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计算公式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管理规定

德信诚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定额是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它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是编制企业的物资供应计划及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组织限额发料、分析考核物资利用率的依据,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由工艺部门归口;1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工艺定额,由工艺部门负责;其依据是产品图纸、工艺分工路线表、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消耗定额的技术文件;编制材料定额可采用技术计算、实际测定、统计分析等方法;专业工艺组在产品零件技术准备工作中提出“材料定额工艺准备通知单”,工艺技术管理组专职材料定额员根据此单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生产准备通知单”,经工艺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发送至材料采供部门作生产备料依据;因产品、工艺需要而变动材料情况的,由原提出材料通知单的工艺组开出“材料定额工艺修改通知单”,专职材料定额员根据此单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修改通知单”经批准后发送采供部门执行;因工艺需要、生产需要而发生短期用料情况的按、规定编制材料定额通知单,但须明确其临时性及使用有效期;因采购、库存情况而需变动供料内容的,采供部门应办理代用手续,经各有关部门认可会签后,由定额员作为临时修改消耗定额;生产单位含外协单位对材料定额的修改意见均应通过各专业工艺组按规定程序要求实施;2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日常管理各专业工艺组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要为降低材料消耗定额进行工艺分析,改进加工方法和用料方法,力求先进、合理、有效;日常工艺整顿要兼顾材料定额的整顿;工艺验证时,材料定额必须同时进行验证,及时记录实际消耗情况,并提出书面修改要求;严格定额供料,限额发料,杜绝管供不管用,限额不限量的现象;2.3.1 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生产分厂投料计划的审核和在制品管理,及时提供在制品丢失统计数据,及时按消耗定额和期量标准调整控制在制品量;2.3.2 采供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并进行内部监督检查;a 材料发放前必须对领料计划按材料定额和投料计划进行核对,防止超额领料;b 内部下料工作,严格执行按定额下料,齐全实耗与定额差异记录、做到料头料尾残料的综合利用并进行记录;c 内部检验工作,对下料是否符合定额、材质、牌号、规格是否正确进行监督记录;d 内部技术工艺工作,根据材料工艺定额确定先进的供应定额,对下料、检验工作是否符合材料定额要求进行检查监督;2.3.3 工艺部门经常对材料工艺定额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抽查考核,并纳入工艺纪律检查记录,对严重违规事件反馈公司管理部门进行处罚;。
原料耗用计算公式

原料耗用计算公式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耗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因素。
正确地计算原料的耗用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原料耗用的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一些影响原料耗用量的因素。
原料耗用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量、单位产品原料用量、原料损耗率、原料利用率。
生产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
生产量可以按照不同的单位来计算,如按照重量、体积、数量等。
生产量是计算原料耗用的基础。
单位产品原料用量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原料数量。
单位产品原料用量可以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单位产品原料用量是一个固定值,但在实际生产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原料损耗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原料损耗的比率。
原料损耗率可以分为可控损耗和不可控损耗两部分。
可控损耗是指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措施来减少的损耗,如粉尘、挥发性物质的损耗;不可控损耗是指由于生产设备磨损、原料质量波动等原因造成的损耗。
通过控制原料损耗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原料利用率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料量与理论使用量的比率。
理论使用量是根据生产配方和工艺计算出来的,而实际使用量是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原料量。
原料利用率可以反映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浪费程度,是评价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原料耗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原料耗用量 = 生产量×单位产品原料用量× (1 + 原料损耗率) / 原料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和管理要求对上述公式进行调整和补充。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对单位产品原料用量进行细化和精确计算;可以根据生产设备的磨损情况和原料质量的波动,对原料损耗率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对原料利用率进行灵活控制。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原料的存储和运输也会对原料耗用产生影响。
不良的存储条件和不当的运输方式都会导致原料的损耗和浪费。
消耗定额规则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1.材料定额的组成
2.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确定方法 2.1模具件
目前公司的模具零部件有塑料料、压铸锌合金、压铸铝合金三种原料需提供,用实际称重量的方法确定每个零部件的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当零部件中有嵌件时须除去嵌件的重量,具体计算方式
第一次的理论值请在三维造型中计算出,密度见附表-1
2.2.棒料、型材类
计算公式:
Lx= l + 2C + H
n = L/Lx
Cx= S*γ* L/ n
说明:l —零件长度mm
L —棒料总长mm
Lx —零件毛料消耗长度mm n —落料的个数,须圆整
C —车端面的余量mm ,一般为0.5mm H —切口余量mm ,见附表-2 S —零件截面积mm 2
γ—零件密度,见附表-1 Cx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g
附表-1
附表-2
切口余量H mm
续
附表-3
搭边余量a1mm。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物资消耗定额概述
所谓物资消耗定额,是在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
成单位工作量所需要消耗的物资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
如制造台机床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钢材、生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通过物资消耗定额来计算物资采购量。
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1.技术分析法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
业制定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
技术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
1) 根据产品装配图求出产品的所有零部件;
2) 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求出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3) 对于每个零件,考虑从下料切削开始一直到最后形成零件净尺寸Q 为止的所有各道切削加工的切削尺寸qi。
每个零件的净尺寸Q 加上所有各道切削尺寸留量之和,就是这个零件的物料消耗定额G:
G=Q+ 其中,切削消耗留量尺寸q 包括有:
q1:加工留量。
选择材料直径、长度时,总是要比零件的净直径、净长度要大,超过的部分就是加工切削的尺寸留量。
加有加工尺寸留量后的零件材料就叫零件的毛坯。
q2:下料切削留量。
下料时,每一个零件的毛坯都是从一整段原材料上切断而得的,切断每一段毛坯都要损耗一个切口宽度的材料,这就是下料切削留量。
一个零件的毛坯尺寸加上切口尺寸,就是零件的工艺尺寸。
PDM中的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管理子系统

