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验厂管理规程
外部供方验厂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我司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规范外部供方验厂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我司合作的外部供方,包括供应商、服务商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严格的验厂程序,确保供方具备与我司合作的基本条件,符合我司的采购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章验厂原则第四条验厂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2. 严谨、高效、务实原则;3. 风险控制原则;4. 服务至上原则。
第三章验厂范围第五条验厂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供应商资质审核;2. 生产现场管理;3. 质量管理体系;4.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5. 劳动与社会责任;6.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7. 其他与我司合作相关的方面。
第四章验厂程序第六条验厂程序分为以下步骤:1. 预审阶段:- 供应商提交验厂申请及相关资料;-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是否符合验厂条件。
2. 准备阶段:- 采购部门制定验厂计划,包括验厂时间、地点、人员等;- 供应商根据验厂计划准备相关资料和现场。
3. 实施阶段:- 成立验厂小组,由采购部门、质量部门、法务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 验厂小组按照验厂计划对供应商进行现场检查;- 验厂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
4. 评估阶段:- 验厂小组对验厂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处理。
5. 整改阶段:- 对于存在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验厂小组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
6. 总结阶段:- 对验厂过程进行总结,形成验厂报告;- 对验厂结果进行归档。
第五章验厂标准第七条验厂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供应商资质:- 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2. 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设备完好,符合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生产环境安全、卫生。
3.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质量检验设备齐全、有效。
客户验货管理制度

客户验货管理制度一、导言客户验货是指在交付商品给客户之前,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确认的过程。
客户验货是保障客户权益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形象。
为了规范客户验货流程,确保商品质量和交付准确无误,制定客户验货管理制度,以规范客户验货的各项工作。
二、客户验货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1)确保商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2)防止因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和退货。
(3)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公司的形象和竞争力。
2.原则:(1)客户验货必须按照公司的质量标准和验货规范进行。
(2)客户的意见和要求必须充分听取并及时反馈处理。
(3)验货结果必须真实准确,确保客户的权益。
三、客户验货的流程和责任1.流程:(1)接收订单:销售部门接收客户订单,并核对客户要求的商品规格和数量。
(2)备货准备:库房根据订单要求,安排采购和备货,并检查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3)通知客户:销售部门通知客户验货时间和地点。
(4)客户验货:客户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验货,验货过程中有客户和公司人员在场,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一一核对。
(5)验货结果确认:客户验货结束后,双方核对验货结果,确认商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6)问题处理: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或数量问题,公司将及时处理并赔偿客户,确保客户权益。
(7)交付确认:双方确认验货结果无误后,商品进行交付,并签署交付确认单。
2.责任:(1)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接收订单,并通知客户验货时间和地点。
(2)库房负责根据订单要求备货,并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核对。
(3)客户负责按时参与验货,并对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确认。
(4)质量部门负责对商品进行质量把关,并提供验货的技术支持。
(5)领导层负责对客户验货的整体管理和监督,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
四、客户验货的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1)提前做好备货准备,确保商品符合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
(2)做好验货场地的准备,清理干净,确保充足的光线和通风。
客户验厂管理规定

4.4.3客戶評估結果也納入績效考核。對在稽核中導致客戶驗廠出現重大(主要)缺失項的,給予稽核该部门評估小組成员记严重書面警告一次、部門主管与部門直接责任人記過處分一次。
4.3.4驗廠完畢,人事课將本次驗廠情況書面報告副總或總經理。
4.3.5公司評估小組對本此检查出来的缺失項進行改善并追蹤。
档案理
