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专家讲义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版本3讲义式

教育心理学版本3讲义式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前言:课程之前的问题⒈如何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⒉教育心理学将给你提供怎样的帮助?(是否可以添加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况的内容?)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principle + theoryPrinciple:主要是用于解释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评分系统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Theory:用于解释学习、行为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方面内容的一组原则和规律。

⑵本学科研究对教师的作用:作为决策的教学⒊怎样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明智消费者?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一般过程㈠从三个例子说起——什么是发展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

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

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例2:刘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

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

”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

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

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

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

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又次序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某些局部短暂的变化不是发展。

《西方心理学八大流派》讲义

《西方心理学八大流派》讲义

《西方心理学八大流派》讲义实验心理学为何诞生于德国?1、西方心理学一直在思辨哲学的母体中孕育的,而德国人擅长思辨的传统;2、德国的实验生理学比较发达,它是实验心理学的重要基础;3、英法两国尽管科学技术发达,但他们重视量化、轻视无法量化的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即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于1879年创建。

流派一:内容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W . Wundt, 1832---1920 )艾宾浩斯、屈尔佩的无意象思维、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反对派:布伦塔诺2、冯特简介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08.16-1920.08.31),德国心理学家。

他一般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人。

威廉·冯特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

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

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威廉·冯特认为,心理与生理是互相关连的。

他的认识论结合了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

1856年冯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

1858年他成为赫尔曼·冯·赫耳姆霍兹的助手。

在这段时间里他开辟了第一个科学地教授心理学的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他使用来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他的讲义被编辑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

186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教授。

1874年他发表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在这部书中他发明了一个系统性的心理学来研究人的感识:感觉、体验、意志、知觉和灵感。

1875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为教授。

1879年他在那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晚年发表了他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

3、冯特的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心理学不同于哲学,两者在研究对象上有着紧密联系,但在研究方法上截然不同;●(3)反对把心理现象一味地还原为生理现象;(但是在实验中他无法贯彻身心平行论,这是冯特理论的重大矛盾)4、冯特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经验(主观唯心主义色彩)a 直接经验是意识b 心理元素包括:感觉和感情c 结合心理元素的规律:联想:方式包括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统觉:只有通过一个更为积极的心理过程使进入意识的内容得到清晰地注意,才能够理解这个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 改善人际关系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善缘好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我们庸俗而深情地活着。
人有三重生命
? 自然生命 ? 心理生命 ? 社会生命
四项任务 /四大使命
1
描述
2
解释
3
预测
4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学的最终使命: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灵和谐 外化内不化
2.主要学习内容
一、概述 二、社会化与自我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五、态度 六、沟通与人际关系 七、社会影响 八、爱情、婚姻与家庭背景
社会心理学
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 种痛苦比心理危机所带来的苦难 更加深刻和持久。
——WHO(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80年代预言
前言
?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2 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 3 希望达到教学目标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一门学科 ? 两大收获 ? 三重生命 ? 四项任务
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社会心理学概念
? 侧重心理学 ? 侧重社会学 ? 介于之间
(一)侧重于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 --弗劳德?奥尔波特
? 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为学界认 可.----高尔顿?奥尔波特:
(二)侧重于社会学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 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 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等等。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 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行为含义
? B=f(P·E) ?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关系

