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螺旋CT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
7 92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 0 6年第 2 O卷第 1 期 1
●
论 著 ●
多层 螺 旋 C 对 儿 童 气 管 、 气 管 异 物 的诊 断 价 值 T 支
申爱强 , 张 波 , 秀平 , 小峰 , 王 窦 田为 中
气管 、 气管异 物是 d J 常见 急诊 病 , 引起 呼吸 支 ,L 常
道 的急性 梗 阻 , 可导致 一系 列严 重并 发症 , 并 严重 时可
Bo,W ANG u ig, ta.De a t n fRa il g Xi pn e 1 p rme t doo y,Taz o e p eSHo pt l fJa g u, ih u o ih u P o l ’ s i in s Taz o ao
22 3 0,Chi 50 na
[ b tat b et eT v laet eda n si v leo S T frfrin b de ntah ao A src]O jci oe au t h i o t au f v g c M C o o e o i i rc e r g s
b on hu fc l r n.M ehod r c s o hid e t sTwe y c s ss s c e o egn b y we e e mi d u i g M S nt a e u pe t d f r i od r xa ne s n CT t wih p s — r e s n e on t u ton m a n y o t p oc s i g r c s r c i i l muli l a a r c ns r to tp e pl n r e o t uc i n,vit l r c o c y,s a d rua b on h s op h de
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3[ .bt y eo 20 , ( : 917 3 ] s t ncl 0 2 92 1 - . JO eG , 9 )5 6 [】 乐杰 妇 产 科学[ . 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0:716 2 M】 版. 6 2 4 — . 0 9 0
熟时 期 ,高 血压 病 者 , 比正常 妊娠 约提 前 2 ,其峰 值 在3 周 。 周 3 这 可 能与早 发型 子痫 前期 ,由于 胎盘 功能 不足 ,而导 致 的缺 氧状 态 促 使 胎儿 肾上腺 皮质 激素产 生增 多 ,可 以促 进胎 肺发 育成 熟有关 。 分析 本 文3 5 患者 ,终 止妊娠 孕 周与 围生 儿 关系 发现 ,新 生儿 窒 3例
4 ・论 1 8
著 ・
围生儿结局 体质量 新生儿窒息 转M C 新生儿死亡 u
Au u t 0 2 Vo.0 No2 g s 1 , 1 , .4 2 1
g2 患者羊 水污 染率 及 I 生 儿结局 比较 . i 1 组别 羊水污染率 I I MI
息率为1.%,新生儿转N C 为2 . 3 1 I U 28 %,转N C 主要与新生儿体质 IU
周者 ,治疗重 度子痫 前期 的 同时 ,使 用地塞 米松促 胎肺 成熟 ,可行 剖 宫产结 束分 娩 。因重度 子痫患 者绝 大多数 为 临产 ,宫 颈条件 不成 熟。 由于全 身小动 脉痉 挛 ,子 宫胎盘 血流 减少 ,导致胎 儿胎 盘功 能 减退 ,一旦有 宫缩 ,胎盘供血供 氧不足 ,导 致胎窘 。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而危及病人生命。
本文初步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的高危年龄、好发部位、异物种类、影像学特点及误诊情况等,以便于对该病进行有效的诊治。
【关键词】气管异物影像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危重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而危及病人生命。
本文通过检索以往有关资料,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的高危年龄、好发部位、异物种类、影像学特点及误诊情况等加以总结。
1高危年龄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80%-91.8%在5岁以下,此年龄段儿童咀嚼功能不完善、喜欢将物体或玩具置口中玩耍,异物很容易吸入呼吸道。
张杰等研究了726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
平均年龄1岁7个月。
1岁以下379例(5.2%),1-4岁5755例(79.3%),4-7岁458例(6.3%),7-14岁661例(9.1%),14岁例(0.1%)[1]。
2异物种类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种类很多,有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异物较为少见,大多数异物为外源性,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和化学合成品等几类异物,以植物性异物最常见。