4.4考核與獎懲
4.4.1部門直接責任人负责對部門的缺失項负责,并進行改善,監督執行。對相關人員未履行职责导致缺失项产生或不執行改善措施或改善措施不得力的可記書面警告一次或呈报要求记录于绩效档案中。
版次
01
文件编号
HRD-09040803
编写
人事课
签发
签发日期
总页码
2/2
内容
4.3.2人事课全體人員應立即行動,知會各部門主管和部门直接責任人,做好驗廠準備,迎接驗廠(同時應馬上知會副總或總經理)。
4.3.3人事课主管或副總或指定接待人,負責接待及配合相關工作,同時派專人配合评估小组人员工作.。并跟蹤、記錄檢查情況。
制度名称
客户验厂管理规定
版次
01
文件编号
HRD-09040803
编写
人事课
签发
签发日期
总页码
1/2
内容
1.目的:
為了使客戶驗廠順利通過,及在客戶驗廠過程的前、中、后期對全公司执行客戶驗廠標準進行改善、評估、追蹤,現制定本規定。
2.适用范围:
江西大盛公司各部门
3.權責:
客户验收安全管理制度

客户验收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全面加强客户验收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安全标准,确保客户在验收过程中的绝对安全,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客户之间进行的所有产品或服务验收活动。
无论是大型设备验收还是小型物品验收,都必须遵循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三、验收前的准备1. 在与客户商定验收方案之前,公司应对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验收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
2. 根据验收方案,公司应提前对验收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全面了解现场的安全状况,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公司应为客户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客户了解验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同时,与客户签署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在验收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四、验收过程的安全管理1. 在验收过程中,公司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客户的人身安全。
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同时,公司应对参与验收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
2. 在产品或服务验收过程中,公司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客户的财产安全。
对于贵重物品或设备,应指派专人进行看管,并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
如发生任何财产损失,公司应及时与客户沟通解决。
3. 在验收过程中,公司应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及时通知客户,并积极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4. 在验收过程中,公司应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于客户的合理要求,公司应积极响应并作出调整,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遇到争议或问题,公司应与客户进行充分协商,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五、验收后的安全管理1. 验收结束后,公司应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遗留。
同时,对验收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或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验厂管理制度

验厂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合规性,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安全,订立本《验厂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部生产企业,包含内部生产基地和外部合作厂商。
全部员工和合作方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而且本制度将不绝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不绝变动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
二、验厂流程2.1 验厂要求1.全部生产基地及合作厂商必需拥有合法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各项必备许可证明,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与我司签署合作协议的厂商必需乐观搭配验厂工作,供应必需的信息和支持。
3.严禁使用童工、强迫劳动、鄙视和任何形式的侵害员工权益的行为。
4.生产基地和合作厂商必需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制度,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5.全部产品必需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2.2 验厂程序1.建立验厂计划:确立验厂周期、内容和标准。
2.通知厂商:提前通知合作厂商验厂时间,并要求其准备必需的文件和资料。
3.验厂准备:审核合作厂商提交的资料,准备验厂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4.实地验厂:派遣专业人员对合作厂商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员工待遇、环境保护等。
5.检查结果和报告:依据实地验厂结果,编制验厂报告,将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合作厂商,并要求其整改和改进。
6.整改和改进:合作厂商依据验厂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并及时向我司上报整改情况。
