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判断正误100题2012

合集下载

初三物质结构练习题

初三物质结构练习题

初三物质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消失与出现。

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变化的是:A. 冰块融化成水B. 纸张被撕碎C. 铁器生锈D. 石膏在水中溶解2. 混合物与纯净物。

下列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是:A. 太阳B. 水C. 氧气D. 沙砾3.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物质都由分子组成B.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相同的D. 物质的性质与其分子的种类有关4. 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 温度越高,分子的速度越低C. 温度越高,分子的速度越快D. 温度对分子速度没有影响5.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C.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D.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二、填空题1. 物质的三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2.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相对______的质量。

3. 原子是______的最小单位。

4. 分子是元素或化合物的______的最小单位。

5. 物质的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__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的组成和排列方式。

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它们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结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状态。

2. 有关物质的分子运动,请简要阐述分子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弱,分子运动速度增加。

相反,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强,分子运动速度减小。

3. 什么是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例如,水(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照1:2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其性质取决于组成化合物的原子种类和比例。

四、解答题1. 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是一种常见的物质。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5(答案)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5(答案)

5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1.参与物质循环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解析】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把CO2和水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使有机物分解为CO2和水,共同参与物质循环,正确。

2.溶酶体发挥作用可以为核糖体的活动提供原料(√)【解析】溶酶体发挥作用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可以供核糖体再次使用合成蛋白质,正确。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解析】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可以参与纤维素的合成,二者也参与物质运输如蛋白质,正确。

4.低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在逆时针运动,则实际上是在顺时针运动(×)【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倒置的虚像,低倍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在逆时针运动,则实际也是在逆时针运动,错误。

5.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解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正确。

6.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都含有叶绿素和花青素(×)【解析】叶绿素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中,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错误。

7.高尔基体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解析】内质网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错误。

8.生物进行有氧呼吸都需要线粒体参与(×)【解析】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其进行有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参与,错误。

9.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解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必须在生物膜(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错误。

10.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错误。

11.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解析】不同的生物膜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因此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错误。

12.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解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运输(载体)和识别(糖蛋白)等功能,正确。

如何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快速判断其分子式的正误

如何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快速判断其分子式的正误

如何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快速判断其分子式的正误近年来,高考理综化学有机化学化学部分试题的范围主要包括:有机物质模型的识别,已知物质结构,推断物质性质;各种官能团的识别、鉴别;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或书写同分异构体;框图形式的有机推断;有机合成路线分析;典型有机实验;基本有机计算等。

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多涉及有机物质模型的识别,已知物质结构,推断物质性质;各种官能团的识别、鉴别;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或书写同分异构体。

而关于模型和结构识别,性质考查中常以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相关物质为载体。

题中多有关于分子式的正误判断。

考生在解答过程中,要想甄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正误并不容易。

如果同时有结构式出现,还可以一个个地对着原子数一遍,但对于复杂的结构简式逐一去数就很吃力。

而遇到没有结构式,只有键线式的时候,面对一根根孤零零的线,更是难以下手。

下面介绍一种我在教学工作中摸索出的简单技巧,可在解题时快速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否正确。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物分子式的正误方法:第一步利用奇偶数判断H 数若有机物只含有C、H或者C、H 0元素,H数必为偶数;若还含有X、N则H+X或者H+N总数必为偶数。

第二步利用不饱和度计算H 数先求同C原子数的烷烃的H数,再用该数一一不饱和度X2, 注意所得数值可为H数,也可能是H+X或者H-N数。

例:共有18个C,其饱和烷烃的H原子应为2X 18+2=38(个)。

其不饱和度为12,故H原子的个数为:38-12X2=14,其分子式为C18H14O6本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有机化学中各种常见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如烷烃Cn H(2 n+2)(n》1)、烯烃CnH2n(n》2)、炔烃CnH(2n-2 )(n》2)、苯及其同系物CnH(2n-6)(n》6)、饱和一元醇CnH(2n+2)O(n> 1)、饱和一元醛CnH2n(n》1)、饱和一元酮CnH2n(O n》3)、饱和一元醚CnH(2n+2)O(n》2)、饱和一元羧酸CnH2nO2n》1)、饱和一元羧酸酯CnH2nO2n》2)、饱和一元氨基化合物CnH(2n+3)N (n》1)、饱和一元硝基化合物CnH(2n+1)NO2(n》1)、一卤代烷CnH(2n+1)X (n》1)、二卤代烷CnH2nX2( n》1)……附:各种官能团的不饱和度一一双键(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等)不饱和度为1、叁键(碳碳三键、腈键等)不饱和度为2、脂环不饱和度为1 。

