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飞机的飞行原理课件

飞 机 着 陆 遇 侧 风
飞机的飞行原理
9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云是空中水气的凝结物。云的不同形状和变化,既能反映 当时大气运动的状态,又能预示未来的天气变化,有经验的 飞行人员把云称为“空中地形”和“空中的路标”。云对飞 行的影响有以下几点:(1)低云妨碍飞机的起飞、降落。 (2)云中飞行可能出现颠簇。(3)云中飞行还可能造成飞 机积冰。
(1)飞机结冰增加机体重量;
(2)机翼机尾结成冰壳,损坏其流线外形;
(3)喷射发动机进口结冰,发动机丧失发动能力;
(4)天线结冰,致使无线飞电机的雷飞行达原理信号失灵等。
13
二、大气与飞行安全
乱流——飞机飞入对流性云区,如积云、积雨云、层积云, 由于空气发生上下对流垂直运动,使机身起伏不定,会使乘 客感觉不舒服、晕机呕吐、颠伤,严重时导致飞机结构损坏, 造成飞机失事。
第三章 飞机飞行原理
1、教学内容: 了解大气的基本性质,掌握空气流动基本规律和飞机飞行的升力
阻力,理解飞机的飞行控制了解民航飞机的飞行性能的基本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和国际标准大气,掌握大气飞行环境的
特点。 (2)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和低速流动的基本规律。 (3)掌握飞机升力和阻力的基本概念,了解飞机高速飞行的部分特点 (4)掌握飞机的平衡的概念,理解飞机的稳定和飞机的操纵的基本概
念,了解飞机的飞行过程。 (5)了解飞机的基本飞行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舒适性。
飞机的飞行原理
1
第三章 飞机飞行原理
1
大气的基本性质
2
飞机的飞行控制
3
民航飞机的飞行性能
飞机的飞行原理
2
不论是轻于空气的飞行器还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都要在 大气层中飞行 。因此在研究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器时,要先对 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大气的状况有所了解。
第三章飞机的飞行原理

二、飞机的飞行过程
(二)爬升阶段: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发动机所要的功率大,燃料消耗 大;另一种方式是阶梯式爬升,飞机飞行到一定的高度,水平 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经过几个阶段后 爬升到预定高度,由于飞机的升力随速度升高而增加,同时燃 油的消耗使飞机的重量不断减轻,因而这种的爬升最节约燃料。 (三)巡航阶段: 飞机达到预定高度后,保持水平等速飞行状态,这时如果 没有天气变化的影响,驾驶员可以按照选定的速度和姿态稳定 飞行,飞机几乎不需要操纵。 (四)下降阶段: 在降落前半小时或更短的飞行距离时驾驶员开始逐渐降低 高度,到达机场的空域上空。
三、大气飞行环境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的上面,其顶界由地面伸展到35一 40公里。由于这一层受地球表面影响较小,所以气温基本上 保持不变,大约为-56.51℃,故又称同温层。平流层中,几 乎没有水蒸气,所以没有雪、雾、云等气象现象;且空气比较 稀薄,风向稳定,空气主要是水平流动。
飞行器的飞行的理想环境是平流层。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风的存在使飞机的飞行增加了一定 的复杂性,它直接影响着起飞、着陆、巡航和油量的消耗。机 场跑道方向是固定的,而风的矢量是经常变化。因此,实际上 起飞、着陆往往是在侧风条件下进行。侧风使飞机偏离跑道, 而且侧风角度越大或者风速越大,偏离得越利害。所以在侧风 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修正,才能保证对准跑道,安全起降。 飞 机 着 陆 遇 侧 风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降水是云雾中的水滴或冰晶降到地面的现象。降水通常 指雨、雪、冰、雹等。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1.降水使能见度减小。 2.过冷雨滴会造成飞机结冰。 3.降水影响了跑道的正常使用。
飞机飞行的原理图解

飞机飞行的原理图解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飞机飞行原理:1、飞机上升是根据伯努利原理,即流体(包括炝骱退流)的流速越大,其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其压强越大。
2、飞机的机翼做成的形状就可以使通过它机翼下方的流速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了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即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就有了一个升力,这个压强差(或者说是升力的大小)与飞机的前进速度有关。
3、当飞机前进的速度越大,这个压强差,即升力也就越大。
所以飞机起飞时必须高速前行,这样就可以让飞机升上天空。
当飞机需要下降时,它只要减小前行的速度,其升力自然会变小,小于飞机的重量,它就会下降着陆了。
飞机的组成:大多数飞机都是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机翼:主要功用是为飞机提供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起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用。
