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复习题

合集下载

组培考试复习题word版

组培考试复习题word版

●广义的快速繁殖:可包括植物组织快速繁殖,全光照育苗法,根颈扦插法等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概念定义:无菌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以获得再生植株等的过程、方法。

组织培养具有如下优点:(1)快速(2)周年生产(3)不变异(4)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根据培养材料的分)植株培养,器官培养(胚、子房、花药、根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进行培养的组织或器官。

技术水平:植株、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

愈伤组织(c a l l u s):原指植物受伤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

在组培中指在人工培养基上从外植体上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空白培养:主要用于无菌外值体的建立阶段,只含糖不加任何营养元素的培养。

●初代培养:外植体的第一次培养。

●继代培养:第二次以上的培养(由转入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胚性细胞(E C):保持着未分化状态和旺盛的分裂能力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彼此相似、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稠、细胞间无间隙,主要分布于胚及各种顶端分生组织中。

位置效应:植物离体活组织,延续表现出来原生长部位的形态和特性的现象。

因此,要根据培养目的选择适宜的外值体.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永久性的适度变化的过程。

脱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进而分裂形成无分化的细胞团,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再分化:脱分化后的细胞再次分裂、分化并形成不同组织、进而构成器官和植株的过程。

再分化过程的两种方式:(1)器官发生方式:(2)无性胚胎方式:组织培养的难易规律●生长点细胞》形成层细胞》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纤维细胞》退化细胞●种子》花器》茎下部组织》茎中部组织》冠内部枝叶》冠外部枝叶●组培时间长的植物》组培时间短的植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优质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作物及不易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2)通过茎尖培养生产脱毒健康种苗:如草莓、香蕉、甘蔗、马铃薯、大蒜等。

组培复习试题(一)

组培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总分50分)(一)A1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0.5分,共40分。

