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_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正式版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签定的时间、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2并看插图,完成填空.㈠、阅读第一标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背景:年春, ___ 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________ 侵略势力。
2、经过:年月,为镇压反帝爱国运动,、、、__ 、、、、。
_ 两千多人,由天津向进犯。
3、罪恶:到处、无恶不作。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辛丑条约》”,标化知识点,完成学案。
1、签订:年,清政府被迫同、、、、、、、_____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2、主要内容:经济:清政府赔偿,以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活动。
军事: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国家派兵驻扎________到 ____ 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 __ 保护,不准居住。
3、影响: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严重损害了。
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统治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
1.在中国近代史的战争中,北京曾经两次被列强占领,你知道是哪两次战争吗?2.香港“租借”给英国自年月日开始,于年月______日回归祖国。
3、拓展延伸(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据说1900年8月,慈禧太后离京出逃前夕,曾叫人将价值数百两的“私房”珍宝埋在宁寿宫院子里。
1902年初回京的当天,慈禧立即奔往宁寿宫,看到“所藏金宝,一些儿没有失去,不觉大喜过望”。
时人评说:身为皇太后,对四万万五千万两的赔款毫不痛心,日夕所念唯一埋在宫中的宝藏,“唏,国家焉得不亡乎?”①、文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②、这次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清政府赔款多少两白银?③、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内容是什么?4、知识网络设计。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班级姓名【课程标准】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一、学习导航: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镇压的反帝爱国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
2、北京城曾在战争、战争中被攻破。
3、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__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4、《辛丑条约》规定:①清政府赔偿白银_______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经济)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政治)③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军事)④划定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外交)5、通过_______________,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_________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交流:《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回顾----屈辱的岁月●填一填:下面是1840--1895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请把符号依照范例填到相应位置。
A、鸦片战争①《马关条约》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漩涡B、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南京条约》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甲午中日战争③《北京条约》 c、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示例:B—③—b A—— C——■直面----瓜分的狂潮●想一想: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
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又一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议一议:“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
”“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学习目标】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我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达成共识。
1.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直隶一带爆发,它以为口号,斗争矛头直指。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运动。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
3.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经济政治军事外交4.《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有道理吗?为什么?二、我展示由小组长组织,对本小组成员在“我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展开讨论;推荐一位小组成员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展示说明,并由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邀请老师来本小组进行补充。
三、我提高达标测试,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的快学的好,谁掌握的知识点多?1.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大平天国运动D.变法运动2.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设立馆区3.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D.列强联合发动4.《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说明了()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5.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四、我归纳回顾本节课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课的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学校(编号05)学生班级 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主编审核主讲课题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掌握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头目、主要的战役、结果及《辛丑条约》的内容等。
3.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4.理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学习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一、背景:1.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使()危机加深。
2.直接原因:()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二、目的:镇压(),妄图吞并()。
三、过程:1.国家:()2.经过:①1900、6——()②1900、8——攻占()四、结果:1901年签订()1.经济:赔偿白银(),以()等税收作为担保。
2.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参加()活动;3.军事:清政府拆毁()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铁路沿线要地;4.外交:划定()为使馆界,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 )居住。
五、影响:1.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 了中国的( )。
2.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
3.(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探究一: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联军名称 侵略国 占领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探究二: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三: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的危害。
教学流程一、定向导学(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背景、原因(1)历史背景:兴起,严重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战争借口):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
2.基本史实(1)爆发时间:年6月。
(2)战争规模:英、美、俄、日、法、意、德、奥八国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的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二)《辛丑条约》1.签订时间:年(旧历辛丑年)。
2.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活动。
(3)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历史影响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互动展示【合作探究】1、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B、维护清王朝统治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迫使清政府妥协2、《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A 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3《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划定东交民巷为史馆界B、清朝官员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军D、赔款4.5亿两白银【展示评价】3、阅读材料:第八款大清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第九款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基本史实及《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学习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内容、危害)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预习、掌握基础知识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国家:直接目的:主要目的:签订的条约:2、北京城曾在战争和战争中被攻破。
3、《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并分析其危害或影响?二、合作探究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当堂检测:1、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突出表现在 ( )A、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天津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3、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当时:()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4、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5、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四、学以致用,中考链接选择题:1、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1842 年 1895年 1901年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2010·广东梅州)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导向:】学习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道《辛丑条约》内容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导入:】你知道“结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谁说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导学:】一、独学——安静自学,找出要点1、八国联军的“八国”分别是2、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原因是3、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有4、《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有5、《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二、对学、群学——积极讨论,发表看法,进行归纳1、《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结合本课内容,谈一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的含义。
3《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禁止中国人居住的.而且列强可以派兵驻扎,可以控制北京天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毫无主权可言.而现在的使馆区是各国在华的指定进行外事活动的外交场所,主权是归中国所有的.三、班级大展示展示要求:小组成员间分工明确,展示内容语言简练,形式新颖,站姿大方体态,声音宏亮。
四、课堂小结:学生画本课内容的思维导图,并展示【导练】达标测评——独立完成,自我检测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2、单项选择题①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其统帅是()A.华尔B.西摩尔C.克林德D.瓦德西②《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兵的地点是()A.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B.北京到天津铁路沿线C.南满铁路沿线D.胶济沿线③下列条约中,没有割地、通商条款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⑤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时间、国家、过程及结果。
2.识记《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16~18,在下面时间轴上相应时间点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写在时间轴的下方。
活动二:阅读材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时间、国家、过程及结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英、法、德、美、日、俄、意、奥(指奥匈帝国)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慈禧太后要求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
派遣的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
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
影响所及,清帝国内部及远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清廷衰落、俄日冲突升级等变化。
——《百度百科》请回答:(1)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什么?(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活动三: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检测反馈】()1.100多年前,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D.虎门销烟()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句话是指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八国联军在北京大肆劫掠C.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D.日本割占台湾()3.右下图是近代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有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下图中慈禧太后对列强所作的表态,实质上反映了A.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慷慨大方〖巩固提升〗()1.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A.慈禧太后B.李鸿章C.光绪帝D.左宗棠()2.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拆毁大沽炮台场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3、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5、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④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材料:“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请回答:(1)此材料是哪个条约的内容?(2)此条约签订的时间?签订在哪个战争之后?(3)与清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帝国主义列强有哪些?(4)这个条约签订的危害?参考答案活动二:1、镇压义和团运动2、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活动三:(1)从经济上看,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此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夺取大沽炮台,攻占_______。
③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_,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④________带_________仓皇出逃。
1、结果:_________战败,签订_____________。
二、《辛丑条约》
1、时间:_________年。
2、内容:①经济上②政治上③军事上④外交上
3、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___________,清政府完全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近代列强两次攻占北京的时间及相应的战争分别是什么?
四、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五、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____________,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2)1894年9月___________,致远舰管带________等为国捐躯,显示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3)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军北京,义和团在_______狙击,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4)1937—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