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
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放下襟翼能使机翼升力系数增大。
另外,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1.机身: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还可将飞机的其它部件如尾翼、机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平尾)和垂直尾翼(垂尾)。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沧槌伞4怪蔽惨碓虬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
尾翼的主要功用是用来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以及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
3.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4.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
其次还可为飞机上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等。
除了发动机本身,动力装置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
第三章-飞行理论

第三章-飞行理论第三章:飞行理论1. 引言飞行是一项人类梦寐以求的技术和运动,飞行理论是研究飞行的基础。
本章将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飞行力学和飞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
2. 飞行的基本原理飞行的基本原理是依靠气流对物体的支持力。
根据等速飞行原理,当飞机的前进速度恒定时,飞机所受合外力为零,飞机将保持飞行状态。
飞机的支持力、阻力、重力和动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中,支持力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力量,也是飞机保持飞行的关键。
阻力是空气阻力对飞机运动的阻碍,必须通过动力来克服。
重力是飞机受到的地心引力,必须通过升力来平衡。
动力是飞机产生推力的力量。
3. 飞行力学飞行力学是研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力的作用和变化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静止或匀速直线飞行时的力学现象。
由于静态平衡,飞机在水平飞行或急流中飞行时,支持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
动力学研究飞机在加速、转弯、起降等动态过程中的力学现象。
由于动态平衡,飞机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调整支持力、阻力和推力的分配。
飞行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维持平衡的能力。
飞行稳定性与飞机的稳定性设计密切相关,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是指当飞机受到外界干扰时,回到平衡飞行状态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是指当飞机在飞行姿态变化时,能够平稳地恢复到稳定飞行状态。
4. 飞行稳定性的保持为了保持飞行稳定性,飞机采用了多种设计和控制手段。
飞机的稳定性设计包括飞机的几何形状、重心位置和机翼安装角度等因素。
合适的几何形状和重心位置可以使飞机具有良好的静态稳定性。
机翼安装角度的调整可以改变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特性,从而调整飞机的动态稳定性。
飞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飞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来维持飞行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系统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和扰流板等。
这些控制面可以通过飞行员的操纵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并保持飞行稳定性。
5. 飞行稳定性的挑战尽管飞行稳定性的设计和控制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但飞行稳定性依然是飞行的永恒挑战。
飞机飞行原理

三年三班 李梓目
固定翼 飞机
旋翼 飞机
4.尾翼
5.机翼
1.机身
3.动力装置
2.起落装置
这就是:伯努利原理
后面有小实验哦~~
涡轮风扇发动机 ——靠风扇旋转推动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靠桨叶旋转推动
涡轮喷气发动机 ——靠喷气推动
左右转动 ——方向舵
上下摆动 ——升降舵
左右倾斜 ——副翼
对着一张下垂的纸条上端吹气,纸条会飘起来
中用 间两 吹支 气筷 ,子 两缠 张上 纸纸 就端吸一 水, 管 根 就水 的 吸 沿平 一 管 着方 端 插 吸向 对 到 管对 着 水 喷着 瓶 瓶 出吸 里 里 来管 吸 , 管另 了吹 气的一 两个纸杯叠在一起,对着纸杯的上面吹气,上面 ,顶根 的纸杯就会跳起来!
