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元智能视角下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多元智能教学方案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多元智能教学方案一、引言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而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激发其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本文将从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多元智能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智能构成的,包括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文字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幼儿园教学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设计多元智能教学方案,以满足幼儿个体差异的需求。
三、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设计1. 考虑幼儿的不同智能类型在设计多元智能教学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幼儿的不同智能类型,例如有些孩子擅长数学逻辑思维,有些孩子善于音乐表达,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满足不同智能类型的需求。
2. 创设多元智能教学环境创设多元智能教学环境是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重要一环。
教室内应该有音乐区、逻辑思维游戏区、阅读角、自然观察区等不同的环境,让幼儿在这些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多种智能。
3. 多元智能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并根据不同的智能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设立数学游戏小组、音乐欣赏小组、自然科学探究小组等,让幼儿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
四、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实施策略1. 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师需要具备多元智能理论知识和实施教学的技能,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幼儿的多种智能需求。
教师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与家长合作家长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了解幼儿的天赋和兴趣,与教师合作,能够更好地配合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
3. 观察和评估教师要通过观察和评估,了解每个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在幼儿教育中,多元智能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
它基于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在不同方面都有独特的智能发展潜能。
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最大化幼儿的智能潜能。
一、运用逻辑-数学智能策略通过游戏、数学故事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设置迷宫等游戏,让幼儿通过推理找到正确的路径。
二、挖掘语言智能潜能通过绘本阅读、诗歌创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在幼儿中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
通过与其他幼儿互动,并使用丰富的词汇来扩展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开发空间智能利用构建积木、拼图、模型和绘画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送物体到特定位置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导航技能。
四、培养身体-动觉智能通过体育活动、舞蹈和戏剧等表现形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空间意识和动觉技能。
这些活动有助于幼儿发展身体和感官的一致性。
五、借助音乐智能通过音乐欣赏、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等活动,促进幼儿的音乐感知和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了幼儿的听觉和感知能力。
六、发展人际智能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七、激发自然观察力通过户外探索活动和自然观察,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和植物园等地方,让他们亲自观察和了解自然界。
八、开发个人智能通过个人研究项目和目标设定等方式,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追求自己的兴趣。
这种策略可以扩展幼儿的知识和兴趣领域,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九、多元智能交叉运用将不同智能结合起来,创设多元智能的教学环境。
例如,通过制作海报的活动,幼儿可以运用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视觉智能等多种智能。
十、适应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多元智能倾向和需求,为每个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幼儿多元智能教学方案与反思

幼儿多元智能教学方案与反思智力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特质,而幼儿时期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多个不同的智能构成,每个人在不同智能上有着个体差异。
在幼儿教育中,实施多元智能教学方案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幼儿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进行反思与评价。
一、多元智能教学方案设计1.了解幼儿多元智能特点在制定多元智能教学方案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在不同智能方面的特点。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幼儿的智能可以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大类。
了解幼儿在这些智能方面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2.制定目标与任务根据幼儿的多元智能特点,教师应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例如,在语言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歌曲演唱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在空间智能方面,幼儿可以通过拼图、拼插和搭建模型等活动提升空间感知和创造能力。
3.选择教学资源和活动多元智能教学方案的实施需要借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各类绘本、儿童音乐、教具、实物模型等资源,通过游戏、歌唱、绘画、操纵等形式,将幼儿的学习与多元智能相结合。
例如,通过利用绘本与幼儿进行互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4.组织学习环境和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元智能教学方案,教师需要组织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活动。
学习环境可以创设成多元化的角落,例如绘画角、图书角、音乐区等,以鼓励幼儿在不同智能方面的探索和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多样的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二、多元智能教学方案实施与反思1.实施效果评估在实施多元智能教学方案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不同智能方面的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例如,在语言智能方面,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等指标;在身体动觉智能方面,观察幼儿的运动协调性、灵敏度等指标。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Multiple Intelligence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education 2008 guxiaojin