异物的种类又与当地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国内报道均以花生米和瓜子居多。
李丙华,苏立众等调查了28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
结果表明花生米112例(48.9%),瓜子67例(29.3%),居前两位。
其他包括豆类、水果及无机物[2]。
花生米因含有游离脂肪酸,对粘膜刺激性大,可发生弥漫性炎症反应,使粘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上称为“植物性支气管炎”。
其余比较常见异物有水果、笔帽、大头针等。
3好发部位气管、支气管异物停留的部位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轻重、异物吸入时病人的体位及解剖因素等有密切关系。
除少数存留于声门外,绝大多数是在气管与支气管内。
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透X线性细小异物的诊断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为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急症,主要分为透X线性非金属异物和金属异物。
通过胸透与胸片检查,对金属异物能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非金属异物不能直接显示,特别是对细小透X线性异物更是无法诊断[1-2]。
一般通过间接征象推测诊断,因此确诊率低、易误诊或延误诊断。
而多层螺旋CT通过各种显示方法可进行较全方位的异物显示,对于透X线性细小异物能更好地诊断,为小儿气管、支气管细小异物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8个月~6岁。
13例有明确细小非金属异物吸入史,如红瓜籽(壳)、葵花籽(壳)、花生米碎粒、毛发碎条、小饭粒、果冻碎粒等,患儿以呛咳、呼吸困难或发热而就诊,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15例证实有气管、支气管异物;另3例无明确异物吸入史,仅因小儿反复咳喘、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疑似支气管异物,后经多层螺旋CT检查亦未发现异物,后由临床治疗随访得到证实。
病史一般在6小时至3个月。
1.2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东芝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
患儿扫描前均口服水合氯醛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5mg/kg或口服地西泮片,待熟睡后一次完成扫描,范围自气管开口至下叶段支气管开口下平面或常规扫描后再对可疑区重点检查。
扫描参数:120kV,100~150m A,准直器宽度1mm,螺距1,胸部算法重建,视野(FOU)24cm。
首先利用螺旋CT扫描后回顾性重叠重建的轴位图像分析诊断有否异物,然后依据轴位情况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三维重组图像(SSD)及CT仿真内窥等重建,进一步了解异物及其性质以及气管、支气管受阻情况。
2结果2.1多层螺旋CT检查15例气管、支气管透过性细小异物全部准确检出,3例气管,9例右侧支气管,其中1例跨越主支气管与上叶支气管,3例左侧支气管,其中2例主支气管,1例上叶支气管。
5例无异物,7例相符,其中2例轻度左肺气肿;1例可疑异物或分泌物,表现为左主支气管稍窄,MPR提示该3例管腔通气不畅,多层螺旋CT检出率98%,准确率96%。
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一例

右 主 支气 管 腔 内 可 见 一 0 6m ×0 8m 大 小 软 组 织 密 度 异 .c .c
物 影 ( 2 ; T 仿 真 内 镜 图 像 和 多 层 面 冠 状 面 重 建 均 可 见 图 )C 软 组 织 密 度 异 物 影 位 于 右 主 支 气 管 管 腔 内 , 与 支 气 管 空 其 间 关 系 显 示 清 晰 ( 3 4 。 经 纤 维 支 气 管 内镜 取 出 异 物 , 图 、) 异
49 3
5 Blm , s l , a e 1 d - i r s n r me e h c l h — u U Ro se M Ha g K, t a.Bu d Cha i y d o :t c ni a e
,
mo n mi, n l i eut ftet n t rnsu lrita e ai dy a c a dci c rs lso r ame twihta jgua n rh p tc n al
7 吴 剑 波 , 立 华 , 义 雄 , . u dChai 合 征 侧 支 循 环 的 血 管 造 梁 陈 等 B d ir综 影 表 现 [] 中 华 放 射 学 杂 志 , 9 8 3 ( ) 4 24 4 J. 1 9 ,2 7 :9— 9 .