2
3
第三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者能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对 飞行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跑道能见度(着陆能见度),它是指飞 机在下降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影响能 见度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受大气透明度(如云、雾、烟、沙尘 及水滴等直接影响着大气的透明状况因素),夜间的灯光强度等。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风的存在使飞机的飞行增加了一定 的复杂性,它直接影响着起飞、着陆、巡航和油量的消耗。机 场跑道方向是固定的,而风的矢量是经常变化。因此,实际上 起飞、着陆往往是在侧风条件下进行。侧风使飞机偏离跑道, 而且侧风角度越大或者风速越大,偏离得越利害。所以在侧风 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修正,才能保证对准跑道,安全起降。
降水是云雾中的水滴或冰晶降到地面的现象。降水通常 指雨、雪、冰、雹等。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1.降水使能见度减小。 2.过冷雨滴会造成飞机结冰。 3. 低空降水产生的碎雨云,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起 飞、着陆。 4.降水影响了跑道的正常使用。
降水改变了滑行阶段的摩擦系数,增长了滑行距离。跑道 可分为干跑道和湿跑道二类,干跑道属于正常起降,而湿 跑道,则要分下面四种情况: (1)湿跑道——虽经降水,并无积水时,可以正常起降。 (2)积水跑道——因降水太大或道面排水不良引起跑道 积水时,飞机轮胎与道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水膜,使摩擦力 显著减小,滑跑距离增大,造成所谓的“滑水”现象。 (3)结冰跑道——道跑道结冰后,改变了摩擦系数,不 仅延长了滑行距离,而且方向也不好掌握。 (4)积雪跑道——积雪和积水相似,但要分干雪、湿雪 和溶雪。积雪不能起飞、也不能着陆。所以,要尽快除雪, 否则可到备降场降陆。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 在讨论大气中的气象现象及天气过程时, 可将大气看作一种混合物,它由三个部分 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大气杂质。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升力、阻力和重力。
1.升力:升力是由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的,它是由翼面上的气流产生的。
当翼面运动时,空气会在翼面上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下方产生升力,使飞机向上升。
2.阻力:阻力是飞机穿过空气时产生的阻碍力,包括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空气阻力是由飞机前进时空气对飞机表面的摩擦产生的,而摩擦阻力则是由飞机表面摩擦空气产生的。
3.重力: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向下的引力。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不断产生升力来抵消重力的作用,以维持飞行。
当飞机的升力大于阻力和重力的总和时,飞机就会上升,而当升力小于阻力和重力的总和时,飞机就会下降。
飞机的驾驶员通过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来控制飞机的升降和飞行速度。
除了升力、阻力和重力这三个基本原理之外,飞机飞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4.气流:空气的流动对飞机的飞行有重要影响。
飞机在飞行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气流,如下推气流、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等。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气流的类型和强度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5.气压: 气压的变化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飞机在飞行中会经历高气压和低气压,高气压会使飞机升高,而低气压则会降低飞机。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气压的变化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
6.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高温会使飞机升高,而低温则会降低飞机。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
7.风:风的方向和强度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风的方向和强度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这些因素都需要飞行员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经验积累来掌握,并在飞行过程中不断监测和调整,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另外,飞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也对飞行有重要影响。
飞机的翼和机尾设计会影响飞机的升降和飞行速度,而飞机的动力系统会影响飞机的推进力和油耗。
总之,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需要结合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航空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
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机身的主要结构
第二节 飞机结构
2.机翼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
身上,用于产生升力,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 操纵作用。机翼的一些部位(主要是前缘和 后缘)可以活动,飞行员操纵这些部位控制 机翼升力或阻力的分布,以达到增加升力或 改变飞机姿态的目的。
飞机的机体轴
第三节 飞机飞行原理
3.飞机的平衡 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时,飞行
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也不绕 重心转动。飞机的平衡包括作用 力平衡和力矩平衡两种。
(1)作用力平衡 作用力平衡包括升力和重力 平衡、阻力和推力平衡
40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2.机翼 2)副翼。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的翼面,飞
行员利用左右副翼差动偏转所产生的滚转力矩进行滚转操纵,如飞行员 向左压杆时,左机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转,左机翼升力下降,右机翼上的 副翼向下偏转,右机翼升力增加,在两个机翼升力差作用下飞机向左滚 转。
17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成,它在飞机上主要起方向平衡和方向操纵的作用。
22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第二节 飞机结构
