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1150272

合集下载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阳光的味道已经好几天没出太阳了,他的心情也差到了极点。

自从关到这里之后,他对阳光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下午,天气突然放晴,有阳光透过铁窗的栅栏,斜射到冰冷的水泥地面上。

看到阳光,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神采。

他霍地站起身,快步跑到铁窗前,朝着阳光照进的地方拼命吸了吸鼻子。

尽管室内的空气有些污浊,但他还是闻到了那种暖暖的阳光味道。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阳光有种特殊的偏爱。

无数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提着篮子,跟在母亲身后,挖野菜、拾麦穗、摘豆角……温暖的阳光洒在他和母亲身上,带着一种田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那味道好闻极了!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阳光,喜欢那种淡淡的阳光味道。

上学后,他坐在了临窗的位置。

每每听课走神或是昏昏欲睡之时,只要用力吸吸鼻子,闻一闻窗外阳光的味道,便顿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或许是阳光给了他自信和力量,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并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省城的一家大型企业。

到企业上班后,他依然是那种风风火火的阳光性格。

两年时间,他就由一名普通员工提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不太爱讲话,但很能干,很会体贴人。

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也很温馨。

妻子知道他喜欢阳光,就特意在不大的院子里拴了一根铁丝,只要一遇晴天,就把家里的被子一一摊在铁丝上晾晒。

晚上,他躺在暖乎乎的被窝里,嗅着清新的阳光味道,感到异常的幸福和温暖。

有了阳光的滋润,他在事业上干的特别顺。

几年时间里,他由部门经理到行政总监,再到副总经理,最后又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

记得荣升总经理那天,妻子炒了几个他最爱吃的菜,陪着他在院子里坐了很久。

午后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背上,很舒服、很惬意。

当时妻子都说了些什么,他已记不太清,只记得妻子再三叮咛他——当领导了,平时工作忙,记住要多在外面晒晒太阳,因为在太阳底下心里才能亮堂!他知道,妻子最了解他的个性,让他晒太阳是想告诫他要光明正大的做人。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宁夏银川一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宁夏银川一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宁夏银川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现代文阅读(14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2019-2020学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煤屑.(xiè) 幽僻.(bì) 蓊.蓊郁郁(wěng) 独处.(chǔ)B.混混沌沌....(hùndùn)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驯.鸽(xùn)C.涸辙..(hézhé) 急不暇.择(xiá) 修禊.(qì) 婆娑..(pósuō)D.癸.丑(guǐ) 会稽..(kuàijī) 酾.酒(chī) 媛.女(y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致参差班驳峭楞楞B.落寞嘶叫橄榄颓废C.扣舷桂棹回朔洞箫D.褒禅庐冢窈然有碑扑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如《兰亭集序》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维持着字形和章法B.就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的流畅C.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维持着字形和章法D.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的流畅6.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通感又叫“移觉”,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银川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银川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银川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高一上·无锡期中) 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

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圭臬。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该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

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A . 评价的对象应是态度而非天资。

B . 批评该批评的,表扬该表扬的。

C . 批评和表扬各有其范围和深度。

D . 批评和表扬各有其标准和禁忌。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B . 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

只要继续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谎”,因为“沙之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 . 故宫是中华历史的遗迹,也是文化的标志。

然而,在这国宝荟萃之地,人文氤氲之所,竟然上演了一出斯文扫地的闹剧。

D .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一个纨绔子弟整天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经历种种挫折后,最终成为一个勇于担当、善于开拓的企业负责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 (6分) (2019高二下·白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科8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激湍.(tuān)愀.然(qiǎo)山川相缪.(liào)流觞.曲水(shāng)B.庐冢.(zhǒng)肄.业(sì)游目骋.怀(chěng)义愤填膺.(yīng)C.猗.(yī)郁仆.(pū)碑熨.(yùn)帖妖童媛.女(yuán)D.敛裾.(jū)守拙.(zhuō)混.水摸鱼(hún)青青子衿.(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拾掇树巅万户侯坚如磐石 B.弥谤颓废俱乐部急不瑕择C.趣舍贻误笑咪咪夙兴夜寐 D.倩影枕藉鸿门宴大相背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C.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下来。

D.听说这家媒体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薇》和《离骚》分别选自《诗经》和《楚辞》。

这两部作品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艺术手法上常用“赋”“比”“兴”。

B.《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这部小说创作于他的青年时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色彩最浓的一部,其中的女主人公是珂赛特。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银川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 ( 上 ) 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课内基础知识 字词句辨析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漫溯
杯杓.(sháo)
长篙.(gāo)
B. 散佚
参乘. (shang)
刀俎.(zǔ)
C. 遏制
桀骜.(à o)
箕.(q í) 踞
D. 濡缕
骨髓.(suǐ)
B
项。
3.下列各项中,与 “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是 A. 不然,籍何以至此? B. 具告以事
C. 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 A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
平时对句式知识的积累情况,抓住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判断。本题题干中
(q í)踞 ”应为“箕 (j ī踞)”。故此题答案应为 D 项。 【点睛】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
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 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
“何为而至于此? ”
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为何而至于此”。 A 项,宾语前置句,“何以”正常的语序
应为“以何”; B 项,状语后置句,同时又是省略句,正常的语序为“以事具告(之)”;
C 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之有”正常的语序为“有何厌”; 项,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的语序为“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归纳,分类整理,加强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字形记时可采用下面几种方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应用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口头语言到文字的书写,再到现代的电子媒介,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工具。

B.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C. 科技的进步使得语言文字的应用形式不断演变。

D. 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仅限于口头和书写。

答案:D2. 根据原文,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作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媒介,以及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3. 现代科技对语言文字传播方式的影响是什么?(3分)答:现代科技使得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口头语言到文字书写,再到电子媒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欣赏之情。

5. 文中“荷塘月色”的描写有什么特点?(5分)答:文中“荷塘月色”的描写细腻而富有诗意,通过对月光、荷塘、树木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期末考试试题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

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辨析(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蓊郁(wēng`) 裙裾(jū) 纤细(xiān) 冯(píng)虚御风 B.涸辙(hé) 三匝(zā) 蕈菌(xùn) 周公吐哺(pǔ) C.一椽(chuán) 公姥(mǔ) 驯鸽(xùn) 否泰(fǒu) D.潜力(qián) 梵婀玲(fàn) 绯闻(fēi) 夙(sù)兴夜寐 2.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泣孤舟之嫠妇 A.火尚足以明也 B.足以荣汝身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引以为流觞曲水 3. 下列句式两句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能喻之于怀 B.死生亦大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俯察品类之盛 D.而又何羡乎 何为其然也 4.从修辞的角度,下列选项中两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C.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D.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一空一分,共12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批评。 (4)屈原在《离骚》中以其他女子嫉妒自己的美貌为喻,表达自己遭到小人诋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客”的口吻用“ , ”描写了曹操兵发东吴时,船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江面上的情景。 二.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3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第④段写薛涛林公园的春意时,不仅着重突出此公园的风景特色,还用西湖上的风光来反衬薛涛林公园的风光。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D.本文以华丽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7. 文章是抓住成都的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4

8. 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5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