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4. “ 2k (k Z ) ”是“ cos 2 1 ”的( )
6
2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 Nhomakorabea必要条件
5. 若偶函数 f (x)(x R) 满足 f (x 2) f (x) 且 x [0,1] 时, f (x) x ,则方程
x
当 a 0 时,函数 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 (0, ) ;
当 a 0 时,函数 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 (0, 1 ) ,单调减区间是 ( 1 , ) ;
a
a
(III)令 h(x) g(x) f (x) 2 x3 1 x2 ln x ,
32
可以证明函数 h(x) 的最小值是 h(1) 1 0 ,所以 h(x) 0 恒成立,
(II)求 Sn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 n 的值;
(III)在公比为 q(q 1) 的等比数列bn中, b2 a8,b1 b2 b3 a13 ,求
q q4 q7 q3n4 。
17. (本小题 13 分)
在锐角△ABC 中,a,b,c 分别为内角 A,B,C 所对的边,且满足
3
间[1, ) 上没有交点。
19. (本小题 14 分)
已知函数 f (x) ln x 在 x 1 处的切线与直线 y 1 x 平行。
xa
2
(I)求实数 a 的值;
(II)如果函数 g(x) (x 1) f (x) mx 在区间[1 , e2 ] 上有两个零点,求实
e
数 m 的取值范围;
A. R
B. (, 4)
C. (0,4)

题解析精编版: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数试题解析(解析版)

题解析精编版: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数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12}A x Z x =∈-≤≤,集合{0,2,4}B =,则A B =( )A .{0,2}B .{0,2,4}C .{1,0,2,4}-D .{1,0,1,2,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1,0,1,2}A =-,所以{0,2}A B =.故选A .考点:集合的运算.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ln y x = B .3y x = C .3xy = D .sin y x = 【答案】B考点: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3.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如果12a =,3522a a +=,那么3S =( ) A .8 B .15 C .24 D .3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3512622a a a d +=+=,又12a =,所以3d =,3133323315S a d =+=⨯+⨯=.故选B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4. 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则"(0)0"f =是“函数()f x 为奇函数”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考点:充分必要条件. 5. 已知3cos 4α=,(,0)2πα∈-,则sin 2α的值为( )A .38 B .38-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sin α===,所以sin 22sin cos ααα=32(4=⨯⨯=,故选D . 考点: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二倍角公式. 6. 设0x >,且1x x b a <<,则( )A .01b a <<<B .01a b <<<C .1b a <<D .1a b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0x >,1xb >得1b >,同理1a >,又由1xxa b >>得()1x x x a a b b =>,所以1ab>,所以1a b >>,故选D . 考点:指数函数的性质.7. 函数32()f x ax bx cx d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0,0,0,0a b c d <<>> B .0,0,0,0a b c d ><<> C .0,0,0,0a b c d ><>> D .0,0,0,0a b c d >>><【答案】C考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极值,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名师点睛】函数的极值(1)设函数)(x f y =在0x x =及其附近有定义,如果)(0x f 的值比0x 附近所有各点的值都大(小),则称)(0x f 是函数)(x f y =的一个极大(小)值. (2)求函数的极值的一般步骤先求定义域D ,再求导,再解方程'()0f x =(注意和D 求交集),最后列表确定极值。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答案+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6分)1.(3分)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A.B.C.D.【分析】当振子运动到N点时开始计时,分析此时振子的位置,即确定出t=0时刻质点的位置,即可确定位移时间的图象。

【解答】解:由题意:设向右为x正方向,振子运动到N点时,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位移,所以振子运动到N点时开始计时振动图象应是余弦曲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在选择图象时,关键研究t=0时刻质点的位移和位移如何变化。

2.(3分)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A.速度不断增大B.加速度不断增大C.位移不断增大D.平均速度v=【分析】由图直接读出速度的变化。

根据图象的斜率变化分析加速度的变化。

由速度方向分析位移变化。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分析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由图可知速度不断减小,故A错误。

B、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加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则位移不断增大,故C正确。

D、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而该物体的位移小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其平均速度v<.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图象题历来为考试热点,记忆口诀“先看轴,再看线,求求斜率,相相面”。

同时要明确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混用公式。

3.(3分)在平抛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已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g取10m/s2,则物体从抛出到该时刻经历的时间为()A.1s B.s C.s D.2s【分析】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求出竖直方向的速度,再根据速度求出时间。