1.构成纹状缘的结构是( )A.中间丝B.角蛋白丝C.微绒毛D.纤毛E.张力丝2.纤毛的内部有( )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张力丝E.角蛋白丝3.内皮衬贴于( )A.气管B.食管C.膀胱D.血管E.肾小管4.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 )A.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B.细胞排列有极性C.所有细胞均附着于基膜上D.细胞游离面有特殊结构E.大多无血管,有神经末梢5.具有明显的趋化性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E.脂肪细胞6.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B.功能静止C.进入衰老状态D.准备分裂增生E.即将死亡7.What cell can produce antibody? ( )A.Mast cellB.MacrophageC.FibroblastD.T lymphocyteE.Plasma cell8.产生肝素、白三烯的细胞是( ) A.浆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E.脂肪细胞9.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是( ) 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浆细胞D.脂肪细胞E.成纤维细胞10.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纤维细胞E.肥大细胞11.与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的两种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B.巨噬细胞和浆细胞C.肥大细胞和浆细胞D.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E.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12.疏松结缔组织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多的纤维是( )A.胶原纤维B.弹性纤维C.网状纤维D.胶原原纤维E.微原纤维13.肿瘤细胞等可产生哪种物质破坏基膜的防御屏障( )A.透明质酸酶B.硫酸软骨素C.硫酸角质素D.纤维黏连蛋白E.层黏连蛋白14.长骨的间骨板位于( )A.外环骨板内B.骨膜下C.骨单位之间D.内环骨板内E.以上均不正确15.软骨囊是指( )A.软骨细胞所在的腔隙B.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C.软骨细胞的细胞膜D.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E.以上都不对16.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软骨细胞类型B.无定形基质成分C.纤维类型D.软骨的物理特性E.软骨的染色特性17.红细胞胞质中主要含有( ) A.核蛋白B.肌动蛋白C.血影蛋白D.血红蛋白E.白蛋白18.有关单核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A.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B.细胞核多呈肾形C.胞质染成蓝灰色D.胞质内无嗜天青颗粒E.胞质内无特殊颗粒19.尼氏体相当于电镜下的( ) A.溶酶体B.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C.线粒体D.高尔基复合体E.游离核糖体和滑面内质网20.神经元尼氏体分布在( )A.胞体和轴突内B.树突和胞体内C.树突和轴突内D.胞体内E.整个神经元内21.化学突触内参与神经冲动传递的主要结构是( )A.线粒体B.微管C.突触小泡D.微丝E.神经丝22.关于环层小体以下哪项正确( ) 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B.感受压力和振动C.椭圆形,与触觉小体相似D.感受触觉E.以上均不正确23.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细胞是(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E.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24.Sarcomere是指( )A.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B.两M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C.两M线之间的一段肌丝D.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丝E.Z线与M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25.胸腺的特征性结构是( )A.表面有被膜B.实质分为胸腺小叶C.小叶周边为皮质D.小叶深面为髓质E.髓质内有胸腺小体26.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B.施万细胞C.小胶质细胞D.卫星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27.睑板腺的性质是()A.内分泌腺B.混合性腺C.皮脂腺D.浆液腺E.黏液腺28.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角膜缘内侧的结构有( )A.睫状体和虹膜B.睫状体上皮和睫状肌C.角膜和巩膜D.巩膜静脉窦和小梁网E.晶状体和睫状体29.视网膜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是()A.星形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放射状胶质细胞E.以上都不是30.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增大是由于()A.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紧张B.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紧张C.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D.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松弛E.与睫状肌和睫状小带无关31.淋巴结髓质的组成是( )A.淋巴小结和边缘区B.淋巴窦和淋巴小结C.淋巴小结和副皮质区D.髓索和髓窦E.副皮质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32.耳蜗分泌内淋巴的结构是()A.血管纹B.前庭膜C.基底膜D.螺旋缘E.盖膜33.视网膜最敏锐的视觉部位是()A.视网膜中部B.视网膜周边部C.膜盘D.中央凹E.视盘34.下列哪项不参与气血屏障组成( )A.I型肺泡细胞B.I型肺泡细胞基膜C.毛细血管内皮D.Ⅱ型肺泡细胞E.毛细血管内皮基膜35.分泌房水的是()A.角膜上皮B.角膜内皮C.晶状体上皮D.虹膜色素上皮E.睫状体非色素上皮36.眼最主要的屈光结构是()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E.黄斑37.视网膜由外向内可分为()A.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B.节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色素上皮层C.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视细胞层和色素上皮层D.色素上皮层、双极细胞层、视细胞层和节细胞层E.色素上皮层、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视细胞层38.毛发的生长点是( )A.毛囊B.毛根C.毛球D.毛乳头E.上皮根鞘39.关于真皮乳头层,哪项错误( ) A.和表皮以基膜相隔B.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C.有触觉小体D.含丰富的毛细血管E.有环层小体40.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升高B.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下降C.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升高D.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下降E.作用于骨原细胞,使血钙下降41.甲状腺滤泡腔中贮存的物质是()A.四碘甲状腺原氨酸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C.甲状腺球蛋白D.碘化甲状腺球蛋白E.酪氨酸42.肌性动脉中膜内产生基质和纤维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间充质细胞C.平滑肌细胞D.内皮细胞E.巨噬细胞43.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 )A.终池B.肌浆网C.横小管D.纵小管E.三联体44.胸腺上皮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 A.