7.再次验厂和评估:针对整改情况,再次进行实地验厂,并依据整改情况评估合作厂商是否符合我司要求。
8.验厂结果:依据再次验厂和评估结果,予以合作厂商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并决议是否连续合作。
三、验厂管理责任1.上级管理层对全面推行验厂制度负有最终责任,将验厂要求纳入企业管理体系,确保执行有效。
2.验厂部门负责订立、升级和推广验厂标准和流程,并对验厂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3.合作厂商管理部门负责与外部合作厂商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其理解并依照我司验厂要求进行操作。
客户验厂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客户验厂时各相关活动,得到客户肯定,实现客户满意,赢得更多客户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验厂及相关第二方或第三方验厂活动
三.职责权限
行政部:负责迎接验厂工作的准备、接待等;
生产(测试)部:负责验厂中提出或发现问题的处理和跟进;
质量部:负责验厂中提出或发现问题的处理和跟进;
仓库部:负责验厂中提出或发现问题的处理和跟进;
⑤仓库内物料货架摆放原则: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⑥做好表单记录(《入库单》《出库单》《领料单》《退料单》等);
⑦做到帐、物、卡一致,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f.工程(软件/硬件)部:
①负责工作区域5S;
②做好机器软件或硬件测试记录;
③准备产品权威性测试报告,便于客户查看;
④准备好客户提出技术性问题;
⑤做好产品作业指导书;
⑧测试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未经允许不能随意走动;
d.质量部:
①负责工作区域5S;
②检验过程中需戴静电环、静电拖鞋、手套;
③做好检验记录(《IQC来料检验记录》《FQC检验记录》《来料异常记录》《IPQC巡线检验记录》《首件检验记录》)
④FQC检验过程中要有《成品检验规范》,不能出现检验产品与文件不符的现象;
c.测试部:
①负责工作区域5S;
②测试人员同一着装防静电工衣、静电拖鞋、静电手环;
③测试使用的设备需要摆放整齐、有条理、保持井井有条;
④测试PCBA过程中不得堆板,避免碰掉元器件;
⑤测试过程中需要有《测试文件》,不能出现测试与文件不符的现象;
⑥测试良品、不良品、已老化、待老化要做好标示,进行区分;
⑦测试报表要清晰、准确、无误;
b.生产部:
①负责工作区域5S;
客户验厂资料

客户验厂客户验厂是指客户对生产厂家的工厂进行审核、检查以及评估是否符合特定标准、规定和要求的过程。
这一程序通常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客户以及社会普遍对产品来自合规、符合道德标准的工厂感兴趣。
为什么客户验厂重要客户验厂是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工厂实施客户验厂,客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包括制造工艺、劳工条件、环境保护措施等。
客户验厂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诚信度,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客户验厂的流程客户验厂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验厂标准:客户会确定验厂的标准和要求,这可能包括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
2.通知工厂:客户会提前通知工厂,确认验厂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要求。
3.实地考察:验厂团队会前往工厂,实地考察工厂的设施、工艺、人员素质等情况。
4.核查文件:验厂团队会核查工厂提供的相关文件,确保工厂的合规性。
5.制定改进计划:如果发现问题,客户会要求工厂制定改进计划,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改进。
6.验收:客户验厂团队会根据实地考察、文件核查和改进情况,最终决定是否通过工厂的验厂。
客户验厂的好处客户验厂不仅有利于客户自身,也对工厂和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1.确保产品质量:客户通过验厂可了解到工厂的实际情况,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2.提高诚信度:通过符合验厂要求,工厂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增强客户信任度。
3.推动持续改进:客户提出改进建议后,工厂可以得到改进和提升,促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
4.促进社会责任:客户验厂要求工厂遵守环保、劳工等相关规定,倡导社会责任,推动产业进步。
结语客户验厂是一种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对于客户、工厂以及整个社会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客户验厂,客户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形象,同时也能推动工厂改进,促进社会责任。
因此,客户验厂在现代商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客户验厂流程及注意事项

客户验厂流程及注意事项1.引言1.1 概述客户验厂是供应商与客户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现代商业中,客户验厂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流程,它旨在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通过验厂,客户可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客户验厂的流程包括预约验厂和验厂准备两个环节。
在预约验厂阶段,双方需要确定验厂的时间和地点,并互相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便为验厂做好准备。
而在验厂准备阶段,供应商需要审核文件和记录,确保其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进行客户验厂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供应商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标准,确保自己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