Supervisor**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ropos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psychologist Gardner. In his view, the speech -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and logic - the number of rational intelligent is no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s the core cognitive ability, but in a certain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individual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they face and produc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needs an effective product, individual smart structures with multi-dimensional, opennes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is theory implies respect for student differences in concept of students, personalized view of the curriculum, a variety of teaching concep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embodied the concept of respect for the dive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Learning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其他 7种智 能 。每个 学生都 在不 同程 度上拥 有上 述 9种 基本 智 能 , 能 之 间 的不 同组 合 表 现 出个 体 间 智 的智 能差异 , 每个 学生 有 自己 的智能 弱项 , 有 自己 也
的智 能强项 。 由此 , 我们 不 难 看 出 , 统 教 育评 价 的弱 者 ( 传 后
第2 4卷 第 2期
Vo . 4 № 2 1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0F YAAN V0CAT 0NAL COL EGE 1 L
21 0 0年 6月
Jn 0 0 u e2 1
多元智能理论 在 中职教 学中应用 的几点思考
刘 永 恩
智 能、 自我 反省智 能、 自然 观 祭 智 能 和存 在智 能 ” 等
性、 智能 的差异 性 、 智能 的组合 性 。
二、 职业 教 育 的发 展 为 多 元智 能 的应 用 提供 了 前提
近年来 , 国家 大力 发展 职业 教育 , 来 了职 业教 迎 育发展 的春 天 , 中等职 业教 育 、 等职业 教 育象 雨后 高
多元 智能理 论则 较好 地解决 了上述 问题 。它使长期 以来 的“ 相信 每 一个 学 生 、 因材 施 教 ” 的思 想 有 了 强 有 力 的理论 支撑 , 大 大 增 加 了现 实 的可 能 。这一 且 理 论 认 为 : 能 是 多元 的 , 除 了 言语/ 言智 能 和 智 人 语 逻 辑/ 理智 能两种 基本 智能 外 , 有“ 觉/ 间关 数 还 视 空 系智 能 、 乐/ 奏 智 能 、 体/ 动 智能 、 际 交 往 音 节 身 运 人
1教 学思想 : 相信能理 论认 为 , 能 是 以语 言 能力 和数 理 智 逻 辑 能力为核 心 、 以整 合方式 而存在 的一 种能力 , 并
教学中的多元智能培养

教学中的多元智能培养在教学中,多元智能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拥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体育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针对学生的不同智能倾向,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例如,对于语言智能倾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小组讨论、辩论或写作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音乐智能倾向的学生,可以组织音乐会或学习乐器,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针对空间智能倾向的学生,可以进行绘画、设计或建模活动,以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智能倾向,并根据其倾向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例如,对于逻辑数学智能倾向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具有逻辑性的学习任务和挑战。
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倾向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体育课或户外活动,让他们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同时培养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智能倾向,教师还应该重视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的培养。
人际智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
自我认知智能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讨论、学习笔记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弱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在不同智能领域之间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可以引入音乐、艺术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教学中的多元智能培养是一项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和实施的任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倾向,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在我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过于侧重于语言和逻辑-math智力,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智力表现。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包括言语-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肢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智力和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和潜能,没有所谓的“智力低下”或“天才”。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智力,实现自身的潜能。
在过去,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的智力,高分者被视为聪明,低分者被认为愚笨。
然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力的表现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和潜能都是独特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智力测试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而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估和培养学生的智力。
在实际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模仿来达到教学目标。
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来设计。
因此,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参与,让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学习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演讲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语言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和合作等方式来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改变,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和投入。