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用)讲义

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用)讲义

海灵格说:
第二段爱情关系,不会有第一段爱情的 那种深度。既不可能,也不需要。这不 是说,以后的关系没有之前的关系开心, 或者爱会少些。爱,在第二段关系中, 可能比第一段关系更强烈,更加深。只 是不像第一段关系的连结那么深厚稳固。
个案:
蓝妮和她的伴侣约翰分开了,现在跟她新的 男朋友罗兰住在一起。罗兰非常妒忌约翰,对 他只有负面的评价。为了要把整个事情淡化, 让自己内心平静,蓝妮同样负面地评价约翰。 蓝妮跟罗兰的关系,开始时很快乐,到后来 两个人越来越不满,而且都不知道关系为什么 会变得那样酸溜溜的。
在排列个案中,约翰站在蓝妮的旁边,但转身不看 她。罗兰非常接近的站在蓝妮的另一边,两人同时感 到当接近对方的时候并不舒服。去缓解他们间的紧张 关系,蓝妮要离开罗兰,同时看着约翰,对他稍稍鞠 躬并且说:“我尊重你是我的前度伴侣。”约翰听了 后觉得很开心,而蓝妮说完也觉得自己放松许多。然 后他指向罗兰,想要把罗兰介绍给约翰似的说:“这 是我的新伴侣,请为我们感到开心。”但他仍然不能 够以友善的方式看待罗兰。 罗兰仍然觉得十分妒忌。下一步,罗兰站在约翰的 前面,对他稍稍鞠躬说:“你比我先来,我在你之后, 我尊重你和你的位置。”说完之后,罗兰感到没那么 妒忌了,同时约翰也能用友善的方式去看待他。
我们可以将海灵格的学问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个深层洞见: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是源于 “爱” 两种表达方式:盲目和觉悟 三个爱的秩序:整体、平衡、次序。
实际运用概述
1. 参加者必须有一个“处理事项”.
2. 治疗师询问当事人家庭过去两代中发生的重 要事件.
3. 当事人凭自己的直觉自发性的把代表们排列 在相应的位置,并选择一个可以观察代表的 位置坐下进行观察. 4. 当事人从他的家庭排列个案中接过自己的位 置.

第49讲:德中精神分析师对话

第49讲:德中精神分析师对话

第49讲:德中精神分析师对话我们现在又在上海拍摄,我们请来了德国法兰克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资深的精神分析师赫尔曼·舒尔茨博士到我们的拍摄现场,现在我们就请舒尔茨博士做下简短的介绍。

曾老师:现在您能否给我们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博士:OK,你们好,我很抱歉我的汉语很差,所以我不得不说英文。

我来自一个德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

我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工作,我是上海中德班的老师之一,也是中挪心理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训练班的老师,在北京、西安、武汉等地,还有青岛,所以我有很多精神分析方面的教学经验。

曾老师:能告诉我们一些您在德国的经验吗?博士:在德国,我学习医学作为一个精神科医生接受培训,我在法兰克福大学精神病医院工作,后来我成为那里心理治疗和身心医学部门的副主任,我在法兰克福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接受我的精神分析的训练,这以后我在我自己的精神分析私人诊所工作了很多年,在过去20年的职业生涯里,我在一个有着160个病人的身心疾病医院当一名主任医生,和医生有着很紧密的合作,这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时光。

2003年我退休了,开始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这是我从做学生起就非常感兴趣的。

现在我有机会把我的这两个爱好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做精神分析师,另一方面和中国文化紧密连接,这是让我最满意的。

曾老师:您认为精神分析可以怎样帮助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家长们、孩子们,普通百姓和病人?博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把精神分析介绍到中国,我觉得首先的一点是不把精神分析当作一种治疗方法来推荐,我指的是那种有典型设置的正规精神分析(传统精神分析),病人每周来3次或4次,连续很多年躺在躺椅上,我认为这种高强度的治疗方式对某些需要它的病人是很有帮助的,但现实上对大多数的人是不必要的,因为他们白天要工作,或者不可能负担这样高强度的治疗。

我认为把精神分析介绍到中国,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心理动力学解释。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健康
应用
个体
风格
认为
生活
情感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 强调
方法
讲义
社会
实际问题
成长
局限性
帮助
内容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阿德勒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个体心理健康的实质是社会健康。本书将概 括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贡献,以及应用在实际问题上的局限性。 阿德勒心理学,也称为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一种心理治 疗方法和理论体系。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逐 渐形成特定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是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目 标是通过自我觉察和改变生活风格来实现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 心理创伤理论:阿德勒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这些挫折和失败会成为个 体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阿德勒心理学强调要帮助个体从过去的心理创伤中解脱出来,从而恢 复个体的心理健康。
本书的目录包括引言和正文15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读者提供 了背景知识和阅读指南。正文部分包括了15章,每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清晰明了地阐述了阿 德勒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这15章中,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个体心理学的定 义、目的和方法,以及阿德勒心理学对于心理学的看法和贡献。第五章到第九章章则探讨了个体 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自卑感、创造性自我、自由意志和责任等。第十章到第十五章则 分别从教育、婚姻、神经症和心理疗法等方面探讨了个体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阿德勒疗法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阿德勒疗法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10
早期记忆显示出了个人生活样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 现方式。 生活方式life style:个体是生活的主角,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逻辑(private logic),朝向自己的 生活目标,而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对自己、对世界 、对自己独特行为与习惯的看法,这些想法或概念会构成 他的生活型式(life style)。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有关于身体缺陷引起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 这篇文章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 ,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也可能是一个人发奋图强。儿童时 期的自卑感存在总是一种事实,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 常的发展过程。
阿德勒疗法专业知识
3
理论部分
主要理论 早期记忆之重要 自卑和优越感 个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阿德勒疗法专业知识
11
早期记忆是个人的人生观和基本态度的雏 形。例如,咖啡壶掉在桌子上把我烫伤了 ,说明该人总是无法摆脱孤独无助之感, 而高估生活中的危险与困难。反复做世界 末日之梦的人,也必定是气馁的人。一个 夜尿以基与母亲不停地发生冲突的12岁男 孩的最初记忆是:“妈妈以为我丢失了, 她非常害怕地跑到街上大声地喊我,其实 我躲在柜子里”。这是一个用找麻烦来博 取注意的人。
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 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
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
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
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
阿德勒疗法专业知识
2
生平
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的郊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觉 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比不上他的哥哥。五岁那年,他患了几乎使他 致命的重病。痊愈以后便决心要当医生。他为自己订立的生活目标就 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