形成网状纤维B.参与形成胸腺小体C.分泌激素D.辅助培育T细胞E.参与构成血—胸腺屏障45.脾脏白髓的组成是( )A.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B.淋巴小结C.淋巴小结、边缘区D.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E.边缘区、动脉周围淋巴鞘46.胃黏膜之所以能抵御胃液侵蚀,主要是因为( )A.胃液中的消化酶B.上皮细胞分泌碱性粘液,具有保护作用C.杯状细胞分泌保护性粘液D.微绒毛屏障E.胃黏膜表面存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47.潘氏细胞分布于( )A.幽门腺B.小肠腺C.十二指肠腺D.大肠腺E.胃底腺48.产生盐酸的细胞是( )A.主细胞B.壁细胞C.内分泌细胞D.未分化细胞E.颈粘液细胞49.关于小肠绒毛,哪项错误( ) A.含中央乳糜管B.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C.扩大了吸收面积D.内含杯状细胞E.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50.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 A.有收缩功能的细胞B.脱落的腺细胞C.有吞噬功能的细胞D.闰管上皮细胞E.肌上皮细胞51.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A.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B.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C.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D.一个小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E.一个主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52.肺的呼吸部指( )A.终末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C.肺泡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D.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E.全部肺泡53.在支气管树中,管壁不完整最早出现开口的是()A.细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54.关于终末细支气管,哪项错误()A.上皮为单层柱状B.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C.有大量杯状细胞和腺体D.上皮中有大量克拉拉细胞E.软骨片消失55.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克拉拉细胞B.小颗粒细胞C.I型肺泡细胞D.II型肺泡细胞E.肺巨噬细胞56.呼吸系统的导气部始于鼻,止于()A.小支气管B.细支气管C.肺泡管D.终末细支气管E.呼吸性细支气管57.关于II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A.是一种立方或圆形的细胞B.含板层小体C.板层小体是分泌颗粒,含磷脂D.覆盖肺泡表面积大于I型肺泡细胞E.可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58.肺的扩张和回缩能力主要得益于()A.胶原纤维B.网状纤维C.肺泡周围的结缔组织D.平滑肌纤维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59.下列结构中不参与滤过屏障组成的是( )A.血管内皮B.基膜C.血管系膜D.裂孔膜E.以上都不是60.肾单位的组成是( )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B.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髓拌C.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D.肾小管和集合管E.一个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61.原尿形成的部位是( )A.肾小体B.肾小管C.集合管D.肾小体和肾小管E.肾小管和集合管62.肾上腺分泌盐皮质激素的结构是( )A.球状带B.束状带C.网状带D.髓质E.内带和外带63.致密斑是由( )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B.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C.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分化而来D.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E.以上均不对64.下列哪项不是生精细胞(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支持细胞E.精子细胞65.生精细胞中不再进行分裂的是(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以上都不对66.生精细胞中存在时间最短、切片中不易观察到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67.睾丸内产生雄激素的细胞是( ) A.精原细胞B.支持细胞C.睾丸间质细胞D.精母细胞E.以上都不对68.生精细胞中位于基底部的是( )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69.结石经常发现于( )A.附睾B.精囊C.前列腺D.输精管E.睾丸网7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终能形成精子的数目是( )A.2个B.4个C.6个D.8个E.10个71.有卵泡腔的卵泡称为( )A.初级卵泡B.次级卵泡C.闭锁卵泡D.原始卵泡E.以上都不对72.和第二性征直接有关的激素是( )A.卵泡刺激素B.黄体生成素C.醛固酮D.雄激素E.盐皮质激素73.原始卵泡中的卵母细胞是(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E.以上都不是74.宫外孕最常发生于( )A.卵巢表面B.输卵管C.肠系膜D.子宫直肠陷窝E.腹膜腔75.下列哪项不属于胎膜( )A.羊膜B.卵黄囊C.尿囊D.脐带E.基蜕膜76.人胚初具雏形的时间是( ) A.第4周B.第8周C.第10周D.第3个月E.第4个月77.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 ) A.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B.第二次减数分裂前期C.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D.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E.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78.胎盘母体面肉眼观最显著的特点是( )A.表面光滑有羊膜覆盖B.表面有绒毛膜覆盖C.蜕膜碎片D.有脐带附着E.表面粗糙,可见胎盘小叶79.前置胎盘是由于胚泡植入在( ) A.子宫底部B.子宫后壁C.近子宫颈处D.子宫前壁E.子宫颈管80.受精多发生于( )A.子宫体部或底部B.输卵管壶腹部C.输卵管峡部D.输卵管漏斗部E.输卵管子宫部(二)X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通常使用哪种培养基?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B2. 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激素不是必需的?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乙烯D. 赤霉素答案:C3. 组培中诱导分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改变光照条件B. 改变温度C. 改变培养基成分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A. 快速繁殖B. 保持母本性状C. 降低成本D. 产生新品种答案:D5. 组培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A. 紫外线消毒B. 高温消毒C. 化学消毒D. 所有以上答案:D6.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哪个阶段?A. 诱导期B. 增殖期C. 分化期D. 成熟期答案:B7. 组培中,哪个因素对细胞生长和分化影响最大?A. 光照B. 温度C. pH值D. 培养基成分答案:D8. 组培中,以下哪种培养方式不是常用的?A. 固体培养B. 液体培养C. 气体培养D. 半固体培养答案:C9. 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外植体?A. 叶片B. 根C. 种子D. 果实答案:D10. 组培中,以下哪个不是愈伤组织的形态特征?A. 无定形B. 无分化C. 有组织结构D. 细胞密集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的________进行快速繁殖的技术。

