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服装艺术史
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风格

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风格本文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及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并详细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服装的典型服饰及代表性服装。
标签:文艺复兴;典型服饰;服装风格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文化艺术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与封建的以神为中心的思想针锋相对,在文学、艺术、科学各个领域注重人文主义并开始研究和颂扬人,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的整个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论述文艺复兴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及当时服装风格的特点。
一、文艺复兴运动对服装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
当时许多拜占庭的学者们携带了大量的古希腊手稿、艺术珍品及拉丁文抄本来到意大利,在那里传授和研究古希腊的文化,一时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
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研究之际,首先从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和反神学统治的斗争。
他们以人为中心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赞美人性的美好,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这就是西方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
到15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扩大到整个欧洲,16世纪时则达到鼎盛。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
中世纪那种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的服装,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下黯然失色,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
禁欲主义的桎梏被打破,人性的本能在极度压制下猛烈地反弹出来,表现男女性别差异的服装成为流行。
男子下衣紧裹肢体,上衣宽大雄伟,突出阳刚之美。
女子则强调女性细腰丰乳与肥臀,上衣袒胸低领,下裙呈倒扣的钟式造型,尽显女性风流。
人们还从神的阴影中走出,表现人的高贵与尊严。
在纺织业日趋发展,交通不断发达的时代,衣料有了更多的选择,各种丝绸、织锦、印花棉布、毛料、皮革以及精美的装饰品,都涌现市场,被运用于服装之中。
人们想以精美的服饰来提高人的尊严和价值。
由于上下分开的衣裤或衣裙组合代替了包裹全身的宽大衣袍,服装的裁剪方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运用三维立体的裁剪法来表现人体的美和性别的差异。
英国服装史话

英国服装史话李泊岩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
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
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
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
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
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
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
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
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
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
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
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
这一时期的男装,现在看来颇有些媚气,显得男子腿部修长,肌肉明显。
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
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
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
在英国有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有一本描写他的书叫做《亚瑟王之死》,书里描写他的穿着打扮应属于中世纪贵族的样式。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亚瑟王》中一窥中世纪英国贵族以及武士的服装样式。
他们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10 世纪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是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
外国服装发展史从原始到现代共52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世界服装史

世界服装史能源与环境学院热动08-4班张青世界服装史摘要:人类普遍穿的衣物,也被称为服装,服装,或打扮,身体上,以保护它的不利的气候条件.在最广泛的意义,衣服被界定为舱盖的躯干和四肢.服装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本文从服装的起源、中国古代服装、外国古代服装、近现代服装的发展四个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服装的发展史。
关键词:服装发展史起源中国外国正文:服装史即是指把服装的历史进程记录下来的服装发展史。
它是一定地域的社会集团的风俗史,即生活风习它是一定地域的社会集团的风俗史,即生活风习的变迁史,是人类生活史、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服装的发展更新无疑是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的。
纵观服装发展史,它也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
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仅文字记载的部分就有五六千年。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划分几个特征性较强的的时代和地域,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世界服装史一、服装的起源服装起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有着自身的起点,即是所谓的服装起源。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为什么要穿衣服,这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问题.现代文明是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而来,服装就像是贯穿整个历史的金链。
在这个进程中,人类先后经历了裸态生活阶段、原始衣物阶段和纤维衣物阶段,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人类最原始的祖先逐渐的产生了体毛,并向着适应寒冷的方向进化。
这让哺乳动物在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地球大变动存留了下来。
整个这一时期,人类是没有服装的.人类最早的服饰应该是动物的毛皮。
随着体毛的退化,祖先们迫切需要御寒的工具,他们开始将作为食物捕获来的动物的皮包裹在身上.这应该就是服装的起源。
后来随着治理的提高,他们发明了骨针等等的工具,开始将毛皮缝合起来。
经过加工的毛皮就成为了人类最初的“衣服”。
而后相当漫长的时间,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不断发展,在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农耕生活阶段后,便出现了纤维的制造和使用,从此揭开了人类纤维衣料的历史,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衣服发展历程,一直持续到今天。
外国服装发展史---从原始到现代共52页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简述巴洛克艺术及其服饰风格。为什么17世纪法国的时尚能成为世界中心?