除了教学上的改变,多元智能理论还对我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有了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我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水平常常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任何特别的才能。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 我们的教育以培养传统 的学业智力为 中心 , 导致课程结 构过 于单调 , 课程 内容过于局限 , 教学模式过 于统一 , 评价方式 过于僵 化。多元 智能理论的提出, 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 注入 了一股强 大的新 鲜活力 , 为改革传统 教育教学提供 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人点。 本文仅就多元智能理论观下 的课程 与教学改革及其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进行阐述。 多 元智 能 理 论观 下 的 课 程 与教 学 改革 ( ) 一 课程 内容和教学 目标要反映人类 的多元 智能 : 为多元智能 而 教 英 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 ecr . S ne H ) p , 曾于是 1 世纪 中叶提 出“ 9 什么 知识最有价值?” 依据这一命题来观当今的课程 和教学 , 可以看 出它具 有 以下明显的缺 陷: 一方面充斥着大量陈旧甚 至无用 的课程 内容 。 而另 方面大量有价值的 内容被排斥在课程范围之外 ;只注重语言和数理 逻辑等所谓的学业智能 , 而对其 它的能力诸如人 际交往智能 、 自我认识 智能 、 身体运 动智能 、 音乐智能 、 空间智 能及认识 自 的智能等却有所 然 忽略 , 而造成课程内容的窄化 。退一步来说 , 从 即使没有忽略多元智能 的其它方面, 也只是注重与这些智能有关 的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 而没有 把它们提高到智能的高度来认识和培养。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 人类个体 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 , 每个个体身上 都至少存在着上述七项或八项智能( 认识 自然的智能是加德纳在来的研 究中增加进去的 ) 。加德纳进一步指出 , 个体智能发展的方 向和程度 受 到环境 ( 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和教 育的极 大影响甚至制约 , 以 如 航 海为生的人 空间智能就 比较发达 ,现代工业社会 注重的是 语言智 能 和数理逻辑智 能的发展。 而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 的信息社会 , 它要求 每 个人多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及个性 、 才能的充 分展示 。因此 , 要使得教育 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 , 我们必须更新 旧的课程 内容 , 确立起新 的课 程 内容体系。为此 , 首先要 对传统 的课程 内容进行筛选 , 祛除陈 旧无用 的东西 , 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把 其它几项智能领域 的内容充实到课程 中去 , 使得新 的课程 内容体 现人类智能的多元化 ; 其次 , 要在 传授知识 的同时 , 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 , 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智能。以上 两方面的结合 , 才是“ 为多元化智能而教 ” 应有之义。 为了使学生的各项 智能都 能得到发展 ,教师应针对每一种智能提 出相 应的智能结果( MI O t me) 以此作为教学 的目标 。就职业教育教学 目标要求 , uc s , o 结合学生 自身特点 , 大致可归结 出以下七种智 能结果 : () 1语言智 能: 表达 、 写作 、 辩论 的技巧 ; ( ) 逻辑智能 : 2 数理 对模式 的辨别 、 规律的把握 、 推理的能力 ; () 3 视觉空 间智能 : 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理论知识的运用 ; () 4 身体运 动智能 : 实际操作过程中眼 、 、 手 身体的协调 ; () 5 人际交往智能 : 调节冲突 ; ( ) 我认识智能 : 6自 设定个人 目标 ; () 7 认识 自 然的智能: 内、 在 外部环境中发现事物的 自 然规律 。 ( 注重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和个别化 : 二) 通过多元智能而教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 , 虽然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项或八项智 能 , 但 是具体到每个个体 身上表现则有所不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 能表现 相 对突出, 而其它几项稍差。 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 的学习类型和智 能 类型各具独特性 。 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 差生” 只是 由于其语言智能或 , 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 ,但他在其它几项智 能的表现上却可 能相 当 出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每个学生都是最优 秀的, 不存 在智能水平高 低 的 问题 , 在 智 能 类 型或 学 习类 型 差异 的 问题 。 只存 然而 ,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观今 天的课 程和教学 , 我们就会发 现 : 近 年来虽然各种课程模式和教学方 式层出不穷 ,但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 同的缺陷, 即只以一两种智能 为基础 , 而忽略 了其它智能 。加德纳把这 种教育称为 :唯一机会 的教育 ” 认为“ “ , 唯一机会 的教学方法造 成许 多 学生失去 自信 , 认为 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J :最终 , 。 f 也说 “ 如果我们限制 在一种认识模式或一种表达方式上 ,要达到对任何复杂概念 的完全 理 解是不可能的。” 因此 , 适应人类个体智能特点 的独特性 和多样化 , 必 须在多元智能课程和教学的设计上突出多元化和个别 化 ,通过发挥不 同智能活动各 自在教育教学工作 中的不同作用 ,创造适 合每一个学生 的教育 ,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为此 , 林达 ・ 贝尔 等人 提出了“ 坎 通过多元智能而教 ” 的课 程模式 , 该模式将多元智能用作教学的工具 ,以便相同知识 内容 的教学可 以通 过多种途径进行 。 例如 , 计算机专业 的学生在学习有关“ 计算机 C U工 P 作原理” 的内容时 , 可以通过 以下几种智能活动进行 ; ( ) 言智能 : 1语 让学生阅读书 中描述 C U工作原理部分 的章节 ; P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多元智能视角下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章岳彬
来源:《职业·中旬》2015年第01期
摘要:本文尝试以多元智能视角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为例,从分析学生的智能特征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营造有效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实践有效教学的基础、设计多元智能的学习活动、多元的评价方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四方面,探讨多元智能视角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元智能智力发展学习活动有效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对于刚接触本专业学习的中职学生来说,往往觉得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智能观,使我们对智力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有的孩子都很聪明,只是他们聪明的方式不一样。
多元智能理论能使所有的孩子有效学习、全面发展,同时老师也能更好地自我发展。
笔者在多年的电工专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根据授课对象的智能优势,给学生创设能够促进多元智力发展的环境,让他们实践多元的智能学习活动,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因此,探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面临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一、分析学生的智能特征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尊重原有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为我所用、为生所用的处理,为学生设计教学,继而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法因材施教。
