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教案
新概念1详细教案17-18

Lesson 17 How do you do?Lesson 18 what are their jobs?一.Warm up让学生讲出问候的方式会的:Hi Hello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不会的:How are you doing?How are you going?How are you feeling?How are you getting?How are you going?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Long time no see you!(long lost friend !)好朋友告诉他们这些用法二。
Scene.比较正式地场合下第一次见面时问好。
例:两公司的头脑电子业务需要往来会面时A: How do you do, My Taylor B: How do you do Mr Li.A: It’s very glad to meet you here. B: Me, too.引领对方来认识自己的朋友或员工并做介绍。
A:Come and meet my friends.This is Harry. He’s our office assistant.B: Hi Harry, How do you do?C: How do you do?三.GrammarThis is → These are 句型What is your job?→ what are your jobs?四new words and text1.Emloyee—employer 雇主 employee 雇员2.Hard-working—adj 勤奋的work hard: adj 工作努力的3.Sales reps4.Man—men 复数My father is a fat man .so I’m also very fat.5.Office—officer 官员 government officer 政府官员6.Assistant—shop assistant 售货员Text:Lesson 17 How do you do ? 你好!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at are Michael Maker and Jeremy Short's jobs?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6、17、18减几-西师大版秋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6、17、18减几-西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6、17、18的减法运算,并能正确计算结果。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16、17、18的减法运算。
2. 学习如何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6、17、18的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减法运算。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6、17、18的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16、17、18的减法运算题,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 实践作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运算进行解决。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2. 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以上提供的一年级上数学教案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导入到新课,再到练习、应用和总结的全过程。
数17的教案

数17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数17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书写和读出数字17。
2. 帮助学生理解数17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对数17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数字17的识别和书写。
2. 数字17的数量概念。
3. 数字17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7。
2. 图片或实物:17个水果、17本书等。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7,让学生识别并说出数字名称。
2. 引导问题:请学生思考,如果将数字1和数字7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数字呢?探索数17:1. 呈现数字17: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7,将它们放在一起形成数字17,并向学生解释这个数字的意义。
2. 数字17的数量概念: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如17个水果、17本书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导他们理解数字17代表的数量。
3. 数字17的实际应用: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数字17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17天假期、17个座位等。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例子,并让他们尝试用数字17描述自己的经历或想象中的场景。
巩固练习:1. 数字17的书写练习: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书写数字17的正确形式,然后让学生跟随书写。
2. 数字17的识别游戏: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学生迅速辨认出数字17,并举手回答。
3. 数字17的数量匹配: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包括1至20的数字,让学生找出与数字17相匹配的数字。
拓展活动:1. 数字17的拼图: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数字拼图,学生根据拼图形状拼出数字17,并用彩色笔涂抹。
2. 创意绘画:让学生用颜色丰富地绘制数字17,并在旁边写下自己对这个数字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数字17的识别、书写和数量概念的理解。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便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17,18)—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主要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课程回顾:(5min)铁碳合金的基本分类方法;五种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组织。
★课程导入:(5min)1、铁碳合金相图在实际生产中有何应用,其局限性体现在哪方面?2、工业铸铁与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白口铸铁组织与性能有何区别?(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新课讲授:(70min)一、碳含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室温下铁碳合金中成分、平衡组织、组成物及性能的定量关系如图所示。
室温下,铁碳合金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种基本相组成。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合金的室温组织中的渗碳体相数量呈直线增加。
同时,铁素体相和渗碳体相的形态和分布(即组织)也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变化。
由于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成相及平衡组织发生了改变,合金的力学性能也相应发生变化。
亚共析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随之增加,因而强度、硬度逐渐升高,塑性、韧性不断下降。
过共析钢的组织是由珠光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组成,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其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不断减少,而网状二次渗碳体的数量相对增加,因而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不断下降。
由图可看出,当ω=0.9%时,强度极限出现峰值,随后强度显著下降。
这是由于二c次渗碳体量逐渐增加形成连续的网状,从而割裂基体,故使钢的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强度是一种对组织形态很敏感的性能。
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碳钢具有足够的强度,一定的塑性和韧性,碳质量分数一般不应超过1.3%~1.4%。
白口铸铁中都存在莱氏体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既难以切削加工,也不能进行锻造。
因此,白口铸铁的应用受到限制。
但是由于白口铸铁具有很高的抗磨损能力,对于表面要求高硬度和耐磨的零件,如犁铧、冷轧辊等,常用白口铸铁制造。
二、Fe- Fe3C相图在工业中的应用(1)在选材方面的应用C相图反映了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随成分的变化规律。
这样,就可以根据零Fe- Fe3件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来合理的选择材料。
四教案第十七至十八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法:
1、四列横队散开成体操队形。
2、教师领做,学生逐节练习。
3、教师口令,学生集体练习。
4、对完成较差的节次进行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连贯
基
本
小篮球单手体前向侧挥摆球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体前,练习时左手将球推交右手,右手顺势将球引摆至体侧,然后再将球拉回在体前交左手,向左侧挥摆。挥摆球的高度,开始可要求至侧平举部位,再要求摆至极限。
★单手斜后上方挥摆球
:
教法:
1、师讲解示范
2、生练习
3、纠正错误动作
4、继续练习
注意:两脚左、右开立,持球于体前,如图所示。左手将球推交右手引摆至身体右斜后上方,手指控制住球,回摆时要加速。依此左、右手交替进行。
体育课时计划第十八周第52次课
部
分
时
间
课的内容
练习
分量
组织教法
部
分
小足球外脚背踢球
动作方法:与正脚背踢球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用脚背外侧触球(图)。在踢球的一刹那,脚背要绷直,脚趾用力下扣,脚尖内转,踢球的后中部(图)。
结
束
部
分
1`
2`
1.密集队形、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教师宣布本课结束
4组织学生收拾器材
组织:
密集队形、集合快、静、齐。
场地
器材
小篮球、小足球若干个
练习密
度预计
28%
运
动
负
荷
曲
线
预
计
幼儿园教案-安全教育17、18、19、20周

