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铁路——临沧人永远的痛

合集下载

临沧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临沧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临沧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1.双廊古镇
双廊古镇位于临沧市云县境内,地处云县和镇康两县的交界处,距临沧市区63公里,距县城30公里,是滇西南地区通往滇西方向的必经之路,是中国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之一。

双廊古镇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因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双廊古镇依山而建,镇内保存着众多的古建筑,街道高低错落,石板路蜿蜒曲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色彩。

2.小勐养
小勐养位于临沧市镇康县西南部的双龙河上游两岸,距县城35公里。

这里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处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寻幽探秘、品茗休闲、避暑疗养、会议培训的好地方。

这里既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小瓦洋楼;又有典型的“滇越铁路”风格——小勐养火车站。

这里拥有众多的景点:民族文化村、小勐养温泉等。

这些景点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小勐养火车站还是滇越铁路在云南境内最重要的一个火车站。

— 1 —
3.大雪山森林公园
大雪山森林公园位于临沧市云县、永德县交界处,这里有许多美景,比如:大雪山、石门关、大寺基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雪山了!它长在山崖上,高达1000多米,山下还有两条河流。

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如果你在它脚下行走,一定会被它吓到!大雪山一年四季都很美:春天漫山遍野都是桃花,桃花一簇一簇的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夏天花儿更加娇艳,有很多种颜色:有黄色、粉色、红色……每朵花都有不同的样子;秋天树叶变黄了,一片片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冬天下雪了。

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新衣服。

— 2 —。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观后感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观后感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观后感我国的博物馆各具特色,谈及云南省的博物馆,位于耿马傣族族自治县的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是云南省著名且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博物馆之一。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建于云南省曾经的滇缅铁路孟定站,即如今的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族自治县孟定镇忙蚌村,该遗址园共分为景区和功能区两个部分,主景区包括滇缅铁路遗址雕塑、太平洋、印度洋两洋分水岭动感标志性设施、弘扬临沧精神的主题石刻碑及配套服务设施,展现了当年临沧人民支援抗战、修建滇缅铁路的英雄壮举。

历史上,修建滇缅铁路的构想,起于清朝末年,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之后,英国试图将其势力扩张到中国西南和长江上游提出修筑滇缅铁路,以连接印度、缅甸和中国云南、四川,这一设想被英国政府采纳,后经云南当局力争,才保住了滇缅铁路中国境内的路权。

滇缅铁路博物馆中展线的设计以事件和时间为脉络,博物馆里用修筑滇缅铁路时的实物、场景再现、影视文字和图片等资料记录了近代以来滇西人民在修筑滇缅铁路时艰难悲壮的场景,表现了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争取修建滇缅铁路付出的巨大努力,前去阅览的观众无不为滇西人民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精神所震撼。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展现了全国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奋力拼搏精神,彰显了我国工程技术员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当时国内外局面和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滇西人民不畏艰险,勇敢坚强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齐心协力的修建了如此伟大的滇缅铁路,滇缅铁路的组织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们坚持科学、追求真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用尽自己的精力和毅力积极投身于滇缅铁路的建设,体现了我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的建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建成为后人们留下永久性的纪念景观,是对历史的重现,是滇西人民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精神体现,同时也是云南省打造文化旅游景点,培育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着力点和切入点。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建成有力的推动了临沧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促进临沧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对于促进云南省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滇缅铁路的前世今生

滇缅铁路的前世今生

滇缅铁路的前世今生滇缅铁路,又称滇缅公路铁路,是指中国云南昆明至缅甸蒲甘的铁路,是中国与缅甸之间的重要交通通道。

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两国民心相通的纽带。

本文将从滇缅铁路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这条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重要意义的铁路。

一、前世:历史的记忆滇缅铁路的前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滇缅公路运输不便,为了加强中缅之间的交通联系,增进两国的友好合作,滇缅铁路就此应运而生。

1903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条约,规定在缅甸境内修筑滇缅铁路,并且允许英国承建并经营该铁路。

1910年,中缅铁路正式开工,经过漫长的建设,终于于1942年建成并通车。

在建设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壮烈牺牲,这个过程被人们称为“滇缅公路铁路修建的血泪史”,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中缅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滇缅铁路的开通,为两国民众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见证。

二、今生: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滇缅铁路如今已经成为了中缅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推进,滇缅铁路的地位更加凸显。

