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3—16章习题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绝对优势 3. 比较利益 4.H-O定理 5. 倾销 6. 产业内贸易 7. 对外贸易依存度 8.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9. 关税 10. 贸易条件 11. 非关税壁垒 12. 汇票 13.世界贸易组织 14.价格术语 15.信用证 16.发盘 17.接受 18.仓至仓条款 19海运提单 20.仲裁 21. 国际贸易惯例 22. 溢短装条款 23.区域经济一体化 24.包销 25.寄售 26 托收 27汇付 28.里昂惕夫悖论 29普惠制 30 国民待遇条款 31国际服务贸易 32国际技术贸易 33最惠国待遇 34贸易创造 35补贴 36倾销 37 自愿出口配额 38 外汇管制 39特惠税 40自由贸易区

二、单项选择题 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A) 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A)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下面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有误的说法是 (A) A.该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重要学说 B.该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 C.该理论是建立在技术水平相同只有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上的 D.该理论只不过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延伸,没有脱离后者的框架 4.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D) A.Bertil Ohlin. B.Eli Heckscher. C.John Maynard Keynes. D.David Ricardo. 5.H—O理论说明: (D)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一、单选1.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指标是()A.对外贸易额B.对外贸易量C.贸易差额D.对外贸易依存度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 B.世界市场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社会分工3.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A.CIF金额B.CFR金额C.FOB金额 D.CPT金额4.汇总世界各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后,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相比较( )A.二者总是相等B.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C.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D.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大,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小5.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出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A.CIF金额B.CFR金额C.FOB金额D.CPT金额6.20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1.4万亿美元,中国当年的GDP约为18万亿人民币,当年的平均汇率是8.2元人民币/美元,则当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A.20%B.40%C.60%D.80%7.总贸易体系是指进出口的统计标准为货物通过()A.关境B.国境C.质量检验D.检疫8.世界各国进口额的统计标准通常是()A.FAS B.FOB C.CIF D.CFR9.2004年,中国的出口额为5千亿美元,平均汇率是8.3元人民币/美元,中国当年的GDP为13万亿人民币,中国的出口系数约为()A.10%B.30%C.50%D.80%10.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可称为中国对美国的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直接出口11.对外贸易量是指A.以公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B.以美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C.以当前美元计量的对外贸易额D.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12.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是( )A.直接贸易B.转口贸易C.过境贸易D.间接贸易二、多选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下列部门中属于服务行业的有()A.商业B.建筑C.金融D.销售E.运输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下列属于服务行业的部门有()A.金融B.通讯C.商业D.汽车制造E.采矿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下列属于服务行业的部门有()A.通讯B.销售C.旅游D.教育E.采矿4.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属于服务行业的部门有()A.商业B.建筑C.运输D.飞机制造E.采矿第二章练习一、单选1.在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国际分工主要出现在()A.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C.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D.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2.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歇尔B.俄林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3.二战以后,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C.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D.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4.根据要素禀赋说,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A.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B.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C.生产成本低的产品D.绝对成本低的产品5.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跨国公司B.自然条件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6.主张国际贸易中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原则分工的学者是()A.马歇尔 B.俄林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7.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8.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时期的产品属于()A.技术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9.按照赫—俄原理,一国应该进口(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C.绝对成本低的商品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10.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C.绝对成本高的商品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11.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成熟产品通常是()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源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本密集型产品12.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比较成本低的产品D.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13.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D.俄林14.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资本流动C.上层建筑D.社会生产力15.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资本流动D.上层建筑16.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17.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克歇尔B.李嘉图C.亚当·斯密D.凯恩斯18.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A.趋于上升B.趋于下降C.保持不变D.升降不定19..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A.高于其进口商品B.低于其进口商品C.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20.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是A.土地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劳动密集型产品21.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A.一战前B.一战后C.二战前D.二战后二、多选1.甲国生产笔和纸的成本分别是6和8,而乙国生产笔和纸的成本分别是4和6,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甲国在笔和纸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乙国在笔和纸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C.甲国在笔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纸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D.乙国在笔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纸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E.甲国应向乙国出口纸,乙国应向甲国出口笔2.二战后国际分工发展的特点有()A.工业国之间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各国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增强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得到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分工削弱D.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E.国际分工以英国为中心3.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发达国家出口本国()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资本密集型产品D.劳动密集型产品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4.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进口本国()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5.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D.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6.A对成本低于乙国C.甲国的布匹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乙国D.甲国的布匹生产相对成本低于乙国E.甲国的布匹生产与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乙国】7A.C.美国的布匹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中国D。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为何持续下降?(P5)参考答案:(1)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2)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3)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习题课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习题课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习题课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 )。