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2 (含答案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2 (含答案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1. 已知集合A ={x|3−2x <0},B ={x|x 2≤2x},则A ∩B =( )A. [0,32)B. [0,32]C. (32,2)D. (32,2]2. 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i1+2i =( )A. 1+iB. 5+5iC. −5−5iD. −1−i3.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ρ=4cos(θ−5π6)关于( ).A. 直线θ=π3轴对称 B. 直线θ=5π6轴对称C. 点(2,2π3)中心对称D. 极点中心对称4. 若点(sin2π3,cos2π3)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2α的值为( )A. −12B. −√32C. 12D. √325. 方程cosx =lg|x|的实数根的个数是( )A. 2个B. 4个C. 6个D. 7个6.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sin 23π,cos 23π),则sin(π−α)=A. 12B. √32C. −12D. −√327. 已知函数f(x)=12(a −x)e x (a >0),存在x ∈[0,2],使得f(x)≥e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B. [2+ln2,+∞)C. [2e,+∞)D. [2+2e ,+∞)8.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BE ⃗⃗⃗⃗⃗ =12BC ⃗⃗⃗⃗⃗ ,点F 在线段AB 上运动,则FD ⃗⃗⃗⃗⃗ ⋅FE ⃗⃗⃗⃗⃗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9. 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2(a 1+a 2)=3a 1a 2,且4S 3,3S 4,2S 5成等差数列,则S 10的值为___________.10. 已知函数f(x)={x(x +1) , x >0x(x −1) , x <0.则f(f(−1))= ______ .11. 已知函数f(x)=sin(2x −π6)的图象C 1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图象C 2,则C 2对应的函数g(x)的解析式为______ .12. 已知四边形ABCD ,若AC ⃗⃗⃗⃗⃗ ·BD ⃗⃗⃗⃗⃗⃗ =AB ⃗⃗⃗⃗⃗ ·CD ⃗⃗⃗⃗⃗ =2,则AD ⃗⃗⃗⃗⃗⃗ ·BC ⃗⃗⃗⃗⃗ 的值为________. 13. 函数f(x)=2sin(ωx +φ)(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φ的值是________.14. 若函数f(x)=x 3+x +a(x ∈R)为奇函数,则f(0)=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5. 已知函数f(x)=2cosx(sinx +cosx),x ∈R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2)求函数f(x)在区间[0,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6.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 (n ∈N +),公比q ∈(0,1),且a 3+a 5=5,又a 3与a 5的等比中项为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log 2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当S11+S 22+⋯+S n n最大时,求n 的值.17.已知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1,b=√2,∠B=∠A+π2.(1)求sin A的值;(2)求△ABC的面积.18.函数f(x)=x3−ax−1.(1)当a=8时,求函数f(x)在x=0处的切线方程.(2)讨论f(x)=x3−ax−1的单调性.19.已知函数f(x)=axln x−x22+(1−a)x+a−12(a∈R).(1)当a=1时,求函数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2)当a ⩽0时,证明:函数f(x)只有一个零点; (3)若函数f(x)的极大值等于0,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 设n ∈N ∗且n ≥2,集合S n ={(x 1,x 2…,x n )||x 1|=1,|x i+1|=2|x i |(i =1,2…,n −1)}.(Ⅰ)写出集合S 2中的所有元素;(Ⅱ)设(a 1,a 2,…a n ),(b 1,b 2,..b n )∈S n ,证明“∑a i n i=1=∑b i ni=1”的充要条件是“a i =b i (i =1,2,3,…n)”;(Ⅲ)设集合T n ={∑x i n i=1|(x 1,x 2,..x n )∈S n },求T n 所有正数之和.--------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解:集合A={x|3−2x<0}={x|x>32},B={x|x2≤2x}={x|0≤x≤2},则A∩B={x|32<x≤2}=(32,2].故选:D.解不等式求得集合A、B,根据交集的定义写出A∩B.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2.答案:A解析:解:进行复数的除法的运算需要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同时将i2改为−1.