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交通通道,滇缅铁路连接了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蒲甘,有力地推动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由于云南省与缅甸相邻,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滇缅铁路的运行,使得两国民众的交流更加便捷,也有力地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滇缅铁路还为中国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了便利,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

滇缅铁路的运行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

云南和缅甸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感受两国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滇缅铁路的开通使得游客们的旅行更加便利,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旅游,也为这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未来:发展的愿景滇缅铁路在当今世界变化越来越迅速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家乡的变化-关于临沧。

家乡的变化-关于临沧。

崛起的佤乡,腾飞的临沧组长:李超组员:李翔宇、张建华、惠泽里、蒋勇、姚智、何孝达、马朋、巴文芬、蒋云芳、陈德丽、木洁蕾。

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1班在澜江畔,滇至西南,有一块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境地——佤乡——临沧。

桥头堡建设最前沿-临沧桥头堡战略的确立,使云南作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部,并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陆上战略通道的核心价值而更加彰显。

而作为中国西南大门的临沧,不仅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及西部大开发等优势,还是昆明通往缅甸的陆上捷径,更是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内陆重要口岸。

历史选择临沧,从腹地到前沿的华美转身,这是临沧的机遇。

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繁衍这23个少数民族,土地总面积24469平方公里,共8个区县,总人口218万。

临沧有着灿烂无比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的古代文明,沧源古崖画群,历经三千多年风雨而原貌依然,她讲述给世人的是人类从起源到发展的全部奥秘被中外史学家誉为“哀牢地新大陆”、“滇西南人文史诗”。

耿马石佛洞,文明礼仪之邦凤庆的“文庙”群,佤山沧源的广允缅寺等。

一大批人文景观,显示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流动着美丽的古老传说,无不昭示着这块土地曾拥有的不朽的古代文明。

这是世界第六大河——澜沧江。

清澈的江水顺着横断山脉奔涌而来,以1789公里的里程,划过东南一角,细心呵护着这块安静神秘的土地,这就是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

北回归线横贯这块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造就了物华天宝的人间仙境。

这里是一片绿色世界,土地广袤肥沃,这里四季如春,这里蕴藏了丰厚的自然资源。

人类历史的长河同样也流淌其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临沧不仅因靠近澜沧江而得名,更因为澜沧江而生动。

当您走进这块秘境、走进佤乡,很容易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历史纬线轻柔地触摸,感受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感受到地处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前沿窗口的蒸蒸热土…….流经临沧市境内的澜沧江,流域里程200多公里,而在短短的河段上,三座超过百万千瓦级的大型电站——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小湾电站,开启了“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新局面,而分布如此集中以转的三座大型水电站成为了世界水电史上的奇迹,令世人不得不惊叹临沧山水的丰饶与神奇。

【云南?云南驿】云南之源,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的故事

【云南?云南驿】云南之源,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的故事

【云南•云南驿】云南之源,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的故事【云南•云南驿】云南之源,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的故事云南,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一些地方,叫我心念心牵。

那些地方,无关风景,只有历史......譬如,云南驿。

无论怎样,这次一定要去云南驿,以了却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相信每一个有茶马古道、滇缅抗战史情结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云南驿!云南驿,我必须为你而记录、吟诵......也请你,我的朋友,带着一颗沉静而澎湃的心,随我行走在这古老的驿道,听一听那些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的故事......云南驿古驿道“云南驿”绝对是个特别的小镇子。

它位于距离昆明200多公里的祥云县境内。

“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

“云南驿”古镇属汉代云南县和魏晋云南郡的故地,因元明清三代设置云南驿而得名,是“彩云之南”的故里。

可谓“云南之源”!从公元前二世纪到上世纪初年,在长达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云南驿先后历经县、郡、节度使、州、赕、城和驿站的设置,并一直以“云南”作为地名,见证了无数的沧桑巨变。

云南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多少年来,途经云南驿的商贾马帮络绎不绝,过往客商熙熙攘攘,大大小小的马店曾经发展到三十多家,云南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南丝绸之路上漂泊的"马帮的家园"。

二次大战期间,对中国生死攸关、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印输油管和古老的驿道都奇迹般的在云南驿这个弹丸之地汇集,使这里成为盟军在远东最重要的战略反攻基地。

云南驿古镇也因此载入西方的史册。

云南驿是当今唯一集中了马帮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等各同时代运输方式的地方,故被称之为“人类交通发展史的活化石”。

云南驿入口,前后有两幅对联。

一幅为:马帮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邸报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

