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肌筋膜炎 PPT课件
肌筋膜炎ppt课件

筋 膜
触及小的痛性“结节”。
✓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可排出腰骶部 其它骨病。
炎 ✓ 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表现。
鉴别诊断
颈项部扭伤
颈
项
前斜角肌综合征
部
落枕
腰
背
腰背部劳损
有明确外伤史,病程短,局 部无结节,按摩效果较好。
部
臀部的骨性病变 如腰骶部骨关节结核、骨
髓炎、AS等
骶
臀
椎间盘突出症
部
腰骶部损伤
颈 ✓ 有急性发作或慢性疼痛急性发作史,及 项 感受风寒湿病史。
部 ✓ 颈项部疼痛、发僵。 肌
筋 ✓ 有特定的压痛点并可引起传导性疼痛。
膜
炎
✓ 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少数见脊柱有 先天畸形;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表现。
腰 ✓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外伤后治疗不当、
背 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部 肌
✓ 腰部疼痛,常为隐痛、酸痛或胀痛,急 性发作时可有活动受限。
Up
病因病理
长期单一姿势下负重的应力劳损,
急慢性损伤
或由于某些先天性畸形在肌力失衡 下劳作。
急性损伤未能及时适当的治疗。
感受风、寒、湿邪 邪毒感染 如细菌感染、风湿热或寄生虫等感染。
以上几点均可致肌肉及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渗 出、水肿、痉挛,若日久不愈而持续,则出现纤维性 变及粘连持续疼痛。
临床表现及诊断
筋膜骨草正金外敷贴
• 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 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 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 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 中医黑膏药筋膜骨草正金贴作为传统名方,精选上等纯良 中药,严格遵古炮制而成,其效专力宏,渗透腠理,直达 病灶,药性持久,能有效缓解并消除筋膜炎引起的颈、腰、 足疼痛等各种症状,通过舒筋活血,修补筋膜组织,是中 医骨科治疗筋膜炎的中医瑰宝。
肩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及手法治疗概况ppt参考课件

2020/5/4
11
肩胛提肌激痛点
肩胛提肌的激痛 点引起颈角的疼 痛和僵硬,当被 激活后,他们会 沿着颈部及肩胛 骨内上缘传送疼 痛。
2020/5/4
12
斜方肌激痛点
斜方肌是头痛的 主要来源,比如 典型的“紧张性 头痛”。颈部和 脑后的紧张感通 常来自斜方肌的 激痛点。
2020/5/4
13
菱形肌激痛点
2020/5/4
22
膏摩疗法
最早记载膏摩的文献,当推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帛书《五十二病方》。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金匮要略中也有膏摩的记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 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 摩,勿令九窍闭塞。”
牵伸时间
每次10 ~ 15S,也可达30S
2020/5/4
19
牵伸机理
1、快速牵拉,
肌梭兴奋,肌 张力增高。
2、慢速牵拉, 抑制反应,肌 肉放松,长度 变长。
2020/5/4
20
肌肉牵伸技术
牵伸应用
1、快速的牵伸反应可用于某些神经瘫痪者,保持肌 张力;也用于运动中以增加肌肉收缩力量。
2、慢速牵伸反应可阻断疾病引起的反射性肌痉挛、 血循障碍、神经压迫等。长时间牵伸练习,可改 善关节活动度。
2020/5/4
7
激痛点的临床特点
压痛点 确认的痛感和绷紧的肌带 牵涉痛 局部抽搐反应 MRI和B超显示肌肉影像增强和增厚;
肌电图可见受累肌的自发电位。
2020/5/4
8
激痛点和压痛点区别
牵涉痛
局部肌肉抽搐
2020/5/4
9
肩背肌筋膜炎的常见激痛点
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PPT课件

SUCCESSTHANK 源自OU2019/7/3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
二、偏方治疗
[药物组成]威灵仙40g制川乌虎杖各30g乳香没药地鳖 虫片姜黄青木香骨碎补各20g川蜈蚣大3条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通脉。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 节炎,肌炎,肌筋膜炎,骨质退行性变等。 [用法用量]每次服20ml,每日三次饭后服。服一料为 一疗程,一般服二三疗程。 [制备方法]上药打碎装入瓶中,浸粮食白酒1750~ 2000ml,密封,每日摇荡一次,十日后服用。
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
三、中药治疗
