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PPT课件43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共20张PPT)

4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水通电分解微观模拟
通电

+


通电
+
氢原子
氧原子
+
氧分子
+ +
氢分子


化 学
原子的种类不变
反 应中Biblioteka 变 化原子的数目不变
物 质
的 本

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 量



1、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 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出了:‘金属加热后 却是‘反应前后总质量
质化量学增反加了应’中的反结应论物。质量不变总’和的与结生论成物质量
总和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猜想 并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根据短片内容填写表
序号
反应物格及
状态
生成物及 状态
化学反应 前、后各 物质质量 总和变化
情况
装置是密 封还是开

1
2 3
动画 模拟 引导 发现 引发 问题
学以 致用
总结 归纳
●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按序提出问题: 1、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蜡烛燃烧后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介绍化家对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探究结果.
1673年英国科学家
在100多年后,拉瓦锡
波义耳通过一个著名 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
的加热金属汞实验得 用了密闭容器。得出的
内容提要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重要的化学规律
质 重要的理论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 (共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 (共26张PPT)

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H
O
H
H
O
H
两个氧原子 四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元素守恒 原子守恒 质量守恒
原子
三不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
反应条件
生成

+
氧气
3、求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 40 克 化镁的质量为____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 3 克D生成。 生成了4克C,则有____
(3)现有m克KClO3跟2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B ) A.m-n B.m+2-n C.m+2+n D.n-2
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几点: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 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 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都应 考虑进去。 3、“参加”并不是各种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 不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4、“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 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点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氧化碳
反应物
,
生成物
1、定义: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参加反应的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Mg+O2 点燃 MgO 是否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分析与讨论:
1、上述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Na2CO3+HCl NaCl+CO2+H2O Mg+O2 点燃 MgO 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2、如果这两个实验模仿白磷自燃的实验改在密闭装置中 进行,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查阅资料(实验前准备): 方案一:白磷自燃 ①白磷(剧毒,易自燃)存放于水中,取出时 用镊子。②燃烧时为免锥形瓶底部破裂,应在 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③白磷燃烧要消耗 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④气球的作用: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 内压强增大,将胶塞迸出。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
是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4、“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在内。如气体或沉淀也应考虑。
历史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化学纲要》
学以致用:
反应前 50克
反应后 40克
减少的10克变成了什么物质? 难道该实验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吗?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 该定律是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 你能否从微观(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 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守恒原因)
装置气密性要好
方案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相等。 ( ×)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
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
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 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 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为 8g 。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再想想
向澄清 石灰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③重点词语


原理
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练习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 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 用R表示,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三甲肼的化学式 是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43(3份打包) 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43(3份打包) 人教版
A.用钢锯锯铁板时,纯铁板的质量一定等于锯开 后两块铁板和铁渣的质量和
B.3克碳和12克氧气反应,生成15克二氧化碳 C.10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一定是10克 D.镁带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内氧气的质量
(2015宜昌改编)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 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除去,反应 的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CO2 +H2O
100 x
111 y
44 11g
∴ x=100*11/44=25
y=111*11/44=27.25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150g+25g-11g=1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7.25/164g*100%=16.9%
B 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 )
【命题角度】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注意事项
2、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
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C ( )
+
A H2+Cl2=点=燃=2HCl C 2CO+O2=点=燃=2CO2
B 2H2O=通=电=2H2 + O2 D 2H2+O2=点=燃=2H2O
【命题角度】 化学方程式和物质微观结构的综合应用
▪ B.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 CO2
▪ C.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 + 3O2 == 2Al2O3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3、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n克共热后完全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共15张PPT)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活动与探究
根据刚刚的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实验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反应有 气体生成,而反应未在密封装置内进行, 导致气体逸出。
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个 反应前后质量改变的原因吗?
该反应的原理是
点燃
Mg + O2
MgO
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有白烟产生)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并 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合直接用来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 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一定要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碳酸钠粉末
H
O
H
H
O
H
H
H
O
H H
O
通电
2H2O氢分子 氧分子HHOHH
O
2H2 + O2
微观
化 原子种类不变

反 应
原子个数不变
前 后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探究实验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稀盐酸
1
2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六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


天平不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组装密闭装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 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 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红参加磷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参空加气反应的氧气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反应后总质量
装置 锥形瓶
玻璃管
橡胶塞 气球
细沙
棉线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未参加反应的红磷 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 论、确定方案
• 2. 进行实验,分工合作,记录现象,实验数据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关系
成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镊子
果 实验药品 铁钉、硫酸铜溶液
展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