另一幅为: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

这两副对联形象生动地点睛出了“云南驿”的地理和历史特质:云南驿不仅是滇藏茶马古道上一个马帮打尖埋锅造饭的地方,还是二战时期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印输油管与古老的茶马古道的交汇处。

临沧

临沧

临沧编辑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临沧,古称缅宁,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

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

位于中国西南,澜沧江畔,云南省的西南部。

临沧民族众多,其中佤族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此外还生活着着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

中文名称临沧市外文名称lincang别名“滇红”之乡“世界佤乡·天下茶仓”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一区七县政府驻地临沧市临翔区电话区号0883邮政区码677000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南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243万(第6次人口普查)方言西南方言气候条件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澜沧江沧源崖画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茶马古镇机场临沧市机场沧源机场(2015年通航)火车站临沧火车站(在建)车牌代码云S行政代码530900发展定位亚洲微电影之城目录1历史沿革2行政区划3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水文条件▪气候条件4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森林资源5交通▪航空▪公路▪铁路建设6人口7社会▪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8政治9经济▪综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0对外贸易11文物古迹12旅游▪主要景点13临沧特产14亚洲微电影艺术15民俗文化16茶马古镇17著名人物18城市荣誉1历史沿革编辑商朝临沧称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

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

秦、西汉,今临沧地市属哀牢国地,出现永康岩画。

《山海经》首次记述耿马县孟定为“寿麻”地。

[1]西汉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驿路梨花》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驿路梨花》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了解记叙顺序与设置悬念的手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了解写作顺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彭荆风(1929——),靠自学成为作家。

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他1977年写作的表现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佳作。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 ]标出倒叙的内容,用()标出插叙的内容,用波浪线标出设置悬念的内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主旨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迷茫(mí máng):①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②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

恍惚(huǎng hū):①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②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

修葺(xiū qì):修理(建筑物)。

晶莹(jīng yíng):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

晶:光亮透明。

莹:光亮透明。

驿路(yì lù):驿道。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抽同学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8):“我”与老余困窘时见到小屋。

他走了十九天滇越铁路,写了二十四封情书

他走了十九天滇越铁路,写了二十四封情书

他走了十九天滇越铁路,写了二十四封情书他走了十九天滇越铁路,写了二十四封情书文 | 程新皓今天,我想推荐艺术家程新皓的一组作品。

程新皓是云南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对当地进行一些探索。

一个北大化学博士转型成了摄影艺术家。

2014年,程新皓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沿着盘龙江源头顺流而下,拍摄100公里内的风景。

2016年,程新皓前往中国和越南边境的山上拍摄莽人。

我每次见他,他几乎都穿着户外的衣服,好像他随时都可以扎进山里日行数十里,像一个苦行僧。

这一次的项目是他在2019年末完成的。

他从居住的昆明出发,沿着滇越铁路一路走到越南。

19天的路程,他每天给一位名叫X的朋友写信。

他每天也会选取很多地方,架上三脚架,拍下自己走过的路,那些被铁路连接的景象。

从出发到结束,程新皓一共写了24封信,一共三万多字。

这些信像是情书,写给知己,写给铁路,写给云南,写给植物的。

我问过程新皓,这个名叫X的朋友是谁?他说,X并不是具体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

每次他写完信,群发给几十个朋友。

他偶尔会收到回信。

我们从这些信件里摘取了很小的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和照片一起呈现给大家。

最后补充一下,程新皓走的这条铁路是1910年法国人修建的,现在仍然在使用。

这条铁路是云南省第一条现代化的道路,被《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朱墨出发前X:很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收到这封邮件你也许会有些惊讶,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和人联系的人。

前几天还开玩笑说,我准备用一次出行解决自己的社交恐惧——准确地说,是解决掉自己的社交。

玩笑归玩笑,我的确是准备开始一次还算漫长的行程了:两天之后,我准备从居住的昆明出发,顺着铁路,一路走到越南去,接近五百公里,也许是二十五天,也许是一个月,看自己的体力,和沿路会碰到的事情。

这条路,我在想象中已经走过了无数遍。

我小时候就与这条铁路有着奇妙的联系。

那是我在七岁刚搬到昆明来的时候,我和爸妈住在民族大学(当时还叫民族学院)的一间十几平米小屋子里,而窗外就是这条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缅铁路
——临沧人永远的痛
游历在外,时常有人问我家乡有无火车,每次我都摇摇头,山太多修不了。