3、让幼儿知道怎样用电才是安全的。
活动
名称
安全:
《安全用电》
活动
形式
集体பைடு நூலகம்
内
容
、
过
程
及
指
导
重
点
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在家里没有人的情况下你独自用过电吗?如果用过,这样做安全吗?为什麽?
二、展开部分
1、让幼儿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电方法。为什麽?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互相讨论燃放的注意事项。
2、集体讨论:
①、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烟花爆竹?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②、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说其他的注意事项。
1、教师:除了图片上讲到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们还觉得要注意什么?
2、进入主题:
a、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说一下。然后教师总结:不限新烫伤时,不要慌张,可以这样做:(1、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2、用冷水冲之后,如果没有合适的药物,可以在红肿处涂点醋、牙膏等。3、如果烫伤得很严重,冲水的同时剪掉衣物。千万不要撕拉衣服,以防烫伤的皮肤被一起撕脱。)并提问:(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教师小结: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四、谁对谁不对
师:这是美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几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几张图片上的小朋友谁对谁不对。
教案数学模板模板5篇

教案数学模板模板5篇教案数学模板篇1教学目标:1、掌控17,18 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娴熟地口算17,18 减几的减法。
2、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同学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培育同学用数学的意识。
3、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17,18 减几的思索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沟通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1、口算11-5=11-8=12-7=14-6=13-4=15-8=14-9=16-8=做完口算以后大家说一说怎么做的。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仪出示第95 页主题图〕老师:同学们,学校学校里花坛里的新栽了一些小树,你们喜爱嘛?我们要爱惜这些小树苗。
今日有两个小伙伴在给这些小树苗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认真观测图,从图上你猎取了哪些信息呢?同学1:小红说:我只浇了9 棵,剩下的是小华浇的。
同学2:我数了数,一共有16 棵小树。
老师:从两位同学猎取的信息里,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同学3:小华浇了几棵?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解答呢?同学4:16-9=〔老师板书〕探讨计算方法。
老师:我们以前学会了怎样算11,12,13,14,15 减几,用这种方法能算16-9 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想,说说应当怎样算。
同学1:我是这样算的: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9=1,再算 1+6=7,16-9=7。
同学2:我是这样算的:想9+7=16,所以16-9=7。
同学3:我是这样算的:把9分成6和3,先算16-6=10,再算10-3=7,16-9=7。
老师小结学习状况。
指出: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就行了。
留意不要算错了。
然后请同学独立计算16-9。
2、教学例2老师:刚才同学们从过去学的知识中找到了计算16减几的方法,表现很好,老师真兴奋现在想考考你们,看看是不是真的会计算了。
大家情愿吗?同学:情愿。
幼儿园17.18数字教案