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 腑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 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 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 较服药尤为有力”。 中医黑膏药筋膜膏作为思华堂传统名方,精选上等纯 良中药,严格遵古炮制而成,其效专力宏,渗透腠理, 直达病灶,药性持久,能有效缓解并消除筋膜炎引起 的颈、腰、足疼痛等各种症状,通过舒筋活血,修补 筋膜组织,是中医骨科治疗筋膜炎的中医瑰宝
谢谢观赏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
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运动治疗 偏方治疗 中药治疗
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
一、运动治疗
腰背肌筋膜炎通常不需要手术,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就能达到缓解并治愈的目的。 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关键在于锻炼腰背部肌肉,而锻炼 腰背部肌肉最值得推荐的方法就是“大雁式”。采取 俯卧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双脚向空中 伸展,犹如大雁在飞。锻炼时,单独一次抬起动作要 持续5秒钟,然后放松肌肉,休息3—5秒,此为一个周 期。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每次做30个周期,长久坚 持,就能起到不错的缓解作用。
肩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及手法治疗概况PPT课件

2019/8/25
13
菱形肌激痛点
菱形肌负责肩胛骨 的大多数活动。因 为每天要大量使用 肩胛骨,菱形肌通 常超负荷工作、极 度疲劳,导致慢性 激痛点,背部中央 紧张感或者肩胛间 区疼痛的主要来源 就是菱形肌。
2019/8/25
14
冈上肌激痛点
冈上肌有两处可以 形成激痛点,一个 就是肌腹,另一个 在第一个往外一或 二英寸处、靠近肩 峰下方的肌肉内。
2019/8/25
3
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可发生于创伤、劳累、寒冷、潮湿、过度 或肌肉长时间维持在收缩状态之后
因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 渗出及纤维性变
体内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 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发生 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2019/8/25
4
肌筋膜炎的诊断
诊断要点
• 疼痛起源于肌肉或相关筋膜 • 有明显的激痛点或者潜在的扳机点
织炎、风湿肌病等。
2019/8/25
2
中医对肌筋膜炎的认识
肌筋膜炎可归为中医学“痹证”“经筋痹”“颈项腰 背部筋伤”范畴,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如《灵 枢·经筋篇》日:“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素 问·长刺节论篇》日:“病在筋,筋节痛,不可以行, 名日筋痹。”此符合肌筋膜炎肌肉痉挛、疼痛麻木的 临床表现。《灵枢·经筋篇》对该病症状的描述为 “其病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结者皆痛”和 “转筋”与该病特定激痛点体征吻合。
宁波市中医院 柴俊飞
2019/8/25
1
肌筋膜炎的概念辨析
肌筋膜炎又称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是一种慢性的疼痛性病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 症而产生粘连,并有激痛点(trigger point, 又称触发点 或扳机点)形成,又被称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织炎、纤维
肌筋膜炎 ppt课件

ppt课件
10
临床表现及诊断
颈 有急性发作或慢性疼痛急性发作史,及 项 感受风寒湿病史。
部 颈项部疼痛、发僵。 肌
筋 有特定的压痛点并可引起传导性疼痛。
膜柱有 先天畸形;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表现。
ppt课件
11
腰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外伤后治疗不当、
疗
外治法
可外敷中医传统黑膏药筋膜膏,可迅速 消除酸肿疼痛,通过贴敷于患处,能迅
速消除疼痛感,修复筋膜病灶组织
此外,也可配用镇痛抗炎类药物,如芬必得、氯唑沙宗片等。
ppt课件
18
筋膜骨草正金外敷贴
• 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 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 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 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疗 法
封闭疗法
痛点以氢化可的松加普鲁卡因溶液封 闭,1周1次,可行3~5次。
手术治疗
ppt课件
20
谢 谢 !