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C.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
为: 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B式为( )A.Na2O源自B.NaClC.NaH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PPT课件42 人教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PPT课件42 人教版
心理方面
对实验探究充满好奇与渴望,情绪都比较兴奋 。
说课流程
1
2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4
5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教学方法
猜想 探究
分 析 提问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互动, 归纳
归纳总结。
应 用
说课流程
1
2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4
5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流程
1
2 3教材分析学情来自析 教法学法45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教材分析——本课题地位作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承 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 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意图: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本节课的 重点知识得以强化,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提出猜想,有利于提高学生发 散思维能力
看一看
探究实验一
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的测定 磷+氧气
玻璃棒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白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物质微观构成和化 学反应实质;具备一定 的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 能应用观察、比较、分 析、归纳等方法学习化 学知识。
说模式
说学情
说教材
教学模式
• 学生参与提供帮助 • 关注学生落实情况 •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学案
• 展示素材和情境 •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 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
化学 课堂
• 加强同伴互助
环节五 课后作业 有人说他能点石 (主要成分CaCO3) 成金(Au),一本万 利。现在,他要把 这项发明权超低价 卖给你,你会买吗? 请你用化学知识揭 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说设计 说模式 说板书
说学情
说教材
板书设计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内 容
化学 变化
适 用

质量守恒定律
实 质

解释化学现 象和问题等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数目和质量不变
说设计 说模式 说板书
说学情
说评价
说教材
评价设计
教师、小组、 自己
课堂观察、实验 操作、作业、检 测、手抄报等
主体
更好地认识 自己的现状, 及时调整学 习方法 三维目标 的达成
形式
目标
评价主体 和形式
目的
鼓励性语言、 分数、等次
评价的目 的和目标
评价结果的 呈现形式
说设计 说模式 说板书
说学情
说评价
说教材
说反思
教学反思
探 改 新 用
活动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改进实验—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实验进行改进
首尾呼应
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会选择哪个项目进行 投资呢?
当然是选择骨灰变钻石了
环节三 学以致用
1、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 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则理论 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多少吨 ? 基础过关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发展 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 谨求实的科学品质,体验 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 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 形成过程
难点
从微观角度解释 质量守恒的原因
说学情
说教材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 和能力
学生
存在的 问题
以单一物质的质量为基 准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在归纳概括时仍有主观 性和片面性;从量的角 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 还有待建立。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分析、 归纳、表述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观察、分析、 讨论、归纳
•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的涵义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微观模型展示
•从微观角度解 释质量守恒的 原因
质 量 守恒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说设计 说模式 说板书
说学情
说评价
说教材
说反思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实质
承上 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定量计算
宏观微观统一
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学目标
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的含义和化学变化中 质量守恒的原因;能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并能设计实验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 定量研究问题,提高学 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 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初 步学习科学探究过程。
演示实验
盐 酸 碳 酸 钠 粉 末
设计意图:引发质疑,合理 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中 几个关键词语的理解,做到 “引而不灌”,使学生真正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所 在 。
给铜丝加热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分析、 归纳、表述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2、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 4X+5O2催化剂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 A. N2H2 B.NH2 C.NH4 D.NH3 拓展提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涵义的理解。
3.现将8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 生成22 g C和18 g D。若现有l6g B与足量的A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总 质量为 g。 中考链接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观察、分析、 讨论、归纳
•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的涵义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揭示本质,概念深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氢气 + 氧气
设计意图: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质量 守恒定律,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从抽象过 渡到形象。
前 后
化 学 反 应 原 子 种 类 个 数 质 量 不 变
• 调动学生积极性 • 利用评价激励
小组 合作
说设计 说模式
说学情
说教材
教学设计
学以致用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环节一 情景引入
同学们,我们思源学校 今天来了一个商人,准 备在我们学校考察,想 投资下列三个项目中的 一个,现请你也参与考 察:
水 变 石 油
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总质量究 竟是否改变?
点石成金
骨灰变钻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
自主归纳 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 讨论分析 提出问题
•准确表述质量 守恒定律内容 •2个实验中的等式关系
•白磷燃烧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白磷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有变化吗?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科学 探索的精神。
探索新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线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是否改变?
活动及素材
实验、讨论、 分析、归纳
核心知识
•建立质量守恒 定律的概念
怎样理解质量守恒 定律?定律中的关 键词是什么?
•从微观角度如何解 释质量守恒原因?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在中考时 所考察的题型以及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个数、质量均不变
守恒 原因
微观模型方法
科学探究方法
形成 定律
质量守恒 定律
定量研究方法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 量总和。
解决 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对化学变化从 定性到定量认识的转变,为后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