总结:
通过这次学习,我查找了很多资料,了解了很多关于巴洛克艺术的知识,包括它的 名称由来、起源背景、在各个方面的体现等等,以及巴洛克艺术的服饰风格,除此之外, 我还查找了一些关于法国时尚的资料,知道了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法国成为世界时尚中心 的原因,总之,受益匪浅!
FOR WATCHING & LISTENING
巴洛克艺术服饰风格
巴洛克风格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 重点表现在男装上。服装史上分为两个阶段,前期 以荷兰风为主,在整体上注意宽松肥大造型,大量 运用蕾丝花边。后期以法国宫廷风格为主,盛行于 欧洲。一度朝女性味很强的装饰过剩方向发展。短 上衣与裙裤的组合,之间有一排环状缎带装饰。缎 带是巴洛克式男装装饰的一个显著特点。后又出现 市民性贵族服三件套的组合。而女子服装体现出纤 细与优美,服饰造型上强调曲线,那变幻的线条, 流动的衣褶,不乏男性的力度,缎带、蕾丝、刺绣、 饰纽等多种装饰竞相争艳。
巴洛克艺术服饰风格
古典主义韵味大行其道,使得充满复古情怀的浪漫婚纱也 呈现出一派奢华风格。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层层叠叠的 裙摆,在细节上将繁复且精细的做工体现得淋漓尽致,再融 合现代流行剪裁与时尚元素,像蝴蝶结、褶皱等,创造出亦 古亦今的别样风格。大朵的花形头饰是婚纱中最显眼的配件, 它可以遮盖整个头顶,也可以绽放于任一侧,令人叹为观止。
巴洛克艺术的服饰风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简约主义在现在 已经成为历史,时下古典主义风潮渗透到 时尚舞台的每个角落,饰品设计更是着重 于极富装饰性的巴洛克风格。不规则缠绕 的华丽钻石项链,极具浪漫情怀的心型, 闪耀着晶莹透亮的光芒,独特之处在于每 一颗心型都呈现出完美的切割形状,处处 流露奢华与迷人的气质。
探究法国时尚之谜
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介绍[1]
![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介绍[1]](https://img.taocdn.com/s3/m/815745252f60ddccda38a009.png)
• 1952年推出个人作品发表会,曾获金顶针奖、 得军团骑士荣誉、奥斯卡优雅大奖等奖,创 造了“赫本旋风”。 • 1957年,他设立了另一家公司les Parfums GIVENCHY,同时推出两种香水L’Interdit 与De。 • 1988年,GIVENCHY被法国的LVMH集团收购, 但GIVENCHY本人仍主理品牌时装的设计工 作,直至1995年退休。
• 第一场服装发布会锁定了Lacroix所热爱的 “南部”情怀。这个时尚界的新人受到了 热烈的欢迎。编辑们像是被催了眠,总想 看到更多。 • 从Lacroix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国 南部或西班牙,Lacroix个人对故乡怀有特 殊的感情,也是他不断创意的泉源。此外, 举凡歌剧、西班牙斗牛、戏剧或蒐集的照 片,他都有极浓厚的兴趣与品味。
• 1963-1969年,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在罗马的新成立品牌Tiziani 下做设计,伊丽莎白·泰勒是这个品牌的 爱用者。 • 1972年10月,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设计的 Chloe 1973 春夏时装 系列大获成功,并成为当时的报纸头条新 闻。 • 1972年,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开始了与 FENDI 品牌的长期 合作,卡尔至今仍是 FENDI 的设计总监。
• GIVENCHY的4G标志分别代表古典 (Genteel)、优雅 (Grace)、愉悦 (Gaiety) 以及GIVENCHY,这是当初法国设计大师 Hubert de GIVENCHY创立GIVENCHY 时所赋 予的品牌精神。
• GIVENCHY与Audrey Hepburn的梦幻组合曾 经为20世纪60年代的时装树立了一个优雅 的样板——童花式发型、卡普里长裤、黑 色的高领毛衣、平底浅口鞋型和螳螂式的 阔边眼镜,长期以来被视为高贵与时髦结 合的完美典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时尚 潮流。
巴洛克时期服饰风格及特点研究