∴−1+3i1+2i =(−1+3i)(1−2i)(1+2i)(1−2i)=5+5i5=1+i.故选:A.进行复数的除法的运算,需要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同时将i2改为−1.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基本运算,2个复数相除,分母、分子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3.答案:B解析:先将原极坐标方程两边同乘以ρ后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直角坐标方程进行求解.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θ=x,ρsinθ=y,ρ2=x2+y2,进行代换即得.解:曲线ρ=4cos(θ−5π6),即ρ=−2√3cosθ+2sin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3)2+(y−1)2=4,∴圆心坐标为(−√3,1),∴曲线ρ=4cos(θ−5π6)关于直线θ=5π6轴对称.4.答案:B解析:解:∵点P(sin 2π3,cos2π3)=(√32,−12)在角α的终边上, ∴|OP|=1,则sinα=−12,cosα=√32,∴sin2α=2sinαcosα=2×(−12)×√32=−√32. 故选:B .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sinα,cosα的值,再由倍角公式求sin2α的值.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倍角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5.答案:C解析:解:做出y =cosx 和y =lg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y =cosx 和y =lgx 的图象有3个交点, ∵y =cosx 和y =lg|x|都是偶函数, ∴y =cosx 和y =|lgx|的图象有6个交点, ∴方程cosx =lg|x|有6个根. 故选:C .作出y =cosx 和y =lg|x|的函数图象,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和交点个数得出方程解的个数. 本题考查了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属于中档题.解析: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基本知识的考查.直接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解即可.解:角α的终边经过点P(sin23π,cos23π),即(√32,−12),可得r=√(√32)2+(−12)2=1,则sinα=yr =−12.sin(π−α)=sinα=−12,故选C.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不等式与方程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存在x∈[0,2],使得f(x)≥e,⇔a≥(2e1−x+x)min,x∈[0,2].令g(x)=2e1−x+x,x∈[0,2].利用导数研究其单调性极值与最值即可得出.解:存在x∈[0,2],使得f(x)≥e,⇔a≥(2e1−x+x)min,x∈[0,2].令g(x)=2e1−x+x,x∈[0,2].g′(x)=−2e1−x+1,令g′(x)=−2e1−x+1=0,解得x=ln2+1∈[0,2],当x∈[0,ln2+1]时,g′(x)<0,当x∈[ln2+1,2]时,g′(x)>0可知:当x=ln2+1时,函数g(x)取得极小值,即最小值.∴a≥2e−ln2+ln2+1=2+ln2.∴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ln2,+∞).故选B.8.答案:B解析:解:以A为原点,以AB,AD所在的直线为x,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0,0),B(2,0),D(0,2),C(2,2),∵BE ⃗⃗⃗⃗⃗ =12BC ⃗⃗⃗⃗⃗ , ∴E(2,1),∵点F 在线段AB 上运动,不妨设F(x,0),0≤x ≤2, ∴FD⃗⃗⃗⃗⃗ =(−x,2),FE ⃗⃗⃗⃗⃗ =(2−x,1), ∴FD⃗⃗⃗⃗⃗ ⋅FE ⃗⃗⃗⃗⃗ =x(x −2)+2=x 2−2x +2=(x −1)2+1, 当x =0或2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 故选:B .先建立坐标系,再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得到FD ⃗⃗⃗⃗⃗ ⋅FE ⃗⃗⃗⃗⃗ =(x −1)2+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最值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9.答案:1023解析: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中档题.解:∵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4S 3,3S 4,2S 5成等差数列, ∴2×3S 4=4S 3+2S 5, ∴4(S 4−S 3)=2(S 5−S 4), ∴4a 4=2a 5, 设公比为q , ∴q =a 5a 4=2,∵2(a 1+a 2)=3a 1a 2, ∴2(a 1+a 1q)=3a 1a 1q , ∴a 1=1, ∴S 10=a 1(1−q 10)1−q=1×(1−210)1−2=1023,故答案为1023.10.答案:6。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含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含答案