K=1 4 . 0
料 消耗 工艺定 额 汇总表 》 传 递给 供应 处 、 产处 、 务 , 生 财
处 等相 关部 门 。总体框 架如 图 l 所示 。
读取 C D产品材料名细表 A 系统总控模块
表 注 : .一 手 册 中 的单 位 面 积 或 单 长 度 的 重量 ,一 Dz _ P n — 件数。 —
作 者 简 介 : 丽 群 , ,9 5q生 ,9 7q太原 理 工 大 学信 息 系毕 业 , 程 师 。 余 女 16 - - 18 - - 工
-
宽度
图2 消 耗 系数 图
首先要 解决 的 问题是 根据 零件 尺寸 确定 毛坯 尺寸
( 下料 尺 寸) 以板 料 为 例 , 。 零件 为 圆盘 , 则按 圆 盘直 径 下一个 正方 形料 , 件为椭 圆 形盘 零 则按 长轴短 轴下 一
3 0 1 l 1 3 I 8 l . f . O o
6 O 10 1 3 I O I . l . 1 1
板厚 > 3
宽 度
圈材 目 自 称 名 料 件 条 定
在 实际 工 作 中, 先根 据 零 件 总 长 、 宽 、 高等 首 总 总
重要 尺寸 确定所 需 的材 料形式 和 毛坯 尺寸 ,然后 根据 不 同的材 料型式 计算 其材 料 消耗 。该 厂常用 的毛 坯形 式有 : 板材 、 棒材 、 管材 、 型材 、 锻件 等 。 铸
维普资讯
第 4期 f 第 9 期) 总 l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 ECHANI 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2 0 年 8月 06
A g20 u .0 6
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工时定额计算公式(一)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
制定合理的时间定额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或类比的方法,或者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的。
在使用中,时间定额还应定期修订,以使其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T0,称为单件工序时间。
它由下述部分组成。
1 .基本时间t b基本时间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对机械加工而言,就是直接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刀具的切入或切出时间)。
基本时间可按公式求出。
例如车削的基本时间t b 为:式中t b ——基本时间( min );L j——工作行程式的计算长度,包括加工表面的长度,刀具切出和切入长度( mm );Z ——工序余量( mm );n——工件的旋转速度( r/min );f——刀具的进给量( mm/r );a p——背吃刀量( mm )。
2 .辅助时间t a辅助时间是为保证完成基本工作而执行的各种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
它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开动和停止机床的时间、加工中变换刀具(如刀架转位等)时间、改变加工规范(如改变切削用量)的时间、试切和测量等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的确定方法随生产类型而异。
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使辅助时间规定得合理,需将辅助动作分解,再分别确定各分解动作的时间,最后予以综合。
中批生产则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
单件小批生产则常用基本时间的百分比来估算。
3 .技术服务时间t c技术服务时间是指在工作进行期间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修磨刀具、砂轮及修整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4 .组织服务时间t g组织服务时间是指在整个工作班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班前班后领换及收拾刀具、检查及试运转设备、润滑设备、更换切削液和润滑剂以及班前打扫工作场地、清理设备等消耗的时间。
2023一造工程计价常用公式汇总

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机施工机械使用费= ∑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仪器仪表使用费= ∑ (仪器仪表台班消耗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企业管理费直接费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人工费占直接费费比例(%)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 100%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台班施工机具使用费)人工费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100%利润利润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与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作为计算基数规费社保和公积金= ∑ (工程定额人工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率) 工程排污费按实计取税金一般计税法=增值税=税前造价×11% (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简易计税法=增值税=税前造价×3% (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 (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应予计量的措施项目= ∑ (措施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计算基数×措施项目费费率(%)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只发生在交易阶段) +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规费和税金=工程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费率=工程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设计定员×生产准备费指标(元/人)=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费率PF= I t[(1 + f )m1( + f )0.5 1( + f )t−1 −1]式中PF—价差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 t—建设期中第t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t年的静态投资计划额;f—年涨价率;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