同时,供应商也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总结来说,客户验厂是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这一流程,可以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供应商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验厂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客户验厂时,我们需要对整个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这也是本文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引言部分将概述本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将简要概述客户验厂的定义和背景,介绍验厂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其次,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清晰地了解接下来的论述。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客户验厂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将介绍客户验厂的整体流程,包括预约验厂和验厂准备两个阶段。
预约验厂阶段将详细描述如何确定验厂的时间和地点,并提供相关资料给客户。
验厂准备阶段将涉及审核文件和记录的审核,以及设备和设施的检查。
其次,将重点介绍客户验厂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企业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同时,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供应链的顺利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户验厂管理规程
1.0 目的
规范客户验厂时各相关活动的管理,实现客户满意,赢得客户。
2.0 范围
适用于客户验(看)厂、客人到厂及相关的第二方、第三方来
厂的验证活动。
3.0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迎接验厂工作的准备、接待、陪同和相关资源配置;
3.2 工程部负责验厂活动的答疑和配合;
3.3 品质部负责验厂中提出或发现问题的处置和跟进;
3.4 办公室负责相关记录、资料的整理、存档和保管。
4.0工作程序
4.1 信息接收
4.1.1 接到客方验厂信息的第一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内会知总经理,
获准后及时以电传等形式通知行政部,并报告客方名称、验
厂内容、目的、人数、时间及相关要求。
4.1.2 办公室或前台文员进行核准后,填写《客户验厂登记表》,并
会知行政副经理,行政副经理根据客方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进
行策划,必要时召开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会议,并及时以《联
络单》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
4.2 验厂准备
4.2.1 由办公室主任或行政部主管负责组成该项活动的工作组,依
需求选择其成员,形成《工作组名单》,必要时报总经理批
准或根据总经理的意见吸收相关人员参加,并准备或配置适
宜的资源,确定验厂策略和目标。
4.2.2 行政副经理负责对客人到厂前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督促和检
查,发现问题即时处置,特殊情况请示总经理,必须在客方
到厂的前一日,所有准备工作就绪。
4.2.3 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包括保安和后勤)接到通知后,按照即
时规定的要求,积极配合提前做好应对程序和标准等准备工
作,若遇到问题及时处置或反馈,必要时进行验厂前的全员
培训。
4.3 验厂实施
4.3.1客方到厂后,在会议室召开简短会议,宾主相互介绍,根据
客人来厂的目的,由陪同负责人简要介绍本厂的基本情况和
主要产品的生产情况,必要时对陈列的产品标本进行观摩。
4.3.2 会议结束后,带领客人进行现场考察,进入车间前,边走边
向客人介绍厂房、基础设施、外部环境等情况。
4.3.3 顺序:注塑科工模科五金科B栋装配科(成
品QC)预工科(半成品QC)移印科仓库(来
料QC)五金仓样板、测试和验货房A栋装配科。
4.3.4按照计划的或客方临时指定的日程安排实施,参与人员应积
极配合客方的工作,根据需求积极回答、解释相关问题,提
供文件、资料、记录等有效的客观证据,机智灵活的处置相
关问题,与客人验厂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4.3.5交流内容:除参照4.3.4条款的要求外,重点针对客人所到
各现场的特点,分别着重介绍本部门或岗位的职责/作用/任
务、机器设备和人员配置、生产工艺流程、技术配备、质量
控制方法等情况,突出本厂的优势、潜力、前景,增强客人
的信心和满意感。
4.3.6 工作组组长或指派人员负责全程活动的记录工作,填写《客
方验厂现场记录表》,必要时,现场结束后,召开客人总结、
座谈会议,就相关宜进行沟通。
4.3.7 客方离厂后,行政副经理即时召开工作组会议,根据现场记
录和客方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要求,进行汇总,由工作组组
长或指派专人编制《××客户验厂报告》,呈报总经理。
4.4 跟踪验证
4.4.1 品质部对于验厂中发现或客户提出的问题,或根据总经理的
批示,进行分类(产品质量、工程技术、资源、工作程序及
管理等方面)汇总,并及时按《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进行处置,工作组组长负责跟进。
4.4.2 工作组组长或ISO管理代表,结合验厂报告和品质部的问题
的跟进结果,形成《××客户验厂总结报告》,呈报总经理。
4.4.3建立客户验厂档案:办公室负责相关记录、资料的集中、整
理、存档和保管,其它方面的记录按照对应的工作程序分别
存档和保管。
5.0支持性文件
5.1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0记录
6.1 《客户验厂登记表》
6.2 《联络单》
6.3 《客方验厂现场记录表》
6.4 《××客户验厂报告》
6.5 《××客户验厂总结报告》
6.5 《工作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