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教学随笔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课文读后感400字5篇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课文读后感400字5篇你们有没有学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这篇课文呢?今天,我我们就学了这篇课文,它对我们的感悟比较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课文读后感4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课文读后感400字1在语文书中有许多课文,但《万年牢》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文中的父亲是一位走街穿巷卖糖葫芦的普通人,可是他做事认真实在。
做糖葫芦的材料要上等,制作工序不能添油加醋,父亲的认真实在终于有了回报,进了天津大字号做糖葫芦,可父亲却因为那里掺假而辞去了工作。
让我感受到那位父亲真诚为人的道德风范。
父亲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指好产品会受到顾客的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可是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却做不到。
昨天,我和妈妈上菜场买菜,我看见一只只螃蟹,直流口水,拖着妈妈去买几只,小摊贩说这些螃蟹满身都是膏,可好好吃啦!可拿回家一看,有一只螃蟹分明是一汪水,唉,被受骗了。
这不,今天,我又去菜场买菜,卖菜的小摊贩说这菜刚从菜地里拔来的,可新鲜了,但回家尝了尝,却老的能嚼出渣来。
我想这些商贩子看起来是赚得多,可这样的店是不会留传千古,是不会经久不衰的,他们的假面具终有一天会被揭开。
这些事让我懂得,我们这些小学生做题要认真对待,不能只把它当成任务,一心想着嬉戏,而把作业马虎了。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课文读后感400字2你们有没有学过《万年牢》这篇课文呢?今天,我我们就学了这篇课文,它对我们的感悟比较大。
这篇课文主要讲“我”的父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父亲只是一个卖糖葫芦的人,但他的糖葫芦质量高,在天津非常有名。
因为这样有一位老板请他到他们那去做生意,每月有工钱。
父亲还是像从前那么认真选料做糖葫芦。
老板嫌他仍的太多,就让他少仍点儿,掺点假,他不听。
而且父亲对老板的定价太高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
没有一年,父亲辞去了这份工作。
他不贪工钱多,做亏心买卖,而是凭着良心做买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6课读后感_作文450字_读后感作文_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6课读后感万年牢,这篇课文的故事是围绕一位父亲做糖葫芦,卖糖葫芦的课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6课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6课读后感1读了《万年牢》这篇文章后,我有很多感触。
《万年牢》这篇课文说的是父亲用心,诚信做糖葫芦的故事。
文章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凭良心做,不能做亏心买卖,做人也要做个可靠的人。
前段时间从《金陵晚报》上看到一条新闻,说老师组织学生高考作弊,欺骗考官,其实这也是在害自己。
结果被发现,取消了成绩,这就是不诚信的代价。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
对待消费者,生产和经营者是必须要诚实,有信用,要凭良心做产品,如果昧着良心欺骗消费者,自己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生意就不会长久。
像那年冠生园的月饼事件就说明了这些。
冬天“雪灾”的时候,出租车很多都乱涨价,真是“想着法儿赚钱”。
没有“凭着良心做买卖”如果我是司机,我会以平常的价格让乘客付款,并且还会提醒他们小心地滑。
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凭良心做事,具有“万年牢”品质的人了。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生意上的万年牢,而万年牢的生意,是靠诚实,守信“万年牢”的人品。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6课读后感2今天,我们学习了《万年牢》这一篇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对于这篇课文有很深的感触,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课文中讲的是,“我”的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父亲的糖葫芦知所以做得那么好,就是因为父亲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最好的,如果有一点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
父亲蘸出来的糖葫芦还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父亲说这时是万年牢。
后来,这里有开了一家大字号,托人让父亲来做糖葫芦,每月还有工钱,虽然不多,但比走街串巷强多了。
这家店的老板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觉得老板定价太高,就还像以前那样精心选料,老板让他掺点假,他不听,老板就给他派下手,他也不满意,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常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没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他说:“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023年《万年牢》教学反思_1

2023年《万年牢》教学反思2023年《万年牢》教学反思1《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父亲做糖葫芦和做生意两件事,表现父亲做人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
本课教授时间为一课时,我安排了四个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是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三是细读课文,深入探究,四是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请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课文哪些地方能够看出父亲是一可靠、认真、诚实的人?3、文中出现多少处“万年牢”?分别具有什么含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学自学,既能理清了__的写作顺序,也能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学习方法上我先是带领了学生一同理解了第一处“万年牢“的含义,学习了语言讲述的条理性,并完成了小练笔,接着回顾了一下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第二、第三处“万年牢”的含义,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学的方向把握上不够准确,所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以作业提示为指导,降低了学习难度。