A.转口贸易B.过境贸易C.对外贸易D.国际贸易2.专门贸易是以( )作为标准来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A.国境B.关境C.商品移动方向D.运输方式6.某国国民生产总值为8000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6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 )。

A.10%B.20%C.30%D.3.37.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默认值100),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数量指数为120,则该国2000年收入贸易条件为( )。

A.不确定B.不变C.恶化了D.改善了8.李斯特认为,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是( )。

A.畜牧时期B.农业时期C.农工业时期D.农工商业时期9.在世界贸易政策体制中,各国一般都采取( )这样一种科学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介于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之间D.发达或先进国家的贸易政策10.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将趋于( )。

A.不确定B.不变化C.不均等D.均等11.某国对某种产品按货价的15%征收关税或每吨10美元,从征税的方法来看,这种税我们称为( )。

A.从量税B.从价税C.选择税D.混合税12.差价税中的“差价”是指( )。

A.同种商品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差B.同种商品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差C.同种商品进口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之差D.同种商品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差13.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新产品阶段,产品属于( )。

A.技术密集型产品B.资源密集型产品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本密集型产品15.中国提交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议定书审议通过的时间是( )。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1月11日C.2001年12月11日D.2002年1月1日16.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原产地证书,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需要加征一定的税收或罚款,这种非关税措施称为(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教材)习题答案修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教材)习题答案修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 2003-2009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的特点有哪些?(P5)参考答案:1. 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的贸易条件系数呈逐步降低趋势,表明贸易条件逐渐恶化;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系数呈上升趋势,贸易条件逐渐改善。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2019年10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参考答案word资料12页

2019年10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参考答案word资料12页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14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跨国公司B.自然条件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2.提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学者是( D )A.德纽B.范纳C.李普西D.小岛清3.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决议,普惠制的一个实施期限的阶段是( B )A.5年B.10年C.15年D.20年4.国际商品协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D )A.序言与宗旨B.最后条款C.行政条款D.经济条款5.认为对外贸易应该遵循“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的理论是( B )A.货币差额论B.贸易差额论C.幼稚产业保护论D.对外贸易乘数论6.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 A )A.商品的国际价值B.商品的国别价值C.商品的质量与包装D.商品的国际垄断力量7.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 B ) A.幼稚产业保护论B.中心-外围论C.外贸乘数理论D.比较优势说8.假设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双因素贸易条件( B )A.将会恶化B.将会改善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9.最惠国待遇条款、国民待遇条款和互惠待遇条款体现的WTO基本原则是( B ) A.贸易自由化原则B.非歧视原则C.促进公平竞争原则D.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10.以占领、垄断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严重损害进口国家的利益的商品倾销类型是( C )A.暂时倾销B.偶然性倾销C.掠夺性倾销D.长期性倾销11.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但仍保持对非成员国各自独立的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同盟12.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也称( A )A.美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B.欧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C.亚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D.非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13.在交易磋商中,受盘人对发盘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是( C )A.发盘的邀请B.有效的接受C.还盘的一种形式D.发盘的撤回14.国际上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 B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5.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PT术语时,负责货物出口报关的是( B ) A.买方B.卖方C.承运人D.船方l6.广州出口一批货物海运至东京,中方办理出关手续,外方办理进关手续,外方支付运费和保险费,按以上交易条件,适用的贸易术语是( A )A.FOB广州B.CIF东京C.CFR广州D.FCA东京l7.我们所说的FAQ一般是指( C )A.精选货B.一级品C.大路货D.次品18.既无生产地名和厂商名称,又无商标、牌号的包装种类是( A ) A.无牌中性包装B.定牌中性包装C.运输包装D.销售包装1 9.少量货物或杂货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 )A.班轮运输B.定期租船运输C.光船租船运输D.定程租船运输20.轮船公司在提单上注明“第五件包装破损”,此提单肯定是( D ) A.记名提单B.指示提单C.清洁提单D.不清洁提单21.在同美国进行贸易时,若要取得运费上的优惠可采用( A )A.OCP条款B.GSP条款C.UPC条款D.EAN条款22.某公司出口一批茶叶,在海运途中遭遇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属于( C )A.实际全损B.推定全损C.单独海损D.共同海损23.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战争、罢工风险属于( D )A.自然灾害B.意外事故C.一般外来风险D.特殊外来风险24.按出票人的不同来分类,汇票分为( D )A.跟单汇票和光票B.远期汇票和即期汇票C.本票和支票D.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25.T/T指的是( B )A.提单B.电汇C.信汇D.票汇26.信用证支付方式实际是把进口人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移给( C )A.出口人B.供货商C.银行D.最终用户27.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双方必须遵照执行,这体现了仲裁的( C )A.灵活性B.自愿性C.强制性D.排他性28.在国际贸易中,当采用信用证为支付方式时,信用证开立的依据是( A )A.合同B.发票C.汇票D.本票29.国际政府机构在采购物资时,为了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交易条件,常采用贸易方式是( D )A.寄售B.拍卖C.补偿贸易D.招标投标30.在拍卖中,主持人落槌属于交易磋商中的( D )A.询盘B.发盘C.还盘D.接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 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