八年级科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科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科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的种类和化学组成进行区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质的是:A. 空气B. 水C. 金属铝D. 食盐答案:C. 金属铝2. 非金属元素的共有特征是:A. 密度大B. 导电性好C. 溶解性强D. 一般为气体或固体答案:D. 一般为气体或固体3. 下列哪一项是物质分类的基本单位?A. 纯净物B. 单质D. 混合物答案:B. 单质4.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银B. 一氧化碳C. 纯净水D. 空气答案:B. 一氧化碳5. 以下哪一项是物质无法改变的性质?A. 密度B. 颜色C. 可燃性D. 产生的气味答案:A. 密度题二:填空题1. 单质由相同种类的____组成。

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以____比例结合而成的。

答案:固定3. 纯净水是由____和氢元素以2:1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答案:氧4. 空气主要由____、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答案:氮5. 物质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

答案:单质题三:解答题1. 请简述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答案:单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单质的组成元素相同,而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不同。

同时,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是固定的,而单质没有固定比例的要求。

2. 请选择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选项,并解释其原因。

A. 可乐B. 纯净水C. 空气D. 铁砂答案:B. 纯净水。

纯净水是由氧和氢元素以2:1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其组成元素固定,不含其他杂质,属于纯净物。

3. 解释一下混合物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元素可以随意改变。

例如,沙和水的混合物,其中沙和水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

题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专项练习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项练习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排查落实练九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正误判断·回扣基础(一)原子结构部分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2.同位素的不同核素所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质不同,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3.在天然存在的各种元素中,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4.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5.H2、D2和T2互为同位素(×)6.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7.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8.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9.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10.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11.D216O中,质量数之和为质子数之和的二倍(√)1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C18O和14N2,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13.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同,则它们可能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14.凡是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5.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16.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17.在化学变化中,质子不会发生变化(√)(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部分1.最外层为1个或2个电子的原子对应元素肯定在ⅠA族或ⅡA族(×)2.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3.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对应的元素肯定是非金属元素(×)4.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5.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7.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9.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主族序数(√)10.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11.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2.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1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1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15.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强(×) 16.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 17.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18.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19.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都能形成单原子离子(×) 20.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一定增大(×) 21.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6 (√) 22.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小于4 (√) 2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6周期和第7周期(√) (三)分子结构部分1.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2.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3.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结构一定相同(×) 4.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5.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6.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以共价键形成的单质中只存在非极性键,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8.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定是共价化合物(×) 9.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10.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11.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12.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 1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14.所有分子都含共价键(×) 15.单质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16.两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17.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无化学键,只有分子间的作用力(√) 18.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19.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酸性越强(×)二、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规范书写1.粒子结构示意图粒子的核电荷数“+Z”加圈“○”,然后分层写出电子数。

物质结构练习题

物质结构练习题

物质结构练习题物质结构练习题一.是非题1. 氢原子2s 轨道和2p 轨道能量相同,但氟原子的2s 轨道能量低于2p 轨道能量。

()2. 氧原子的2s 轨道的能量与碳原子的2s 轨道的能量相同。

()3. 主量子数n 为3 时有3s,3p,3d,3f 四条轨道。

()4. 所有微粒都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5.原子轨道图是ψ的图形,故所有原子轨道都有正、负部分。

()6.多电子原子中,若几个电子处在同一能级组,则它们的能量也相同。

()7.元素所处的族数与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8.通常所谓的原子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自由原子本身的半径。

