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糖市场分析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

中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

中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中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中国糖业的特殊性2008/09制糖期产销分析2009/10制糖期产销分析11></a>.中国糖业的特殊性为什么不少资金投资白糖效果不理想,供术关系怎么去判断,广西08,09又见减产180万吨, 2008年信是错的,2009年不信更是错的~如何理性投资白糖,关键问题在哪,我们没有把握行业的本质~中国食糖生产和消费主要是一级白砂糖,而世界糖业采用两步法先生产原糖,再精炼白糖。

中国糖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没能同世界接轨,具有其特殊性。

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糖业的特性,才能在生产和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1.1 季产年销甘蔗,般冬春季种植,来年冬春收获。

榨季生产,般从11~12月开始至来年3~5月份结束(甜菜糖厂10月份开榨)。

产品为一级白砂糖为主,保质期为两年以下,当制糖期生产的白糖当期销售清库,制糖企业一般不跨年度存糖。

1.2 工业占主导地位白糖是工业化的农产品,制糖企业主导市场,容易形成工业联盟;在市场博奕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对产量信息的获取商业和行业外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 在市场利益的博奕中商家和农民也外于弱势。

2007/2008制糖期产量1484万吨,其中:广西938万吨,占63.2%云南215万吨,占14.4%广东145万吨,占9.8%海南52万吨,占3.5%其他甘蔗糖17万吨新疆、黑龙江、内蒙: 116万吨,占7.8%广西南华、东亚、南糖、来宾东糖、南糖、凤山、三博、广西农垦、永鑫、永凯等10大产糖集团占广西产量近90%。

1.3 终端用户不跨期存糖白糖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为主,但又区别于其他原料,用户一般只采购当年度所需,很少跨年度库存。

新制糖期开始后终端用户不愿意用旧糖,尽管旧糖比新糖价格要低。

1.4 政策市场特征明显糖业生产关系到4000万糖农的增收和边远地区的脱贫致富,国家会对供求和价格进行调控,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经常会出现政策市。

中国食糖市场供需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食糖市场供需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食糖市场供需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一、定义及主要品种食用食糖的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甜菜制作而成的食糖其主要成份也是蔗糖)。

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的。

日常生产习惯食用糖主要有原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黄砂糖、红糖粉、块红糖(包括砖糖、碗糖、元宝糖等)、人造红糖、多晶体冰糖、单晶冰糖、冰片糖、方糖、保健红糖、保健冰糖、糖粉等。

二、产销量《2020-2026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5/16-2018/19年度中国食糖产量逐年增加,但2019/20年度较2018/19年度有所回落,19/20中国食糖产量为1040.72万吨,同比减少3.3%。

2015/16-2018/19年度中国食糖销量逐年增加,18/19中国食糖销量为1040.63万吨,同比增长 5.6%;19/20中国食糖销量为552.77万吨,同比减少46.9%。

三、进出口贸易中国食糖进口数量明显大于出口数量,2017-2019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为280万吨,同比增长22.3%;2019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为339万吨,同比增长21.1%。

2014-2018年中国食糖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2019年较2018年有所减少,2019年中国食糖出口数量为18.56万吨,同比减少5.2%。

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金额为1028802千美元,同比减少48.0%;2019年中国食糖进口金额为1121115千美元,同比增长9.0%。

2014-2018年中国食糖出口金额逐年增加,但2019年较2018年有所减少,2019年中国食糖出口金额为87367千美元,同比减少13.1%。

四、价格走势从2020-06-15至2020-07-27全国食糖价格指数统计图可以看出,全国食糖价格指数逐步下滑,2020年7月27日全国食糖价格指数为5419,较6月15日减少了61。

2024年食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食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食糖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食糖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食糖市场的发展与经济情况、消费习惯以及农业生产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食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了解食糖市场的潜力和前景。

2. 食糖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2.1 市场规模食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味道和质量的追求,食糖需求量逐年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食糖市场的年总销售额已超过X亿元,并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对于食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从传统的白砂糖到品种多样的细砂糖和果糖等,消费者对于食糖产品的选择愈发多元化。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对食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 食糖市场的主要品种和销售渠道3.1 主要品种食糖市场的主要品种包括白砂糖、细砂糖、红糖和黄糖等。

其中,白砂糖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食糖品种,其较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日常烹饪中。

3.2 销售渠道食糖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食品加工企业和线上电商等。

超市作为零售渠道之一,以其便捷的购物环境和较为全面的品种选择,成为食糖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批发渠道,对于大规模采购食糖具有重要影响。

线上电商作为新兴渠道,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和产品信息的丰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购买选择。

4. 食糖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影响因素4.1 竞争格局食糖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市场上存在着多家食糖生产企业和品牌。

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食糖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加大了小型食糖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

此外,进口食糖的竞争也对国内食糖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4.2 影响因素食糖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政策法规、消费者需求和国际市场等。

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充足供应是食糖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调整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对进口食糖的关税和配额限制等。

2024年中国食糖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2024年中国食糖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中国食糖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涉及到广大的消费群体和生产企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食糖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1.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随着人们对甜食的需求增加,中国食糖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2024年中国食糖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预计在未来几年里,中国食糖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大。

2.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食糖市场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白砂糖和红糖消费逐渐下降,而黄糖、有机糖和低糖食品的消费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于食糖的安全和健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将对食糖市场的产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3.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由于国内食糖市场需求增加,中国的食糖进口量逐年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食糖进口量达到了XX万吨,同比增长XX%。