ppt课件
21
• 中医黑膏药筋膜骨草正金贴作为传统名方,精选上等纯良 中药,严格遵古炮制而成,其效专力宏,渗透腠理,直达 病灶,药性持久,能有效缓解并消除筋膜炎引起的颈、腰、 足疼痛等各种症状,通过舒筋活血,修补筋膜组织,是中 医骨科治疗筋膜炎的中医瑰宝。
ppt课件
19
针灸治疗
其
它
理疗
选取电疗、磁疗、蜡疗、频谱等理疗法, 对促进患部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腰背肌筋膜炎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腰背肌筋膜炎概述 02. 腰背肌筋膜炎的护理要点 03. 腰背肌筋膜炎的日常护理 04. 腰背肌筋膜炎的护理误区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肌肉 劳损,外伤,寒冷刺激等
02
症状: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 限,肌肉紧张,压痛等
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3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镇痛药等 4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等 5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功能锻炼、姿势矫正等 6 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
超声波疗法:利 用超声波促进血 液循环,缓解疼 痛和僵硬
牵引疗法:减轻 椎间盘压力,缓 解疼痛和僵硬
康复训练
腰背肌功能锻炼:增 强腰背肌力量,提高
稳定性
拉伸运动:缓解肌肉 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核心肌群训练:增强 核心力量,提高身体
稳定性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 按摩、针灸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炎症
生活习惯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03
加强腰背肌锻炼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和紧张情绪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 洛芬、阿司匹林等, 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口服或注射类固醇: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等,用于严重疼痛和
炎症时的短期治疗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 沙宗、乙哌立松等, 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
痉挛
外用膏药:如扶他林、 氟比洛芬凝胶等,用
于局部止痛和消肿
(医学课件)腰背肌筋膜炎

1
定义
• 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肌 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 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
病因
• 最常见原因是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湿冷可使腰背 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的局部纤维浆 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
• 慢性劳损是另一原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出 现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 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 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出现 疼痛。
• 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药、维生素类
• 康复治疗:a理疗如超短波、中频等
•
b手法如腰背部推拿、弹拨等
• 中医:针灸、拔罐等
• 封闭疗法等
7
腰椎小关节紊乱
8
定义
• 指腰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 柱机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 多由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和因部分韧带、 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致关节 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至。
11
临床表现
• 疼痛:伤后即痛,腰痛难忍,表情痛苦, 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自己身体,稍微 挪动下肢则疼痛难忍。
• 功能丧失:全部腰肌处于紧解或转变成腰 扭伤痛
12
治疗
• 以整脊的手法为主。
13
腰椎滑脱
14
定义
• 也称退变性腰椎滑脱,本病多发于50-60岁 的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关节突 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椎 关节上一椎体后移,因而出现腰痛或腰腿 痛等临床症状。
10
• 当腰部突然闪扭、弯腰前屈及旋转运动时, 小关节间隙张开,关节内负压增大,滑膜 即可进入关节间隙中。如果屈伸时关节滑 膜被夹于关节间隙,就会造成小关节的滑 膜嵌顿或小关节半脱位,滑膜可因关节的 挤压而造成严重的损伤,滑膜和关节囊有 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因而引起剧 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如不及时解除 嵌顿,就会产生慢性严重腰痛和关节炎。