前两天在搜索云县信息的时候,猛然发现“滇缅铁路遗址”赫然列于其上。

震惊、激动之余,不免开始惭愧起来,原来这世上还有一条滇缅铁路,就在离家40公里之外的云县,而我居然一直不知道。

云南地形复杂,大山大川纵横交贯,因此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凤庆因为茶马古道而曾经一度为府。

时至今日,茶马古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临沧、云县等更利于修建公路,于是府治移为临沧,是为临沧市,而云县因为交通相对便利发展也比凤庆快些。

即便今天交通便利了许多,但是临沧市内依然没有高速公路,更别说是铁路了,最多也就是国道、省道。

每次离家或回家,都可以明显的看到如今的公路一如以往的茶马古道,蜿蜒迂回、悬崖深涧,唯一的不同就是道路宽了些,路面平整了些。

正因如此,才一直以为临沧是修不了铁路的,也就不作多想。

实在想不到的是,原来铁路曾经离我只有40公里,可如今却已是遥不可及,那便是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那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证国际畅通,由国民政府和云南省政府共同组织修建的。

从昆明出发经安宁、楚雄、祥云、云县、孟定等地出境直达缅甸的腊戌,衔接缅甸铁路网,在昆明与滇越铁路接轨,连入越南。

接受滇越铁路的教训,不再假手于外国人,而是自己修建,大量的铁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和各地劳动人民一呼百应,迅速聚集于铁路沿线。

滇缅铁路全线870多公里,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全程靠人工挖掘,而云南的山川阻隔,可见劳动难度和强度是多么的艰巨。

当时整个临沧地区根本没有多少劳动力,因为战争劳力锐减,再加瘴气肆虐人口剧减,因而参与修路的有大量的妇女儿童。

除此之外,因为缺乏劳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外加瘴气、野兽和意外等,每天都有人倒在铁路线上。

据中央电视台专题纪录片《滇缅铁路》的采访实录,当时参与修建铁路十几岁的小孩现在已是垂垂老者,回忆起当年倒下的人们,因为来不及建墓而就地掩埋在路基之下,更有被开山炸死者,直接扔进了滚滚南汀河,甚至还在叫喊的伤者也被无情地抛进了江里,讲述人只是哽咽着说“没有办法啊”。

就是在这样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条件下,人们依然热情高涨,从1937年至1942年前后5年时间,克服中间种种困难和变故,从昆明出发的东线已经开始铺轨,而西线也基本完成路基,全线贯通只待铺轨,也就是说再有一年半载便可试行通车,临沧便有了火车。

可就在这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缅甸,攻入云南地境,腾冲、龙陵、畹町相继失守,蒋介石为免滇缅铁路落入敌手,下达了以免资敌,就地炸毁的命令。

30万军民为之日夜奋斗,为之付出10万鲜活生命的铁路眼看就要建成,如今却要亲手炸毁!人们眼含热泪,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最
终无条件的坚决的执行了这一命令,于是滇缅铁路在隆隆的炮声中化为一片烟尘。

炮声持续了很多天,之后人们死的死、散的散,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滇越铁路“一条钢轨一条命”,滇缅铁路“8米死一人”,至少滇越铁路至今还在通车,而滇缅铁路却被遗忘在萋萋荒草中。

据说昆明还有一段12公里尚存,但是知道滇缅铁路的人又有多少呢,连本地人都已记不清,遑论国人。

不过,略微可以欣慰的是,滇缅铁路仍然在某些人的记忆中,央视纪录片《滇缅铁路》,彭荆风《滇缅铁路祭》(想不到彭荆风就是课文《驿路梨花》的作者),临沧市《滇缅铁路资料汇编》和《滇缅铁路史料专辑》,云县“滇缅铁路遗址”,孟定“滇缅铁路遗址纪念馆”,以修筑滇缅铁路为背景、弘扬临沧人爱国主义情怀的30集电视连续剧《孟定之恋》(可惜网上无片源)……这一切都算是对先人们的一种纪念和缅怀吧。

滇缅铁路对临沧人来说,是一项悲痛而又悲壮的工程,是一个很近却很遥远的梦,是一部惨烈的血泪史。

今天,虽然还有不少人在为重建滇缅铁路而努力,但是昆明的铁路早已修到大理,时下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西线直接从瑞丽出境连接腊戌,没有临沧什么事了。

滇缅铁路,临沧人心头永远的痛,永远的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