()9.当2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可以是σ加π键,也可以都是σ键。

()10. C 和O 的电负性差值很大,为此CO 中键的极性很大。

()11. 相同原子的双键的键能等于其单键键能的 2 倍。

()12.SnF4,XeF4,CCl4,SnCl4分子的几何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13. 与共价键相似,范德华力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4.由于Si 原子和Cl 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所以SiCl4分子具有极性。

()15. 根据原子基态电子构型,可以判断若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就能形成多少个共价键。

()16. 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成对电子,就不能形成共价键。

()17.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

()18. 在N2分子中存在σ键和键。

()19.氢键都是直线型。

()二.选择题1.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主要成功之处是()a. 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在球形轨道上运动。

b. 说明了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具有某些特定数值。

c. 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线。

d. 证明了氢原子中,电子距核越远,电子的运动速度越大。

2. 证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方法是()a.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b. 用照像机直接对电子照相,可得到类似于机械波的波形。

c. 使用德布罗依关系式计算。

d. 使一束加速的电子通过Al 的晶体薄片得到的衍射图。

物质结构推断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推断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推断试题及答案压轴题六物质结构与性质策略模型高考结构题的考点相对稳定,在复习中要让学生抓住重点,明确考点,辨别易错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杂化方式、化学键类型、晶体结构、配合物、电负性、电离能大小的比较、等电子体知识是高考的热点。

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要注意“原子、离子、价电子、最外层”等表述;不常见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一定要用价层电子对理论来判断,不要想当然;对等电子体的判断一般是从周期表的相邻位置来考虑;对杂化问题有时也要依据价层电子对理论来判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第一电离能时要考虑洪特规则,而在比较电负性时,则不需要考虑。

对于晶胞结构,要做到识图、辨图、析图,最后深刻记忆,如金刚石、二氧化硅、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干冰等;对于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要理清半径和晶胞棱长的关系,学会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1.(2014·湖北省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高三三校五月联考)水是地球表面上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我们可以用我们学习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有关知识去认识它。

(1)水的组成元素为氢和氧。

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氧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元素中由大到小排第________位。

(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采取的杂化形式是________;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水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水合氢离子的一个等电子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式)。

(3)水分子可以形成许多水合物。

①水分子可以作配体和铜离子形成水合铜离子[Cu(H2O)4]2+,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②图1是水合盐酸晶体H5O+2·Cl-中H5O+2离子的结构: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2(答案)

高考生物判断正误对点训练2(答案)

2 糖类和脂质1.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水更多(×)【解析】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C、H比例较高,故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葡萄糖,释放的能量更多,错误。

2.磷脂属于脂肪,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糖原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解析】磷脂不属于脂肪,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但脂肪不是,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错误。

3.细胞中糖类不都提供能量(√)【解析】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糖蛋白不提供能量,正确。

4.糖类转化为脂肪时,氧元素所占比例下降(√)【解析】脂肪中氧的含量远少于糖类,正确。

5.用32P标记的方法可以检测到胆固醇在细胞中的分布(×)【解析】胆固醇中不含P,错误。

6.核糖是由C、H、0三种元素组成;脱氧核糖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均是由C、H、0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7.磷脂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胆固醇不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错误。

8.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中有的含有糖类(√)【解析】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中含有核糖,正确。

9.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二者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正确。

10.蔗糖、淀粉和糖原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解析】蔗糖属于二糖,其水解的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错误。

11.脂肪、糖原、淀粉、纤维素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解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判断正误100题1、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运动的原子模型是汤姆逊原子模型2、角量子数l=0的轨道是球形轨道3、磁量子数m的可能取值为从0到n-1的整数4、在多电子的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决定与主量子数n5、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可以决定一个原子轨道6、电子云图中黑点密度大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概率大7、电子排布.1s22s22P33s1原子处于基态8、24Cr原子处于基态时,价层电子排布轨道图可表示为9、已知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的基态离子aA2+、 bB+、 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式,a A2+、b B+ 、c C3-、d D-的电子所占用的原子轨道的类型和数目都相同10、最外电子层为4s1排布的元素只有一种11、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12、前四周期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5种13、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1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不同离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15、S2->S;同一元素,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6、某质量数为32,核内有16个中子的原子,其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17、同一周期的元素而言,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18、同一周期的元素而言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19、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20、共价键的本质是高概率的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21、ς键和π键的轨道重叠方式不同22、氮分子中的N ≡ N有一个ς键和两个π键构成23、π键的键能小于ς键的键能,π键的稳定性低于ς键24、乙烷分子中由7个ς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5个ς键和1个π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3个ς键和2个π键组成。