(医学课件)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xx年xx月xx日•疾病概述•疾病病因•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评估•治疗与护理•疾病预防•疾病预后目录01疾病概述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腰背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
定义腰背肌筋膜炎的英文为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简称MPS。
英文名定义和英文名ICD-10编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腰背肌筋膜炎的编码为M54.2。
CPT编码在医疗领域,腰背肌筋膜炎的CPT编码为97700。
疾病编码1流行病学23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30-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
发病率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因素是导致腰背肌筋膜炎的主要原因。
发病原因腰背肌筋膜炎在寒冷、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的发病率更高。
地域差异02疾病病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使腰背肌肉紧张,导致肌肉劳损和肌筋膜炎。
常见病因肌肉劳损寒冷环境可引起肌肉收缩和血管痉挛,增加肌肉负担,诱发肌筋膜炎。
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可引起肌肉炎症和肌筋膜炎。
病毒感染03慢性损伤长期重复单调动作或过度使用肌肉,可引起慢性肌肉损伤,进而发展为肌筋膜炎。
继发性病因01骨折或关节脱位骨折或关节脱位可导致肌肉和肌腱受损,进而引起肌筋膜炎。
02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可导致肌肉不平衡,使部分肌肉负荷过重,诱发肌筋膜炎。
肌肉疲劳肌肉疲劳是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肌肉,可导致肌肉疲劳和肌肉紧张,进而引起肌筋膜炎。
发病机制血管收缩血管收缩是肌筋膜炎的另一个发病机制。
寒冷刺激或情绪紧张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肌肉血供减少,导致肌肉炎症和肌筋膜炎。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在肌筋膜炎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病毒感染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肌肉炎症和肌筋膜炎。
03病理生理学肌腱和韧带出现炎性改变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腱和韧带可能出现炎性改变,导致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血管扩张和炎症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血管也可能出现扩张和炎症,进一步加重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急性损伤
单
独
或
慢性劳损
共
同
作
用
慢性炎症性病灶
肌 肉
肌紧张
组 织
持
无
久
菌
的
血管痉挛
性
收
炎
缩
症
状
加
态 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
重
5
四、临床表现 1.多见于中年以上,有长期不良体姿且肌肉缺乏锻炼者或外
12
六、治疗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 解痉止痛
13
取穴及部位:
项背部
手、足太阳经穴位为主(阿是穴、肩井、肩中俞、天宗、 秉风、颈夹脊、风池、风府等)
手法:
一指禅推法
拿揉
滚法
点压
弹拨
扣击
14
操作:
1、松解手法(痛区滚法):
循经一指禅推法
拿揉项背肌筋
运动颈项
2、 解痉止痛法(痛点指揉、点按):
7
(6)颈背部患处有特定的压痛点 特点:A 位置浅
B 对触压敏感,可惹及远处的传 导性疼痛C 数量不等 Nhomakorabea8
2019/9/13
9
痛
10
3、激发点封闭有效 4、一般无皮肤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5、症状十分明显,但体征却少,实验室检查
并不能解释或符合临床表现 6、晚期可有肌挛缩/粘连,影响关节功能
点穴
弹拨
3、 弹拨捋顺(结节/条索状):捏脊
4、理筋整复:
脊柱颈段
运动关节类手法
脊柱胸段
15
5、放松结束手法:滚揉、叩击患处及 周围
注意事项
早期见效显著,巩固疗效需综合疗法和机能 锻炼的支持
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的存在
16
2019/9/13
17
伤史 2. 疼痛:
(1)部位:项背部(集中) (2)性质:酸痛不适/胀沉重感、麻木感 (3)程度:一般都可以忍受,少有刺痛 (4)时间:时间长短不一 (5)加重与缓解因素:受寒;单一姿势;阴雨天气(变化) [感染、疲劳、受凉、受潮]
得暖得按痛减/活动
6
压痛点: 肩胛提肌损伤:肩胛骨内上角。 菱形肌损伤:肩膀缝中(肩胛骨内侧缘) 斜方肌上部损伤:肩井 斜方肌中部损伤:肩中俞、肩外俞 背阔肌损伤:膈关下外方 竖脊肌损伤:脊旁夹脊穴
颈项肌筋膜炎
一、概述 一般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
性炎症,引起项背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 无力等症状的疾患。 好发于30岁之后,以长期从事低头工作者及居处 阴暗潮湿者多见
1
二 解剖生理
斜方肌及背阔肌 肩胛提肌及菱形肌 竖脊肌胸段 肌筋膜
2
3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环境因素(湿度、寒冷等)
11
四、诊断 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
五、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作出诊断。易与该病混淆
的疾病应注意鉴别。 1、颈型颈椎病:主要鉴别点在X线平片有骨质
增生; 2、肩周炎:有肩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与压痛
点限于肩关节周围; 3、项韧带炎:与颈肩肌筋膜炎很相似,但它疼
痛及压痛限于颈椎棘突部,低头时疼痛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