通过自学及小组讨论,学生再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
当学生讲到第二处“万年牢”时,我让学生找出父亲做生意实在的动作词语,并让学生从这些动词中看出什么。
从而理解第二处“万年牢”的深刻含义。
小组汇报后,师生一起解决了三处“万年牢”的内在联系,以大屏幕的动画形式体现出来,学生看的更为直观。
从而解决__的难点,即三处万年牢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引领和合作学习解决了教学难点,教学效果满意。
2023年《万年牢》教学反思2《万年牢》一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__围绕着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表现了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讲信用的优秀品质。
__语言质朴,叙述层次清晰、有条理,字里行间洋溢着父亲高尚的品质。
父亲正直、实在的品格对作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孩子们树立了为人做事的榜样。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语文万年牢四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下册语文课文《万年牢》中的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可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反思篇1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着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局部讲了父亲的做事认真和实在。
本文先讲了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职。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才能,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才能,自己把课文读懂,在理论中掌握读书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才能,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到达整体的完好。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万年牢》一课中三次提到了“万年牢”,含义非常深入。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理解这三处后,我就开场引导他们理解三处的联络。
孩子们通过朗读、自由考虑、集体交流,很顺利的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络。
一节课很快就完毕了,由于自己每个环节讲得过细,所以,本节课安排的内容没有讲完,为此,自己感到很遗憾。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1.思路要整合,不要琐碎,本文讲得过细了,所以导致了拖堂。
2.板书设计不合理,应该是文路和学路相统一。
3.老师语言表达要清楚,不能有口头禅。
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防止类似的现象发生,使自己的课越上越实。
说实话,每次无论是听陈老师的课,还是听吉老师评我都能学到许多东西。
我想,我一定珍惜这次学习的时机,也决不会辜负吉老师对我的教诲,使自己的教学程度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
利用文本知识 渗透诚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年牢》教后感悟

利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出 示 自 学 要 求:自 学 课 文,边 读 边 思 考 问 题 。 快 速 浏 览 课 文 ,找 出 有 关 语 段 读 一 读 ,并 做 上 记 号 。
在学生自 学 后 展 示 交 流 中,与 自 己 的 自 学 所 得 进 行 分 析、比较,针对不 足 之 处 提 出 意 见 和 建 议。 师 生 重 点 剖 析 第 三 个 问 题,以 加 深 对 文 本 的 理 解,初 步 感 知 父 亲 的 认 真、实 在 、诚 实 、守 信 品 质 。
教 师 引 言,同 学 们,想 知 道 父 亲 说 的 和 做 的 是 不 是 一 样 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文 的 第 五、六 自 然 段 并 想一想。学生自 学 后,小 组 交 流、合 作 探 究、展 示 汇 报,归 纳 小结:父亲怎么说就怎么做,言行一 致,表 里 如 一。 他 宁 愿 少 挣钱,即使更辛苦,也不做违背良 心 的 生 意———产 品 好,受 信 赖、赢得众多回头 客、生 意 旺。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发 自 由 衷 的 敬 意再读这个句子,以 进 一 步 体 会 父 亲 做 生 意 诚 实 可 靠。(学 生读 后,教师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四年级语文:《万年牢》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四年级语文:《万年牢》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案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四年级语文:《万年牢》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案文本)案例:细读课文,感悟理解①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②那它为什么被叫万年牢?(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③父亲是怎么样做出这种糖葫芦?(点名叫个别学生找出所在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引导他们在读第二小节是,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的态度,读第三、四小节时,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出示: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3) a 、看看课文的第三个“万年牢”,又是指什么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b、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4)a、说说你对这位父亲的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总结:做事实实在在,认认真真,讲究商业道德)b、那么,你们认为老板的生意经好吗?(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反思: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6万年牢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6万年牢_人教版新课标生学点作者的妙笔。
比如,本课在写法上,在组词构层上,做到了叙述清楚,有条理。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人看得明白,一定要写得条理清楚,有条理,就是“言之有序”,也就是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在叙述中讲清内容,表达中心思想。
如果文章没有条理,东扯西拉,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哪,叫人看了摸不清头脑,就没有办法让别人看懂。