答案:组织或细胞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3. 组培过程中,光照对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重要影响。

答案:光合作用、形态建成4. 组培中,培养基的pH值通常控制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5.5、6.55. 组培中,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酒精、次氯酸钠6. 组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组培期末考试试题

组培期末考试试题

组培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A.准备培养基B.分离组织或细胞C.接种组织或细胞到培养基D.以上都是2、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B.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新品种C.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决植物的病虫害问题D.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哪一项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因素?A.分离组织或细胞B.调节培养基的成分C.诱导因素的存在D.以上都是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哪一项是形成完整植株的关键因素?A.细胞分裂素的含量B.生长素的含量C.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D.以上都是二、简答题1、请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请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调节培养基的成分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3、请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调节激素的含量来诱导形成完整植株。

4、请说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工业组态》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业组态中,下列哪个组件不是必须的?A.传感器B.控制器C.执行器D.电脑答案:D.电脑。

在工业组态中,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是必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电脑并不是必须的,只是用来进行组态设计和监控。

2、下列哪个参数通常不包含在工业组态的监控内容中?A.温度B.压力C.电流D.电脑内存使用情况答案:D.电脑内存使用情况。

工业组态主要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而电脑内存使用情况并不属于工业组态的监控范围。

3、在工业组态中,下列哪个协议不是通用的?A. ModbusB. ProfinetC. EtherCATD. HTTP答案:D. HTTP。

在工业组态中,Modbus、Profinet和EtherCAT都是通用的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通信。

组织培养试题

组织培养试题

脱分化外植体继代培养植物细胞全能型种质褐变人工种子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灭菌:驯化愈伤组织培养:玻璃化现象无病毒苗.胚状体.愈伤组织.消毒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接种细胞悬浮培养脱毒苗褐化.再分化.1 植物组培对象分为,,,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几种类型。

2 培养基中有机态氮素营养主要是和MS3 种质保存的方式有,,。

4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对的用法灭菌,耐热的培养基用法灭菌5幼胚培养的三种常见方式是,,。

6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

7 愈伤组织的形成大志经历,,三个时期8植物组培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大多数植物组培的适宜范围是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MS ,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 5.8-6.0 范围内。

.2.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3.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一、温度为、维持时间为10~20min.4.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的形成:2,4-D利于的形成。

5.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

6.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和。

7.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8 White培养基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9.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

11.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

12.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最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

13,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两条途径是和。

2.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100-130 ℃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160-180 ℃的温度下1一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80 ℃。

组织培养复习题

组织培养复习题

复习题1、组织培养有哪些优点和缺点?1、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用试管快繁技术繁殖, 可节约繁殖材料,只取原材料上的一小块组织或器官就能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市场所需的优质苗木。

2、繁殖方式多:有短枝扦插、芽增殖、原球茎、器官分化和胚状体发生。

3、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试管繁殖是一种微型的无性繁殖,它取材于同一个体的体细胞而不是性细胞,因此其后代遗传性非常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4、可获得无毒苗采用茎尖培养的方法或结合热处理除去绝大数植物的病毒、真菌和细菌,使植株生长势强、花朵增大、色泽鲜艳、抗逆能力提高、产花数量增加5、可进行周年工厂化生产试管快繁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集约化生产,不受自然环境中季节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所以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全年进行连续生产, 生产效率高。

从取材→接种→培养→生根→移栽,可像工厂化一样生产。

6、经济效益高。

花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由于种苗在培养瓶中生长,立体摆放,所需要的空间小,节省土地。

生产过程可以微型化、精密化,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很高的生产效率。

7、存在的问题:(1)和常规营养体繁殖比生产成本高问题。

(2)组培苗炼苗难、移栽成活率较低问题:现在通过培育健壮的组培苗、调控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基质,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如何设计一个比较规范标准的组培实验室?要求画图,并注明每间实验室的功能和里面的主要设备。

求画图,并注明每间实验室的功能和里面的主要设备。

组培室的选址:新建组培室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清洁、水电齐备、交通便利的地方,避开各种污染源,以利于组织培养的顺利进行,降低培养过程的污染率,培育出优质试管苗。

也可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舍,按照组培室的要求改造成组培室,做到因陋就简,既能开展研究和生产工作,也能不花费过多。

组培室的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大小可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生产规模来设计,面积可大可小,主要用于科研和小规模生产的,面积较小;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面积较大,也常称为“组培工厂”。