25、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26、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ς键,可能有π键27、1.H2O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共价键的方向性28、CH4、CCl4中键长相等,键角不同29、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ⅠA族(除H外)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可能形成共价键30、PH3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31、能量越低越稳定,破坏其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就越多,形成其中的键时放出的能量也越多。

32、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

33、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成4个能量与形状完全相同的sp3杂化轨道。

34、有多少个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就形成多少个杂化轨道。

35、杂化轨道之间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布,使相互间的排斥能最小,故形成的键较稳定。

36、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是120度,分子的几何构型一定为平面正三角形37、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38、CH4、H2O中心原子为sp3杂化,BF3为sp2杂化。

39、在形成氨气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发生sp2杂化生成3个杂化轨道40、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一致41、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42、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43、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极性键44、非极性键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45、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价键46、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非极性键47、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非极性键48、离子键一定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49、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50、存在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51、单质中可以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也可没有化学键5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53、相对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54、氢键一定有氢原子参加55、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是因为氢键56、氢键能随时断裂随时形成57、氢键中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58、水的沸点比氟化氢的高是因为水中氢键键能大59、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60、固体物质一定是晶体61、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62、冰和碘的晶体中微粒间相互作用相同63、凡是晶体都是采用最紧密堆积方式形成晶体64、一个平面上进行最密堆积的排列只有一种65、氯化钠中氯离子和硫化锌中硫离子均以A1型方式密堆积66、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67、单质晶体中可存在原子、分子、阳离子、不存在阴离子68、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69、不同晶体中晶胞大小形状都相同70、晶体中微粒排列具有周期性71、某单质晶体一定不是离子晶体72、共价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73、原子晶体不存在独立的分子74、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杂化方式相同75、NaCl晶体中每个Cl- 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8个76、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77、一般而言,晶格能越高,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78、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导电。

79、NaF、NaI和MgO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NaF、NaI和MgO80、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81、平均每个NaCl晶胞中有4个Na+、4个Cl-82、构成原子晶体的粒子是原子,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

83、在金刚石晶体里碳数与键数之比为2:384、1molSiO2中2mol硅氧键85、金刚石、晶体硅和碳化硅的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86、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87、白磷晶体中,粒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键角为60°88、SiC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为sp3杂化,作用力为共价键。

89、碘和二氧化碳晶胞完全一样,一个晶胞中有四个分子90、二氧化碳每个晶胞中距二氧化碳分子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8个91、NH3、H2、C10H8 都是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92、冰晶体主要是依靠氢键形成的93、二氧化硅熔点高于干冰说明硅氧键强于碳氧键94、分子晶体分子间不存在化学键,分子内一定存在共价键95、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和它紧邻的3个碳原子相连,键角120°96、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

97、石墨晶体中大π键有金属键的性质98、有人将金属键看成特殊形式的共价键99、配位键就是共价键100、物质的聚集状态随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聚集程度的不同有所不同【典型例题】1、(12分)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质子数均小于18。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阳离子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元素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

(1)写出A、C、D的元素符号:A____,C____,D____。

(2)写出B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D元素原子的轨道排布式______________。

(3)A、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____,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_____。

2、(16分)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

回答下列问题:(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2)上述五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任意三种含氧酸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4)D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属于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3、比较晶体熔沸点的高低1)、金刚石、氯化钠、干冰2)、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3)、CH4、C2H6、C3H84)、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5)、NaCl、CsCl4、如图,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晶体中Na+或Cl-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1)请将其中代表Na+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2)晶体中,在每个Na+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个。(3)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___,即_________________(填计算式);Na+的个数等于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填计算式)。(4)设NaCl的摩尔质量为Mrg·mol-1,食盐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cm。________晶________________;(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①有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