( 0 20 6收稿 2 0 20 2 0 — 40 0 2 0 9修 回 )
将花生 米吸入气 道 。现 出现 阵发 性 咳 嗽 , 浓痰 , 发 热 , 无 无
听 诊 右 肺 呼 吸 音 较 左 肺 略 低 , 喘 鸣 音 , 部 气 管 听 诊 似 可 无 颈
听 到 异 物 拍 击 声 。X 线 表 现 : 肺 未 见 实 质 性 病 变 , 影 居 两 心 中, 肺透亮度 正常 ( 1。胸透 : 两 图 ) 两肺 透 亮 度 正 常 且 对 称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US T R Y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段效军陈艳萍仇君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114例,所有患儿检查前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结果气管异物病例的CT 阳性率最低(7.70%),其次为叶及叶以下支气管异物病例,CT 阳性率为58.33%,右主支气管异物、左主支气管异物病例的CT 阳性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1.82%、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 <0.0001)。
结论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气管异物CT 阳性率低,易漏诊、误诊,需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三维重建;儿童[中图分类号]R81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11(c )-0006-03Evalu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onchusDUAN Xiaojun CHEN YanPing CHOU Jun Hunan Children’s Hospital,Changsha 410007,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onchus.Methods From 2011September to 2013February,114pediatric 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 cases confirmed by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ll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CT tracheal foreign bodywere the lowest (7.70%),followed by the lobar bronchus foreign body cases,the positive rate of CT was 58.33%,the positive rate of CT in right main bronchus and left main bronchus foreign body was relatively high,respectively 81.82%,74.19%.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 (χ2=34.82,P <0.0001)t.Conclusion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fferent parts of the trachea,bronchus foreign body in children are differences.Especially in cases of suspected foreign bod⁃ies in trachea,negative CT should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racheal foreign body.[Key words]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Three-d 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Child气管、支气管异物是重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重要前提,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最终需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DR、多排螺旋CT对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检出效果比较60

DR、多排螺旋CT对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检出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的特征,并对DR和多排螺旋CT 对异物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呼吸道异物小儿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影像学资料。
结果:60例患儿进行DR检查,37例患儿经过间接的征象并结合病史确诊为呼吸道透X线异物,23例患儿由于症状和体征不显著且病史不详漏诊;CT检查58例患儿能直接检出异物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同时能清楚的观察到患儿肺内的病理性改变,DR检出率(61.67%)和CT检出率(9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采用多排螺旋CT能有效的检出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能进行明确的诊断,同时对于手术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和DR检查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DR 多排螺旋CT 呼吸道异物透X线异物小儿检出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96-01呼吸道异物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科急诊,常发于婴幼儿,临床上对其诊断主要是结合病史以及患儿的体征再结合影像学检查对是否存在异物和异物的具体部位进行确定[1]。
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DR和多排螺旋CT,DR对于透X线的异物难以确诊,易发生具有吸入史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儿漏诊。
本文笔者对60例被证实存在呼吸道异物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DR和多排螺旋CT对其的检出率以及患儿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呼吸道异物小儿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儿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得到证实,患儿均行胸正侧位DR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CT呼吸道三维重建。
