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五是安全评估与审计技术,通过对网络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我们来看一下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网络的智能化、自动化方向,通过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实现对网络的实时优化和调整。
车载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研究

车载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载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车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车载网络技术可以使驾驶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提高驾驶体验,逐渐朝着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娱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是车载网络技术最常见的应用。
车载媒体播放器、全景无盲区监控设备、自动停车辅助、车载电话、车载导航系统等,都是车载信息娱乐的代表。
消费者对车载娱乐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上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车载音响、车载电视、车载摄像头等产品。
2. 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驾驶技术正在逐步走向实现。
车辆正在学习,能够预测车辆或行人的行驶方向,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反应。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提供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自动刹车等安全功能,帮助驾驶员行车更加安全、轻松。
3. 车载通讯系统车载通讯系统可以在车辆、驾驶员和驾驶员等人之间提供信息流和语音交流。
车载通讯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乘客的舒适性,从而减少事故率。
4. 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还包括车辆对车辆、车辆对基础设施和车辆对互联网的交互。
这种互联性可以共享不同车辆之间的数据,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
当然,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基础技术的支撑,例如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等。
与此同时,车载网络技术也会受到数据隐私、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挑战。
总之,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方向,可以使汽车变得更智能、更安全、更舒适,提高驾驶体验,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发展下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发展下现状及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正猛烈推进,其中车载网络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车载网络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负责整车的信息交流、控制和管理。
目前,车载网络系统已经从单一的信息交流,逐渐发展为多网融合、智能化的交通信息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网络系统也在不断进化。
目前,车载网络系统主要采用CAN、LIN、MOST、FlexRay等通信协议,而未来,随着5G、V2X等技术的发展,车载网络系统有望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车载网络系统也将在数据处理、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方面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未来,车载网络系统将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神经系统”,实现全车的智能化、网联化。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网络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也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网络系统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潜力,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联网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与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不同的是,车联网更加注重安全和便捷,这一点也是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那么,车联网技术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呢?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车联网技术现状车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中。
目前,车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驾驶系统可以通过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感知,然后对车辆的转向、制动、加速等进行控制,使车辆能够自主完成行驶。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二、三级水平,但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定距离。
2. 车载娱乐车联网技术可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功能。
比如,车载娱乐系统可以与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播放音乐、视频等娱乐内容,在车内创造良好的娱乐氛围。
3. 智能导航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热门地点、汽车行驶状态、交通流量等因素,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路径规划。
当驾驶员遇到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情况时,智能导航系统还可以为其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帮助其快速避开拥堵路段。
4. 远程监控车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车辆进行实时连接,在远程进行车辆监控、远程启动等操作。
如果车辆被盗,车主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关锁、追踪等操作,保护车辆安全。
二、车联网技术未来趋势1. 智能驾驶将成为主流在未来,智能驾驶将成为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未来的汽车将会配备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车辆能够自主完成大部分行驶操作,这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体验。
2. 5G技术将助力车联网技术发展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点,将为车联网技术的高效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G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车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改进,为人们的出行体验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1月 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November 2007 第28卷第11期 通 信 学 报 Vol.28 No.11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 常促宇,向勇,史美林 (清华大学 计算机系, 北京100084)
摘 要:简要介绍了车载自组网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应用领域。使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讨论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车载自组网的优缺点,并针对车载自组网的应用及特性提出搭建车间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突破方向。为了便于读者跟踪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还介绍了一些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的研究机构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无线自组网;车间通信;媒体接入控制;路由协议 中图分类号:TN9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6X(2007)11-0116-11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CHANG Cu-yu, XIANG Yong, SHI Mei-lin (Scie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discussed wit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f various classes of MAC and routing protocol were applied to VANE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NET, the ideas and break-through direction of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design of VANET were proposed. The active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ir main works about VANET were introduced to convenient the reader for tracking advanced research achievement at abroad. Key words: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MAC; routing protocol