由于各种智能发展的程度不同,教师应该尊重差异,并且利用学生优势智能来发展弱势智能,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在进行课程规划前,教师应先仔细审视将要讲授的内容,并确认该内容以哪些智能切入较为恰当。
一般而言,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切入点。
以学生的优势智能切入知识内容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之迅速掌握新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往往不太理想,但是总能找到他们的一项强势智能,或音乐智能,或视觉空间智能,或动觉智能,或人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智能特征做如下分析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12(4)班学生多元智能分布统计图
从调查分布结果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的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优势智能比较突出,而其他的智能相对较弱。
二、营造有效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实践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效课堂的本真: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是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观的要求。
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就像一幅幅风景优美的画面,让学生看了赏心悦目。
教师走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不是考虑如何教,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如何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只有这样,课堂才会真正的有效。
对教师来说,辨别学生的智力特征很重要,认识到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也很重要。
反思我们的课堂环境,演示PPT、教材、练习册、讲授式教学、机械化巩固训练等等很常见。
但我们同时发现,这些并不能让他们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因此,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促进多元智力发展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基于“电工电子BBS”平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如图2所示。
教师在课程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繁杂原始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加工与整合,利用BBS这种社会性软件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加工好的信息资源,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色彩、表格等,再让学生基于BBS共同学习、交流反馈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构建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开展课程学习的网络环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图2 电工技术BBS首页
三、设计多元智能的学习活动
有不少教师认为,以多元智能视角进行有效教学,只要扬长避短即可。
笔者以为也不尽是如此。
因为每种专业特性并不同,不可能都只以优势智能发挥为主,比如电工电子专业,除了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对于数理逻辑能力不强的中职生来说,怎么办?笔者认为,除了要给学生实践适合其优势智能的学习活动外,对于他们的弱势智能的发展,需要创设积极的,具有教育性、富含刺激和交往的学习环境,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弱势智能。
一般地,多元智能视角下进行教学设计,在一次教学中可考虑突出3~4种智能。
比如,在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多元智能活动清单,如图3所示。
图3 多元智能活动清单
1.运用视觉空间智能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充分运用视觉空间智能。
笔者利用两块实物接线板进行演示实验(一块是220V,60W的灯泡串联一个开关接到220V的交流电源中,另一块是在第一块实物接线板的基础上串联一电感元件)。
让学生观察当开关合上时,两灯泡的发光程度有何不同,并且找出两个电路的不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发挥了自己视觉空间智能;同时这种感知性的实物演示实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究科学实验的学习欲望。
2.运用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对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传统的课堂练习较难提升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因此,笔者考虑让学生置身于积极的、能交往的环境来完成学习任务,以电子任务单(图4)、在线测试(图5)等来实现教学效果。
3.运用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是中职学生较突出的优势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优化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观察、记录镇流器实物的铭牌参数并进行电感系数的运算,让学生在自然观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突破学习难点——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4.运用肢体动觉智能
虽然职业学校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不太突出,但他们的肢体动觉智能比较突出,对新鲜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
图4 任务二的电子任务书
图5 在线测试反馈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
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肢体动觉智能的学习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比如在该节课中,电感的储能特性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感现象演示器中动手完成接线。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即在开关断开的瞬间灯泡还能持续亮一会,从而理解并得出结论:电感具有储能的特性。
这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电工职业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多元的评价方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人人就有短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采用动态、多元、人性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同时我们应树立起这样的评价观: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并不是“垃圾”,更不是“失败者”。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开发学生的天赋。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多元智能,用多元的眼光看学生,努力去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使学生身上被忽视的智能得到发展,使未发展的智能得以激发,使已发展的智能得以完善。
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工电子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雅萍.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夏惠贤.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