A .提高.提高 B. 下降下降C .不变.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来反映。

)来反映。

A .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贸易差额C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转口贸易又称() A .直接贸易.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间接贸易C .过境贸易.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 、2. A 、3. B 、4. D 、5. A第七章 国际贸易术语【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96)1、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相关费用的是(、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相关费用的是()。

A 、FCA B 、FAS C 、FOB D 、EXW2、象征性交货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象征性交货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A 、不交货、不交货 B B 、即交单又实际性交货、即交单又实际性交货C 、凭单交货、凭单交货D D 、实际性交货、实际性交货3、CIF Ex Ship’s Hold 属于( )。

国际贸易实务各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各章习题及答案

导论思考题:1、国际贸易业务有哪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实际意义?2、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在各环节应注意哪些事项?3、了解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对从事国际贸易有何作用?4、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所涉及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国内法较多,请简要作一介绍。

5、如何正确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它与国际贸易条约有何异同点?6、简要介绍目前常见的国际贸易惯例。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思考题:1.什么是贸易术语?2.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3.试比较FOB、CFR和CIF三种术语的异同。

4.试比较FCA、CPT和CIP三种术语的异同。

5.试比较CIF和DES的异同。

本章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欲不负担装船费用,可采用()。

A.FOB Liner TermsB.FOB StowedC.FOB TrimmedD.FOBST2.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合同,但不负责货物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风险。

A.E组B.F组C.C组D.D组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

A.EXWB.CPTC.FCAD.DDU4.下列有关D组贸易术语的说明中,与《2000通则》的规定不符的是()。

A.采用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B.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无义务办理货运保险C.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办理出口通关手续D.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买方办理进口通关手续5.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交货方式相同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C.当事人的责任相同D.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6.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FOB、CFR和CIF的共同点表现为()。

A.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B.均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C.风险划分都是以船舷为界D.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相同7.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2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A、品名条款)是合同的主要条件。

解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名条款,是合同中的主要条件。

参见教材P201。

6、目前,世界外贸海运量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占(D、80%)以上。

7、解析:目前,世界外贸海运量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占80%以上。

参见教材P218。

8、能代表货物所有权凭证的单据是(C、海运提单)。

解析:本题考查海运提单。

提单是一种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在法律上具有物权证书的作用,船货抵达目的港后,承运人应向提单的合法持有人交付货物。