北京师大附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有六道大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20分)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

9月28日,SpaceX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

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

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

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g (x) 在 (1, ) 上 为增函数;
g x g 1 0 ;
2 a 0 ;
a 2 . a 的取值范围是 (, 2] . 故选: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根据条件将不等式进行转化,多次构造函数,求函数的导数, 利用函数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即 4a1(1 q) a1 3a1(1 q q2 ), 则 3q2 q 0, 所以 q 1 或 q 0 (舍),
3 1
故答案为 .
3 11.设 ABC 的内角 A, B,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a, b, c ,若 b c 2a, 3sin A 5sin B ,则角 C _________.
【详解】若 x0 2 ,则 y0 f x0 f 2 1,故“ y0 1 ”是“ x0 2 ”的必要条件, 取 f x x 2 x 3 1,若 f x 1,则 x 2 或 x 3 ,
故“ y0 1 ”推不出“ x0 2 ”,故“ y0 1 ”是“ x0 2 ”的不充分条件, 综上,“ y0 1 ”是“ x0 2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 B.
B.

20 3
,
26 3

C.

11 3
,
6
D.

11 3
,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4
分析题意,将问题转化为:方程 f x a 有三个解 x1 ,x2 ,x3 ,此时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 x1 x2 x3
的取值范围.
【详解】设 f x a 有三个解 x1 , x2 , x3 ,不妨令 x1 x2 x3 ,作出 f x 和 y a 图象如图所示: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 、B 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 为原点,建立Ox 轴.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B 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A. B.C. D.【答案】A 【解析】【详解】由题意:设向右为x 正方向,振子运动到N 点时,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位移,所以振子运动到N 点时开始计时振动图象应是余弦曲线,故A 正确.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2.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A. 速度不断增大B. 加速度不断增大C. 位移不断增大D. 平均速度122v v v +=【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断减小,故A 错误;B.v −t 图象的斜率值表示加速度,若为曲线则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值反应加速度的大小,t 1到t 2斜率值变小,故加速度不断变小,故B 错误;C. 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故位移大小不断增大,故C 正确;D. 平均速度v=(v 1+v 2)/2的适用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本题中若在图象上做过t 1、t 2的直线,则v=(v 1+v 2)/2表示该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平均速度v<(v 1+v 2)/2,故D 正确. 故选C3.在平抛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已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 ,g 取10m/s 2,则物体从抛出到该时刻经历的时间为 A. 1s B. 2sC. 3sD. 2s【答案】C 【解析】【详解】设初速度为v 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 y =v 0tan60∘= 3v 0, 则3v 0=gt代入数据解得,t=3s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4.一根自然长度为L 0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整体伸长了L .如果研究其中自然长度为L n的一小段,则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伸长量分别为( )A.F n,L n B. F ,LnC. F ,L L n- D.F n,0L L n -【解析】【详解】整个弹簧的伸长量为L.轻质弹簧内部张力处处相等,对于自然长度为L0/n的一小段,受到的弹力大小为F,伸长量为L/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张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B. 绳上张力T与水平恒力F的大小相等C. 木板B同时受到一个静摩擦力和一个滑动摩擦力作用,它们合力大小等于FD. 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答案】D【解析】【详解】A.A、B间产生相对滑动,木块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A错误;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T和地面对B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绳上拉力T小于水平恒力F,故B错误;C.木板B受到两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故C错误;D.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AB受力情况都没有变化,则拉力F也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两个物体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本题采用整体法处理,也可以运用隔离法研究.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现象B. 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现象C. “起立”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 “下蹲”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第二阶段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B.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C.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D.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D【解析】【详解】A、第一阶段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第二阶段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B、两个阶段摩擦力方向都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摩擦力都做正功,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第一个阶段,摩擦力和重力都做功,则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故C错误;D、由功能关系可知,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除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过程: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物体将沿向上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后,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即可判断摩擦力做功的正负;根据功能关系:除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8.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 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 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 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答案】B【解析】【详解】A.因为冲量是矢量,甲对已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追上之前的瞬间甲、乙两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v甲,v乙.根据题意整个交接棒过程动量守恒:''m v m v m v m v+=+甲甲乙乙甲甲乙乙可以解得:m v m v∆=-∆甲甲乙乙,即B选项正确;CD.经历了中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会有动能损失,CD选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能量(做功正负判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相关知识,结合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和能量关系展开讨论.【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9.高速水流切割是一种高科技工艺加工技术,为完成飞机制造中的高难度加工特制了一台高速水流切割机器人,该机器人的喷嘴横截面积为10-7m2,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为103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设水流射到工件上后速度立即变为零.则该高速水流在工件上产生的压力大小为A. 1000NB. 100NC. 10ND. 1N【答案】B【解析】【详解】单位时间内喷到工件上的水的体积为:V=Svt故质量为:m=ρV=ρSvt设水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定理可得:Ft=0−mv解得:F=−mvt=−ρSv2=1×103×10−7×(103)2=−100N工件受到的冲击压力为100N,方向沿水流的方向故选B.10.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 点的速度都相同B. 