4.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是指为飞机飞行提供动力的整个系统,是飞机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及其他附件,其中最主要的部件是发动 机。发动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推力或拉力。
23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7
第三章 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第一节 飞机与航空器
2.按发动机类型分类 按照发动机类型不同,飞机可以分为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两
类。螺旋桨式飞机利用螺旋桨的转动将空气向后推动,借其反作用力推 动飞机前进。喷气式飞机利用空气与燃料混合燃烧后产生大量气体推动 涡轮运转,然后以高速度将气体排出体外,借其反作用力使飞机前进。 喷气式飞机包括涡轮喷气式飞机、涡轮风扇喷气式飞机和涡轮螺旋桨式 飞机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了描述大气状态的变化,引入了气温、 气压、湿度、能见度和风、云等基本气象 要素。
• 1.气温的概念
• 气温是指空气的冷暖程度。空气冷热程度 的实质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增 加,气温也就升高;反之则为减小,气温随 之降低。所以,气温的高低,反映了空气 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又称水汽密度。
水汽压:潮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它是气 压的一部分。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单位 体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水汽含量达到了这个限度,就是饱和 空气。此时的水汽压叫饱和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汽质量和潮湿空气质量之比。 即在1000克湿空气中含有多少克水汽。
系式为:
• 在理论计算中,常使用绝对温度的概念。 当空气分子停止不规则的热运动时,即分 子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我们把此时的温度 作为绝对温度的零度。绝对温度用开氏度 (K)表示,绝对温度的行性能,
• 例如当气温升高时,则大气密度必然会减 小,空气的压缩性差,使发动机的推力减 小;当气温降低时,空气密度加大,自然发 动机功率也加大,平飞最大速度也增加。 经过试验,气温由+30℃下降到-30°C,发 动机功率可以相差45 %。
相对温度:为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的 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 时,气温降低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 点温度,简称露点。
上述数据就是分析天气形势的重要参数,在 这些参数中,核心是水汽。水汽由地球表面蒸发 而来;水汽进人大气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产 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从而影响着飞机 的飞行。
飞 机 着 陆 遇 侧 风
云是空中水气的凝结物。云的不同形状和变化,既能反映 当时大气运动的状态,又能预示未来的天气变化,有经验的 飞行人员把云称为“空中地形”和“空中的路标”。云对飞 行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低云妨碍飞机的起飞、降落。
(2)云中飞行可能出现颠簇。
(3)云中飞行还可能造成飞机积冰。
• 在构成空气的多种成分中,对天气影响较 大的是二氧化碳和臭氧。二氧化碳对地球 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臭氧能强烈吸收太 阳紫外线,臭氧层通过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而增温,改变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 时,也使地球生物免受了过多紫外线的照 射。
• 地表和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进入大 气就形成了大气中的水汽。大气中的水汽 含量平均约占整个大气体积的0%~5%左右, 并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4、电离层
• 从中间层顶到800公里高度为电离层。电离层的特 征:①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据探测,在 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这是由于 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 的大气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其增温的缘故。故电离 层又称为暖层。 ②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这一 层空气密度很小,在270公里高度处,空气密度约 为地面空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
二、大气飞行环境
• 按照大气在铅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 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 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 电离(热)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 节而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 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 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
耗也会增加,气温下降,燃油消耗率也随 之下降。
• 2.气压
• 气压就是大气压强,是指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 上承受空气柱的重量。度量气压的单位为帕斯卡, 简称帕,符号是Pa。另一常用气压单位是毫米水 银柱高(mmHg ),在气象学上规定,气温为0℃, 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称作一个大气压,其 值为760毫米汞柱。该值相当于1013025帕。
3、中间层
• 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
• 其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 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因 为该层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线,而氮、氧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 层大气所吸收,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 出现强烈地对流运动。这是由于该层大气上部 冷、下部暖,致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但由于 该层空气稀薄,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与对流层 相比。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者能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对 飞行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跑道能见度(着陆能见度),它是指飞 机在下降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影响能 见度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受大气透明度(如云、雾、烟、沙尘 及水滴等直接影响着大气的透明状况因素),夜间的灯光强度等。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风的存在使飞机的飞行增加了一定 的复杂性,它直接影响着起飞、着陆、巡航和油量的消耗。机 场跑道方向是固定的,而风的矢量是经常变化。因此,实际上 起飞、着陆往往是在侧风条件下进行。侧风使飞机偏离跑道, 而且侧风角度越大或者风速越大,偏离得越利害。所以在侧风 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修正,才能保证对准跑道,安全起降。