33巴洛克时期服饰风格及特点研究崔 静(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摘要:生活于21世纪的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又怀念着曾经辉煌一时的各朝各代的人文艺术风俗,因此复古风潮变成了当下不可阻挡的一种流行趋势,复古元素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巴洛克风格作为欧洲几大盛行的艺术风格之一更是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有着深刻而悠久的影响。
文章从巴洛克时期的两大服饰风格荷兰风时期和法国风时期分别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对巴洛克风格元素在现代服装上的应用进行探索,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复古风潮;巴洛克时期;元素应用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d oi:10.3969/j.issn.1673-0968.2021.11.0081 巴洛克艺术文化概述1.1 巴洛克文化起源“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变异的珍珠。
巴洛克时期是指1600 年歌剧诞生到 1750 年巴赫去世之间所经过的这 150 年,巴洛克风格是 17 世纪初至 18 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其特点是过分奢华的装饰,自由流畅的线条,平坦弯曲的外形以及打破各种艺术界限,讲求装饰和感情色彩强烈。
它带给后世的艺术影响力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替代的,它的兴盛带动了文化、建筑、音乐等一系列事物的兴起,对于人们服饰穿着的影响更是深远。
1.2 巴洛克时期服装风格巴洛克的审美意识表现在服装上时,则生动的强调了感情表现、变化和动感。
使用华丽的曲线装饰,追求与众不同,装饰过剩的艺术特点。
不拘泥于传统的造型,自由随意,追求变化,专注细节和技巧。
比起裁剪和缝制的精致,更加注重衣服表面的装饰。
现代艺术将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风格主要分为两类:荷兰风时期和法国风时期。
1.2.1 荷兰风时期荷兰人把20世纪西班牙风时期分解的服装部位重新组合,变僵硬为柔和,将锐角拉平成圆弧状,整体感觉从紧缚走向了宽松,取代西班牙成为服装的时尚掌舵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期的经济活动中,人类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采集和狩猎、 捕捞的。这些活动以采集最早出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匼河遗 址中发现了可能用于狩猎的石球,表明当时已出现了狩猎经济 的萌芽,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捕食小动物始终是人们的 主要经济活动。集体围猎大动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旧石器时代中期,打制石器的技术比早期进步了,丁村人的石 器已有更多的类型,遗址中出土的各式砍砸器、刮削器、三棱 大尖状器和石球等,有的形制相当规整。说明了石器功能作用 的分化。与丁村人相比,许家窑人的狩猎技术更高一些,从出 土的石器来看,他们不仅会从打制的石核台面周围边缘敲剥石 片,而且制作出更多小型的尖状器、雕刻器、小石钻和小型砍 砸器。一种龟背状刮削器和短身圆头刮削器,刃缘经过仔细加 工,已初步开创了细石器工艺技术的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文化 的进步因素。作为狩猎大动物的有效武器石球,在许家窑人的 营地里成堆地发现,数以千计,生动地显示了这个氏族狩猎经 济的高度发展。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盛行的石叶, 在这里也已经出现,这种工具与狩猎和吃兽肉有密切关系。许 家窑遗存的全部动物骨骼数以吨计,但未见一具完整的个体, 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头骨都没有发现,说明基本上都是人们食肉 后又砸碎的抛弃物。他们还善于用动物的骨角加工成铲式工具、 三棱尖状器和刮削器。许家窑人生活在距今 4 万年前,他们的 狩猎经济代表了当时的较高水平。
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 和马格德林文化。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石器 主要用石叶制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钝 背刀等;骨角器很发达,出现了鱼叉、骨 针、标枪、投矛器等新工具;还出现了装 饰品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品
从古代历史遗迹看服饰的起源
从旧石器到新时期时 旧石器时代 英文名称: Palaeolithic Age 定义: 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泛称旧石器时代。从距今 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 。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古地理学(二级学科)
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 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 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 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与猿人化石共存的都有大量哺乳类 动物化石和人类用火的痕迹。除了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还有 经过加工的鹿角和砍砸刮削的兽骨。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 处于极其原始的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