组织培养试题

组织培养试题

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1、愈伤组织:2、悬浮培养:3、胚状体:4、细胞全能性:5、条件培养基:6、离体授粉:7、同步化培养:8、玻璃化现象:9、外植体:10、热处理脱毒:11、褐变:12、试管苗驯化:13、脱分化;14、原生质体融合:二、简答题:1、组培苗基质选配的原则?2、褐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各是什么?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造成组培材料污染的因素都有哪些?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降低污染?4、花药和花粉培养在育种学方面的作用是什么?5、单细胞分离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6、论述脱除植物病毒的方法及其原理。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由培养物产生的无序生长且没有一定结构的薄壁细胞团。

半连续培养:利用培养罐进行大量细胞培养的一种方式。

2.悬浮培养:将游离的植物单细胞或小细胞团,按一定的细胞密度在受到不断拉动或摇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

3. 胚状体:在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的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4. 细胞全能性:任何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均具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5. 条件培养基:在培养集中加入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细胞向培养基中分泌一些促进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使培养基条件化,使原来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分裂的细胞发生分裂。

6. 离体授粉:将未授粉的胚珠,子房或柱头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授给无菌花粉,使其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7. 同步化培养:培养基中大多数细胞都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

8. 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9.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组培习题(精品)

组培习题(精品)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试题部分(一) 填空题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3.用HE染色,易被(苏木精)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嗜碱性)性,易被(伊红)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嗜酸性)性。

4.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5.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光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超微结构)。

6.光镜的放大倍率是(0.2um ),电镜的放大倍率是(0.2nm )。

7.电镜技术常采用重金属盐电子染色增加超微结构黑白反差,被重金属盐浸染显深色的结构称(电子密度高),浅色结构称(电子密度低)。

8.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显示细胞内(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方法。

9.PAS反应又叫(过碘酸希夫)反应,在此反应中多糖被氧化成(多醛)。

(二)、单选题1.PAS反应显示(C )A.RNAB.DNAC.多糖D.脂肪E.蛋白质2.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C )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3.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的厚度一般是(C)A.100μmB.50μmC.5~10μmD.1μm左右E.0.1~0.5μm4.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B)A.100~500nmB.50~80nmC.1~2nmD.1μm左右E.5~10nm5.有关透射电镜的描述哪项是错的(C)。

A.可显示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B.放大倍数为几万至几十万倍C.主要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D.分辩率可达0.2nmE.可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本6.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 B )A.组织勿需固定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D.可观察活细胞E.不在荧光屏上显像7.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的方式是(C )A.干冰内冻存B.固定保存C.液氮内冻存D.甘油内保存E.冷冻干燥8.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切片(D)A.均为超薄切片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C.均为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后的组织切片E.均可拍摄彩色照片9.有关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A.以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为基础,显微镜下查知细胞内某抗原的技术B.显微镜下见不到抗原抗体反应C.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即可直接确定抗原所在D.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镜下见到的标记物所在,即间接证实抗原所在E. 常用的标记物有辣根过氧化物酶,胶体金、铁蛋白等10.关于原位杂交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D )A.检测目标是mRNA和DNAB.需首先制备核酸探针C.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核酸杂交D.反应结果只能在光镜下观察E.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11.用同位素标记测定细胞内物质代谢与分布的动态过程可采用(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培复习题
名词解释:
P38 1.质膜内褶:质膜內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膜褶。

內褶周围细胞质有许多与之平行排列的线粒体,提供物质转运时所需的能量。

质膜內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增强了对水和电解质的转运能力。

P42 2.肥大细胞:肥大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内较常见的细胞,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在身体易于接触外界抗原的部位,如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下方结缔组织内,肥大细胞特别多。

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和易染性颗粒,颗粒呈水溶性;胞核小而圆,位于中央,着色浅。

电镜下,可见肥大细胞内含有大量分泌颗粒,颗粒内含致密性物质,呈结晶体样或细粒状。

P73 3.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

P82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功能部位。

根据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前者以释放神经递质作为通讯的媒介,后者即缝隙连接,以电流传递信息。

化学性突触即通常所说突触,由突触前膜成分、突触后膜成分与突触间隙组成。

P71 5.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它是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静止时,暗带的长度为1.5微米,眀带的长度为1微米。