那么怎样安排层次才能使叙述有条理呢?这时,我花了两堂课安排学生习作,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通过这件事去反映人物品质,同时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不乱,学生完成不错的,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500字以上,有5个孩子写了700字左右,而且条理清楚,学生基本上能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品质,也能通过一件事去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
这与本课的作者思想是较一致的,本课就是讲了父亲做人真诚,做事认真,由此而感人,我们要学的就是主人公的认真,正直的品格。
我在每个大组抽取一篇,根据习作者的本身习作,加上学生组员的点评,进行作文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出示本课与实践习作的写作知识点,怎样安排作文层次才算有条理。
首先,写事要确定人称。
如果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在文章中要写“我怎样”这样就确定了人称,这种运笔一定用第一人称。
如果客观地介绍周围发生的事,而这事一般是他人干的,在文章中常写“他怎样”这就确定要用第三人称。
像本课采用的就是第三人称(父亲)的写法来行文的。
其次要抓住线索。
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在全篇中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有人把“线索”比作是“一串美丽的佛珠”。
比如《万年牢》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万年牢”这一表义丰富的词语连接起来的,这样文章就自然脉络清晰,还要注意为了使读者对所写的人,所叙述的事或描绘的景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就要注意叙述的顺序。
只有顺序清楚,文章才能层次分明。
比如,《中彩那天》采用的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文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第二页和第三页的笔记

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第二页和第三页的笔记《万年牢》1、《万年牢》:本文通过写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表现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故事。
赞扬了父亲做事认真,实在,一丝不苟的品质,也说明了: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本文三次写万年牢,第一次,这叫万年牢:指的是工艺高质量好的万年牢产品。
第二个,做生意讲究实在是万年牢:产品好会受到顾客的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第三,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指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有层层递进的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2、课内理解(1)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
(2)文中三处出现了“万年牢”第一处: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
第二处;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第三处: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三处“万年牢”的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人品。
(3)《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指(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第二次指(做生意讲实在),第三次指(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父亲是一个(认真、实在)的人。
(4)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做生意的认真和实在?答:“早晨起来,父亲是市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说明父亲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必须用冰糖”,“煮糖用铜锅”说明父亲对这项工作精益求精。
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的认真和实在。
(5)父亲做这种“万年牢”的糖葫芦本着怎样的原则?答:选材的讲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6)第一处“万年牢”指什么?答:这里的“万年牢”指的是父亲所做的糖葫芦手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
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年牢》教学随笔
前几天,我在语文课上讲授了《万年牢》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
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
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教学中我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讲究商业道德的人。
当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一下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或周围的人群中,有没有“诚实、善良”这样的好品质呢?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细节呢?夸夸你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或周围的人,大家听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就在同学们思考的片刻,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喊到:“咱班的王焕谨,她就是万年牢。
”话音未落,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同时把眼光都投向了王焕谨。
这时,我看到王焕谨的小脸蛋红了。
我马上接着问:“为什么说王焕谨是万年牢?”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王焕谨不但学习好,还爱劳动。
” 有的说:“有一回高志强和她闹意见把她弄哭了,老师本想为她出气,但她是那么善良,原谅了高志强。
”还有的说:“王焕谨为班级做事从来不张扬,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同学。
”……
回想到这里,我立刻又想起了王焕谨在日记中写到的一段话:“同学们都称呼我‘万年牢’,可我认为,还有很多同学比我好一百倍、一千倍。
我更希望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不要垂头丧气。
因为,只要我们努力,坦诚做人,我们就能成功。
”多么朴实的孩子啊!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