提单可以通过背书转让,从而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参见教材P232。

11、(B、最大诚信原则)是海上保险合同的重要原则之一。

解析:最大诚信原则(Utmost Good Faith)是海上保险合同的重要原则之一。

参见教材P239。

13、按CIF或CIP条件成交时,保险金额一般都是按CIF价或CIP价加成计算,此项保险加成率,主要是作为买方的预期利润,一般按CIF价的(D、10%)估算。

解析:按CIF或CIP条件成交时,根据保险市场的习惯做法,保险金额一般都是按CIF价或CIP价加成计算,即按发票金额再加一定的百分率。

此项保险加成率,主要是作为买方的预期利润,一般按CIF价的10%估算。

参见教材P250。

16、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两个,即(B、出票人和收款人)。

解析: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两个,出票人和收款人。

参见教材P255。

18、按照是否附随单据,托收可以分为(A、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解析:按照是否附随单据,托收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参见教材P260。

19、下列属于信用证特点的是()。

A、银行信用C、文件独立D、单据交易解析:信用证特点有银行信用、文件独立、单据交易。

参见教材P262。

3、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计量方法是(A、按重量计算)。

解析:重量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计量方法。

参见教材P207。

7、采用国际铁路联运运送货物时,卖方凭以向买方结算货款的货运单据是(B、运单副本)。

解析:本题考查铁路运输。

运单副本是采用国际铁路联运运送货物时,卖方凭以向买方结算货款的货运单据。

参见教材P223。

10、(D、海运保险)是各类保险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解析:海运保险(Marine Insurance)是各类保险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参见教材P239。

11、中国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提出保险索赔的时效为(2)年。

16、信用证业务流程的第一步是(B、进出口双方签订合同)。

17、解析:信用证业务流程的第一步是进出口双方签订合同。

参见教材P264。

17、信用证分为保兑信用证和非保兑信用证的依据是()。

D、有无开证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加以保兑解析:按照信用证有无开证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加以保兑分为保兑信用证和非保兑信用证。

参见教材P268。

1、反映商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化学成分、含量、纯度、性能、容量等属于(A、商品规格)。

解析:商品规格是指一些足以反映商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化学成分、含量、纯度、性能、容量、长短、粗细等。

参见教材P204。

3、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的具体名称,关系到买卖双方在交接(B、货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解析: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的具体名称,关系到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参见教材P200。

5、在交易数量前加上“约”字,如果合同中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根据国际惯例,允许对有关金额、数量或单价有不超过(C、10%)的增减幅度。

解析:在交易数量前加上“约”字,如果合同中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根据国际惯例,允许对有关金额、数量或单价有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

参见教材P210。

13、某货轮在航行途中A舱起火,船长命令用水灭火。

事后清查,A舱共有两批货物,甲批货物被火烧坏,乙批货物没被火烧但遭水浸湿。

因此()。

D、甲批货物属单独海损,乙批货物属共同海损解析:本题考查保障的损失。

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解除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称为共同海损。

单独海损是指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的利益损失。

参见教材P241。

14、《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下列险别中保险责任起讫适用“水面风险”原则的是(B、战争险)。

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责任的起讫。

战争险的保险责任起讫和货物运输基本险不同,它不采取“仓至仓”条款,而是只负责水面风险,即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装上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的海轮或驳船时开始,到卸离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的海轮或驳船时为止。

参见教材P246。

15、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依据是(C、承兑人的不同)。

解析:按照承兑人的不同,汇票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参见教材P253。

18、按照是否附随单据,托收可以分为(A、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19、解析:按照是否附随单据,托收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参见教材P260。

1、如果我方欲进口一套机电设备,一般应选用的表示品质的依据为(C、凭说明书买卖)。

解析:在国际贸易中,有些机器、电器和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因其结构复杂,数据较多,很难用几个简单的指标来表明其品质的全貌。

因此,对这类商品的品质,通常是以说明书并附以图样、照片、设计、图纸、分析表及各种数据来说明其具体性能和结构特点。

参见教材P204。

5、目前,我国出口的某些工艺品、服装、轻工业品等,常用来表示其品质的方式是(A、凭样品买卖)。

解析:本题考查表示品质的方法。

目前,我国出口的某些工艺品、服装、轻工业品等,常用来表示其品质的方式是凭样品买卖。

参见教材P203。

3、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冷冻鱼、冻虾等商品常用的品质表示方法是(D、凭标准买卖)。