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 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 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动量P =mv ,v 为瞬时速度) 【答案】B 【解析】【详解】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加速逃逸,故A 错误;根据公式2Mm Gma r =可得:2Ma G r =,故只要到地心距离相同,加速度就相同,卫星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 运行,到地心距离变化,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在变化,B 正确C 错误;卫星在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动量方向不同,D 错误.11.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地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小球在接触地面前、后的动能保持不变,且忽略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图中分别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速度v 、动能k E 和重力势能p E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 【解析】A .位移212x gt =,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A 错误; B .速度v gt =,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 正确;C .小球自由落下,在与地面发生碰撞的瞬间,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动能222k 11=22E mv mg t =,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C 错误;D .重力势力22p 1()2E mg H x mgH mg t =-=-,H 小球开始时离地面的高度.故D 错误.故选B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m 0的质点距离质量为M 0的引力源中心为r 0时.其引力势能00P GM m E r =-(式中G 为引力常数),一颗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 1逐渐减小到r 2.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W f ,则在下面给出的W f 的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1211f W GMm r r ⎛⎫=-- ⎪⎝⎭B. 21112f GMm W r r ⎛⎫=-- ⎪⎝⎭ C. 12113f GMm W r r ⎛⎫=-- ⎪⎝⎭D. 113f GMm W r ⎛⎫=-- ⎪⎝⎭【答案】B 【解析】 【分析】求出卫星在半径为r 1圆形轨道和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上的动能,从而得知动能的减小量,通过引力势能公式求出势能的增加量,根据能量守恒求出发动机所消耗的最小能量.【详解】卫星在圆轨道半径从r 1上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1211=v mMG mr r ;解得2111122k GMm E mv r ==.卫星的总机械能:111111=22k P GMm GMm GMmE E E r r r +=-=-;同理: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 2上时,122k GMm E r =;卫星的总机械能:222GMmE r =-;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 1逐渐减小到r 2.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W f ,等于卫星机械能的减少:212111()2f GMm W E E E r r =∆=-=--.所以选项B 正确.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13.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B.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C. 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D. 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A 、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即任何情况下重力做功都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A 错误;B 、根据动能定理,有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故B 正确;C 、重力势能具有系统性和相对性,即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故C 正确;D 、只有机械能守恒时,才有动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故D 错误; 故选BC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4.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 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 的振动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波的振动周期为4sB. 该波的振动振幅为0.2cmC. 该波的传播方向向左D.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0.50m/s 【答案】BD 【解析】【详解】A. 由乙图振动图象读出周期T=2s,故A错误;B. 由乙图振动图象读出振幅为0.2cm,故B正确;C. 由乙图振动图象上读出P点t=1.0s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根据甲图波动图象判断波向右传播,故C错误;D.由甲图波动图象读出波长λ=100cm=1m,则波速v=λ/T=1/2=0.50m/s,故D正确.故选BD15.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 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F做功的功率C. 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位移内F所做的功D. 由F﹣t(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时间内F的冲量【答案】ACD【解析】【详解】A.根据Δv=aΔt得,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改变量;故A正确;B.F﹣v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Fv,即瞬时功率,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Fv,即不是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故B错误;C .由W =FL 可知,由F ﹣x (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位移内F 所做的功,故C 正确;D .由I =Ft 可知,F ﹣t (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对应时间内F 的冲量,故D 正确; 故选ACD .16.某同学特别喜欢逛玩具商店,一次逛店时一件玩具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玩具的主体部分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弹性小球组成,如图所示,小球由等长轻线悬挂并排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对此玩具装置作出的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 如果将最右边的1个小球提起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该小球碰撞后几乎反弹到同一高度,另几个小球几乎保持原地不动B. 如果将最右边的2个小球一起(不改变位置关系)提起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则这2个小球与左方小球碰撞后立即反弹,另3个小球立即向左运动C. 如果将最右边的3个小球一起(不改变位置关系)提起一定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则发生碰撞后,这5个小球一起向左运动D. 无论一次提起几个小球,这些小球将依次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互换,最终表现为一侧下去几个小球,另一侧将起来等数量的几个小球【答案】D【解析】【详解】完全相同弹性小球之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总动量守恒,总动能守恒.设入射小球初速度为v 0,碰后速度为v 1,被碰小球碰后速度为v 2,则012mv mv mv =+222012111=222mv mv mv + 联立解得:v 1=0,v 2=v 0,碰撞过程两者交换速度故无论一次提起几个小球,这些小球将依次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互换,最终表现为一侧下去几个小球,另一侧将起来等数量的几个小球,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三、非选择题17.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等效替代、类比、微小量放大等方法来研究问题,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的数值,如图所示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示意图.卡文迪许的实验常被称为是“称量地球质量”的实验,因为由G 的数值及其他已知量,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1)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许测出质量分别为m 1、m 2相距为r 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 ,求万有引力常量G;(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M ;(3)取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地球质量M=6.0×1024kg ,月球质量m=7.3×1022kg ,月地距离r=3.8×105km ,计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 212Fr G m m =; (2)M =gR 2/G; (3)2×1020N 【解析】【详解】(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122Gm m r解得:G=212Fr m m (2)设地球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任一物体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2GMm mg R=得地球的质量为:M=2gR G (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2GmM r =112422826.6710 6.0107.310(3.810)-⨯⨯⨯⨯⨯⨯N=2×1020kg ,18.