因此,肌节长2.5微米。

P79 6.尼氏体:又称嗜染质,在核周质内呈嗜碱性的小体或颗粒状。

不同神经元尼氏体的形态和大小不一,通常在大神经元胞质内更丰富,电镜下,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游离核糖体构成,没有明显的边界。

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部位,合成的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所需的蛋白质和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酶。

尼氏体的形态和数量因神经元功能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作为判定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种标志。

P64 7.骨单位: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最多,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骨单位呈纵行的圆筒状,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板围绕中央管而构成。

P148 8.壁细胞:因分泌盐酸,又称泌酸细胞,主要分布于腺的体部和颈部。

细胞体积较大,呈圆锥形,细胞基底位于腺的基膜上,似贴在壁上而得名;核圆深染、居中,可见双核,胞质强嗜酸性;电镜下可见胞核周围存在丰富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观泡系统。

P173 9.气—血屏障: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有的部位无结缔组织,两层基膜融合。

气—血屏障很薄,总厚度为0.2~0.5微米,有利于气体交换。

P113 10.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又称免疫组织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
细胞等。

淋巴组织主要有两种形态: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p133 11.滤泡旁细胞:滤泡旁细胞单个或成群地分布于滤泡之间,或者散在分布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

胞体稍大,在HE染色标本上胞质着色略淡,银染法可见胞质内有嗜银分泌颗粒。

滤泡旁细胞的功能是分泌降钙素。

P190 12.滤过屏障:电镜下基膜可分三层,中层为电子密度高的致密层,内外层为电子密度低的透明层,分别由胶原蛋白和糖胺多糖组成。

(当血液流过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的某些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

)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分别对大小不同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

P211 13.月经周期: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的剥脱、出血、增生、修复过程,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称月经周期。

P208 14.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和放射冠,从卵巢表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P163 15.窦周隙:窦周隙为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光镜下不易辨认。

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P151 16.微绒毛:吸收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的一部分向管腔内突形成的指状突起,称微绒毛。

(使细胞游离面的面积进一步扩大;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
解答题:
1.试述中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P105
答:内膜:内皮是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是薄层结缔组织,含有弹性纤维、胶原蛋白纤维少量平滑肌内弹性模式由弹性蛋白组成,膜上有孔。

中膜:由10~40层平滑肌,少量弹性纤维,胶原纤维。

外膜:明显的外弹性模和疏松结缔组织。

2.简述气管壁的结构。

P167
答:气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组成。

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基膜,是气管上皮特征之一。

3.试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说明小肠黏膜的结构特点(课件消化腺)答:1.吸收细胞功能:
1).参与消化吸收
2.)分泌肠激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
3.)参与sIgA的释放过程
2.杯状细胞
分泌黏液;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增多
3.内分泌细胞
I细胞: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促进胆囊收缩,胆汁排出,促进胰液腺泡分泌胰液
S细胞:促胰液素,刺激胰导管分泌水和碳酸氢盐,增加胰液分泌

4.潘氏细胞
小肠腺特征性细胞,锥形,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5.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下半部,小,柱状;增殖分化,更新上皮细胞。

P112 4. 试述浆细胞的光、电镜结构,来源和功能
答:可分泌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既降低了该抗原的致病作用,又加速了巨噬细胞对该抗原的吞噬和清除。

可存活数周或数月。

P132 5.类固醇激素细胞及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各有何特征?答: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管状脊线粒体多,并含有较多的脂滴(类固醇激素是低分子量的脂溶性分子,不形成分泌颗粒,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释放)。

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与蛋白质分泌细胞相似,胞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膜被的分泌颗粒等。

P33(练习册)6. 何谓突触,简述突触的电镜结构及功能。

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它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进行生理活动的关键性结构。

电镜下,突触由三部分组成:突触前部、突触后部与突触间隙。

P83功能:
P149 7. 试述胃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答:LM C大,锥体形或圆形. ,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中
央.
EM 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绒毛.,微管泡系统.,丰富的线粒体
功能: 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P75(练习册) 8.胰岛的结构与功能。

答:内分泌部又称胰岛,主要是由胰岛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构成,胰岛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它们共同调节血糖的代谢,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它直接作用于A,B细胞,使其分泌减少,即旁分泌作用。

PP细胞分泌胰多肽,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抑制胆汁及胰蛋白酶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