解析:本题考查表示品质的方法。

在国际上,有些商品没有公认的规格和等级,如冷冻鱼、冻虾等,有时卖方在交货时,只要保证所交的商品在品质上具有“商销性”即可。

参见教材P204。

2、出口日用消费品、轻工业品及机械产品,通常采用的计量单位是(B、数量单位)。

解析: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日用消费品、轻工业品、机械产品以及一部分土特产品,习惯于按个数进行买卖。

参见教材P207。

3、凡在运输包装装有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氧化剂和放射性物质等危险货物时,都必须在运输包装上标明(A、警告性标志)。

解析:警告性标志又称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凡在运输包装装有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氧化剂和放射性物质等危险货物时,都必须在运输包装上标明用于各种危险品的标志。

参见教材P216。

3、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单、醒目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属于(B、指示性标志)。

解析:指示性标志是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单、醒目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

参见教材P215。

4、将商品的规格和等级予以标准化进行的交易属于(C、凭标准买卖)。

解析:商品的标准是指将商品的规格和等级予以标准化,这属于凭标准买卖。

参见教材P204。

5、国际货物买卖中,除了保护商品外,还具有促销、提高商品售价功能的包装是(A、销售包装)。

解析:本题考查销售包装。

销售包装除了具有保护商品的功能外,更应具有促销、提高商品售价功能。

参见教材P212。

6、由船舶所有人负责提供船舶,在承租人指定港口之间进行一个或数个航次,承运指定货物的运输方式是(B、定程租船)。

解析:本题很容易将A排除,因为题目中出现了“承租人”这样的字眼,依题意应该是定程租船。

故答案选B。

7、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的规定,如果合同和信用证的装运条款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允许分批和转船,则(C、允许分批,允许转船)。

解析:本题考查分批装运和转船。

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600》的规定,如果合同和信用证的装运条款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允许分批和转船,则允许分批,允许转船。

教材P230。

8、用班轮运输货物,在规定运费计收标准时,如果采用“W”的规定办法,则表示(A、按货物的毛重计收W)。

解析:本题考查班轮运费的计算。

按货物的毛重计收运费,也称重量吨,在运价表用“W”表示。

参见教材P219。

9、按照国际航运惯例,滞期费率通常是速遣费率的(C、2倍)。

解析:本题考查滞期费和速遣费。

速遣费率通常为滞期费率的一半。

参见教材P232。

11、中国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提出保险索赔的时效为(B、2)年。

解析:中国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提出保险索赔的时效为两年,从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之日算起。

参见教材P247。

1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中,保险费的计算公式为(C、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解析:保险费根据保险费率表按保险金计算,其计算公式是: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参见教材P250。

14、我国海运基本险的保险责任起讫主要釆用(A、“仓至仓”条款)。

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责任的起讫。

在海运基本险中,保险责任的起讫,主要采用“仓至仓”条款。

参见教材P245。

15、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的依据是(D、出票人的不同)。

解析:按照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以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参见教材P253。

16、只有(A、经过交付),汇票才开始生效。

解析:只有经过交付,汇票才开始生效。

参见教材P254。

17、电汇(T/T)的特点包括()。

A、收款迅速及时B、程序安全可靠D、汇款人承担的费用成本较高解析:电汇(T/T)的特点:收款迅速及时,程序安全可靠,但汇款人承担的费用成本较高。

参见教材P258。

19、M/T指的是(C、信汇)。

解析:本题考查汇付。

M/T指的是信汇。

参见教材P258。

20、下列结算方式中,对卖方而言风险最大的是(C、D/A)。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支付方式的选择。

对卖方而言风险最大的是D/A。

参见教材P270。

18、下列信用证常适用于分批交货的情况的是(C、循环信用证)。

解析:循环信用证通常适用于分批交货的情况。

参见教材P269。

1、从(C、进出口业务)角度看,品名的规定是买卖双方交易的物资容,是交易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解析:从进出口业务角度看,品名的规定是买卖双方交易的物资容,是交易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参见教材P200。

4、定牌中性包装是指(C、在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不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也不标明产地)。

解析:本题考查销售包装。

定牌是指卖方按照买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这种做法就称为定牌生产。

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的包装,即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外都没有产地和厂商的标记。

参见教材P214。

6、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的运输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C、航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