而出口方面,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食糖出口量逐渐减少。

这对于中国食糖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4.价格波动较大:由于食糖是一种农产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近年来,中国食糖市场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主要是由于国际食糖市场价格上涨和国内供给不足的原因。

随着国内食糖产能的扩大和进口量的增加,价格有望逐渐稳定下来。

展望未来,中国食糖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制约食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添加剂使用。

其次,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中国食糖产业需要提高生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食糖的消费结构将继续升级,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综上所述,中国食糖市场在2024年及未来几年里,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竞争和需求升级。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食糖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我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报告

我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报告

我囯糖业的特殊性和食糖市场分析报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糖业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特殊性。

本报告首先将介绍中国糖业的特殊性,然后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分析。

中国糖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广大的农业土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糖甘蔗、糖蜜、蔗渣等都是中国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糖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高度的自给自足:中国糖业市场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大部分食糖都是国内生产的。

这种自给自足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在糖业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 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是糖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已经掌握了糖的制作技术,糖业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

4. 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对食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接下来,我们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分析:1. 市场规模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规模庞大,需要量巨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2. 行业竞争激烈:中国食糖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在市场上竞争。

其中,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3. 产品结构多样化:中国食糖市场的产品结构比较多样化,包括蔗糖和甜菜糖等多种类型。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低糖、无糖食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 国际贸易影响:中国食糖市场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较大。

国际市场上的糖价波动、进口政策的调整等都会对中国食糖市场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糖业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并且中国食糖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产品结构多样化等特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中国糖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业生产国之一,糖业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特殊性。

本报告将继续探讨中国糖业的特殊性,并对中国食糖市场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一、中国糖业的特殊性1. 广泛的农业资源利用:中国农业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糖甘蔗、甜菜等。

中国白糖市场分析

中国白糖市场分析

中国白糖市场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糖作为主要的糖类食品之一,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

白糖市场的发展不仅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品牌竞争、进出口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完整地了解当前中国白糖市场的动态。

一、供需关系中国的白糖市场主要由两类供应商组成:糖生产企业和贸易商。

其中,糖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湖北等省份,而贸易商则分布在全国各地。

由于国内的白糖生产和进口量都比较稳定,因此对市场供需关系造成的影响力较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白糖的需求稳步上升。

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失快速,农村种植面积减少,这导致白糖的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在短期内,白糖的价格相对上涨较快。

但在长期看来,随着供需关系的逐渐平衡,价格也会逐渐趋于平稳。

二、价格波动白糖价格的波动往往与糖的供需情况密切相关。

在国内降低关税后,白糖的进口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农村人口的流失也导致白糖的供应减少,这使得白糖的价格波动更加频繁。

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让企业更加注重白糖的价格策略,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是,随着糖产量的稳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将逐渐平衡,价格波动也会逐渐平缓。

三、品牌竞争品牌是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白糖市场上的品牌较多,主要包括雪花、五羊和中粮等知名企业。

这些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强有力的影响力,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

但是,当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品质较差的“假冒伪劣”产品,这对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都是不利的。

为了维护品牌的形象,企业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尽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四、进出口情况中国的白糖市场中,进口和出口的情况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影响较大。

目前国内的白糖进口多来自泰国、巴西等国家,而出口则主要是向印度、巴基斯坦等邻国。

进口和出口的不平衡,会对中国白糖工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024年食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食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食糖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食糖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食糖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对食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市场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食糖市场需求现状当前,食糖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需求稳定增长:由于人们对甜食的喜爱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糖市场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加,食糖市场需求更加强劲。

2.老龄化需求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市场对低糖或无糖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一趋势推动了低糖替代品的市场需求。

3.健康意识提升: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食品中添加糖分的担忧也在加大。

这导致市场对低糖、天然糖、有机糖等替代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食糖市场需求预测未来,食糖市场的需求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变化:1.低糖替代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低糖或无糖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这将进一步推动低糖替代品市场的发展,例如低糖食品添加剂和替代品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2.有机糖需求上升: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逐渐增加,有机糖将受到更多市场的追捧。

有机糖以其天然、健康的特点,将成为未来食糖市场的重要一环。

3.新型糖替代品的崛起: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糖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将得到更多关注。

例如,天然甜味剂和植物提取糖类替代品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重大突破,满足市场对糖分替代品的需求。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需求的增加,食糖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传统食糖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新兴企业也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论食糖市场的需求正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未来将出现更多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传统食糖企业需要紧随市场需求趋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而新兴企业则需要抓住市场机会,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关注不断提升,食糖市场将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和机遇。

白糖市场分析报告(模板)

白糖市场分析报告(模板)

白糖市场分析报告一中国食糖基本情况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我国甘蔗糖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

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我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统计,我国食糖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2003年以前,我国食糖产量在600-800万吨之间,消费量基本维持在800万吨左右,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多数年份依靠食糖进口来弥补。

2003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国内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如图1.1所示)。

表1.1 1995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和消费量统计表榨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02/03 03/04 04/05 05/06 季产622.80 680.00 811.20 882.60 686.86 620.00 849.70 1064.70 1002.30 917.40 881.50 量消费825.00 780.00 830.00 800.00 810.00 850.00 915.00 1000.00 1140.00 1050.00 1084.89 量图1.1:1995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和消费量对比图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用甜菜制糖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

(一)我国食糖的生产糖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原糖,呈浅棕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