1 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交通事故因其极强的 “杀伤力”被称为世界“头号杀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重要基础之一的车辆网络概念就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提出的。车载自组网是专门为车辆间通信而设计的自组织网络,它创造性地将自组网技术应用于车辆间通信,使司机能够在超视距的范围内获得其他车辆的状况信息(如车速、方向、位置、刹车板压力等)和实时路况信息。车载自组网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车辆间通信的平台,不仅提高交通效率,还为司机的通行带来可靠安全和多重便利,使旅行者更加舒适[1,2]。在2003年ITU-T的汽车通信标准化会议上,各国专家提出的车用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le ad-hoc networks)技术有望在2010年将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50%[3]。
2 车载自组网简介 自组网是一种无线分布式结构,强调的是多
收稿日期:2007-06-16;修回日期:2007-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3010);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Foundation Item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0273010);The Bas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singhuaof Tsinghua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1期 常促宇等: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 ·117· 跳、自组织、无中心的概念。因此可以把车载自组网(VANET,vehicle ad hoc networks)定义[4]为一种快速移动户外通信网络(fast moving outdoor commu-nication network),也有人把车载自组网称为自组织交通信息系统(SOTIS,self-organizing traffic information system)。车载自组网的基本思想是在一定通信范围内的车辆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车速、位置等信息和车载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并自动的连接建立起一个移动的网络。节点的单跳通信范围只有几百米到一千米,每一个节点(车辆)不仅是一个收发器,同时还是一个路由器,因此采用多跳的方式把数据转发给更远的车辆。 2.1 网络结构 整个车载自组网分为两部分:车与车(V2V,vehicle to vhicle)和车与设施(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图1显示了车载自组网在真实环境中应用的一个模型示意[5]。 图1 车载自组网结构示意 可以看到,卫星通信系统分别为车载自组网提供全球定位服务(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数字多媒体服务(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车与车通信使车辆之间能够通过多跳的方式进行自动互联,这好比车与车之间能够像人一样互相交谈,起到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和疏导交通流量等作用。车载自组网除了可以单独组网实现局部的通信外,还可以通过路灯、加油站等作为接入点的网关(gateway),连接到其他的固定或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更为丰富的娱乐、车内办公等服务。在本文中,针对车载自组网的特点和技术难点,主要讨论车与车之间通信的自组网方式。 2.2 主要特点 车载自组网是极其特殊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它同样存在一般无线自组网所固有的问题,如隐藏点问题、暴露点问题、信道捕获问题等[6,7],不过也带有自身独特的特性。车载自组网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 由于节点高速移动性(速度大致在5~42m/s之间),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路径寿命短,例如平均速度为100km/h的道路上,如果节点的覆盖半径为250m,则链路存在15s的概率仅为57%[8]。
② 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路边建筑、道路情况、车辆类型和车辆相对速度等。 ③ 节点通过发动机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车辆的承载空间也可以确保天线的尺寸和其他额外的通信设备,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 ④ 节点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能沿着车道单/双向移动,具有一维性。 ⑤ 道路的静态形状使得车辆移动是受限制的,车辆轨道一般可预测[9]。
⑥ GPS能够为节点提供精确定位和精准时钟信息,利于获取自身位置信息和进行时钟同步。 ⑦ GPS和电子地图相结合,利用路径规划功能,将使车载自组网路由策略的实现变得更为简单。 2.3 应用举例 车载自组网在交通运输中出现,将会扩展司机的视野与车载部件的功能,从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高效。典型的应用[10,11]包括:
① 行驶安全预警。利用车辆间相互交换状态信息,通过车载自组网提前通告给司机,建议司机根据情况作出及时、适当的驾驶行为,这便有效的提升了司机的注意力,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② 协助驾驶。帮助驾驶员快速、安全的通过“盲区”,例如在高速路出/入口或交通十字路口处的车辆协调通行。 ③ 分布式交通信息发布。改变传统的基于中心式网络结构的交通信息发布形式,车辆从车载自组网中获取实时交通信息,提高路况信息的实时性,例如,综合出与自身相关的车流量状况,更新电子地图以便更高效地决定路径规划。 ④ 基于通信的纵向车辆控制。通过车载自组网,车辆能根据尾随车辆和更多前边视线范围外的车辆相互协同行驶,这样能够自动形成一个更为和谐的车辆行驶队列,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 ·118· 通 信 学 报 第28卷 ⑤ 乘客办公与娱乐化。让乘客享受娱乐,视频点播、汽车会议、路边超市等各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例如,在线游戏和Internet接入等。 2.4 难点与重点 车载自组网是一种动态变化并基于无线信道的自组织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① 网络固有的大规模性,同时很难保证一维网络的连通性,必须能处理网络的分割问题。 ② 车载自组网的无线信道是多跳共享的多点信道,信道接入技术控制节点如何接入无线信道,对网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 车载自组网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节点(车辆)协作完成,不存在专用的路由设备,此外还需适应网络拓扑频繁变化等特殊性,因此必须设计专用、高效的多跳路由协议。 ④ QoS保证。自组网出现初期主要用于传输少量的数据信息,车载自组网中则需要传输实时性很高的安全信息,这对带宽、时延和时延抖动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⑤ 广播和组播。由于车载自组网的特殊性(如交通事故发生时发送的广播会导致突然增大的通讯负载),广播和组播问题变得非常复杂,需要链路层和网络层的支持,因此需要跨层研究。 ⑥ 安全问题。移动自组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全性较差,易受窃听和攻击,车辆节点不能保证可靠性,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车载自组网的安全体系结构和专用安全技术。 ⑦ 网络管理。车载自组网网络管理涉及面较广,包括移动性管理、地址管理和服务管理等,需要相应的机制来解决节点定位和地址自动配置等问题。 2.5 研究现状 最早关于车辆间通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在随后的90年代和21世纪初,日本的协同驾驶系统DEMO2000展示了车间通信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13]。目前,欧美也启动了相关的大型科研项目,在车载自组网方面研究较为活跃的几个研究机构有: ① CarTalk2000[14]是一个从2001年开始,为期3年的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新的基于车间通信的驾驶员辅助驾驶系统,用于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项研究由INVENT发起,由八个项目组成,分别处理不同的驾驶辅助系统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安全驾驶、用于缓解交通堵塞的交通管理等。 ② FleetNet[15,16],“Internet on the Road”项目是由6家公司和3所大学为了推动车间通信发展而建立的项目。FleetNet项目在2000年9月启动,2003年12月结束,最终展示了一套成品,通过一系列测试获得了宝贵数据。而紧接着该项目的后续工程NOW[17],“Network on Wheels”[10]从2004年开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