如图所示,一质量m =0.20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固定的粗糙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v =4.0m/s .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斜面长度L =4.0m ,sin37°=0.60,cos37°=0.80,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冲量大小.【答案】(1)22/m s (2)0.50(3)4N •s【解析】【详解】(1)根据v 2=2aL解得:a =2m/s 2(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μ=0.50(3)设滑块下滑的时间为t ,则L =12at 2, 解得:t =2s在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I G =mgt =4N •s19.如图所示,用长l=0. 5m 的细线悬挂质量M=990g 的木块,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 点.一颗质量m=10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200m/s 射入木块,瞬间留在木块中,接着和木块共同上摆.取g=10m/s 2.求:(1)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它们共同速度的大小v :(2)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细线施加的拉力大小T ;(3)木块向右摆动的最大摆角θ.【答案】(1)2m/s, (2)18N (3) 53°(或cosθ=0.6)【解析】【详解】(1)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有mv 0=(m+M )v解得v=2m/s(2)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M+m )g=(M+m )2v l解得T=18N即子弹射穿木块后的瞬间,木块所受细绳的拉力T 为18N.(3)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受重力和拉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有21()()(cos )2M m v M m g l l θ+=+- 解得cosθ=0.6,θ=53°【点睛】(1)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2)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3)子弹射入木块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式求解.20.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位于O 点.将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在OP 之间做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某一位置A 时动能为E k1,重力势能为E P1,弹簧弹性势能为E 弹1,经过另一位置B 时动能为E k2,重力势能为E P2,弹簧弹性势能为E 弹2.请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证明:小球由A运动到B 的过程中,小球、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2)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以O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O﹣x,如图2所示.a.请在图3中画出小球从O运动到P的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相对于O点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根据F﹣x图象求:小球从O运动到任意位置x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W,以及小球在此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弹;b.已知小球质量为m.求小球经过OP中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答案】(1)见解析;(2)a.如图所示;;;b..【解析】【详解】(1)设重力做的功为W G,弹力做的功为W弹根据动能定理W G + W弹= E k2 - E k1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 G = E p1 – E p2由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W弹= E弹1- E弹2联立以上三式可得E k1+ E p1+E弹1= E k2+E p2+E弹2(2)a. F-x图象如右图所示图中的图线和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所以弹力做功为由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W弹=" 0" -E弹解得b. 小球由O点到OP中点,根据动能定理小球由O 点到P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21.飞船在远离星球的宇宙深处航行时,可以认为其它星体对飞船的万有引力作用很微弱,可忽略不计.此时飞船将不受外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想有一质量为M 的宇宙飞船,正以速度v 0在宇宙中飞行.飞船可视为横截面积为S 的圆柱体(如图1所示).某时刻飞船监测到前面有一片尘埃云.(1)已知在开始进入尘埃云的一段很短的时间△t 内,飞船的速度减小了△v ,求这段时间内飞船受到的阻力大小.(2)已知尘埃云分布均匀,密度为ρ.假设尘埃碰到飞船时,立即吸附在飞船表面.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飞船将不断减速.通过监测得到飞船速度的倒数“1/v”与飞行距离“x”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飞船的速度由v 0减小1%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及所用的时间.【答案】(1)v M t∆∆(2)019919602M v S ρ 【解析】【详解】(1)飞船的加速度∆=∆v a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飞船受到的阻力v f M t∆=∆ (2)对飞船和尘埃,根据动量守恒定律0099()100Mv M Sx v ρ=+ 解得99M x Sρ= 由1/v-x 图象可知0011100()299t x v v =+解得019919602M t v Sρ=。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师大附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56 Cu -64第I 卷(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煅烧贝壳,是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各元素化合价没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可选;B.醋的酿造,存在从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碳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铁矿石中化合态的铁被还原为铁单质,铁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不选;D.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硫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大附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有五道大题,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共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bank.B. At a hotel.C. At an airport.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Neighbors.B. Roommates.C. Friends.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B. C.4. What was the man fined for?A. Wrong parking.B. Running a red light.C. Driving too fast.5. When does the flight leave?A. At 8:30 am.B. At 9:00 am.C. At 9:30 am.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is the woman trying to lose weight now?A. By eating every other day.B. By drinking plenty of water.C. By eating orange-colored foods.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s diets?A. Ridiculous.B. Balanced.C. Effectiv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the girl doing?A. Doing her homework.B. Practicing the guitar.C. Making some records.9. What does the girl think of working in a bank?A. Boring.B. Important.C. Well-paid.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will they have a snack?A. Outside the church.B. On the hill top.C. At the car park.11. Where is the old church?A. Near the waterfall.B. At the foot of the hill.C. Behind the park.12. How long will they spend on the hiking?A. 2 hours.B. 3 hours.C. 4 hours.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 What is the grand prize for the winner?A. Some cash and a trip.B. A set of books.C. A set of DVDs.14. How many muscles does a cat have in each ear?A. 32.B. 33.C. 34.15. What animal is the largest on the earth?A. A shark.B. An elephant.C. A blue whale.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共7. 5分)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第16至20题,每小题仅填写一个词。