普通心理学第二讲讲义

普通心理学第二讲讲义
史渊源 • 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s, 384-322) 他的著作《灵魂论》中已讨论到了人
性、人类知识的由来、五官的运用以及记 忆功能等。
• 近代哲学的影响:唯理论与经验论――为心理学 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3、实验法
•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中, 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 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具体分为实验 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 控制条件下进行;自然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进行。
(例如,视觉的、听觉的、体觉的等等)使之有 系统的变化,让被试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反 应(如按电钮等)或说出感受来,这种感觉称为 内省法(introspection)。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William James,1842-1910);代表人物有杜 威(John Dewey,1859-1952);安吉尔(Jemus, Angall,1869-1949)。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ion,1878-1958),1913年华生发 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
• 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代表 人物有斯金纳。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 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 为;学习和经验决定你是怎样的人。 ②反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3) 提出了“天赋概念”,认为人的某些观念 不是由经验而得到的,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年9月21日
德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卫茲博士
EAP框架下家庭关系工作坊
一、自我介绍
二、如何加强家庭
三、加强的方法
四、家庭式可以得到多方面帮助的地方
五、“老小孩‘问题在德国也有存在。

需要多种方法来管理照顾情绪,养老不是家庭最核心的问题。

核心词是“责任”
教育孩子是“责任”。

只是责任???有不同见解
“不容易”是不易看见“责任”这个概念。

责任是抽象的,但问题是具体的。

家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主要是“爱”
家,就是一个爱的事情。

“家长爱孩子,孩子爱家长”在我们还没意识到实际就已出现。

例一、网瘾
网瘾家长的心境都是苦极了。

17岁---21岁孩子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对未来感到迷茫“怎么办”?
成瘾,对孩子来讲是不会轻易解决的
教育对孩子的爱。

如同太阳不是每天看到,但相信太阳一定在天上。

通过爱找到一个恰当的方法
从来没教过如何表现这个爱,情感被隐藏起来,如同太阳被云彩遮住
我们生活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必须承认有高潮,有低谷
德国人抱怨父母是很普遍的现象
每一辈人都尽最大的努力去过上好日子
生活中存在一条进化的路线,确实存在。

