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人人都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祖传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祖传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5、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同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①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只是客观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部分、某一个领域,而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任务和目的的不同。

二者的联系: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作用。

6、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7、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8、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9、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10、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①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二者是谁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派生出来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西湖,物质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讲,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对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或者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可知论哲学坚持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哲学哲学则把思维与存在相互割裂并绝对地对立起来,不可知论的基本哲学都是唯心主义的。

成考政治复习资料(一)2024

成考政治复习资料(一)2024

成考政治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政治是成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生需要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和掌握解题技巧。

本文旨在为成考政治考生提供一份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并帮助提高解题水平。

一、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性质和目标1.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性质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的党的目标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基本纲领有哪些?4.中国共产党的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是什么?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是什么?3.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列宁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哪些重要贡献?5.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三、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基本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是什么?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路线是什么?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举措是什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哪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总结:成考政治复习资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性质和目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考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为应对政治考试提供充分的复习参考依据。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实用参考]函授政治复习资料

[实用参考]函授政治复习资料

20RR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严格依据大纲编写:《20RR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依据目录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四、实践和认识(一)认识的本质(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一国两制"构想(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三部分时事了解20RR年7月1日至20RR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重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1、三种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缺陷:朴素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

如把原子当作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a.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从而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b.唯物主义物质观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是不能被认识的,而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能被认识的,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c.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把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相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 d.从实践中理解物质,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它们互相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doc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doc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和意识【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却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实践和认识【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

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及审核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性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020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2020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一】2020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事务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辨证法:1个特征,3个规律,5个范畴)1、总特征:联系、发展(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重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蝴蝶效应)(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新事物(好的)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中国成立)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方法论)2、3个规律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两口子)(两点论)(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决定外因)(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法论)基本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1)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引起新的质变要注重积累,更要注重善于抓住机遇,做事情要善于把握“分寸”,讲究适度原则(方法论)基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自我否定(内部矛盾);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2)事物的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个否定,形成一个周期(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3、五对范畴(分清什么是什么、二者一定是辩证关系)(1)现象与本质(2)形式与内容(3)原因与结果(4)必然性与偶然性(5)可能性与现实性【篇二】2020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1、唯物史观(1)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

(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个根据(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精英主义)社会意识>社会存在(3)唯物史观=人民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地理环境(2)人口(3)生产方式:生产力(人和自然)+生产关系(人和人)决定应用3、人类社会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中地位+产品分配关系(2)政治结构:国家(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国体:阶级属性;政体:国家形式(3)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不进入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进入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2020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前冲刺(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第1题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一元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参考答案:C
第2题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参考答案:B
第3题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
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参考答案:A
第4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性质
参考答案:B
第5题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参考答案:B
第6题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
A.环境
B.思想
C.语言
D.劳动
参考答案:D
第7题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阶级斗争
D.先进社会意识
参考答案:B
第8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D
第9题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C
第10题毛泽东思想经过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第11题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参考答案:A
第12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三三制”政权
B.苏维埃政权
C.人民共和国
D.民主共和国
参考答案:A
第13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
A.1840年到1911年
B.1911年到1949年
C.1840年到1949年
D.1919年到1949年
参考答案:D
第14题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有理、有利、有节
B.又联合又斗争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参考答案:D
第15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
B.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国家所有
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D.减租减息
参考答案:D
第16题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A
第17题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参考答案:A
第18题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邓子恢
参考答案:C
第19题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参考答案:B
第20题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
A.突破条条框框的柬缚
B.批判教条主义
C.达到实事求是
D.批判经验主义
参考答案:C
第21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
A.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
C.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D.完全取消国家的计划调控
参考答案:A
第22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的国家
参考答案:C
第23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不发达
B.科技落后
C.资源短缺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D
第24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
A.发展速度为中心
B.经济效益为中心
C.比例绑凋为中心
D.经济增长为中心
参考答案:B
第25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工业
B.农业
C.高科技产业
D.服务业
参考答案:B
2020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前冲刺(2)第26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A.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参考答案:D
第27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
A.股份制
B.集体所有制
C.全民所有制
D.公有制
参考答案:D
第28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
A.经济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维护世界和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A
第29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工业化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答案:D
第30题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
A.消除剥削现象
B.实现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
参考答案:C
第31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
A.按资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需分配
参考答案:C
第32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中核心问题是()
A.和平
B.发展
C.反恐
D.合作
参考答案:B
第33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
A.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为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C.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
D.树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参考答案:D
第34题“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保持港、澳、台地区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参考答案:A
第35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D
第36题******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执政为民
B.与时俱进
C.党的先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