听对话前,你将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试题,听完后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

这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二、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Keep a Checklist in Your MindWhen I was about seven or eight years old, I remember going into the barn(马厩)one evening where my father was doing jobs that he had to do regularly. I was surprised to see him ___1___his hat backwards. It looked___2___.When I asked Dad ____3____ his hat was on backwards, he smiled and gave me an explanation. It seemed there was a large water____4____ for the cattle that had to be filled every day. Because it took a long time to finish it, hewould ___5___ the water on and then go about doing other things like cleaning the barn or ___6___the cattle, which usually cost him twenty minutes or even more time. The_____7_____ , of course, was that if he forgot to turn the water off, the tank would overflow, and water would be wasted and it would make a _____8_____.Then he told me the _____9_____he had his hat turned around. When he finished his jobs and began to take off his work clothes, he would notice as he____10____ his hat that the visor(帽舌)was not where it was supposed to be. This would____11____ him the water was still running and he would go back to the barn and tum it____12____.I saw my father develop many other____13____over the years. And I never forgot how helpful and ____14____ they are. Some may have even been life-saving. As we all know, sometimes people forget things and make mistakes ___15___ they may try their best. Using good methods can help them____16____ more effectively. Instead of_____17_____people-or yourself-for mistakes, you'd better look for some ways that will help them in ____18____ what they truly wish to do.This could be practical, and as simple as a checklist. Now I've_____19_____a lot of them, such as putting my car keys in the same place every time. It could be having someone ____20____ your work and it could also be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finds out whether your calculations are correct.1. A. passing B. wearing C. holding D. taking2. A. terrible B. ordinary C. impolite D. funny3. A. whether B. how C. why D. where4. A. tank B. pool C. pipe D. bottle5. A. put B. bring C. carry D. turn6. A. beating B. feeding C. selling D. pulling7. A. danger B. conflict C. purpose D. secret8. A. decision B. demand C. mess D. choice9. A. pressure B. method C. function D. reason10. A. raised B. removed C. held D. threw11. A. confuse B. attract C. remind D. disturb12. A. down B. on C. up D. off13. A. systems B. businesses C. products D. programs14. A. comfortable B. valuable C. expensive D. traditional15. A. until B. because C. though D. after16. A. operate B. reduce C. struggle D. respond17. A. comparing B. judging C. examining D. blaming18. A. providing B. achieving C. imagining D. treating19. A. affected B. observed C. employed D. corrected20. A. check B. adjust C. select D. predict【答案】1. B 2. D 3. C 4. A 5. D 6. B 7. A 8. C 9. D 10. B 11. C 12. D 13. A 14. B 15. C 16. A 17. D 18. B 19. C 20. A【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列举父亲朝后带帽子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形成处理事情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