家庭中有问题首先要暴露出来,才能进一步解决;
家庭中有一个问题存在,但几代人都没有解决,那么事情会更糟糕。

离婚问题在全世界都是很普遍的。

从一个浪漫的角度理解爱情是不对的。

五百年前没有浪漫的爱情。

近二百年前才有浪漫的爱情。

浪漫与现实生活是没有关系的。

婚纱照:结婚后几个月或几年就不会再看照片
爱,本质是接受世界与现实。

先辈是现实的。

在浪漫中真实的爱也有,大多数的事情是离谱的。

爱要清晰的让对方明了:世界不完美,我也不是很完美
接受现实就是接受自己
不要跟自己较劲,跟自己较劲就是在自己心里卷起战争。

你对别人是没有贡献的,只有先帮自己,再帮别人,在自己内心制造和谐。

“和谐”是“爱”的另一种说法。

“和谐”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动态,永远的。

完成一个和谐是不可能的,朝向和谐的方向前进即可。

希望和谐是永远处于完整状态是给自己压力,努力即可。

家庭处理事物方面不要追求完美,完美的和谐是不可能的,会令身体产生疾病。

我们的工作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改进一点点就可以,不要把自己累坏了。

你帮助改进的这一点也正是客户最需要改进的。

例二:艾滋病小组
“谁也帮不了我”绝望,这时只有他们需要时才给予帮助。

“赋能”不是从字面上解释,而是心灵的对话。

生意场上都是用思维说话,而不是掏心掏肺,
给高管们做“赋能”是很费力的,他们喜欢复杂的的思维,而不是“直截了当的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解决一辈子的温饱问题。

建立足够的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

不用成为赋能的专家,不是知识、能力的问题。

能深入体察状况,帮助他们下决心,并不需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技能才
可赋能。

针对网瘾孩子的母亲,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予强烈的关注。

下定决心是解决家庭问题的第一步。

卫茲语:“我也许改变不了你的现状,,但可以做一件事,停止这件事负面的想法。

无论现在有多糟糕,多难受,一定要心里特别坚强,停止责备自己,停止埋怨现状。

你改变不了现状,但可以改变你的情绪。


情绪不是实在的东西,但“难过”等感觉是真实存在的。

调整情绪总是感觉好一点。

例三、想减肥的女孩
总想坏的事情改变不了现实,还会让自己的坏情绪拔不出来。

停止自怨自艾,问你自己的感觉。

如果恨你自己就是暗示自己,你就是应该是这样,你在毁你自己。

让对方看清楚是负面的事情带给自己的坏心情,负面情绪绝不会带来正面的结果。

最好先接受自己,不论是什么样子,(胖或丑)评价来自于社会,社会的看法不一定对。

你要对自己更好,了解更多,美女不见的是幸福的,美貌和幸福完全是两回事,要在意内心的美。

理清对方的情绪,靠自己来接受自己,原谅自己。

一定要谈出来
要创造能开放心灵的氛围。

不批评,不指责,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指责够多了。

现在可看到“赋能”不是很难,可也不易。

说什么不重要,你要做的是和来访者创造氛围,完全接受。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怎样让我自己进步成一个更棒的人,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别人。

你在帮助别人时会发现自己也在进步,作为一个人就意味着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

把能量释放给别人,别人再反馈正性的信息,是良性循环的过程。

如果把儿子当国王,要什么给什么,儿子当然会以你为仆人。

不要无节制要什么就给什么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才能帮助你自己
要想你儿子能给予你什么
母亲错误想法:爱是不停地给予。

正确的方法是:爱是既要给,又要爱。

施与受要平衡才是爱。

赋能:我们要给,但不知对方回馈过来的是什么
艾滋病:
不要把情绪藏起来,一定要说出来。

即使是愤怒,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我改变不了你的现状,也改变不了这个社会。

但你如果有一种仇恨的心理,对你不会有任何改善。

要把仇
恨释放出去,不要害怕情绪。

如果情绪来了,就是释放的机会。

你把自己当作敌人,恨自己恨到想自杀的程度。

我不管你是否是艾滋病,,我接受的是你本人。

我都可以接受你,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你呢?
这跟技巧没有关系,是以心换心、责任心的问题。

说到底是“爱”。

“赋能”当别人缺失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付出的时候。

完全不用提“爱”这个字。

只要把爱用在里面就已经治疗了。

这时“爱”的方法,不提这个字,但绝对是有效的。

希望大家明白并得到这个信息。

三、自助小组怎样才能成为赋能的工具
只要有人敞开心扉
组织具有相同际遇的人,聚在一起是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
绝不可以把两种境况的人放在同一小组中,只有同命才会相怜。

大家都需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同样的需求,并不需要有专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都是同一个际遇的社会人,看到同样的问题会感到踏实和安慰,同样问题创造一个氛围来共同分担解决,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关系的、想解决的,没有硬性规定,自行解决。

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

自助小组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成员敞开自己的心扉交谈,是最值得肯定的,也是最难以做到的。

要信任、要敞开心扉
从陌生——相互信任——开放心灵
开放氛围是小组最难做到的。

要感觉到我在小组里是受欢迎的。

向陌生人敞开心扉是不习惯的,很难。

但是值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