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72±2.3岁,结合患儿病史,41例患者存在明确的异物吸入史,13例患儿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疑存在异物吸入史。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常规CT从发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史。
这三十年CT技术大量地应用到临床的同时,CT机自身的各项功能也显著增强。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CT的发展,扫描时间从数分钟减少至1s-2s,工作周期时间也缩短到l0s以下,不过主要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但近年来采用的滑环技术使CT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采用滑环技术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螺旋CT。
即在连续扫描的同时,病床承载病人连续送入机架扫描孔。
扫描轨迹为螺旋形曲线,可以一次收集到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的数据,所以也称为螺旋容积扫描。
这是CT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我科自前年十月份引进一台美国MarconIMXS000双层螺旋CT,经过近一年半的使用,充分说明了其绝对的优越性。
现结合我科的实际工作就螺旋CT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螺旋CT原理螺旋CT扫描,就是在扫描的同时,患者随扫描床匀速运动,而X线管球和探测器组则相当于电机的转子一样,不停地围绕患者的“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ing)作快速连续360度旋转,同时探测器组连续采集数据,如此扫描若干周后,其结果是球管相对患者“感兴趣区”体表的扫描轨迹是一螺旋形路经。
故称为螺旋容积扫描CT(HelicaSpiralVolumetric Scanning CT)。
螺旋扫描得以实现,关键之处是采用了滑环技术(Slip-Ring Technique)传统的CT扫描机球管系统的电力及信号传递是由电缆完成的,在扫描时球管作往复圆周运动,电缆也随之来回缠绕,并发生拉伸和绞合。
阻碍了探测器组的持续旋转,使得扫描无法连续进行。
因而明显地影响了扫描速度的提高,获取数据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滑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上述电缆连接的缺点。
该技术的实现,包括两个关键的解决:第一,它应用了中频技术将高压发生器制作得很小,并与凹球管连在一起形成组合,固定在机架内,随机架旋转而同步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崔克信,李海荣,杨忠泽,景介梅,刘森 【关键词】 支气管 由于大多儿童自主
能力较差,容易误吸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内,临床上大多发病较急,有较明确的病史。临
床定位诊断很重要,螺旋CT扫描与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定位诊断
有了进一步提高[1~4]。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靠信息。笔者于2001年6月~2005年
6月搜集资料完整、经临床证实的20例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
例病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7岁。病史一般在2~72 h。异物种类:花生米11例,
葵花子3例,白瓜子1例,葡萄干2例,塑料哨嘴2例,果冻1例。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
呛咳、发热、哭闹、呼吸困难等。20例病例均有较明确的异物吸入史。有2例吸入塑料哨嘴
患儿呼吸时可发出声响。1例吸入果冻梗阻于气管中下段而窒息死亡。 1.2 检查方法 采用
GE Hispeed NX/i双层螺旋CT机,矩阵512×512,管电压100~150 kV,管电流80~120 mA,
螺矩1∶1.5,层厚5~7 mm,间隔5~7 mm,重建层厚3 mm,间隔1~1.5 mm,重叠率66%~
75%,部分不合作患儿经肛门灌注水合氯醛0.5 ml/kg后,取仰卧位,肺尖至膈顶区域扫描。
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使用二维软件对感兴趣区域分别取平行、垂直及多角度观察矢
状面、冠状面图像。然后对确有异物的层面再用三维软件Navigator smooth进行观察。Smooth
-524^45,选择Black in white沿气管、支气管通道选择方向观察,确定异物的位置,观察
孔径在15~60。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与异物种类 气管隆突上3例,哨嘴2例,1例斜卧于
管腔内,1例呈纵行贴附于管腔后外壁,果冻1例,梗阻于气管腔中下段。右主支气管异物8
例,其中花生米6例,白瓜子1例,葡萄干1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葵花子2例,葡萄干
1例。右下底干支气管2例,均为花生米。左主支气管2例,均为花生米。左下底干支气管2
例,葵花子1例,花生米1例。19例异物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1例因吸入果冻嵌在气管
内时间过长因窒息死亡。 2.2 肺部改变 本组病例出现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表现者共9例,
主要表现阻塞相应肺部的条状及片状影,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4例表现局部支气管束增
粗,边缘模糊不清。有4例肺部局限性气肿改变。肺部无变化的3例。 2.3 纵隔改变 本组
20例病例中纵隔出现双边征者有7例。有2例纵隔向一侧移位。 2.4 后处理重建技术的应
用 本组20例均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后处理。从不同斜面、任意角度观察气管、支气管
腔内异物的位置、大小、大体形态,异物所致的气管、支气管外形改变及肺野改变。仿真内
镜(CTVE)技术可以从气管、支气管内较直观地显示出异物的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及与支
气管黏膜的关系等。后处理技术具有较明确的定位诊断作用。可为临床摘取气管、支气管异
物提供可靠信息。 3 讨论[!--empirenews.page--]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较急,影像
科室的及时定位诊断为临床摘取异物解除患儿疾苦提供重要的资料。螺旋CT扫描与后处理技
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笔者通过对20例病例
的螺旋CT连续扫描与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认识到螺旋CT连续扫描可获得大量的可靠信息。通
过MPR、CTVE等后处理技术可直观的显示出异物在气管、支气管内的位置、方向、形态、大
小及可分辨异物的可透X线性。具有可靠的定位诊断。同时螺旋CT扫描具有方法简便,无创
性。为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摘取异物提供可靠依据和更多的信息而深得临床青睐。在儿童气管、
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