度大,飞机增速快,升力也大,起飞滑跑
距离要短一些;当气温较高时,空气密度小,
发动机功率减小,飞机增速慢,升力也减
小,因此需要的起飞滑跑距离要增长。同 样的道理,在高气温条件下着陆时,空气 密度小、阻力小,飞机减速慢,需要的滑 跑距离长,反之则需要的距离短。
•
此外,气温的高低还影响着飞机的燃
油消耗,一般情况下,气温升高,燃油消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 低0.65℃。其原因是太阳辐射首先主要加热地面,再由 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因而愈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愈多, 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逐渐降低。
②天气的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质量和90% 的水汽,因此伴随强烈的对流运动,产生水相变化,形 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
• 其次,气象是与大气运动直接有关的十分复杂的 现象,在高度32千米以下与飞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 再者,飞行器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也受大气的影响, 特别是
• 空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发动机功率会 相应减小并产生其他方面的变化;
• 最后,飞行高度愈高,周围环境与地面的差异也 愈大,对人体的影响也愈大。为了保证飞行器中 乘员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的生存条件,有必要创造 一个适合人体需要的舱内环境。
•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研究空气动力学和飞
行器时,要先对空气的基本性质和大气的状况有
所了解。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 在讨论大气中的气象现象及天气过程时, 可将大气看作一种混合物,它由三个部分 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大气杂质。
• 干洁空气是构成大气的最主要部分,一般意义 上所说的空气,就是指这一部分。空气是由不同 成分的气体分子所组成的。这些分子不停地、无 规则地运动着,分子之间有着很大的自由距离。 分子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向不同方向运动,并且互 相碰撞,它们的动能以热能和压力的形式表现出 来。空气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 21%,其余为二氧化碳、氢、氢、氖、氦等气体。
• 气温的高低还会影响升限(是指航空器 所能达到的最大平飞高度。达到一定高度 时,航空器因推力不足,已无爬高能力而 只能维持平飞,此高度即为航空器的升 限。)。当气温升高后飞行会出现掉高 (飞机降低高度)现象,而在降低气温的 条件下飞行时,可以增大升限。
•
气温的高低最为主要的是影响着飞机
的起飞和着陆。在低气温条件下,空气密
• 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 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 状态,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无线电 通讯有重要意义。
5、散逸层
• 电离层顶以上,称外层。它是大气的最外一层,也是 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但无明显的边界线。这 一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机会很小。气温 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由于气温很高,空气粒子运动 速度很快,又因距地球表面远,受地球引力作用小, 故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不断散逸到星际空间,散 逸层由此而得名。
• 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温度、密度有关,一般情 况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通常在标准条件下高 度每升高11米,气压降低1毫米汞柱,并依此规律 来测量飞行高度,因而气压也就成了重要的大气 资料。
• 3.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即潮湿的
程度。湿度通常用绝对湿度、水汽压、比 湿、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来表示。
• 气温通常用三种温度来量度,即摄氏温 度(℃)、华氏温度(°F)和绝对温度( K)。摄 氏温度将标准状况下纯水的冰点定为0℃, 沸点定为100°C,其间分为100等分,每 一等分为1℃。华氏温度是将纯水的冰点定 为32 °F ,沸点定为212°F,其间分为18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F,可见1℃与1°F 是不相等的。将摄氏度换算为华氏度的关
• 据宇宙火箭资料证明,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还围 绕由电离气体组成极稀薄的大气层,称为“地冕”。 它一直伸展到22 000公里高度。由此可见,大气层与 星际空间是逐渐过渡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③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地面性质不同,因而受热不均。 暖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 降,从而产生空气对流运动。对流运动使高层和低层空 气得以交换,促进热量和水分传输,对成云致雨有重要 作用。
2、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向上50~55公里高度,为平 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 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平流层的下层随高 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大约在20公里以上,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 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 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 而使气温升高。②垂直气流显著减弱。平 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 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③水 汽、尘埃含量极少。由于水汽、尘埃含量 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 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