幼儿园 17-18 数字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能够从1认识到10。
2.能够通过数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分类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
2.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球。
3.数字拼图。
教学活动活动一: 1-10 的数字认识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主要教授幼儿如何从1认识到10。
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卡片并询问引导幼儿进行认识。
在认识数字后,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使用数字卡片讲述他们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并进行展示。
活动二:数量比较幼儿需要具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的能力。
这个活动需要的是三个容器,分别是大,中和小型,以及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球。
首先请幼儿将小球分别放到三个不同的容器中,然后请他们观察和比较每个容器中球的数量,最后请他们描述使用他们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并进行解释。
活动三:数字拼图这个游戏是一个数字拼图。
游戏需要使用数字拼图,拼图中包含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数字。
首先让幼儿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数字和颜色,然后请他们将数字拼图对应的物品正确地归类,比如对应的数字和相应数量的物品等等。
推动幼儿对数字和现实物品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四:简单的加减法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例如:•我们现在有三个小球,你能给我两个吗?•我们有四个小球,如果你再给我两个,我们会有多少个小球?•我们现在有六个小球,如果你把三个小球给了张同学,还剩下多少个小球?通过这些问题,幼儿可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口算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认识数字从1到10,学会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
参考资料•新版幼儿园数字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调整
定稿
⑤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⑥赛读。读通全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照样子写词语例如:黑沉沉 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 什么顺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 种情景)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并范写“彩、垂”及虫字旁的写法。 3、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 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来详细地看看这三种景 象。 (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一)研读 1—3 自然段。 找出描写雷雨前的景物特点。抓住关健词语及句 子来评析。 1、抓住重点字(压、乱、垂)来体会雷雨前的情 景, 如:(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 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 “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2) 比较两个句子: 体会 “一„„也„„” “_______ 越_______越_______”的作用,试着用它们说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 (二)研读 4-6 自然段雷雨中的情景。 方法同上,思考:为什么用 3 个“哗”?从这三个 “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么读这 3 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 了”?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三)研读 7-8 自然段,感受雷雨后美景 1.雨渐渐地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呢? 品读句子:一条彩虹挂 在天空。 . 蜘蛛又坐 在网上。 说说从加点的词语 .
板书设计: 1、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并范写“窗” 。 3、学生练习。 绝句 (诗文)
《18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前置作业: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3、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4、查工具书给生字注拼音,并组词。5、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了解诗的大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能背诵两首古诗。 前置作业: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3、查工具书为生字 注音并组词。
初稿
个性化调整
定稿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 1、课件出示庐山瀑布景观,学生欣赏。庐山 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 下吗? 2、作者简介 3、导入诗题 大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这样壮观,诗兴大 发,挥笔写下《望庐山瀑布》 。齐读课题,识记生 字“庐、瀑” 。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文下的拼音,同桌之间相互指认生字。 ②盖上拼音,同桌之间再相互指认生字,并交 流识字方法 2、检查预习情况 ①出示生字及词语,多种方式认读。会用自己 喜欢的词练习说话。 ②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节奏。 ③再读古诗,要求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三、图文结合,了解诗歌大意 1、指名读,检查读文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理解重点词语:香炉,挂,三千尺,落九
初稿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谜底:雷雨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关注字、词、句)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文下的拼音,同桌之间相互指认生字。 ②盖上拼音,同桌之间再相互指认生字,并交流 识字方法。 2、检查预习情况: ①出示生字及词语,多种方式认读。会用自己喜 欢的词练习说话。 ②再读读好句子,体会词的妙用。 ③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④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字音 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中体会到了什么? 2.教师读,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 美丽的景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总结: 用表格的形式总结一下雷雨前后的变化。 拓展:“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 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三、实践活动 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雷雨前:闷热——大风——电 闪雷鸣 18 雷雨 ——渐渐地小了 雷 雨 后 : 空 气 清 新 —— 美 丽 ——充满生机 雷雨中:下起来——越来越大
天的夸张说法。 4、图文结合,理解诗词大意。 (教师适当点 拨) 5、根据句意填诗句 6、引导感情朗读及背诵。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并范写“银,炉。 3、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诗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背《望庐山瀑布》 。 2、导入诗题。 上节课我们和“诗仙”李白一起浏览了雄伟的 庐山瀑布,这节课我们再随“诗圣”杜甫去欣赏一 下自然景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绝句》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文下的拼音,同桌之间相互指认生字。 ②盖上拼音,同桌之间再相互指认生字,并交 流识字方法 2、检查预习情况 ①出示生字及词语,多种方式认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节奏。 ③再读古诗,要求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三、导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1、指名读,检查读文情况。 23、找出诗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4、请同学们朗读本诗时认真领会两个相对词 语之间的关系 5、重点词语理解:窗,含,泊 6、图文结合,理解诗词大意。 (教师适当点 拨) 7、引导感情朗读,看图背诵。 四、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